(計算時間: 0.005秒, 共找到 2831 筆資料,顯示第 501 到 6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縣市名稱 鄉鎮名稱 社區名稱 村落名稱 社區介紹 協會名稱 協會聯絡人 協會Email 協會電話 協會傳真 協會地址 圖片網址
南投縣 集集鎮 富山社區 富山里 本社區位居山區,大屬林班用地居多,居民居住散落,各項公共設施貧脊。 富山里社區發展協會 楊雅文 tingsweet102@hotmail.com 049-2762801 南投縣集集鎮富山里頭埤巷5號
南投縣 集集鎮 八張社區 八張里 八張社區發展協會 鄧智全 b8011315@yahoo.com.tw 049-2762957 南投縣集集鎮八張街181號
屏東縣 九如鄉 昌榮社區 洽興村 本社區為一老舊社區,不管社區環境整理及活動均只邁入起步階段,本屆理監事就任後辦理多項活動,並發行九如鄉第一本文史集-番社庄誌。經全體理監事努力整合及帶領之下,社區花園也完成了,社區之向心力得以再凝聚,體系得以健全,現在計畫進一歩推行農村再造,更祈望可將這凝聚力再次轉化為能量,打造出一個不一樣,且更漂亮、更團結的社區,更希望帶動、啟發鄰近其他社區重視相關工作,進而營造整體綠而美的生活環境。進而繼續影響各社區。(附件一文件、社區活動相片容量大,光碟後補) 屏東縣九如鄉昌榮社區發展協會 藍聰信 andy.me8@msa.hinet.net 08-7757231 08-7757220 屏東縣九如鄉洽興村昌榮路27號
屏東縣 九如鄉 大坵社區 大坵村 典型農村,民風純樸,社區意識須要加強 屏東縣九如鄉大坵社區發展協會 王安祥 wang9108@yahoo.com.tw 08 7390958 屏東縣九如鄉大坵鄉水尾路30之14號
屏東縣 九如鄉 洽興社區 洽興村 屏東縣九如鄉洽興社區發展協會 吳健成 wu969454@yahoo.com.tw 08-7753279 08-7754018 屏東縣九如鄉洽興村德安路8號
屏東縣 九如鄉 九明社區 九明村  九明社區位於九明社區位於屏東平原西北方,隸屬九如鄉九明村,東鄰省道台三線,南鄰玉水社區連接屏東航空站,西鄰高雄大樹鄉與高屏溪之隔,北鄰南二高斜張橋,土地總面積約有9.1平方公里,總人口553戶,1903人,純屬舊型農村社區。 九明社區舊地名稱「九塊厝」庄,相傳早期祖先原由福建九縣客,移民族有九戶人家遷來定居,各個辛勞的開闢耕耘,使原本寬闊的荒野,成為肥沃良田,延續發展後被稱「九塊厝」庄,聚落包括有下湖、門樓、茄苳仔頭、崁仔頂等結合,從此以來九塊厝建庄至今約有三百年歷史 。 九明社區居民現以務農較多,民風純樸,早期主要農作為水稻、大豆、甘蔗、甘藷、菸葉。現因農業型態轉變,因應台灣加入WTO的衝擊,均改以種植較高經濟的農產品為主,以種植蔬菜、檸檬、金桔居冠,次以畜牧業有雞、豬及水產養殖泰國蝦、甲魚等類的主要經濟收入。 屏東縣九如鄉九明社區發展協會 陳麗雲 a739.a739@msa.hinet.net 08-7390928 08-7395661 屏東縣九如鄉九明村光復街66號
屏東縣 里港鄉 定遠自治社區 土庫村 本協會絕大多數居民是民國50年政府以國留專案(聯合國以480專暗自滇緬撤遷來台),居民有漢人、阿佧棵黑、苗人、擺夷、傣子、佧佤、浦蠻等九個少數民族,社區內有種植九種以上的滇緬香料植物,如南薑、薄荷、香茅、棘草莓...等香料植物,居民們以這九種香料植物作為烹飪的佐料。 屏東縣里港鄉滇緬民俗文化協會 魯平安 0924-024346
屏東縣 九如鄉 大九如社區 九清村,九塊村,九明村,玉水村,大坵村,三塊村,後庄村,耆老村,洽興村,東寧村,玉泉村 九如鄉位於屏東縣的西北邊,東以武洛溪與鹽埔鄉為界,西則隔著高屏溪和高雄縣的大樹鄉相望。本鄉的開發歷史已有二百多年了,最初是來自大陸廣東的九戶人家在此墾荒定居,故名為「九塊厝」,日據時代曾設九塊庄役場,直到民國卅五年改設九塊區,屬屏東市管轄,民國卅九年行政區域調整而獨立設鄉,因「九塊」有四分五裂之意,民國四十三年,地方仕紳共同商議,取「三多九如」之意,改名為「九如鄉」。九如鄉現有人口約二萬三千多,土地面積共四二‧○一八七平方公里,有十一個村,本鄉地勢平坦,綠野平疇、水圳如網,農牧及養殖業很發達。其中檸檬種植面積約1700公頃,全台80%集中在屏東縣境內,其中90%是在九如鄉,居為全國之冠,故有『檸檬的故鄉』之稱。著名的「台灣香蕉研究所」及公賣局「菸葉試驗分析」均設在本鄉內,可見九如確是個農業重鎮。九如鄉地靈人傑,鄉內有一座全台最早興建的三山國王廟,耆老村內有陳 家老屋和龔家古厝,都是很具特色的閩南建築。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的「鬧花燈」是本鄉獨特的重要慶典活動。目前南二高橫跨九如鄉27號省道,也在省道交會處設置高速公路出入口,為本鄉帶來人潮,也創造不少就業的機會。 屏東縣檸檬運銷合作社 林惠菁 sweet5245@yahoo.com.tw 08-7391689 08-7391033 屏東縣九如鄉九如路三段46號
屏東縣 九如鄉 中庄社區 玉泉村 屏東縣九如鄉中庄社區發展協會 陳征泳 08-7392829 屏東縣九如鄉玉泉村中庄街41巷31號
屏東縣 九如鄉 玉泉社區 玉泉村 屏東縣九如鄉玉泉社區發展協會 黃火本 08-7394803 屏東縣九如鄉玉泉村玉泉街48巷9號
屏東縣 九如鄉 後庄社區 後庄村 後庄社區位於本鄉東側,東鄰鹽埔鄉,屬於農村型聚落,村民以務農為主,耕作蔬菜檸檬作物,及養殖泰國蝦、甲魚水產。三山國王清聖宮為信仰中心。 屏東縣九如鄉後庄社區發展協會 林芳輝 08-7722033 08-7722032 屏東縣九如鄉後庄村後庄路209號
屏東縣 九如鄉 玉水社區 玉水村 本社區位於九如鄉最南端,東臨台三線,西與高屏為界,南和屏東機場為鄰,是典型農業社區。本社區發展協會下函媽媽教室、長壽俱樂部、守望相助隊等組織。 屏東縣九如鄉玉水社區發展協會 萬秀娘 08-7390634
屏東縣 九如鄉 九清社區 九清村 本社區古典型農業社會在屏東縣統稱為屏北區域,下南二高往南台三線二公里處九清區居民以務農居多,大宗產業< 蓮霧 檸檬 疏菜> 屏東縣九如鄉九清社區發展協會 林月香 08-7391195
屏東縣 九如鄉 三塊社區 三塊村 三塊社區成立於民國81年,歷任理事長經營社區皆以傳統方式,沒有求新求變,導致社區建設嚴重落後。第六屆理事長接任後重視於社造工作,和一群志工以環境改造為優先處理,來打造三塊社區成為環保樂活新社區。 屏東縣九如鄉三塊社區發展協會 楊慧貞 san7721038@yahoo.com.tw 08-7721038 08-7721038 屏東縣九如鄉三塊村三多路189號
屏東縣 三地門鄉 馬兒社區 馬兒村 馬兒村(瓦駱露)排灣族部落.位於口社村以北.安坡村以南.沿山公路上(舊址位於好茶村上南面橫越隘寮西.接上隸屬於排灣族的筏灣部落西面.繞經井山西南陵線山腰處即可到達)由泰山而來馬兒村.只需5分鐘路程.馬兒村入口處直至社區之間全長400公尺道路兩旁近百顆青楓.兩側綠陰相連.形成有如隧道一般的景緻.入秋時更能吸引不少一探排灣族傳統文化玩家的眼光.那隨風搖擺的綠葉.彷彿就像是吸引著各位貴賓的到來.此外;這條道路也是觀光自行車道,為,因而有必要在部落之特色上作景觀的規劃,也助本鄉在部落旅遊發展規劃方面,本社區也列入觀光景點之一。需要政府規劃輔導回歸到原住民風貌。馬兒社區目前現有鄰數八個鄰。戶數有119戶,人口數有402人。 屏東縣三地門鄉馬兒社區發展協會 林慶鴻 lin107101@yahoo.com.tw 08-7958880 屏東縣三地門鄉馬兒村6鄰43號
屏東縣 三地門鄉 三地社區 三地村 三地村原地名排灣語為『地磨兒-Timor』,清朝時期漢人北移開墾時稱之為山豬毛,1935年,日本將排灣族Talavatsal、Salalau、gatimurang三社居民遷移到今日的三地門,合成一個部落-Timor。並規劃為棋盤街道聚落,當時屬高雄州屏東郡管轄,稱為『三地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改設高雄縣『三地盟鄉』,1947年易名為『三地鄉』,1950年改隸屏東縣,1992年8月才正式更名為『三地門』。 三地村工藝產業遠富盛名,除了常見之舊紋理(石板屋)外,還有部落生活所形成的梯田地景、豐年祭等文化傳統祭典以及以『排灣三寶-陶壺、玻璃珠、青銅刀』為主要發展重點的傳統工藝與文化產業。而每年8月的豐年祭則是當地居民的一大盛事;近幾年推廣原住民文化,茂管處也於每年10月至11月份舉辦『南島婚禮』,與3月4月的『國際南島文化論壇』等大規模的國際盛事。而最近一年更因海角七號琉璃珠的生產地吸引大批朝聖者。 全三地門鄉共有『三地』、『口社』、『青山』、『青葉』、『賽嘉』、『大社』、『德文』、『達來』、『馬兒』、『安坡』等十個村。而三地村是本鄉的行政中心,設有鄉公所、民眾服務站、衛生所、警察分駐所、戶政事務所、圖書館、文化館、郵局…等行政機關。 社團法人屏東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 莊爵瑋 jared6123@yahoo.com.tw 08-7992568 08-7994475
屏東縣 三地門鄉 青葉社區 青葉村 青葉村故名思議綠意盎然,充滿祖靈的祝福,日語為鰲芭(auba),是三地門鄉十個部落唯一的魯凱族人部落。熱愛這片土地的青葉國小校長陳再興和藝術家吾由等人,對於青葉這美麗的部落,寄有一份很大的期望,就像孩童所唱的詩歌歌詞一樣,最美麗的故鄉,在鰲芭(青葉),從部落入口的裝置藝術、相思林步道、到原味十足的藝術街道、石板屋及蝴蝶階梯,處處都有令人驚豔的感動。致力於打造以「人」為本的生活條件。透過每一戶牆面的石板拼貼與彩繪,進而使後代的子孫能夠用眼睛看,用心感受到自己祖先過去所做的點點滴滴,心懷感恩,無論村內壁畫或公共裝置,到處充滿蝴蝶圖騰。對魯凱族人而言,蝴蝶是英雄的象徵,也是女子成熟的代表,因為翩翩飛舞的蝴蝶猶如夢想的起飛,是一種蛻變與積極把握當下的深遠意涵。傳說魯凱族人「喳多魯」有一種神力,只要張開眼,觸目所及之人、事、物皆會化為灰燼,因此他為了不傷害萬物,而將自己關於深山的黑穴之中,但,卻被瞋恨他有神力的人蓄意毒死,魯凱族人將此美麗的傳說彩繪在牆面,一直一直流傳下去。過去被視為沒有生產力的老人,如今在部落學堂歡喜學習新知,擔任建築石板屋的主要推手,一心將傳統技藝留給下一代,打造屬於青葉村的石板屋;部落婦女平日則認養打掃環境,維護共同的家園;一位又一位離鄉的遊子,陸續回歸部落開始加入社造行列,分享希望、傳遞夢想…。在這深山小部落,以愛串起每顆心,用情感聯結每戶人家,希望打造青葉村成為老有所終、壯有所用、鰥寡孤獨皆有所養的現代桃花源。 屏東縣三地門鄉達來社區發展協會 張利惠 08-7960848 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村光復巷70-6號
屏東縣 內埔鄉 黎明社區 黎明村 屏東縣內埔鄉黎明社區發展協會 方鵬雲 08-7701020
屏東縣 內埔鄉 和興社區 和興村 屏東縣內埔鄉和興村社區發展協會 樓恩光 enkuang@ms3.hinet.net 08-7770003 08-7770007
屏東縣 牡丹鄉 高士社區 高士村 本社區為原住民排灣族社區,社區有184戶,670人口數。為推動各項配合社區未來之建設與發展,並依據政府施政目標,於84年6月20日正式成立發展協會至今,雖然所尚不能符合社區居民共同之期望,但在這些年來大家所建立之共識下,己逐漸在潮永續發展之目標前進。 屏東縣牡丹鄉高士村67號 張美惠 vavua311@yahoo.com.tw 08-8810325 08-8810325 屏東縣牡丹鄉高士村67號
屏東縣 三地門鄉 達來社區 達來村 達來村是一個遷村頻繁的部落共遷了5次,於民國75年遷村至即現址,我們現居住的新部落就和其他原住民部落相去不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們的舊部落~~[達瓦達旺部落]位於隘寮北溪的左岸,海拔高約800公尺的山腰上,多數居民仍時常往返於新舊部落間,許多的農作物亦種植於舊部落;在舊部落內,擁有珍貴的石板屋文化遺蹟,具豐富之自然及人文資源,是原住民的文化寶藏,也是三地門鄉極力推展的文化生態觀光據點.達瓦達旺舊部落保存了完整的北排灣族部落之型式,是極為珍貴的人文地景資產。達瓦達旺舊部落的石板屋群、利用傳統工法興建的巷弄街道、水溝等之原貌保存及自然與人文資產的紀錄與保護,是當今最重要的課題。達瓦達旺舊部落更擁有豐富而低破壞度的自然資源(動物(昆蟲)、民族植物...)加上原住民獨有之傳統文化與歷史,優質環境、山水景觀是一處可體驗世界獨一無二的排灣文化的世外桃源..... 屏東縣三地門鄉達來社區發展協會 杜達生 0912-171003 屏東縣三地門鄉達來村3鄰17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3b5a05e9-19eb-456a-b8d6-a5b1b53fa1ee/1/達來吊橋.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3b5a05e9-19eb-456a-b8d6-a5b1b53fa1ee/1/達來石斑屋.jpg
屏東縣 三地門鄉 德文社區 德文村 1.德文村有204戶,人口有628名,由4個部落所組成之村莊.部落居民為排灣、魯凱族兩個族群所形成,所 以部落蘊涵豐富的排灣、魯凱傳統文化特色;且擁有德天獨厚的景觀及適合咖啡生長之環境。2.部落頭目、村長、理事長及部落居民部落參與度高;部落動員能力強,耆老及教會會各團契、部落居民會 主動關心部落事務。 屏東縣三地門鄉答樂歌部落產業發展協會 包金茂 auxit@msn.com 08-7339671 08-7996076 屏東縣三地門鄉得文村2鄰13-2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717b5807-55ff-45a7-b093-dcf535af583c/1/100_0866.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717b5807-55ff-45a7-b093-dcf535af583c/1/DSC00292.JPG
屏東縣 三地門鄉 青山社區 青山村 青山社區位在尾寮山西南方約二公里處,同由支脈之山麓之捕羌溪口,海拔150公尺,兩岸平坦之處,朝東南方向,東北方系尾寮山之支脈,北鄰龍母拜山及尾寮山,東鄰林務局第二、三、四林班地,西鄰沿山公路,南鄰高樹鄉廣大的農場。捕羌溪流經社區中央地帶,部落則分別位於兩岸,左岸為第1-5鄰稱之sekauman(斯卡烏馬岸),右岸為六鄰sivalatje(溪瓦拉特),在上一層第七鄰為setaizuazua(斯台若娃若娃),呈一直線遙遙相望,在目前這三個聚落,都屬於一個行攻單位,都是同樣一個「民族巷」稱之,但就土著而論都以原住民語稱之,並於鄰為區域。社區居民計有888人,大部分只剩老人小孩住在村內,社區區民主要信為仰為基督教、長老教會及天主教。社區內聞名的"海神宮",是個原始天然的景緻,大眾化的戲水、烤肉、露營、溯溪的景點,但因莫拉克及凡那比風災後,已變的滿目瘡痍,迄今還尚未得到相關單位補助復原,除失去了一個最佳休閒去處,還演變成遇豪大雨,就危及岸邊住戶安全的潛勢溪。青山社區一直是農業為主的村莊,主要作物為稻米、小米、竽頭、檸檬、地瓜、香蕉及羊、豬、鴨養殖等。本社區尚有成立原住民傳統雕刻、刺繡、服飾、琉璃珠等個人工作室,充分表現出原住民創作智慧及傳統藝術特色,未來社區將以文化藝術及產業之特色為主,朝向休閒農業與觀光景點的開發。 屏東縣三地門鄉青山社區發展協會 潘美芳 samuhai520@yahoo.com.tw 0980738103 屏東縣三地門鄉青山村民族巷50號
屏東縣 三地門鄉 口社社區 口社村 屏東縣三地門鄉口社社區發展協會 達比利泱.阿利夫 oceananguest@yahoo.com.tw 08-7958939 屏東縣三地門鄉口社村1鄰信義巷4號
屏東縣 三地門鄉 賽嘉社區 賽嘉村 屏東縣三地門鄉賽嘉社區東倚中央山脈.西望屏東平原.北鄰茂林.六龜.南接霧台.三地門,沙卡蘭溪與隘寮溪分別從南北兩側蜿蜒而過,風光瑰麗。居民自民國二十八年由德文村移居至此,大多為排灣族人,保有許多傳統特色。賽嘉國小後方通往賽嘉飛行場的賽嘉生態步道,正是當初部落移居賽嘉地區定居所走的古道。經調查發現,賽嘉地區無論是植物.動物.人文.景觀都稱得上數一數二的,例如:猛禽.蝴蝶.螢火蟲.排灣文化.飛行場起飛場等,這些都值得大家到賽嘉部落好好享受一趟知性之旅。 屏東縣三地門鄉賽嘉社區發展協會 楊順發 rock4199@yahoo.com.tw 08-79919841 08-7995160 屏東縣三地門鄉賽嘉村4鄰40-3號
屏東縣 三地門鄉 三地社區(巴格達外宗親文化藝術協會) 三地村 三地門鄉巴格達外宗親文化藝術協會 林美玲 luzung1366@yahoo.com 08--7991366 08-7993760 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中正路二段105號
屏東縣 三地門鄉 大社社區 大社村 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拉瓦爾生態文化促進會 白小姐 asd7996152@yahoo.com.tw 0963-021396
屏東縣 竹田鄉 泗洲社區 泗洲村 http://tw.myblog.yahoo.com/siz-hou 泗洲社區發展協會 胡吉方 touch_miracles@yahoo.com.tw 08-7881809 屏東縣竹田鄉泗洲村州中路55巷41號
屏東縣 三地門鄉 口社社區-莎卡蘭 口社村 莎卡蘭社區為排灣族部落,在92年起,由護溪開始,到94年由原委會補助成立(莎卡蘭自然生態園區),有生步道,但因莫拉克風災,全園區被沖毀,目前社區主要以芒果為主要經濟作物,人口外移並不嚴重,青壯年以開(砂石.貨車)為主。 口社社區發展協會 高玉金 kts461@yahoo.com.tw 08-7957767 屏東縣三地門鄉
屏東縣 內埔鄉 上樹社區 上樹村 屏東縣內埔鄉上樹社區發展協會 黃春霖 08-7794862
屏東縣 內埔鄉 中林社區 中林村 屏東縣內埔鄉中林社區發展協會 樓恩光 enkuang@ms3.hinet.net 08-7770003 08-7770007
屏東縣 內埔鄉 北巷社區 東勢村 東勢村古各新東勢,世居客族群,為典型農村,之前以水稻為主要農產,檳榔為主要作物。 屏東縣內埔鄉北巷社區發展協會 鍾貴郡 hzuyun@yahoo.com.tw 08-7783803 屏東縣內埔鄉東勢村嘉應路西巷57號
屏東縣 內埔鄉 龍泉社區 龍泉村 屏東縣內埔鄉龍泉社區發展協會 洪慶和 08-7701409 08-7700212 屏東縣內埔鄉龍泉村東川路24號
屏東縣 內埔鄉 隘寮社區 隘寮村 屏東縣內埔鄉隘寮聚落形於清康熙年間,位於現今隘寮村與鹽埔鄉久愛村之間的河床,因當時隘寮溪並無修築堤防,每年雨季,隘寮溪洪水氾濫、侵襲村莊,村民四處逃散,有的向東搬移、有的向西遷徙,向東搬移的村民落腳處為現今的內埔鄉隘寮村,向西遷徒的村民部落為現今的鹽埔鄉久愛村。隘寮村的地理位置位於進入瑪家鄉北葉村與三地門鄉的咽喉,聚落相鄰,在人文上形成了一個多元族群共生的生活圈。村內有閩南、客家族群之外,還有移居的外省族群與原住民遷居的排灣族、魯凱族、與近些幾年加入的新住民等,是多元族群聚居之地。隘寮村本來分上隘寮和下隘寮,上隘寮因人口增加,有的遷建於上隘寮的北方,即現在所稱的頂隘寮。民國五十年,下隘寮西南方,國民政府在該地闢建荒地,歸屬國軍退除役官兵屏東農場(以前稱為大同農場)並設立村莊,取名汾陽新村分發給國軍退除役官兵及其眷屬,現亦歸隘寮村第七鄰。隘寮村因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無提供管線設施,村內設立簡易自來水廠,簡易自來水廠充分發揮其功用,使隘寮人整年無缺水之虞,隘寮村內亦有隘寮老人會、媽媽教室,但因經費、人口外移問題,活動漸少,現今有些嬰兒潮人力回流,希望能透過培根課程凝聚村民共識。 屏東縣內埔鄉隘寮社區發展協會 王瑞標 o0938717055o@yahoo.com.tw 0938-717055 屏東縣內埔鄉清涼路一段301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2218c323-4d88-4f3f-91cc-dcdb9809e7bf/1/DSC00633.JPG
屏東縣 內埔鄉 富田社區 富田村 屏東縣內埔鄉富田社區發展協會 樓恩光 enkuang@ms3.hinet.net 08-7770003 08-7770007
屏東縣 內埔鄉 東片社區 東片村 屏東縣內埔鄉東片社區發展協會 黃偉銘 lee0911185628@yahoo.com.tw 0932-752323 08-7706125 屏東縣內埔鄉東片村光復路31號
屏東縣 內埔鄉 屏東縣內埔鄉綠美化社區營造協會 內埔村 屏東縣內埔鄉綠美化社區營造協會 鄧鏡斌 0928709058 屏東縣內埔鄉竹圍村竹東路23號
屏東縣 內埔鄉 大新社區 大新村 屏東縣內埔鄉大新社區發展協會 沈相樑 08-7770004 屏東縣內埔鄉大新村大新路504號
屏東縣 內埔鄉 豐田社區 豐田村 本社區是農業型社區,客家人佔百分之85以上。居民主要生產作物以檳榔,香蕉為主。 屏東縣內埔鄉豐田社區發展協會 王冠富 a578899@yahoo.com.tw 08-7792193 08-7792193 屏東縣內埔鄉豐田村興中三巷21號
屏東縣 竹田鄉 履豐社區 履豐村 本社區居民大多數為客家族群 且多以務農為主 民風純樸勤儉 熱情好客 農作物現多改種槟榔 以前的水稻田及蓮霧園因收入不好 已不多見 宗教信仰多以道教為主 為一典型之客家農村社區 本社區位於竹田鄉各村之中心位置 竹田驛站即竹田火車站 亦在本社區內 屏東縣竹田鄉履豐社區發展協會 利國安 et500323@yahoo.com.tw 08-7711570 087711570 屏東縣竹田鄉履豐村豐興路151號
屏東縣 竹田鄉 美崙社區 竹田村 曾辦老照片活動 屏東縣竹田鄉美崙社區發展協會 邱森玉 08-7711885 屏東縣竹田鄉美崙村通明路16巷24號
屏東縣 竹田鄉 二崙社區 二崙村 二崙村是傳統客家農村聚落,早期是六堆客家中堆的文化,行政中心,本村不但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有獨具一格的客家傳統建築如李氏夥房,鍾家門樓等,雕塑精美的廣全宮,展現客家人晴耕雨讀的敬字亭文化,還有老芒果樹博公,二崙老街,蜿蜒流過本村的龍頸溪這些員有景觀讓二崙社區顯得純樸靜謐,充滿了客家風情 屏東縣竹田鄉二崙社區發展協會 李毅仁 two7780648@yahoo.com.tw 08-7780648 08-7780648 屏東縣竹田鄉二崙村義和路99號
屏東縣 竹田鄉 永豐社區 永豐村 屏東縣竹田鄉永豐社區發展協會 陳詩穎 c.shihyin@gmail.com 08-7770003 08-7770007
屏東縣 竹田鄉 過溝社區 西勢村 屏東縣竹田鄉過溝社區發展協會 陳詩穎 c.shihyin@gmail.com 08-7770003 08-7770007
屏東縣 竹田鄉 竹田社區 竹田村 竹田鄉位於屏東縣之中央位置,北與麟洛、內埔兩鄉接壤,西鄰萬丹鄉,東隔萬巒鄉,南接潮州鎮。鄉境內屏鵝公路貫穿東邊;南二高貫穿中間,並設竹田收費站;88號快速道路終點位於本鄉竹南村;另縱貫鐵路於本鄉設有西勢、竹田兩站。全鄉地勢平坦,灌溉便利,屬亞熱帶氣候,地質以沖積土壤為主,常年吹西南季風,利於農業發展。全鄉人口約有18459人,四分之三人口為客家人;鄉內社區人文樸實,為一農業鄉鎮。 社團法人屏東縣竹田鄉社區營造協會 賴正仁 lcr1012@yahoo.com.tw 08-7711550*23 08-7713255 屏東縣竹田鄉頭崙村三崗路6之1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92cc85dc-67b1-4ced-8e25-85018eb2408c/1/2.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92cc85dc-67b1-4ced-8e25-85018eb2408c/1/1.JPG
屏東縣 車城鄉 保力社區 保力村 力村位於車城東南端,為本鄉面積最大的村落,本村開發可溯自康熙年間,歷史僅次於車城,並為恆春地區客家庄的代表。轄內有保力國小及保力派出所,目前村民多以農為業,水稻、洋蔥是主要作物,亦有廣大林場,屏東技術學院保力林場即在村內竹社坑,森林副產品有靈芝、淮山、中藥草等,本村也有廣大牧場,適於牛羊之牧養,偶而還可見白鷺悠閒地棲在牛背上逍遙的景象,由於逐漸福佬化的結果,現在一般村民已無法以客語對談,但仍保留不少客庄獨有的特色,如宗祠、三山國王廟、褒忠紀念碑等。民國89年保力村成立保力社區文物館,是車城鄉文物保存的提倡者,同時也是保力客家文物保存最完整的一個社區文物館。 屏東縣車城鄉保力社區發展協會 王維銘 0932-782966 屏東縣車城鄉保力村褒忠路1-2號
臺東縣 長濱鄉 忠勇社區 忠勇村 台東縣長濱鄉忠勇社區發展協會 張興龍 0910-055285 臺東縣長濱鄉忠勇村9鄰12-1號
屏東縣 崁頂鄉 南望安社區 園寮村 本社區以溪北溪和南州鄉為界 屏東縣崁頂鄉南望安社區發展協會 郭豊明 a37871@taisugar.com.tw 08-8644682 08-8644682 崁頂鄉園寮村南州路4巷1號
屏東縣 竹田鄉 六份社區 鳳明村 一、六份歷史:六份社區古稱「六份庄」,約有三百年的歷史,由於本身為閩南村莊,因此自古以來即興鄰近萬丹鄉的村莊互動熱絡,且互為通婚及商賈買賣,此可由三年一次的萬丹萬惠宮媽祖繞境萬丹、竹田東溪、西溪兩溪地區36庄頭得知。六份庄與本鄉閩庄,如鳳明、大湖、泗洲、六巷等關係亦為密切,不僅在語言及民俗風貌上甚是雷同,於產業經濟上更是互通有無,情感上就像兄弟般地血濃於水。二、人文特色:六份社區約有203戶,約七百六十七人。社區內多為李、林、陳姓子弟,宗族情誼深厚,社區範圍小彼此之間容易聯繫。村莊的廟(六興宮)為居民的信仰中心,主嗣中壇元帥(三太子),目前社區發展的民俗藝陣團隊為「素蘭小姐要出嫁文化團」。另外,社區的文風不盛,加上農業收入有限,使得年輕人大量外流,社區人口也有逐漸老化的現象。與其他的鄉村社區一樣面臨相同的問題。 三、產業發展:六份社區是典型的鄉村型社區,綠色平原中夾雜數條小丘,居民世居於此,歷代務農,民風淳樸,勤謹克儉。農作物以文心蘭、檸檬、稻米、香蕉、檳榔、荖葉等為主,養殖業則有白蝦、泰國蝦、軟骨鯽、鴨、鵝等;目前以竹田鄉文心蘭花卉產銷第三班於國際頗負盛名,且文心蘭外銷枝數屢創新高,市場以日本為主,每年三月起是本地文心蘭綻放的開始,時至五月,蘭園呈現花海一片,美不勝收,直至十、十一月仍可窺其芳踨,極適合提供休閒農業旅遊。 屏東縣竹田鄉六份社區發展協會 六份 0937-686995 屏東縣竹田鄉鳳明村鳳安路27號
屏東縣 牡丹鄉 旭海社區 旭海村 本部落舊名為斯馬查蘭(沼澤之意),後來因河溪源頭為牡丹山,河溪東流入海,故舊名亦稱牡丹灣。部落早期由十八番社大頭目潘阿別攜部份族人遷徙來此開墾,後續遷入者有斯卡羅族、阿美族、排灣族、閩南籍、客家籍、外省籍等,形成部落多族群、多元化的鮮明特質。本部落三面環山,東面向海,具有海路交界之環境特性,加上地形之變化與溪流、河口之存在所帶來特殊植物與動物向,資源豐富,故具有優良生態與旅遊之豐富條件。本社區更能結合鄰近的佳洛水風景區、牡丹水庫、四重溪溫泉 屏東縣牡丹鄉旭海社區發展協會 吳清月 08-8830085
屏東縣 牡丹鄉 東源社區 東源村 四面環山,有特殊的溼地地形,居民以務農為主,生產大量的山蘇維經濟作物,及補育種植野薑花。社區戶數約160戶,人口近500人,以基督長老教會為其宗教。 屏東縣牡丹鄉東源社區發展協會 溫維倫 orange_enew@ms75.url.com.tw 08-8830251 8831400 屏東縣牡丹鄉東源村32號
屏東縣 牡丹鄉 石門社區 石門村 本村舊稱『茄芝萊』原為石頭之意,東邊是五重溪山,西邊是虱母山,雙峰聳立絕璧陡峭,此處原無人居住百年前因大梅溪洪水暴發故遷村至此,其地理位置居本鄉出入門戶,『石門』即而得名。鄉公所、農會、郵局、銀行、衛生所、派出所、牡丹國中及石門國小位於本社區,因此生活機能完善,為郷內人口集中之社區。牡丹鄉因牡丹社事件聞名,而石門古戰場蘊藏的歷史文化背景,可供後輩子民懷古追思。 屏東縣牡丹鄉石門社區發展協會 林采穎 t8831032@yahoo.com.tw 0939-625805 牡丹鄉公所
屏東縣 牡丹鄉 佳德谷部落 石門村,牡丹村,東源村,旭海村,高士村,四林村 屏東縣牡丹鄉觀光文化產業發展協會 曾蓉菁 mudan2007@gmail.com 08-8831399 08-8831290 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52-3號
屏東縣 佳冬鄉 老人福利促進會 六根村 佳冬鄉原為馬卡道平埔族茄藤社故址,清康熙中葉已有漢民墾殖。台灣府志中紀載:「茄藤社,離府二百七十里。」又「茄藤港在港東里,縣東南四十五里,水道深,小舟往來,中有汛海。」茄藤港在清康熙年間,為大量漢人移民登陸港之一,後來港口淤塞,喪失航運機能。清劉銘傳任台灣巡撫後(1886),茄藤社改屬維港東中里之「茄苳腳庄」。茄苳腳地民細漢人稱呼平埔族社民,清康熙61年立石畫定漢番界線時已出現「六根」。六根庄,日領時期日本人在定為茄苳腳庄(堡圖時期),1920年以後改為佳冬大字(地形圖時期),台灣光復後改為佳冬及六根兩村。 屏東縣佳冬鄉老人福利促進會 葉正洋 ludue888@gmail.com 08-8667865 08-8668613 屏東縣佳冬鄉佳冬村啟南路91-3號
屏東縣 牡丹鄉 四林社區 四林村 (一)本社區位於屏東縣牡丹鄉東南方之四林社區,東邊為太平洋,西邊為台灣海峽,南邊為巴士海峽,北邊為中央山脈。連南台灣多處景觀,更位居恆春半島重要景點之中心位置,電影<海角七號>拍攝場景及滿州賞鳥.墾丁國家公園等多項觀光遊憩資源,及恆春半島美麗景色形成地區豐富的資源特性與獨具原住民文化特色之產業。其鄰近滿州古城歷史古蹟及每年舉辦搶孤盛典,更成本部落推動發展的契機。(二)四林部落主要連外交通路線,說明如下:1.經二高(國三)至南州交流道下左轉屏鵝公路(省9)右轉或至林邊下交流道左轉(省17)沿海公路,到水底寮接屏鵝公路(省9),沿途經最具南海風情的海岸景觀,至楓港再接(省26)到;洋蔥的故鄉-車城;。 四林社區發展協會 陳冠竹 nash184sms@yahoo.com.t 08-89811197 08-8811197 屏東縣牡丹鄉四林路65號
屏東縣 牡丹鄉 中茄社區 石門村 中茄社區的緣起,緣自於廿幾年前部落耆老;欲推動成立中茄社區,至93年一群退休人員,發起成立中茄社區發展協會,經過居民積極爭取,終得以成立中茄,由「咖佳佳南、沙發利發利、吉沙發恩」三個部落組成,在多元化之族群社民裡,中茄的誕生,是每位居民無私無我精神表現,故我們非常歡迎大家蒞臨指導與體驗無紅綠燈的生活環境 屏東縣牡丹鄉中茄社區發展協會 詹德行 jan520816@yahoo.com.tw 08-8831516 08-8831516 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茄芝路35號
屏東縣 牡丹鄉 大梅社區 石門村 屏東縣牡丹鄉大梅社區發展協會 潘啟仁 aljim123a@yahoo.com.tw 08-8824208 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大梅路43號
雲林縣 二崙鄉 三和社區 三和村 雲林縣二崙鄉三和社區發展協會 廖信碩 zxy99661234@yahoo.com.tw 05-5981333 雲林縣三和村三塊厝11鄰48號之1
屏東縣 高樹鄉 司馬社區 司馬村 屏東縣高樹鄉司馬社區發展協會 陳有仁 ab450512@yahoo.com.tw 08-7962610 08-7960190 屏東縣高樹鄉興中路330號
屏東縣 車城鄉 海口社區 海口村 海口村是小漁村,位於本鄉西北,依山傍海,境內有藍色公路終點站-海口港,原村舊名「海口營」,意即「由此出海之意」,自港口建成後,恆春半島居民便自此出入北上,因而命名「海口」。本村居民全賴討海維生,昔日曾以運載木炭為業,日治時代,海口為恆春半島之商船貿易中心。現村內有海巡署海口駐在所、鄉立海口托兒所。「尖山」又名「斗笠山」位於本村東北邊,矗立在臺24號公路旁,位屏鵝公路東側的獨立小山峰,行至山腳,只見路沿著山腳大大地彎了過去,落山風時節,得小心行車,另「尖山」不但是實質進入恆春半島的地標,也是精神上進入恆春半島的門戶。本村西海岸為裙珊瑚礁之分布區,有一道狹長的沙灘地帶常見美麗沙紋、沙脊存在,但寸草難生,永遠没固定的形跡,就像沙漠一樣,因此有「海口沙漠」之名。唯近年建商大肆採沙,「沙漠」漸失(沙灘區還有兩條高約15公尺的常態性老沙丘,沙質如黃金般閃爍,所以當地人稱為「金砂崙」),奇觀已不復見,殊為可惜,但仍有小山般的土丘,供民眾見識漁村的沙漠,沙漠盡頭為海口漁港,連接「夏威夷」海灘,清幽絕倫,宛如仙境,民眾常在此戲水遊玩,過長場沿著海灘漫步,則可享受撿拾貝瞉、捉螃蟹之樂趣。 海口社區發展協會 林光隆 0937-385886 屏東縣車城鄉海口村海口營海口路44-6號
屏東縣 車城鄉 新街社區 新街村 新街村為屏東縣南端的一個村落,屬於熱帶性氣候。位於車城鄉西南端,以其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景觀著稱,且村內海灘更擁有得天獨厚白沙美景,美不勝收。新街村為一河口沖積平原,位於四重溪與保力溪出海之間。東延鯪鯉(溝槽)與保力溪為鄰,南至保力溪隔射寮港與埔墘、射寮為界,西鄰台灣海峽,北隔車城大溪(清港)與福興、福安相望,全村面積約為19.91平方公里。本村劃範圍內擁有豐富的景觀資源,如海岸景觀、防風林景觀、溪流出海口生態景觀,河口灦地景觀等等皆是相當獨特景色。 屏東縣車城鄉新街社區發展協會 林美幸 hsin0910842149@yahoo.com.tw 08-8825711 08-8825711 屏東縣車城鄉新街村100號
屏東縣 車城鄉 溫泉社區 溫泉村 本社區位於台灣四大名泉之一:四重溪溫區泉,四重溪溫泉與陽明山、北投和關仔嶺共列台灣四大名泉,古稱「出湯」,民國39年設村,將四重溪改名為「溫泉村」,係此地擁有終年潺潺不絕的溫泉而得名,社區居民多以經營旅社、餐廳、民宿及務農為主。 四重溪觀光發展協會 宋光輝 0912-783667 屏東縣車城鄉溫泉村溫泉路245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50d3fe7b-b531-44f5-bc3c-2f04108f6e20/1/新鐘社區-合影.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50d3fe7b-b531-44f5-bc3c-2f04108f6e20/1/新鐘社區-蝴蝶生態步道.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50d3fe7b-b531-44f5-bc3c-2f04108f6e20/1/新鐘社區-簡報.jpg
屏東縣 車城鄉 埔墘社區 埔墘村 社區位於屏東縣車城鄉之南端,保力溪與龍鑾潭排水溝交會處的右岸,皆屬平原地形,面積僅有053平方公里。村民大都以農業為主,主要農產品為洋蔥。西臨【海洋生物博物館】及龜山。 屏東縣車城鄉埔墘社區發展協會 林美延 k8799@ms17.hinet.net 08-8824699 屏東縣車城鄉埔墘村38號
屏東縣 佳冬鄉 萬建社區 萬建村 社區居民大都以農牧業為生,西瓜、蓮霧及石斑魚養殖,是境內有明的特產,尤其是村內的古厝群具特色,處處可見卵石、版築、磚頭及土塊等不同時期的建材,值得推廣給國人認識,而海角七號的萬建教堂及古砲塔即座落在村內 屏東縣茄冬文史協會 陳賜福 fwus1789@yahoo.com.tw 08-8662009 08-8668498 屏東縣佳冬鄉進學街150號
屏東縣 屏東市 中正社區 中正里 中正社區位於重劃區內由廣東路中正路瑞光路三段及華正路週邊有和平國小瑞光夜市社會福利館和平公園等 屏東縣屏東市中正社區發展協會 林毓毅 10008631@yahoo.com.tw 08-7379227 屏東市莊敬街二段20號3F-1
屏東縣 車城鄉 興安社區 福興村,福安村 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間,車城已成為閩人開拓恆春半島的根據地,由於屢遭原住民襲擊侵擾,遂環植木柵於四周以為防禦,故有「柴城」之稱;乾隆末年逐漸形成一街肆,乾隆53年(1788)福康安將軍率軍討伐林爽文黨夥莊大田時,水師即登陸於車城,之後為紀念捷軍稱車城為「福安庄」(或福安城),並於庄內的福德廟立碑頌功。雖然車城並未正式建城,但因有木柵環圍故亦設有東門、北門(北門路、忠孝路口)及南門(福安路底近欽湖橋)以制出入。另有一說,乾隆51~53(1786-1788)三年間,福康安為剿莊大田,駐兵車城,以木為城故稱「柴城」。今車城之市街部分為福興及福安兩村。本社區位於四重溪河川北側的平原上,為本鄉主要的行政機關所在地,鄉公所、警察分駐所、戶政事務所、農會、郵局、國小、國中及鄉立圖書館等均位於此,初期居民多以務農為主,農業以水稻及洋蔥為主要農產,後因本地信仰中心福安宮香火鼎盛,為臺灣最大之土地公廟,進而商家林立帶動社區繁榮。「綠豆蒜」為興安社區遠近馳名的小吃,風味獨特,人人讚不絕口,另「紅仁鴨蛋」也是當地著名名產,因民風純樸現社區仍有不少具歷史記憶之古建築及街道。 屏東縣車城鄉興安社區發展協會 王伯煌 word0423@yahoo.com.tw 08-8823234 08-8823373 屏東縣車城鄉福安路6-3號
屏東縣 里港鄉 塔樓社區 塔樓村 屏東縣里港鄉塔樓社區發展協會 '王文章 smy820@yahoo.com.tw 08-7756011 08-7756281 屏東縣里港鄉塔樓村(路)23-3號
屏東縣 里港鄉 春林社區 春林村 屏東縣里港鄉春林社區發展協會 王榮輝 7752868
屏東縣 里港鄉 茄苳社區 茄苳村 屏東縣里港鄉茄苳社區發展協會 譚柔琪 hibiscus0303@hotmail.com 7324440
屏東縣 里港鄉 大平社區 大平村 屏東縣里港鄉大平社區發展協會 陳鴻祥 7753911
屏東縣 里港鄉 磚仔地社區 載興村 屏東縣里港鄉磚仔地社區發展協會 陳冠榮 08-7754859 08-7759377 屏東縣里港鄉載興村115號
屏東縣 里港鄉 瀰力社區 瀰力村 屏東縣里港鄉瀰力社區發展協會 梁崑宗 7731520
屏東縣 里港鄉 信國社區 土庫村 社區位於荖濃溪畔,主要植栽為木瓜與香蕉,因屬滇緬文化移民,居民多自行栽植香料作物,希望以後能朝向香料作物產業發展。社區居民主要成員為民國五十年來自滇緬邊荒金三角一帶,為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最晚一批遷移來台的新住民。 屏東縣里港鄉信國社區發展協會 梁宏才 08-7732737 屏東縣里港鄉土庫村信國6-2號
屏東縣 里港鄉 鐵店社區 鐵店村 鐵店社區昔日稱打鐵庄或打鐵店,即舊時有唐山老師父在此開打鐵店而來,居民以務農為主,在政府大力宣導下,一般民眾都已具備〈社區〉的概念,社區居民自發自力,將環境整治、維護環境整潔,籌組義工隊,運用在地資源,營造清潔生活環境。 屏東縣里港鄉鐵店社區發展協會 吳添福 sweeter1012@yahoo.com.tw 08-7754533 08-7759314 屏東縣里港鄉鐵店村〈路〉42號
屏東縣 佳冬鄉 溫馨家園促進會 佳冬村 溫馨家園促進會 劉金亭 08-8660261
屏東縣 佳冬鄉 石光社區 石光村 石光社區位於台9.17號道之夾會點,到墾丁國家公園約60分鐘車程,居民以務農為主,工商為輔,社區三面被傳統公墓包圍,發展受到限制. 石光社區發展協會 吳春惠 0935-823878 佳冬鄉石光村三民一巷12號
屏東縣 佳冬鄉 石光村 佳冬村 年輕人口外流嚴重 屏東縣佳冬鄉溫馨家園促進會 陳平洋 happy_lear@yahoo.com.tw 08-8660261 08-8663635 屏東縣佳冬鄉石光村中山路136號
屏東縣 佳冬鄉 玉光社區 玉光村 玉光社區位於台9、17號道路三夾會點,至墾丁國家公園約60分鐘路程,三面被傳統公墓包圍,居民以務農為主,工商為輔。 玉光社區發展協會 李蘭香 08-8664888 佳冬鄉玉光村禮義巷6-2號
屏東縣 長治鄉 榮華社區 榮華村 屏東縣長治鄉榮華社區發展協會 劉中興 08-7622190 長治鄉榮華村信義路109號
屏東縣 屏東市 金泉社區 金泉里 認識屏東,屏東的人文在現今金泉里觀光夜市 屏東縣屏東市金泉社區發展協會 黃茂銘 fanglin7032@yahoo.com.tw 7337890、7335371 7335371 屏東市金泉里民權里2-4號
屏東縣 屏東市 勝利社區 勝利里 屏東縣屏東市勝利社區發展協會 石鈺珍 08-7668160 屏東市勝利里廣東路954巷9弄8號
屏東縣 佳冬鄉 賴家社區 賴家村 早期為水稻,民國50~60年代以香蕉為大宗,後因日本外銷市場流失及香蕉黃葉病衝擊,香蕉產業因此一蹶不振,民國70年代以後,改種蓮霧、檳榔居多。沿海地區則以養殖漁業為主。目前佳冬、林邊與東港及枋寮等鄉鎮同為黑珍珠的故鄉。本社區西北與佳冬村、西南與塭豐村、東北和枋寮鄉東海村、東南與枋寮鄉大坑村銜接。沿國道三號林邊交流道往墾丁方向經由台17線往佳冬方向約6公里。而台1線於屏南工業區北方上緣經過。此2停路線均為屏東、高雄來往墾丁必經之地。社區內有大平路、義和路與葫蘆路。在社區北方有國立佳冬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東北方與屏南工業區相鄰。 賴家社區發展協會 賴仁豐 ljen654@gmail.com 08-8661881 屏東縣佳冬鄉賴家村大平路14-3號
屏東縣 佳冬鄉 羌園社區發展協會 羌園村 1.地民由來羌園舊名為「薑園」(客家人舊稱「薑園底」),早期此地為鳳山八社中放索社種薑之處(放索社平埔族以芋頭為主食,須要吃些薑以防脹氣),故名為「薑園」,日治時代改為「羌園」。2.地理環境本聚落位於林邊溪左岸,有遼闊及肥沃的平野,農、漁業資源豐富。3.社區的經濟產業與特色羌園村對佳冬鄉而言地屬內陸,境內雖有養殖漁業),但不如沿海盛行。大多數居民以種蓮霧維生」,農地以蓮霧園為主,但不雖發縣俯遍望去參雜著檳榔這種普遍會種植的作物。 羌園社區發展協會 劉錦枝 08-8668296 屏東縣佳冬鄉羌園村羌光路3之42號
屏東縣 佳冬鄉 燄溫社區 燄溫村 1.地名由來:本庄開庄之初有一口塭仔,故命名為『塭仔』。塭仔也是『新打港』(林邊溪出海口)的所在地。日治時期塭仔庄包括塭仔、海埔、頂寮、州仔(今已廢庄)等地名。本區清末時期為塭仔、海埔、頂寮、堡圖時期(1898~1904)屬塭仔庄,1920年以後改為塭仔大字,光復後改為塭豐村及燄溫村。2.本村位於林邊溪下游入海口,日治時代屬於『塭仔』大字的第一保(佳冬庄第十一保),光復後命為『燄塭村』。村民多靠海維生,主要姓氏有王、周、陳、李等。本地區自民國六十二年(1973)起,因外銷鰻魚利潤甚佳,故本區魚塭數目急遽增加,過量超抽地下水加上本區地層多為較鬆軟的黏土層,而林邊溪上游地下水的天然補注量又在減少中,故本村地層嚴重下陷,至民國95年測值佳冬鄉累積下陷量達3.24公尺,居本國之冠,不僅常遭海水倒灌的侵襲,居民的房屋也陷入地下1-2層樓高,形成特殊的地理觀景。3.本村分為二個部落,前部落從第一麟至六麟,稱海埔,後部落從第七麟至第十四麟稱塭仔,兩部落合稱燄溫村,村民大部分以捕魚及漁業養殖為主,盛產高經濟價值魚類,也因為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慰為奇觀。 屏東縣農漁業產業推廣協會 黃詩淇 travis1028tw@yahoo.com.tw 08-8668073 屏東縣佳冬鄉燄溫村北興路42-2號
屏東縣 佳冬鄉 塭豐社區 塭豐村 位於林邊溪出海口左岸,有遼闊的波滔海峽及肥沃平野,農漁豐富 塭豐社區發展協會 楊錦雲 a088663918@yahoo.com.tw 08-8665373 08-8667371 屏東縣佳冬鄉塭豐村塭田路190號
屏東縣 來義鄉 望嘉社區 望嘉村 99年度屏東縣社區發展工作評鑑第一名100年度屏東縣社區營造績優100年度全國社區發展工作評鑑甲等 屏東縣來義鄉望嘉社區發展協會 鍾必顯 m48h11958@yahoo.com.tw 08-7982047 08-7982013 屏東縣來義鄉望嘉村124號
屏東縣 來義鄉 高見社區 南和村 一、地理位置與環境 高見部落原舊古樓排灣族,約於日治時期末,日本人認為古樓社居民太多,管理困難及土地不敷使用,民國27年間,當時位在深山的舊古樓部落人口眾多大約有4、500戶的排灣族族人居住於此地,過著自給自足的樸實生活,日本政府藉著改善原住民生活品質,因此將族人從深山部落遷移至較低海拔的山地或平地生活,以便於管理及統治。於是舊古樓分成好幾批遷移至台東縣金峰鄉、達仁鄉以及現今屏東縣來義鄉的古樓和南和社區。故於民國27年鼓勵居民外遷,故村內部作領導人,就帶著他所屬,民眾東遷,到地廣人稀的台東定居。唯部份年輕的族人認為到較接近平地的望嘉耕作地(原地名為tjuasarga)往哇阿,向外謀容易故陸續遷往定居,到約民國34年居住該地的族人總戶數達到60戶,日本認為已達成之為一個村的標準,終決定於34年8月15日舉辦建村活動,且因視野寛擴遠望鵝鑾鼻及高雄如在眼前,是同天然的瞭望台,故取為高見村。(takamimura意為可遠觀廣闊的高地之處) 民國46年國民政府要求舊白鷺和舊高見的村民遷村移平地,不過礙於舊白鷺居民認為未來遷村的新居地皆是高見族人的農地,所以遲遲不敢也不願意遷到平地,不過在雙方的和平的溝通之下,就在民國48年高見村民首先遷村,隔年49年南和村遷村定案民國51年,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真正喬遷落成 而後十幾年,南和村成立了南和社區發展協會,由於高見和白鷺的傳統習俗有些許的不同,在村民的協議之下,決定將南和社區發展協會分成高見社區和白路社區,一直到至今,兩社區發展協會一直共同位南和村無私的貢獻心力,為求南和村能有更美好的發展。 二、交通 南和村對外聯外道路主要東西向以屏115線道路、132線道路,南北向185線道路為主三、人文1.人 口 數:社區現有13鄰、共163戶、人口數約900人2.機關團體:村辦公處、南和國小及其他團體有關懷魚鱗協會、靈佳樂祖靈屋傳統文化協會、久拉卡拉久文化促進會。3.社區居民皆為排灣族、居民傳統信仰,部份居民信奉基督教及天主教,但生活仍多保留排灣族傳統習俗。 屏東縣來義鄉高見社區發展協會 李漢城 takamimura@kimo.com 08-8792329 08-8791265 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33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16f7b73a-b5d3-4032-b6a6-c33dd5cfeaec/1/照片1 008.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16f7b73a-b5d3-4032-b6a6-c33dd5cfeaec/1/DSC05456.JPG
屏東縣 來義鄉 文樂社區 文樂村 文樂社區發展協會 陸旨成 rii0916@gmail.com 08-7982350 92242屏東縣來義鄉文樂村14號
屏東縣 枋寮鄉 地利社區 地利村 社區位於屏鵝公路與台一線交叉路口,居民以務農養殖為主要產業 屏東縣枋寮鄉地利社區發展協會 楊坤木 08-8712824 屏東縣枋寮鄉地利村志成路46號
屏東縣 來義鄉 古樓社區 古樓村 本村行政區域屬屏東縣來義鄉古樓村,古樓村為於鄉西北邊東以瓦魯斯溪與義林村相隔,南以林邊溪與丹林村為界,北與泰武鄉平和、佳興二村毗連,西與萬巒鄉新置村相連。全村有17個鄰330戶,人口1468人(男:773人、女:695人)。行政區域隸屬高雄州潮州邵警察駐在第管轄。民國34年台灣光復後,更名為古樓村,至民國39年高見獨立設村,而古樓村在政府輔助下自舊址於民國46年遷村至現址,逾今約50年之久。本社區為來義鄉行政區域,有鄉公所、教會、派出所、及二所小學、一所高中。 屏東縣部落文化教育學會 鄭君展 opp1010@yahoo.com.tw 08-7368982 08-7851551 屏東縣來義鄉古樓村中正路118號
屏東縣 來義鄉 來義社區 來義村 屏東縣來義鄉來義社區發展協會 蔡新光 0911-886990 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
屏東縣 枋山鄉 嘉和社區 加祿村 嘉和社區位於南台灣枋山鄉境內,社區中間是台1線屏鵝公路,故交通非常方便。然而上天似乎沒給本社區帶來特有之觀光景點,每天徒有為數眾多之過往車輛,留下汙染之空氣,遊客卻一點也不稍做停留。不過上天卻給本社區獨特之好地質,與好天氣,才可以種植出香甜多汁之愛文芒果,為社區居民帶來最主要之經濟收入。 屏東縣枋山鄉嘉和社區發展協會 黃隆献 hlsms53@yahoo.com.tw 08-8772476 08-8770051 屏東縣枋山鄉善餘村里龍路24號
屏東縣 枋山鄉 楓港社區 楓港村 地理位置:楓港社區位於南台灣恆春半島西北端,東與獅子鄉為鄰,南與車城鄉為界,西臨台灣海峽。地處台一線-(屏鵝公路)及台九線-(南迴公路)之交通要衝點上,為民眾往來花東及恆春半島必經之路。依山傍海風景秀麗,民風淳樸。然因地處交通要點,每逢年節或連續假日交通經常打結,大塞車好幾公里並非誇大其詞。所幸目前政府正積極地闢建往台東之楓港外環道路,國工局也正規劃將國道三號(南二高)延長至楓港,完工後必能徹底改善交通瓶頸問題。地名緣由:據社區耆老轉述,因楓港地區每年10月至曆年4月間,強勁的東北季風翻山越嶺至楓港後出海,猶如「落山風之港口」-,此乃「風港」取名之由來。至於後來為何「風」字旁邊會加上「木」而變成「楓港」。傳說清乾隆年間,有大官巡視風港,吟詩一首「深谷鶯蹄綠意濃,水村山郭酒旗風,我行誰來報港楓,旋擺旌旗一路紅」遂改名為「楓港」。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來到本社區絕對看不到滿山的楓葉,風力強勁倒是名聞遐邇。社區居民職業結構:社區居民大多務農為生,以種植洋蔥、芒果、玉荷包荔枝為大宗。其次為沿海捕魚的漁民,商家及工人較為少數。楓港社區為南台灣的貧飢小村莊,年輕一輩均往大城市求發展,僅留老一輩的鄉親,懷抱著對鄉土那份割捨不掉的情感,繼續守護著這一片的家園,辛勤的耕耘。民風尚稱淳僕,民眾樂天知命。本社區不管在:(一)、社會福利與照顧(二)、環境景觀營造與美化(三)、環保生態與保育共生各方面的營造,均是成就裴然。成果深獲鄉親及各界讚賞,期間先後有1、林務局於年度總評比時獲得模範社區之殊榮,更頒增「模範社區」獎牌,以玆鼓勵。2、蒙屏東縣政府提名參加內政部「95年度台閩地區社區發展業務推動績效評鑑」,並榮獲「甲等」獎。3、參加社區治安評鑑,得到全縣第2名,獲屏東縣政府頒發「優等社區」獎牌一面,並與其他5個社區共同代表屏東縣參加全國之總評鑑。 屏東縣枋山鄉楓港社區發展協會 黃隆献 hlsms53@yahoo.com.tw 08-8772476 08-8770051 屏東縣枋山鄉楓港村舊庄路1-2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62565e9d-93bc-4129-bfed-be3747cabb87/1/100_2535.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62565e9d-93bc-4129-bfed-be3747cabb87/1/CIMG3155.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62565e9d-93bc-4129-bfed-be3747cabb87/1/007(001).jpg
屏東縣 枋山鄉 屏東縣優質農產品生產合作社 枋山村,加祿村,楓港村,善餘村 本社位於屏東縣恆春半島的枋山鄉,氣候如夏,是主要熱帶農業產區, 於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一日正式成立,隨即辦理果菜共同運銷業務、開拓網路直銷市場業務;配合政府政策辦理各項業務,奠定合作社業務基礎。成立以來,本著合作社精神理念,不斷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社員收益謀求社員生活之改善。 順著台一線往南,有別於東岸的陡峭山路,西岸的平滑讓人心礦神怡。枋山,宛如台灣的智利,狹長的村落綿延了海岸線,一側是山一側是海的景象,彷彿置身畫中。枋山以愛文芒果為主要經濟產物,來自南美洲的芒果經過農業科技改良,如今呈現的已不同於南美洲與東南亞等產地,在芒果農不斷測試與技術更新的努力下,愛文芒果有別於過去的印象,「蘋果檨」,飽足了大量的陽光呈現嬌紅,將陽光的金黃全都收納在皮下,鮮炙的紅下有著嬌豔的黃,「蘋果檨」,像蘋果一樣果香四溢口感Q甜的芒果。 Mango House,芒果好吃! 保證責任屏東縣優質農產品生產合作社 董昱劭 tung0629@hotmail.com 088761075 08-8761700 屏東縣枋山鄉枋山村國中路3號
屏東縣 屏東市 永城社區 永城里 屏東縣屏東市永城社區發展協會 謝雪鳳 l000589kimo@yahoo.com.tw 08-7349382 08-7660130 900 屏東市永城里勝利路 191-4 號
屏東縣 枋山鄉 枋山社區 枋山村 枋山社區位於枋山鄉之中心位置,人口約800人,年齡結構老化,居民大多以種植芒果也有零星的養殖魚業等,春夏季為芒果採收期業務繁忙。社區每年都有安排活動,例如中秋節歌唱比賽、親子戶外活動、媽媽教室、插花班、舞蹈班。社區協會組織人事和諧健全,這些活動大都是由社區理事會討論決定後,由理事長親自邀集理事、總幹事、居民們共同籌辦。 社區民風純樸,還保留早期鄉下鄰居守望相助風氣,但年輕人皆外出謀生,所以獨居老人特多。因文化刺激較少相對的極需加強教育研習以提升居民的觀念意識及生活品質。 屏東縣枋山鄉枋山社區發展協會 李盡蘭 li707247@yahoo.com.tw 08-8720060 08-8721163 屏東縣枋山鄉加祿村會社路28號
屏東縣 枋山鄉 加祿社區 加祿村 加祿社區位於枋山鄉最北方,依山傍海。緊鄰台1線屏鵝公路旁交通方便,居民以種植愛文芒果為大宗,一部分居民以養殖石斑魚為主要收入。大鵬灣營區由於政府規劃開發大鵬灣風景區,於83年遷移至本社區東方,佔地數十公頃。本社區民風淳樸、樂觀知足。深具社區營造之潛力,唯一欠缺有社區營造規劃能力之人是對本社區診斷與推動。 屏東縣枋山鄉加祿社區發展協會 黃隆献 hlsms53@yahoo.com.tw 08-8772476 08-8770051 屏東縣枋山鄉善餘村里龍路24號
屏東縣 枋山鄉 善餘社區 善餘村 屏東縣枋山鄉善餘村(以下簡稱「本社區」),是一位於恆春半島的老舊之農村社區,與楓港村比鄰位於枋山鄉之南,幅員挾長,東臨屏東縣獅子鄉,南接車城鄉。民國44年以後,本社區即與原楓港村分割為兩行政區域,分別為善餘村與楓港村。然而社區方圓二十公里內並無醫院,且枋山鄉亦無國民中學以上學校,可以說是文教、醫療極為缺乏的區域。居民福利遠遠不如鄰近鄉鎮,甚至常常因為交通問題,釀成家庭不幸悲劇。交通問題的不便利,也常常因為路途或交通問題使得本協會無法協調出參與相關補助計畫之人力,而間接引響到民眾的權益與福利。 屏東縣枋山鄉善餘社區發展協會 鍾乙豪 yeehow@seed.net.tw 0922003051 屏東縣枋山鄉楓港村舊庄51-3號
屏東縣 枋寮鄉 太源社區 太源村 本社區為發展落後ㄉ村莊.四面台糖公司土地.老人會館.康樂中心興建土地取得不易.請有關單位早日協助興建. 太源社區發展協會 黃山田 08-8713045 08-8715581 太原路15-3號
屏東縣 枋寮鄉 天時社區 天時村 天時、地利、人和三村俗稱水底寮庄,天時位於北方,有台糖廢鐵道,穿越過社區小型公園、陳家古厝、五興宮廟 天時社區發展協會 林淑賢 08-8715102 08-8715102 屏東縣枋寮鄉天時村中華路4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