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6秒, 共找到 235 筆資料,顯示第 101 到 2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主旨 疫情內容 建議用藥 發布縣市 植物品項 發布日期 發布單位
蕉株抽穗期間,香蕉所籲請蕉農適時做好花薊馬防治作業,俾確保生產外觀優良品質香蕉。 香蕉花薊馬蟲口整年均可發現,蕉株抽穗期間如疏忽花薊馬防治,花薊馬易侵入花苞產卵,危害香蕉幼果果皮,造成果皮外表發生水銹斑。請蕉農於蕉株抽穗時期,把握正確防治時機及時進行香蕉花薊馬防治。 防治方法:每3~5天巡視蕉園1次,在花苞即將抽出莖頂或初彎下時,選擇下列一種葯劑配方防治:(一)、以2.8%第滅寧乳劑3,000倍液,噴施剛抽出莖頂或初彎下花苞,每隔5天噴施1次,共噴3次。(二)、5%陶斯松粒劑或10%褔瑞松粒劑:每株15公克,分別撒施於第1、2葉鞘內,並於終花期前以2.8 %第滅寧乳劑3,000倍液噴果房1次。(三)、終花後切除花苞,減少蕉園花薊馬密度。(四)、定期防除蕉園雜草,避免花薊馬滋生擴散。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台東縣 香蕉 2013/06/17 香蕉研究所
水稻穗稻熱病發生,桃園場籲請農友加強水稻穗稻熱病防治工作。 依據本場設置孢子收集器監測結果,累計5日孢子量達100個以上。且桃園縣及新竹縣市水稻生育已進入孕穗期及抽穗初期,為避免氣候變化導致病害迅速蔓延,請農友嚴防穗稻熱病發生。 水稻穗稻熱病為一期稻作之重要病害,穗稻熱病發生於穗頸、枝梗及穀粒。一般穗頸及枝梗上病斑呈淡褐色或暗褐色,穀粒上之病斑則為暗灰色或白色。發病後穀粒不充實或不稔粒,嚴重影響產量。此病害好發於高溫多濕、早晚溫差大之氣候,種植非抗病品種水稻、過度施用氮肥、通風不佳及葉稻熱病發生嚴重稻田尤應注意。因此,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加強水稻穗稻熱病防治工作。 防治注意事項:(1)不可過度施用氮肥,以免稻熱病迅速蔓延。(2)發現稻熱病病斑,應即施藥,如病勢仍在蔓延,應再噴施藥劑防治。 防治藥劑及防治時期:如下表或參考植物保護手冊任選一種藥劑加以防治。藥劑名稱下列藥劑於抽穗前7天及齊穗期各施藥一次。40%甲基多保淨水懸劑33%克枯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3%克熱賜圃可濕性粉劑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50%護粒三賽唑可濕性粉劑40%亞賜圃可濕性粉劑下列藥劑於抽穗前20天左右施藥一次。10%撲殺培丹粒劑4%撲殺熱粒劑 桃園縣 ,新竹市 ,新竹縣 水稻 2013/06/1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發佈水稻白葉枯病、穗稻熱病防治警報,苗栗場籲請農友參考警報內容注意防治。 一、病蟲害別:水稻穗稻熱病、白葉枯病。 二、防治地點、時期:縣市別 鄉鎮別 防治時期苗栗縣 各鄉鎮市稻作栽培區 抽穗前後施藥預防 三、防治穗稻熱病藥劑及方法:(1)6%撲殺熱粒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30公斤(2)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3)50%護粒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4)54%保米熱斯可濕性粉劑1,500倍(5)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000倍(6)15%加普胺水懸劑2,000倍四、防治白葉枯病藥劑及方法:(1)10%克枯爛可濕性粉劑1,000倍。(2)10%鏈四環黴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3)6%撲殺熱粒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30公斤。五、防治應注意事項(1)6%撲殺熱粒劑用於預防用。(2)10%克枯爛可濕性粉劑宜單劑使用,勿混合其他藥劑。(3)施用藥劑應注意稀釋倍數、安全採收農友如果有任何技術上的疑問,可以直接洽詢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諮詢專線037-236583或病蟲害診斷專線037-236619,或各鄉鎮市公所、農會。 苗栗縣 水稻 2013/06/0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發佈水稻螟蟲、飛蝨類、瘤野螟防治警報,苗栗場籲請農友參考警報內容注意防治。 發佈水稻螟蟲、飛蝨類、瘤野螟防治警報,請農友參考防治建議。 水稻螟蟲1、二化螟蟲防治藥劑及方法:1. 6%培丹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30公斤。2. 0.3%芬普尼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20公斤。3. 50%撲滅松乳劑1,000倍。4. 50%賽達松乳劑1,000倍。5. 40.64%加保扶水懸劑1,200倍。 2.三化螟蟲防治藥劑及方法:1. 50%撲滅松乳劑1,000倍。2. 50%芬殺松乳劑1,000倍。3. 6%培丹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30公斤。4. 50%益滅松可濕性粉劑1,000倍。 3、防治應注意事項:1.稻田避免施用過量氮肥,以免誘引螟蛾前來產卵。 2.水稻收穫後稻應妥善處理,切忌堆積於田間而成為次期作之蟲源。3.本蟲害在葉鞘變黃達10-15%時,應即行施藥,方可達到防治效果。4.分蘗期後曬田,減少幼蟲殘存。 水稻飛蝨類害蟲1、水稻白背飛蝨防治藥劑及方法:40.64%加保扶水懸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1.5公升,稀釋800倍。 2、水稻斑飛蝨防治藥劑及方法:(1)40.64%加保扶水懸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1.5公升,稀釋800倍。(2)9.6%益達胺溶液每公頃每次用藥量0.75公升,1,600倍。(3)11.78%布芬第滅寧乳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1.2公升,1,000倍。 3、水稻褐飛蝨防治藥劑及方法:(1)16%可尼丁水溶性粒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0.4公斤,3,000倍。(2)16%可尼丁水溶性粒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0.4公斤,3,000倍。(3)9.6%益達胺水懸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0.4公升,3,000倍。(4)9.6%益達胺溶液每公頃每次用藥量0.4公升,3,000倍。 4、防治應注意事項:(1)白背飛蝨第二期稻作主要出現於分蘗盛期至孕穗期,成蟲及若蟲群集於水稻中、上部吸食養液為害;在水稻抽穗後,成蟲與若蟲均喜歡棲息於劍葉及穗部危害,影響稻穀之稔實率。嚴重被害時,可導致稻株全面枯萎。(2)褐飛蝨每年在5~8月間可隨氣流由華南及呂宋島遷入台灣,第二期稻作乳熟期至糊熟期間危害最烈,成蟲及若蟲群集於稻叢基部吸食稻株養液,被害株基部常可見污濁分泌物或由分泌物引起之煤煙病。為害中度時可導致稻株黃化,影響稔實率;嚴重發生時稻株全面枯萎,稱之為「蝨燒」。本蟲除直接為害外,並可媒介草狀矮化病及皺縮矮化病。(3) 斑飛蝨在水稻苗移植後即陸續侵入本田危害,族群密度於水稻抽穗後達到高峰。成、若蟲均密集於稻穗穀粒上危害,影響稻穀的稔實和米質至劇。除直接危害水稻外,本蟲亦會傳播水稻縞葉枯病,在該蟲常發生區域,應特別注意早期防治。 水稻瘤野螟1、防治藥劑及方法:(1)15%布得芬諾可濕性粉劑1,000倍(2)6%培丹粒劑 (3)2.5%賽洛寧微乳劑2,000倍2、防治應注意事項:(1)清除田邊雜草,田邊溝渠或山邊雜草為大量瘤野螟成蟲在水稻繁茂前棲息之場所, 因此清除雜草可減少成蟲之移入。(2)合理使用氮肥,過量施用氮肥會吸引成蟲前往產卵,應適量施肥,可減少被害率。(3)防治適期於孕穗期後防治本蟲以預防為上策農友如有任何技術上的疑問,可以直接洽詢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諮詢專線037-236583或病蟲害診斷專線037-236619,或各鄉鎮市公所、農會。 苗栗縣 水稻 2013/06/0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番荔枝害蟲密度升高,臺東場籲請農友注意防範 近來氣溫逐漸升高,臺東地區番荔枝正值萌芽、小至中果期,卑南鄉、臺東市、太麻里地區番荔枝果園葉螨及薊馬密度有升高趨勢;部分果園則發現有斑螟蛾為害情形,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籲請農友加強巡視果園,適時採行防治措施,以降低害蟲密度,減少損失。臺東場指出,葉螨類(俗稱紅蜘蛛)於葉背吸食葉片汁液,造成銹色斑塊,阻礙葉片行光合作用,嚴重時造成落葉影響果樹生長。小黃薊馬成蟲及幼蟲在番荔枝上,侵入未展開之嫩葉銼吸取食並產卵,造成被害嫩葉捲曲、畸形且局部黑化;至開花結果期,移至花器及幼果上危害,沿著枝柄、花瓣及果目取食,造成不規則褐色條斑疤痕,影響番荔枝果實外觀品質。斑螟蛾俗稱「黑蟲」成蟲偏好產卵於中小果鱗溝,幼蟲孵化後即鑽入果肉取食,造成果實黑化,被害果實初期呈局部黑變木乃伊化,若疏於防治,甚至可能造成其他果實被害,影響番荔枝產量。有關前揭害蟲,臺東場建議採行下列防治方法: 一、葉螨類:1.果園以草生栽培或架設略高於果樹的噴水噴頭,或於果樹行間設置灌溉用的黑色塑膠軟管,乾旱期可進行灌溉,維持果園濕度,以減少葉螨及薊馬的蔓延。2.藥劑防治:以殺螨劑1%密滅汀乳劑1,500倍等其他核准登記藥劑任選一種全園噴施。 二、小黃薊馬:為避免小黃薊馬為害,影響果實品質,請農友注意於萌芽期或授粉前進行防治。1.定期割草以減少中間寄主植物闊葉性雜草。2.懸掛黃色或藍色黏紙誘殺成蟲。3.藥劑防治:番荔枝嫩葉發現每10葉有薊馬30~40隻時,或每1嫩葉有一幼葉呈不規則褐色條斑疤痕應選用下列化學藥劑防治:2.8%畢芬寧乳劑1,000倍等其他核准登記藥劑任選一種全園噴施。 三、果實斑螟蛾:1.剪除被害果,落實清園管理:由於本害蟲幼蟲在孵化後鑽入果實內蛀食,被害果如不清除,則可能成為害蟲孳生源。因此必須把被害果剪下後,浸水或使用肥料袋收集移出田間,減少蟲源。2.套袋防治:在番荔枝正進入結小果全盛期,於斑螟蛾幼蟲大發生前,以42%益洛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全園噴施後,再將果實套袋,即能避免幼蟲為害,也可防止東方果實蠅及粉介殼蟲的為害。3.藥劑防治:(1)若發現每10顆果實平均有10隻幼蟲蛀孔,全園施用42%益洛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或2.4%第滅寧水懸劑1,500倍防治。(2)目前正值第一期果小至中果期,若遇斑螟蛾為害,應慎選藥劑,避免農藥殘留過量,建議可選用安全採收期較短之藥劑,如2.4%第滅寧水懸劑1,500倍防治。參考上列藥劑作全園噴施;但必須注意避免在11點~下午3點間噴藥,以免造成高溫藥害。其他防治藥劑及方法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若有防治上的問題請洽臺東場植物保護研究室(089-325110)或洽各區病蟲害診斷服務站(免付費專線電話:0800-069-880)。 台東縣 番荔枝 2013/05/2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梅雨鋒面來襲,臺東場籲請農友加強田間管理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表示,中央氣象局發布今年梅雨鋒面可能帶來暴雨,並直接發布「大豪雨」特報,日前中南部地區已有農業災情傳出,由於豪雨可能侵襲全臺,為避免這波豪雨造成臺東地區農友的損失,臺東場籲請農友加強巡視田區,必要時及早採行適當預防措施。這波梅雨鋒面前兩天已在中南部地區下起暴雨,部分地區日雨量超過二百毫米,達到大豪雨標準。本場謹提供下列作物預防措施供農友參考: 一、水稻方面:臺東一期作面積約6,300公頃,目前大部分水稻已進入乳熟期至黃熟期,為避免田間大雨過後積水,務必檢修排水溝渠,清除田間排水溝雜草,以維持排水系統暢通,並注意田埂的管理維護,避免崩落影響田間水分管理。另外,豪雨過後易發生穗稻熱病及白葉枯病,農民應於發生初期做好防治工作。 二、果樹方面:番荔枝正值開花授粉期之果園,在下雨過後天氣晴朗時,加強人工授粉及病害防治工作,尤其應注意番荔枝炭疽病及果疫病之發生,肥料上應補施磷鉀肥,避免施用過多氮肥,以維持樹勢並避免發生果實落果、裂果。已屆成熟的果實如水蜜桃、高接梨及玉荷包荔枝應提早採收。柑桔類果樹如臍橙、晚崙西亞橙及文旦柚等之潰瘍病、鳳梨心腐病(疫病)及柿炭疽病等,於大雨過後亦應注意加強病害防治工作。另外,果園周邊排水溝應保持暢通,避免發生植株浸水現象。 三、雜糧作物:小米已接近收穫或可收穫者,應請儘早採收,避免穗上發芽。樹豆及洛神葵目前大多為幼苗期,應注意田間排水管理工作,避免積水造成根部受害。臺東場表示,由於全球暖化,極端的氣候發生愈趨頻繁,為確保作物收成,請農友做好上述預防工作。農友如有相關問題,歡迎來電洽詢本場農業技術服務團(電話089-322046)。 台東縣 水稻,番荔枝,鳳梨,椪柑,桶柑,柳橙,檸檬,金棗,溫州蜜柑,柑橘桔子,無子檸檬,香櫞,柚,葡萄柚,茂谷柑,海梨柑,血橙,萊姆,美女柑,白柚,雜交柑類,酸萊姆,金柑,圓實金柑,長壽金柑,四季桔,美女桔,廣東檸檬,酸桔,日本柚子,文旦柚,帝王柑,晚崙西亞,臍橙,香柚,雜柑,其他橙類,進口柑橘類,甜柿,桃 2013/05/2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水稻進入抽穗期,台中場籲請稻農掌握穗稻熱病防治時機 彰化、南投、臺中等縣市水稻進入抽穗期,復以近來間歇性降雨,適合水稻穗稻熱病的發生與蔓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民於水稻抽穗前 3~5 天進行預防性施藥,避免穗稻熱病對水稻生產造成為害。臺中場場長張致盛博士指出,預防重於治療是防治水稻穗稻熱病的不二法門。水稻抽穗前,稻熱病孢子隨著風、雨水或露水飛落在稻葉上;當稻穗抽出時,即被感染。農民應注意水稻的生長,於水稻抽穗前3~5天及齊穗期各施藥一次,以保護稻穗的健康。 臺中場研究人員表示,中部地區穗稻熱病通常在5月間發生,可危害穗頸、枝梗、穀粒及護穎等部位。罹病初期,患部呈淡褐色,組織逐漸壞死,致使養分不能輸送,影響整穗發育;並自罹病部位穗頸彎曲,形成俗稱之「吊穗」或「吊狗」。農民可選用下列藥劑進行防治,包括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000倍、40%亞賜圃乳劑1,000倍、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15%加普胺水懸劑2,000倍或50%護粒松乳劑1,000倍等。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水稻 2013/05/1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香蕉所籲請蕉農注意香蕉葉部病害防治作業,俾確保蕉株良好發育、蕉果品質及產量 近日來氣候時雨時晴,適合香蕉葉部病原菌(黑星病及葉斑病為主)傳播及蔓延擴散。中株期或已進入抽穗期蕉株,噴藥前宜先清園並割除下方嚴重受害之病葉,以減少感染源。進入終花期之果串,需先將果房適當整梳後,再行套袋。套袋後,需將套袋拉直,並避免套袋頂端因形成凹槽,造成雨水蓄集於套袋上方,引發套袋破裂及果房遭受黑星病菌感染,而對蕉果品質,有極大之影響。 噴藥方式及藥劑配方如下列(可任選一種): (一)、使用肩背式微粒動力噴霧機: 每公頃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2.5公斤+出來通72公撮,加水至30公升。新植未抽穗蕉園使用25%普克利乳劑每公頃0.4公升,加水至30公升或206.7g/L 凡殺護矽得乳劑,每公頃0.5公升,加水至30公升或23%亞托敏水懸劑,每公頃0.4公升,加水至30公升。 (二)、使用配置落地式捲軸噴藥管之動力噴霧機或自走式噴藥車:藥劑種類同前,惟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濃度調100-250倍,另其他三種系統性藥劑濃度調1,000-2,000倍。(三)、其他防治藥劑及施藥配方,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選用。噴藥作業時,須做好安全措施,全程戴帽、戴口罩及穿長袖衣、長褲,避免皮膚接觸藥液,並將藥液儘量噴至葉片上方。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台東縣 香蕉 2013/05/03 香蕉研究所
葡萄露菌病已零星發生,台中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以減少病害蔓延 近來持續性的陰雨,加上清晨時有濃霧,中部葡萄產區已零星發生露菌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發佈葡萄露菌病警報,籲請農民及早做好田間管理與防治措施,以避免露菌病疫情蔓延。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表示:葡萄露菌病是限制葡萄生產之主要關鍵病害,往年多發生於梅雨季節,最近連續降雨及濃霧,露菌病有較往年提早發生的情形;根據該場研究人員的調查,在中部地區部分葡萄產區已有零星露菌病發生,田間徵狀雖然尚屬輕微,惟恐葡萄農未留意到此現象,乃即時發佈疫情警報提醒農友及早因應,以免影響本季的葡萄生產。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亦指出:露菌病主要危害葡萄葉片及幼果,受害處會產生白色黴狀物的病原體,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病原菌將快速大量繁殖,且藉由風、雨傳播擴散;因之,建議農民可於葡萄露菌病發病初期使用50%達滅芬可濕性粉劑4,000倍、60.8%氟比拔克水懸劑1,200倍、76.5%銅滅達樂可濕性粉劑1,000倍、72%鋅錳克絕可濕性粉劑750倍及64%甲鋅毆殺斯可濕性粉劑600倍等藥劑進行全園防治。此外,適當修剪枝條以保持通風,亦可減緩病菌的蔓延。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葡萄 2013/04/2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桃園場發布水稻葉稻熱病疫情警報,桃園場籲請水稻產銷班及稻農加強防治。 依據本場研究人員巡迴調查水稻疫情結果,轄區內部份地區已發生葉稻熱病,罹病程度達1%以上符合警報發布標準,且近期氣候狀況符合發病條件,為避免病害迅速蔓延,請農友嚴加防治。 水稻葉稻熱病為一期稻作之重要病害,發病初期於葉面上形成褐色或暗綠色小斑點,如環境適合,則擴大成紡錘形,此時病斑周圍呈黃色,中間赤褐色,內部灰白色,嚴重時葉片枯萎甚至全株枯死。此病害好發於高溫多濕、早晚溫差大之氣候,種植非抗病品種水稻、過度施用氮肥及通風不佳稻田尤應注意。因此,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加強水稻葉稻熱病防治工作。 一、發生區域:轄區內各鄉鎮市水稻栽培區。 二、防治注意事項:(1)不可過度施用氮肥,以免稻熱病迅速蔓延。(2)發現稻熱病病斑,應立即施藥,如病勢仍在蔓延,應再噴施藥劑防治。 三、防治藥劑及防治時期:如附加檔案或參考植物保護手冊任選一種藥劑加以防治。藥劑名稱 稀釋倍數 施藥方法 注意事項(1)40%甲基多保淨水懸劑 1,000 葉稻熱病發生時開始施藥,10天後再施藥一次。1.收割前21天停止施藥。2.具呼吸劇毒(2)20%芬諾尼水懸劑 1,500 葉稻熱病發生時開始施藥,10天後再施藥一次。收割前21天停止施藥。(3)33%克枯三賽唑可濕性粉劑 1,000 葉稻熱病發生時開始施藥,10天後再施藥一次。1.採收前35天停止施藥。2.本藥劑混合6.5%鐵甲砷酸銨溶液、25%賓克隆可濕性粉劑、或22.5%陶斯松乳劑等三種之任一農藥或同時混合25%賓克隆可濕性粉劑及75%毆殺松水溶性粉劑二種農藥,可能發生藥害。3.具呼吸中等毒,中度眼刺激性。(4)33%克熱賜圃可濕性粉劑 1,500 葉稻熱病發生時開始施藥,10天後再施藥一次。1.收割前21天停止施藥。2.具嚴重眼刺激性,對水生物具毒性。(5)15%加普胺水懸劑 2,000 葉稻熱病初發生時行第一次施藥, 10天後再施藥一次。採收前14天停止施藥。(6)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 1,500 葉稻熱病初發病時施藥一次,隔10天再施藥一次。1.收割前21天停止施藥。2.對水生物中等毒。(7)50%富米熱斯可濕性粉劑 1,000 葉稻熱病發病初期施藥一次,7~10天後再施藥一次。1.收割前7天停止施藥。2.具眼刺激性。(8)54%保米熱斯可濕性粉劑 1,500 葉稻熱病發病初期施藥一次,7~10天後再施藥一次。收割前7天停止施藥。(9)50%護粒三賽唑可濕性粉劑 1,500 插秧後35~50天,田間如有葉稻熱病發生應即施藥一次,若經7天繼續蔓延時再施藥一次。 收割前15天停止施藥。(10)40%亞賜圃可濕性粉劑 1,000-1,500 插秧後35~50天施藥一次,再於抽穗前7天左右及齊穗期各施用一次。 1.本藥劑試驗時加展著劑新利農3000倍。2.收割前14天停止施藥。 桃園縣 ,新竹市 ,新竹縣 水稻 2013/04/2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發布水稻葉稻熱病防治警報,苗栗場籲請農友參考警報內容注意防治。 一、病蟲害別:水稻葉稻熱病 二、防治地點、時期:縣市別 鄉鎮別 防治時期苗栗縣 各鄉鎮市稻作栽培區 發病初期開始施藥 一、防治藥劑及方法:1.40%甲基多保淨水懸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1公斤2.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3.50%護粒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4.54%保米熱斯可濕性粉劑1,500倍5.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000倍6.15%加普胺水懸劑2,000倍7.10%撲殺培丹粒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30公斤 二、防治應注意事項:1.本病於第一期作較易發生,發生因子為溫度25~28℃,晨間露水重、濕度高及日照不足等。2.田間氮肥施用過多,植株茂密會降低稻株的抗病性,當發生葉稻熱病時不可施用氮肥,以免病情加劇及蔓延;同時維持氮、磷、鉀肥料三要素之適當比例,可減輕發生。 3.葉稻熱病發生時,不可過度曬田,以免造成水份及養份吸收不良,增加葉稻熱病發生。4.水稻葉稻熱病是真菌病原感染所引起,每年第一期作皆易發生,只是輕重程度不同,只要把握適時、適藥防治就可免於稻作受害。農友如有任何技術上的疑問,可以直接洽詢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諮詢專線037-236583或病蟲害診斷專線037-236619,或各鄉鎮市公所、農會。 苗栗縣 水稻 2013/04/2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雨季即將來臨,荔枝病害蠢蠢欲動,高雄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工作。 時序將近梅雨季節,荔枝炭疽病、酸腐病、露疫病等果實病害蓄勢待發,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 特別籲請農友掌握病害防治最適時機,及早採取預防措施,確實做好果園衛生管理工作,病害發生時務必正確診斷,並選對藥劑防治,避免疫情蔓延,影響荔枝的產量與品質。炭疽病可危害果實、花穗、嫩葉及嫩枝等部位,自開花期至運輸及貯藏期都會發生,在果實患部產生許多黑色凸起的小點,於高濕的環境下會產生橘色黏狀物,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遇雨水時分生孢子容易藉雨水飛濺傳播,因此,果園掉落的病葉與病果,是炭疽病主要的感染源之一;酸腐病主要發生在溫暖潮濕的季節,為害成熟期的果實,病原菌經由昆蟲(果蠅及蜜蜂等)攜帶,傳到樹上果實,受害果實呈現褐色水浸狀病斑,嚴重時裂果,並從病組織流出乳白色帶有強烈酸味的汁液,罹病果實掉落土壤後,若未及時清除,即成為二次感染源。此外,溫暖潮濕的氣候也是荔枝露疫病的好發時期,須密切注意。荔枝露疫病俗稱「水傷」,除新葉、花穗、幼果及成熟期果實會被感染外,運輸過程的果實也會被感染。通常在連續降雨後,靠近地面的果實開始會陸續出現病斑,初期呈現綠色或綠褐色水浸狀斑點,1-2天後果皮表面長出白色霜粉狀物,最後腐敗掉落;運輸過程中,由於包裝箱內濕度高,如有罹病果實或尚未發病的染病果混雜其中,整箱果實最後可能全數腐敗。 農友在進行病害防治工作時,務必正確診斷病害種類,除注意果園衛生管理工作外,可選用植物保護手冊中核准使用的藥劑,例如:炭疽病可使用40%克熱淨(烷苯磺酸鹽)可濕性粉劑1,500倍(安全採收期21 天)、62.5%賽普護汰寧水分散性粒劑 2,000倍(安全採收期12 天)、50%克收欣水分散性粒劑 2,000倍等藥劑進行防治(安全採收期6天);露疫病選用80%福賽快得寧可濕性粉劑 800倍(安全採收期21天)、55%硫銅可濕性粉劑 500倍(安全採收期9天)等藥劑防治。但目前荔枝酸腐病無正式核准使用藥劑,農友應加強田間衛生管理,隨時清除罹病落果,減少感染源密度。高雄場同時也將輸日荔枝病蟲害防治用農藥參考基準,張貼於該場網站植物保護資訊項下供查詢。 高雄市 ,屏東縣 荔枝 2013/04/1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鋒面又將到, 臺東場籲請稻農注意預防稻熱病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表示,目前臺東地區水稻生長多已進入分蘗後期至孕穗期,然近日天氣陰晴不定,氣溫變化大且有雨,為稻熱病好發時期。中央氣象局預報本週仍有鋒面南下,池上、關山、鹿野等部分地區稻熱病恐有擴大之虞,一定要注意防範。臺東場籲請農友加強巡視田區,注意肥料控制,確實做好防治措施。稻熱病為水稻流行病,受氣候影響,短時間內即可能爆發疫情,發病週期僅需4-5天。其發生與栽培品種、氣溫、雨水及氮肥多寡有密切關係,在忽冷忽熱的環境下,會降低水稻抵抗力;雨水或露水可幫助病原菌發芽生長侵入植株;而氮肥過多,會使植株徒長、葉片柔弱,促進稻熱病的發生,且直接影響病害發生之嚴重程度。目前監測稻熱病發生較嚴重田區,多與施肥過量或施肥不均有關,其稻株葉片顏色濃綠,稻熱病發生亦較為嚴重。 雖然農友多已進行過稻熱病防治措施,仍不可掉以輕心,此外,最近已至施穗肥期間,更應注意合理化施肥,避免加重疫情,宜加強巡視田間本病之發病情形,必要時進行防治工作。施藥時應將藥劑均勻噴布稻株葉片,粒劑應均勻撒布,同時稻田內保持水深3-5公分,維持4-5天。藥劑請參考「農藥資訊服務網」(http://pesticide.baphiq.gov.tw)或「植物保護手冊」(http://www.tactri.gov.tw/htdocs/ppmtable/)選用,或與本場植物保護研究室聯繫。農友應在孕穗期前做好防治工作,以降低生長後期穗稻熱病之發生,確保收益。 台東縣 水稻 2013/04/1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發佈水稻白葉枯病防治警報,苗栗場籲請農友參考警報內容注意防治。 一、病蟲害別:水稻白葉枯病。二、防治地點、時期:縣市別 鄉鎮別 防治時期苗栗縣 各鄉鎮市稻作栽培區 於分蘗期施藥預防 一、防治白葉枯病藥劑及方法:(1)10%克枯爛可濕性粉劑1,000倍。(2)10%鏈四環黴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3)33%克枯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000倍。(4)6%撲殺熱粒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30公斤。 二、防治應注意事項(1)6%撲殺熱粒劑可用於預防。(2)10%克枯爛可濕性粉劑宜單劑使用,勿混合其他藥劑。(3)施用藥劑應注意稀釋倍數、安全採收。農友如有任何技術上的疑問,可直接洽詢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諮詢專線037-236583或病蟲害診斷專線037-236619,或各鄉鎮市公所、農會。 苗栗縣 水稻 2013/04/1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中部地區連日陰雨,臺中場籲請農友加強柑桔管理,以減少今年黑星病害蔓延 近來持續性的陰雨,天氣濕涼,又適逢中部地區柑桔幼果形成,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做好柑桔黑星病的預防工作,以確保生產。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指出:柑桔黑星病病原菌主要存活於柑桔枯枝落葉上,濕度高時侵入柑桔組織,由於潛伏期長,農友容易疏忽而延誤防治時機,呼籲農友應密切注意氣象預報,如遇可能連續降雨的天候之前,應即早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以減輕黑星病之感染。柑桔黑星病屬真菌性病害,主要為害果實,但葉片及枝條雖會被感染,卻不易出現病徵;本病在每年4月開始,柑桔謝花結小果後就可能會發生,在中北部地區以7-8月為最主要的感染期。病原菌侵入柑桔組織後,經長時間潛伏至果實成熟前才出現病斑,病斑為淡褐色或紅褐色圓形或不規則斑點,斑點中央部褪色為灰褐色,並產生細小黑點的柄子殼。黑星病雖然不會危害果肉,但嚴重影響果實外觀及售價。 台中場並建議應進行多項田間管理措施,以避免黑星病發生:(一)生育不良的植株,應適度施肥做營養調整以增強樹勢。(二)強化田間衛生管理,在冬末或春雨前,將田間枯枝落葉清除並移置園區外。(三)依植物保護手冊推薦藥劑適時防治。植物保護手冊推薦防治柑桔黑星病藥劑有:「16%硫克敏水分散性粒劑」 1,000倍、「80%免得爛水分散性粒劑」500倍、「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500倍、「70%甲基鋅乃浦可濕性粉劑」500倍、「50%免賴得可濕性粉劑」3000倍、「75%四氯異苯可濕性粉劑」500倍、「75%四氯異苯水分散性粒劑」500倍、「70%硫水分散性粒劑」1000倍、「70%硫可濕性粉劑」 1000倍、「50%免賴得可濕性粉劑」4000倍加「礦物油」200倍、「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650倍加「礦物油」200倍等藥劑,可供農友選擇輪流使用,並應留意各藥劑的安全採收期。 台中市 ,南投縣 椪柑,桶柑,柳橙,檸檬,金棗,溫州蜜柑,柑橘桔子,無子檸檬,香櫞,柚,葡萄柚,茂谷柑,海梨柑,血橙,萊姆,美女柑,白柚,雜交柑類,酸萊姆,金柑,圓實金柑,長壽金柑,四季桔,美女桔,廣東檸檬,酸桔,日本柚子,文旦柚,帝王柑,晚崙西亞,臍橙,香柚,雜柑,其他橙類,進口柑橘類 2013/04/1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氣候不穩定,葉稻熱病現蹤,臺南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 近來天氣不穩定,夜間偶爾有降雨,濕度高,台南地區水稻值分蘗盛期,葉稻熱病陸續現蹤於田間,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  苗期稻熱病主要發生於葉片及葉鞘,秧苗期之稻組織較嫩較感病,稻熱病菌感染後,初期呈墨綠色或灰綠色,後常轉為急速型之白色病斑,病斑迅速增加引起葉片甚至全株秧苗枯死。本田葉稻熱病的病斑可分為抵抗型(褐色)、急性型(綠色)及停止型(灰綠色)三種。抵抗型病斑一般發生於抗病品種或病害流行期前一週;急性型病斑乃天候適合發病時出現的病斑,通常由下位葉開始發生,似綠豆皮色,可迅速蔓延到上位葉;停止型病斑則為急性型病斑遇到發病條件受阻時退化的老病斑,病斑成紡錘形,且較前二種為大。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友,施肥時注意勿施用過量氮肥,可降低稻熱病之罹病率。如已罹患稻熱病,可進行藥劑噴撒防治,如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000倍或41.7%三賽唑水懸劑1,500倍,於插秧後35~45天撒佈一次,經14天再施藥一次。如已出現急性型病斑可噴施50%護粒松乳劑1,000倍或45%喜樂克拉乳劑1,200倍(加展著劑CS-7 2000倍)或亞賜圃乳劑1000~1500倍(加展著劑新利農3000倍)或15%加普胺水懸劑2000倍或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隔7天再施藥一次,共施用2次,其他防治藥劑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選用防治。若有防治上的問題可與該場研究人員聯絡。(聯絡人:林國詞、吳雅芳、鄭安秀06-5912901轉305、310、301)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水稻 2013/04/0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芒果小黃薊馬密度持續上升,臺南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 臺南芒果正值著果期,近來高溫少雨,監測資料顯示小黃薊馬密度持續上升,薊馬刺吸幼嫩組織常造成落花落果,幼果表皮褐化結痂,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著果與幼果期應特別加強防治工作,以確保芒果結果品質。施藥時於小黃薊馬族群高密度發生時期,每7天用藥一次。平時也可定期懸掛黃色黏板監測蟲數,適時採取防治措施。 (1)枝條適當修剪維持通風,有利藥劑均勻分散於植株。(2)施藥操作時注意躲藏於葉背蟲體。(3)適量添加高純度礦物油(展著劑)增加藥效。(4)使用噴霧系統干擾薊馬活動與危害。(5)乳劑易造成幼果藥傷,幼果期避免使用乳劑。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芒果 2013/04/0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荔枝銹螨已在中部地區零星發生,臺中場籲請果農加強防治作業,以減少銹螨之蔓延與為害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調查中部地區荔枝銹發生情形,於南投縣南投市、中寮鄉及臺中市太平區等荔枝監測點,發現該銹螨已零星發生,為避免造成經濟損失,臺中場呼籲農民儘速加強果園的防治作業。荔枝銹螨Aceria litchi (Keifer)又稱荔枝氈螨,為害狀俗稱腫葉病或毛氈病,每年3~5月間發生較為嚴重,蟲體細小乳白色,可為害嫩葉、花穗、幼果及嫩枝。被害部位由淺綠色轉為深綠色,繼而有針狀凸出,葉背產生白色茸毛,被害部逐漸加厚,茸毛加多,葉表腫脹突出,光滑如癭瘤狀,彎曲、葉背之茸毛也由白色變成褐色;受害枝梢之荔枝果實變小、味淡且果肉褐化,毫無商品價值。 目前植物保護手冊防治荔枝銹推薦藥劑有,40.64%加保扶水懸劑稀釋800~1200倍(宜在幼果期施用)、80%可濕性硫黃水分散性粒劑稀釋320倍、80%可濕性硫黃可濕性粉劑稀釋320倍及75%可濕性硫黃粉劑稀釋300倍等藥劑,農友可輪流使用。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荔枝 2013/03/2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香蕉所籲請香蕉組培苗農友注意香蕉嵌紋病病毒危害,及時把握防治時機,俾提高蕉苗成活率 適逢蕉農種植香蕉組織培養苗時節,因近日氣候適溫乾燥且無雨,媒介香蕉嵌紋病病毒之有翅型帶毒蚜蟲蟲口密度有明顯攀升趨勢,由於香蕉組織培養苗種植初期易受病媒蚜蟲傳毒,使之罹患香蕉嵌紋病,對蕉苗正常成活率影響至鉅,請蕉農務必加強防治工作。 相關防治作業方法如下:(一)、疫區宜儘速拔除病株,減少感染源,並補植健康之吸芽。新植組培苗蕉區附近,避免有豆科或茄科作物種植,並宜在種植區畦面覆蓋銀色反光塑膠布,忌避蚜蟲侵入。(二)、加強蕉園及附近媒介蚜蟲雜草等中間寄主之防除。(三)、噴施蚜蟲防治藥劑:定植組培蕉苗初期,每週噴施一次40.64%加保扶水懸劑800倍液,連續噴施3個月,減少蚜蟲危害風險。(四)、其他防治藥劑及施藥配方,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選用。噴藥作業時,須做好安全措施,全程戴帽、戴口罩及穿長袖衣、長褲,避免皮膚接觸藥液。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台東縣 香蕉 2013/03/28 香蕉研究所
最近天氣多變化,花蓮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玉米煤紋病 近旬天氣仍受鋒面影響,陰曇寡照,氣溫回升時,容易發病。鳳林鎮鳳仁、大榮地區硬質玉米已出現病斑,應注意及時施藥防治(近山區或通風不良常年發生的玉米田,特別需注意)。其他鄉鎮(吉安、鳳林、光復、瑞穗、卓溪、玉里)玉米栽培區亦請注意田間發病情形,以適期預防。 1.發病初期葉片出現水浸狀病斑,後期形成大型線狀或不規則略呈橢圓形之病斑,甚至褐化枯死。2.參考值保手冊用藥,80%錳乃浦可濕性粉劑(每公頃每次施用2.5~3公斤)稀釋4,00倍。發病初期開始施藥,之後每隔十天施藥一次,連續4~5次。3.春作生育後期較常發生,施藥時將藥劑噴射於葉片上下兩面。4.其他相關防治藥劑請參照植物保護手冊或農藥資訊服務網http://pesticide.baphiq.gov.tw/。 宜蘭縣 ,花蓮縣 甜玉米 2013/03/2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黑角舞蛾已屆卵塊孵化期,台中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近日調查中部地區黑角舞蛾發生情形,於臺中市太平區荔枝園測點,發現少量卵塊已陸續孵化。為避免日後對果樹類造成為害,呼籲彰化縣、南投縣及臺中市等縣市農民掌握防治時機,適時加強果園的管理作業,以減少黑角舞蛾之蔓延與為害。 有關黑角舞蛾之防治,臺中場建議可使用其它蟲害藥劑防治,如柑橘、番石榴可使用2.8%賽洛寧乳劑4,000倍;荔枝、龍眼可使用2.4%第滅寧水懸劑稀釋1,500倍。黑角舞蛾幼蟲體長約4~6公分,體色灰褐與黃褐色參雜相間,每節有3對疣突,顏色變化頗大,其上被覆數束黑褐色之堅硬刺毛。幼蟲雜食性,嗜食嫩枝、花穗及葉片,可為害多種果樹,包括荔枝、龍眼、楊桃、蓮霧、番石榴、柑橘、橄欖、枇杷、柿子及梨等。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番石榴,椪柑,桶柑,柳橙,檸檬,金棗,溫州蜜柑,柑橘桔子,無子檸檬,香櫞,柚,葡萄柚,茂谷柑,海梨柑,血橙,萊姆,美女柑,白柚,雜交柑類,酸萊姆,金柑,圓實金柑,長壽金柑,四季桔,美女桔,廣東檸檬,酸桔,日本柚子,文旦柚,帝王柑,晚崙西亞,臍橙,香柚,雜柑,其他橙類,進口柑橘類,荔枝,龍眼 2013/03/2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高雄場呼籲農友檬果花期之病蟲害防治,不可不慎。 時序已進入檬果開花盛期,也是重要病蟲害如炭疽病、白粉病及小黃薊馬的好發時期,尤其是小黃薊馬族群密度正急速升高,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籲請農友及早採取預防措施,避免疫情發生蔓延,以確保檬果產量及品質之收益。高雄場黃場長表示,白粉病主要危害花穗及幼果果柄,罹病處會出現白色粉狀物,不久之後會轉變成黑色並造成落花及落果,嚴重時會影響結果,若遇天氣涼冷,則更有利病害的感染與傳播;另外,花穗期炭疽病的侵染也是影響日後檬果品質的重要病害,本病菌具有潛伏性,於花期感染後,受害小果通常不出現病徵,到果實成熟時才會出現黑色些微凹陷的病徵,導致果實品質失去商業價值。在害蟲方面,小黃薊馬因體型細小,喜歡躲藏於花穗、幼果果蒂及新葉葉脈附近刺吸危害,造成花穗受損,幼果表皮褐化結痂,嫩葉焦枯,初期不易發覺,待受害徵狀出現時再防治為時已晚。 黃場長進一步指出,農友平時就應注意果園中病蟲害發生情形,適當修剪枝條保持通風,創造不利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清除罹病枝葉則可降低果園中病蟲的傳染來源,此外,可懸掛黃色黏紙,或利用白色紙張拍打花絮,定期監測薊馬的蟲數變化,適時採取防治措施。化學藥劑方面,由於花穗對藥劑較敏感,請務必選用植物保護手冊所核准使用之藥劑,並嚴格遵守用藥規定,依推薦稀釋倍數正確使用,如白粉病,可選擇貝芬依滅列、布瑞莫或免賴得等不同作用機制藥劑輪流使用,以延緩抗藥性產生;也可選擇克收欣、賽普待克利或克熱淨(烷苯磺酸鹽)等可同時防治炭疽病及白粉病的藥劑,以減少施藥的種類與次數。該場已將國內及輸日的之「檬果防治病蟲害摘要表」張貼於高雄場網站(http://www.kdais.gov.tw)植物保護資訊項下供查詢。如還有疑問,請農友直接與高雄場聯繫,技術人員將竭誠提供服務。 高雄市 ,屏東縣 芒果 2013/03/2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天氣忽冷忽熱,臺東場籲請稻農注意預防稻熱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表示,近日常有鋒面南下,氣候陰晴不定,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大,時而細雨綿綿,適合稻熱病發生及蔓延。臺東場近日田間調查發現,池上、關山、鹿野、臺東市、長濱等鄉鎮部分地區水稻田已有零星稻熱病發生,尤其鹿野鄉瑞源地區應特別注意,臺東場籲請農友加強巡視田區,必要時採行防治措施。稻熱病為水稻流行病,病害發生初期,在葉面上會先形成褐色或暗綠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紡錘形,病斑邊緣呈赤褐色外圍帶有薄層黃暈,中間呈灰白色。而稻熱病發生與氣溫、雨水及氮肥多寡有密切關係,水稻在忽冷忽熱的環境下,會降低抵抗力;葉面的水膜可幫助病原菌發芽生長侵入稻株;而氮肥過多,會使植株徒長、葉片柔弱,降低對病害的抗性,影響病害發生嚴重程度。通常稻熱病發病週期僅需4-5天,短時間內爆發疫情,一定要注意防範。 農友可依據上述稻熱病發病三大主因及病害特徵辨別,進行相關防治措施:1.保持田間通風,可加速葉片水膜蒸發,降低病原菌發芽侵入的機會;2.插秧後田間留下之秧苗片易成為初期感染源,於補秧後宜儘快移除;3.合理化施肥,氮肥過多會促使病害發生,可多施鉀肥少施氮肥,並施用含矽肥料當基肥,可強化植株抗病能力及改良土壤性質;4.依據病徵確認病害,對症下藥,於風雨前後進行藥劑防治,參考藥劑如:50%富米熱斯可濕性粉劑1,000倍、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000倍、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等。使用時應遵守藥劑使用相關規定及注意事項,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濃度。施藥時應將藥劑均勻噴布稻株葉片,粒劑應均勻撒布,同時稻田內保持水深3-5公分,維持4-5天;亦可參考「農藥資訊服務網」(http://pesticide.baphiq.gov.tw)或「植物保護手冊」(http://www.tactri.gov.tw/htdocs/ ppmtable/)選用適當藥劑防治之。臺東場表示,水稻一期作最容易發生葉稻熱病,遇上適合發病的氣候條件,短時間內即可爆發疫情,嚴重時造成葉片枯萎或全株枯死,若管理不慎,生長後期穗稻熱病亦容易發生,直接影響收穫。農友可先做好田間管理預防工作,再配合使用適當藥劑,即可得到防治效果。 台東縣 水稻 2013/03/2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天氣多變溫差大,花蓮場籲請農友慎防水稻葉稻熱病 冬春交替溫差大,稻株對病蟲害的抵抗力也降低,較易感染葉稻熱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近日派員勘查稻田,發現稻熱病已開始零星發生,籲請農友注意天氣及病害防治工作,不可不慎。宜花地區葉稻熱病通常在三月下旬至四月間發生,其發病與否與氣溫、雨水及氮肥施用情形等因素密切相關,若未能及時防治,本病能在短時間內如同瘟疫般蔓延擴散,故亦有「稻瘟」之稱。稻熱病感染初期於葉面上先形成褐色或暗綠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紡錘形,此時病斑邊緣呈赤褐色周圍帶有黃暈,中間呈灰白色,嚴重時葉片枯萎或全株枯死。 1.一般而言,當秧砧(註:農友插秧剩下的秧苗欉,置於田中做為補秧備用)稻苗葉片出現葉稻熱病感染型病斑,約七至十天後本田將開始罹病。因此該場建議農民儘速移除罹病秧砧,減少稻熱病的初次感染源。2.水稻的灌溉水管理十分重要,尤其需注意配合氣溫調節水深。若寒流來襲,水溫降低,此時田水應加深以保溫;若天氣持續高溫,則採行放流灌溉或於上午十時排水,到下午四時再加灌溉水,以防水溫過高傷害稻株。3.在肥培管理上應注意三要素之配合,切勿施用過多氮肥,以免加劇本病蔓延;如已發現稻熱病發生,則應停施氮肥4.化學防治是目前慣行農法防治稻熱病的主要手段,預防性藥劑可使用6%撲殺熱粒劑,每公頃用藥三十公斤,田間應保持三至五公分水位,持續四至五天,若發現初期病斑時,防治藥劑可選用亞賜圃乳劑、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加普胺水懸劑或護粒松乳劑等植保手冊推薦用藥。5.施行有機栽培的農友則可施用微生物製劑及亞磷酸等非農藥資材,以減輕發病。 宜蘭縣 ,花蓮縣 水稻 2013/03/1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水稻秧砧已出現水稻葉稻熱病初期病斑,台中場籲請農民注意防治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派員調查水稻葉稻熱病發生情形,發現轄內通風較差田區的秧砧已出現感染型病斑,復以近來氣候陰晴不定,極適合葉稻熱病的發生與蔓延。為避免造成為害,呼籲農民儘速加強葉稻熱病的防治工作。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長張致盛博士指出,預防重於治療是防治水稻葉稻熱病的不二法門。當作為葉稻熱病發生監測的秧 砧 稻苗葉片出現 感染型病斑,約 7~10 天後,本田的稻叢將會開始罹病。農民據此即刻進行預防性施藥,有效減緩葉稻熱病對水稻的危害。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表示,中部地區葉稻熱病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間發生,發病初期先於葉面上形成褐色或暗綠色小斑點,如環境適合則擴大成紡錘形。農民應於秧砧稻苗葉片出現灰綠色感病型病斑,選用下列藥劑進行防治,包括6%撲殺熱粒劑、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000倍、40%亞賜圃乳劑1,000倍、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15%加普胺水懸劑2,000倍或50%護粒松乳劑1,000倍等。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水稻 2013/03/1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發佈水稻水象鼻蟲防治警報,苗栗場籲請農友參考警報內容注意防治。 一、病蟲害別:水稻水象鼻蟲。二、防治地點、時期:縣市別 鄉鎮別 防治時期苗栗縣 各鄉鎮市稻作栽培區 發病初期開始施藥三、防治應注意事項:(1)年發生兩世代以上,成蟲在田畔、草叢等潮濕地方藏身,水稻移植後,侵入本田危害。(2)改善耕作環境:1.清除田間周圍雜草,減少中間寄主及越冬場所。2.整田儘量整平,避免積水誘引成蟲侵入。3.控制周圍灌溉排水,田間盡量保持低水位(0.5公分),以減少成蟲在水面下葉鞘組織產卵機會。4.分蘗期後曬田,減少幼蟲殘存。 防治藥劑及方法:(1)9%培丹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20公斤。(2)5%免扶克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40公斤。(3) 6%培丹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30公斤。(4) 3%加保扶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60公斤。(5) 3%丁基加保扶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60公斤。 苗栗縣 水稻 2013/03/1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柑橘類已進入盛花期,臺南場籲請農友加強蚜蟲與薊馬之防治 柑橘類水果種類甚多,包含文旦、白柚、椪柑、柳丁、茂谷等,現已進入盛花期,容易受蚜蟲及薊馬的危害。為確保柑橘果實品質,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蚜蟲主要停留在柑橘樹新梢上刺吸取食,密度高時會影響新芽之生長,且容易誘發煤病。另危害柑橘類之薊馬以小黃薊馬及花薊馬居多,主要發生於新芽生長期、開花期及幼果期,此類害蟲體型細小,通常長度僅1公厘左右,習性又好隱藏,農友常忽略它的存在。新芽生長期,葉片受害後會呈縱向皺縮,無法正常生長。在開花期,薊馬會群集花器取食,造成花器受害而影響授粉。在幼果期,薊馬會以刺吸式口器刺破柑橘幼果表皮細胞吸取汁液,造成果皮粗糙或呈銹斑而無光澤,危害狀呈不規則形,隨果實長大而顯著,往往在發現果實受害時,都已失去最佳防治時機,因此,為了有效防治薊馬及蚜蟲,必須把握新芽及開花至小果期之最佳防治時機,以確保柑橘果實之品質。 防治小黃薊馬時可使用48.34%丁基加保扶乳劑1,000倍。蚜蟲的防治可使用20%免扶克乳劑800倍、44%大滅松乳劑1,000倍等,建議輪流選用不同作用機制之藥劑,避免抗藥性之產生。農友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用藥,或於本場網站 (http://www.tndais.gov.tw/Protect/sug_drug.htm) 查詢。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椪柑,桶柑,柳橙,檸檬,金棗,溫州蜜柑,柑橘桔子,無子檸檬,香櫞,柚,葡萄柚,茂谷柑,海梨柑,血橙,萊姆,美女柑,白柚,雜交柑類,酸萊姆,金柑,圓實金柑,長壽金柑,四季桔,美女桔,廣東檸檬,酸桔,日本柚子,文旦柚,帝王柑,晚崙西亞,臍橙,香柚,雜柑,其他橙類,進口柑橘類 2013/03/0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香蕉所籲請蕉農定期進行蕉園抽穗時期香蕉花薊馬防治作業,確保香蕉優良品。 香蕉花薊馬於初春時期易於生長繁殖,尤以種植「寶島蕉」(新北蕉)且逢蕉株抽穗蕉園者為甚。倘若香蕉花苞抽出莖頂,尚未彎曲前疏忽花薊馬防治,易導致花薊馬侵入花苞,在香蕉幼果果皮上產卵及剉吸汁液,造成果皮外表出現許多卵斑及水銹疤痕,影響香蕉外觀品質至鉅。務請蕉農把握防治時機,及時進行田間花薊馬防治作業。 防治方法:每3~5天巡視蕉園1次,在花苞抽出莖頂前期或初彎前,選擇下列一種葯劑配方防治:1、以2.8%第滅寧乳劑3,000倍液,噴施剛抽出莖頂或初彎下花苞,每隔5天噴施1次,共噴3次。2、5%陶斯松粒劑或10%褔瑞松粒劑:每株15公克,分別撒施於第1、2葉鞘內,並於終花期前以2.8%第滅寧乳劑3,000倍液噴果房1次。3、終花後切除花苞,減少蕉園花薊馬密度。4、定期防除蕉園雜草,避免花薊馬滋生擴散。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台東縣 香蕉 2013/02/21 香蕉研究所
芒果花期小型昆蟲密度持續上升,臺南場籲加強防治。 臺南芒果正值開花期,進入春季後氣候漸回暖,小黃薊馬、木蝨與葉蟬類等密度逐漸上升,此時期小型昆蟲刺吸花穗、幼果等幼嫩組織。薊馬危害常造成花穗受損及造成幼果表皮褐化結痂。木蝨與葉蟬類分泌蜜露,嚴重時則引發煤煙病。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花期應特別加強防治工作,以確保芒果結果品質。 小型昆蟲防治應於開花期及幼果期噴施藥劑,族群於高密度之時間點每7天施藥一次。平時也可定期懸掛黃色黏板監測蟲數,適時採取防治措施。防治注意要點如:(1)枝條適當修剪維持通風,有利藥劑均勻分散於植株。(2)施藥操作時注意躲藏於葉背蟲體。(3)適量添加高純度礦物油(展著劑)增加藥效。(4)使用噴霧系統干擾小型昆蟲活動與危害。(5)幼果期避免使用乳劑,乳劑易造成幼果藥傷。芒果花期長,應選擇幾種作用機制不同之藥劑,輪流於害蟲發生時使用,減緩抗藥性之產生。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已將芒果之推薦及輸日可用之藥劑建置於本場網站(http://tndais.coa.gov.tw/view.php?catid=382),果農可自行上網查詢。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芒果 2013/02/2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蛇年新年好,台中場呼籲農民梨赤星病防治不可少。 農曆新年前後,常是梨赤星病潛在傳播、感染的時間,目前中部地區梨赤星病之感染源已初步出現於龍柏上,在準備迎接蛇年來到的同時,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注意梨樹赤星病管理,避免新萌發的梨葉受感染。每年二月至三月左右,梨赤星病的感染源在其中間寄主龍柏上產生,藉由風、雨傳播,孢子在有雨水時萌發感染,在梨葉上形成明顯橘紅色的病斑,因此在降雨過後,尤其須注意管理梨赤星病以減少損害。 1.梨赤星病以龍柏為中間寄主,必須有梨與龍柏兩種寄主才能完成其生活世代,去除龍柏可切斷梨赤星病的生活世代,降低臨近梨樹感染赤星病的風險。2.藥劑防治:依植物保護手冊推薦「25.9%得克利水基乳劑」2500 倍、「76%富爾邦可濕性粉劑」200-500 倍、「12%芬瑞莫可濕性粉劑」5000 倍、「5%三泰芬可濕性粉劑」1000 倍、「25%比多農可濕性粉劑」5000 倍、「50%三氟敏水分散性粒劑」6000倍、「25%克熱淨溶液」800倍等藥劑供農友輪替使用,上述藥劑每隔 10-14 日施藥一次,並請注意各藥劑之安全採收期。 台中市 2013/02/1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小果番茄炭疽病逐漸發生,高雄場呼籲農友防治首重安全用藥。 番茄炭疽病好發於溫暖(25℃左右)高濕季節,主要為害成熟果實,高屏地區的小果番茄頗負盛名,目前正進入收穫期,但本病已在各地逐漸發生,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籲請農友適時正確防治,嚴格遵守安全藥劑的規定,切勿胡亂用藥,自毀信譽。高發場黃場長表示,炭疽病近一、二年來,在小果番茄上逐漸普遍,尤其是在橙果小番茄。番茄果實受害初期,典型病徵為-表面出現略凹陷的水浸狀斑點,隨著病斑擴展,中心部逐漸密生同心輪紋狀黑褐色小點;高濕時,會產生橙紅的分生胞子堆,孢子可藉風雨飛濺再感染健康果實。「橙蜜香」番茄受感染時,則只出現水浸狀凹陷斑點,隨著病斑擴展,最後病患處果皮裂開並產生灰白色菌絲。為減少田間炭疽病菌密度,以提高防治成效,清園工作是最重要的管理措施;清除落葉、病果可大幅減少病害發生。 炭疽病有潛伏感染的特性,通常在小果期即受感染,病菌潛伏在果實皮下,直到果實成熟後才顯現病徵,再加上病菌主要透過風雨傳播,因此下雨前後,應立即選用核准使用在番茄的藥劑進行防治;防治用藥可選用23.6%「百克敏」乳劑或22.7%「硫」水懸劑;此外,用於防治目前正流行的「晚疫病」之藥劑-23%「亞托敏」水懸劑、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75%「四氯異苯」水分散性粒劑;防治早疫病或細菌性斑點病的「氫氧化銅」不同劑型,也可都可以同時防治炭疽病,不必再額外混用其他藥劑。黃場長特別強調,高屏地區各地生產的番茄已建立良好的口埤,尤其是美濃地區的橙蜜香,深受消費者喜受。而此時番茄已進入採收期,農友務必嚴格遵守用藥規定-嚴禁使用未經核准於番茄的藥劑;遵守藥劑的稀釋倍數及安全採收期規定,以確保果品安全,例如:硫噴施後4天即可採收,氫氧化銅則免訂安全容許量;農友若胡亂投藥,如使用「賽普護汰寧」或「待克利」,可能因農藥殘留違規,破壞消費者的信心,導致難以收拾的後果。在病害鑑定或防治上如還有疑問,請農友直接與高雄場聯繫,技術人員將竭誠提供服務。 高雄市 ,屏東縣 番茄 2013/01/2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天氣濕冷,番茄晚疫病普遍發生,高雄場籲請農友適時正確防治 番茄晚疫病好發於濕冷時節,近日因氣溫降低並伴隨降雨,本病已在各地普遍發生,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籲請農友適時正確防治。感染本病的植株,莖部會呈水浸狀黑褐化(農民俗稱黑骨),在葉片上則出現水浸狀斑點繼而擴大成褐化的斑塊,最後乾枯;在天氣濕冷,尤其是下雨前,可以施用「亞磷酸」混合「氫氧化鉀」進行預防;田間一旦發病,則應立即剪除受害枝葉,並隨即清園,再施用晚疫病防治藥劑,以遏止病害擴散。但因時值番茄收穫期,農友應嚴格遵守藥劑的安全採收期規定,以確保果品安全。高雄場黃場長表示,晚疫病是世界性的茄科作物重要病害,可危害番茄及馬鈴薯,番茄葉片、新梢、莖及花穗都會受害。葉片被感染時,初期出現水浸狀斑點,之後擴大並褐化,最後葉片乾枯,農民俗稱「酥葉」;莖部被感染後,被害部位水浸狀黑褐化,被感染部位以上的組織枯萎,嚴重時全株焦枯、死亡;果實被害時,初期呈褐色水浸狀斑塊,隨後擴展成大型斑塊,病原菌並向果實內部蔓延,果實組織褐化,但無軟化水解現象。本病好發於低溫、高濕季節(16-22℃,相對濕度大於 95%,維持 4-6 小時以上),病原菌在受害組織上會產生大量的游走孢子,再藉由風雨飛濺散播到健康植株。因此,一旦發病,應立即剪除罹病組織,並隨即將病組織清離園區,再選用銅劑或其他核准用藥進行防治。 防治番茄晚疫病一定要做好清園工作,再選用銅劑,例如鹼性氯氧化銅、亞托敏、凡殺克絕、達滅芬、四氯異苯等核准藥劑進行防治。但在預防上,仍以安全的非農藥資材-「亞磷酸」混合「氫氧化鉀」為首選。農友在鑑定或防治上如還有疑問,請直接與高雄場聯繫,技術人員將竭誠提供服務。 高雄市 ,屏東縣 番茄 2013/01/1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強烈冷氣團來襲,低溫濕冷,臺南場籲加強防治馬鈴薯及番茄晚疫病。 年關將至,強烈大陸冷氣團一波接一波,偶有零星陣雨,中南部地區也能感受到入冬的寒意。逢濕冷氣候,極適宜番茄與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與蔓延,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注意防治工作,以減少損失。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說明,由於大陸冷氣團帶來的低溫,伴隨零星的降雨,極適合晚疫病的發生,在此環境下病害在田間的發生與蔓延將極為快速,為掌握病害防治適期,應密切注意氣象預報,在冬春之際有連續陰雨的氣候出現之前,立即施藥,即可有效控制病害的發生與蔓延。如田間已有病害發生,除需立即施藥外,清園工作更不可少,降低田間病原菌密度永遠是防治病害成功的一大要素。此外,改善田間排水與通風,也是預防晚疫病的重要措施。 登記於馬鈴薯及番茄晚疫病之藥劑有23%亞托敏水懸劑、50%達滅芬可濕性粉劑、18.7%達滅克敏水分散性粒劑等,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亦可查詢農藥資訊服務網(http://pesticide.baphiq.gov.tw),需嚴守藥劑的安全採收期。此外,可配製1000倍亞磷酸再以1000倍氫氧化鉀中和之溶液,每10天施用一次,連續2~3次,可提高植株對病害之抵抗力,惟需發病前施用才有效。目前田間已出現對滅達樂具抗藥性的晚疫病病原菌菌株,建議防治時避免使用該系列藥劑,施藥時藥劑添加展著劑,藥液需噴及全株,低溫多濕的時期,每5~7天施用一次,每次只需使用一種藥劑。為避免誘發病原菌的抗藥性,應選擇二至三種不同類型藥劑輪流使用。番茄晚疫病用藥:http://tndais.coa.gov.tw/files/web_articles_files/tndais/2533/53.pdf馬鈴薯晚疫病用藥:http://tndais.coa.gov.tw/files/web_articles_files/tndais/2573/97.pdf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馬鈴薯,番茄 2013/01/0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冬末、初春種植香蕉組培苗易發生香蕉嵌紋病及萎縮病危害,香蕉所籲請農友及時強化防治工作。 一、香蕉組織苗定植田間初期,因植株較小,易受棉蚜及蕉蚜兩媒介帶毒蚜蟲所傳播之香蕉嵌紋病及萎縮病危害,隨冬末、初春交替時節,蟲口密度逐漸地往上攀升,病情也隨之增高,尤以嵌紋病為最,此病經帶毒蚜蟲口器刺吸初期種植矮小、幼嫩之香蕉組織培養苗汁液,進而傳播病毒而罹病。二、病徵: (一)、嵌紋病:罹病蕉株幼葉出現黃、白條紋,向葉緣處擴散,形成嵌紋狀,新葉常變小、細長、畸形,嚴重時蕉株矮化、心腐,最後壞疽死亡。(二)、萎縮病:罹病蕉株矮化、假莖較細、葉片細小、直立、葉柄縮短、葉片叢生,假莖頂端而呈帚狀,新葉呈淡綠色,邊緣部份白化,組織脆而易破。 三、預防方法:(一)、疫區宜儘速拔除病株,減少感染源,並補植健康成熟度大之吸芽。規劃新植組織培養苗之蕉區附近,避免有豆科或茄科作物種植,並宜在種植區畦面覆蓋銀色反光塑膠布,忌避蚜蟲侵入。(二)、強化蕉園及附近雜草等之防除。(三)、噴施蚜蟲防治藥劑:定植組培蕉苗初期,每週噴施一次40.64%加保扶水懸劑800倍液,連續噴施3個月,減少蚜蟲危害風險。(四)、其他防治藥劑參考植物保護手冊。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台東縣 香蕉 2013/01/04 香蕉研究所
香蕉所籲請蕉農於冬春期間確實加強香蕉葉部病害防治作業,俾確保採收果品之良好品質及產量。 依據去年11月份下旬高屏地區蕉園抽穗期葉部病害調查資料顯示,種植吸芽蕉園抽穗期香蕉葉片健葉數平均僅剩4-5片遠低於9片防治標準,且該年冬末期間偶有經常性降雨,早晚溫度低、露水量多,導致香蕉葉部病害有擴大傳播危害之虞,再者冬、春蕉果成熟期又較長,必會影響日後香蕉果串飽熟及品質,請務必加強宣導蕉農定期進行蕉園葉部病害防治工作,以期生產蕉果之良好發育及品質。 藥劑防治前,宜先清園,割除下方嚴重受害之病葉,以減少病源,提高防治有效性。進入終花期之果串,需先將果房適當整梳後,再行套袋。套袋後,需將套袋拉直,並避免套袋頂端因形成凹槽,造成雨水蓄集於套袋上方,引發套袋破裂及果房遭受病原菌感染之虞。噴藥方式及藥劑配方如下列: (一)、肩背式微粒動力噴霧機:每公頃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2.5公斤+出來通72公撮,加水至30公升。新植未抽穗蕉園使用25%普克利乳劑每公頃0.4公升,加水至30公升。(二)、使用配置落地式捲軸噴藥管之動力噴霧機或自走式噴藥車:藥劑種類同前,惟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濃度調100-250倍,另25%普克利系統性藥劑濃度調1,000-2,000倍。(三)、以上藥劑噴施前,不可噴及果串,以免造成藥斑及藥害。(四)、其他防治藥劑及施藥配方,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選用。噴藥作業時,須做好安全措施,全程戴帽、戴口罩及穿長袖衣、長褲,避免皮膚接觸藥液,並將藥液盡量噴至葉片上方。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台東縣 香蕉 2013/01/04 香蕉研究所
洋桔梗露菌病已在中部地區發生,臺中場籲請農友注意洋桔梗露菌病管理以減少損害 因最近天氣漸涼與連續降雨,洋桔梗露菌病已在中部地區初步發生,檢視后里地區的洋桔梗樣本已發現露菌病感染,為自2010年上一次露菌病流行以來的最新案例。由於洋桔梗露菌病並非每年都會在臺灣出現,當病菌存在而未嚴加注意時,可能在短時間內大量感染洋桔梗,造成花農經濟損失,為避免外銷洋桔梗受露菌病影響,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籲請中部地區種植洋桔梗的花農注意田間狀況,在低溫、連續降雨時注意露菌病防治。 洋桔梗露菌病引起的病徵主要在葉片上,產生鼠灰色至淡褐色的霜黴狀構造凸起於葉表,最初常發生於葉的下表面,而後擴大感染部位涵蓋葉面與葉背,嚴重感染的葉片捲曲變形,數週後染病部位的葉組織呈褐色至淡褐色,形成圓形至不規則形的凹陷斑點,最後使葉片枯萎失去商品價值。洋桔梗露菌病藉風、雨傳播,在冷涼潮濕、連續下雨時容易發生,從本年12月至明年1月至3月,都須注意洋桔梗露菌病發生的風險。 管理策略: 1. 加強溫室防雨、通風,避免花卉設施內淹水、露水聚積、及持續處於潮濕狀態。 2. 初期發現洋桔梗露菌病病徵時,清除有問題的植物組織,放入塑膠袋避免孢子飛散,移出洋桔梗園銷毀。 3. 植物保護手冊的推薦之洋桔梗露菌病防治藥劑為35%本達樂可濕性粉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0.4-0.6 公斤 ,稀釋2000倍使用。另外針對推薦於其他作物露菌病的防治藥劑亦可抑制洋桔梗露菌病發生,可參考使用。 台中市 ,彰化縣 洋桔梗 2012/12/2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香蕉所籲請蕉農注意防範抽穗期蕉株花薊馬防治工作,並請農友參考警報防治內容。 香蕉花薊馬蟲口整年均可見,每年9月至隔年1月香蕉抽穗期間為香蕉花薊馬危害高峰時期。此蟲受香蕉花苞香氣吸引,尤以種植「新北蕉」抽穗期蕉株最為明顯,此期間若疏忽花薊馬防治,致使花薊馬侵入花苞內部產卵及銼吸香蕉幼果果皮,造成日後果皮外表發生嚴重卵斑及水銹斑等危害狀,嚴重影響香蕉外觀品質,進而發生收益受損情形。有鑑於此,請蕉農務必把握防治時機,及時進行花薊馬防治。 防治方法:每3~5天巡視蕉園1次,在花苞即將抽出莖頂時,選擇下列一種葯劑配方防治:(一) 以2.8%第滅寧乳劑3,000倍液,噴施剛抽出莖頂或初彎下花苞,每隔5天噴施1次,共噴3次。(二) 5%陶斯松或10%福瑞松粒劑(每株15公克),分別撒施於第1、2 葉鞘內,並於終花期前以2.8%第滅寧乳劑3,000倍液噴果房1次。(三) 終花後切除雄花苞,減少蕉園花薊馬密度。(四) 定期防除蕉園雜草,避免花薊馬滋生擴散。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台東縣 香蕉 2012/12/12 香蕉研究所
天氣溫暖乾燥,小黃薊馬密度升高,高雄場籲請果農適時防治。 依據小黃薊馬密度定期監測資料,顯示高屏地區蓮霧及檬果小黃薊馬數量隨氣溫回升,已有逐漸升高趨勢,此時適逢蓮霧及檬果開花結果期,若未小心防範,其族群密度會迅速攀升,危害幼果,造成果皮粗糙銹斑,甚至提前落果,影響產量並大幅降低果實商品價值,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以避免損失。高雄場表示,近年來,蓮霧及檬果受小黃薊馬為害情形普遍而嚴重,此蟲於蓮霧及檬果栽培區整年發生,其刺吸式口器可危害新梢嫩葉、花器及幼果。嫩葉受害,導致葉表凹陷皺縮變形,影響植株生育;花穗及花器受害,會影響著果,降低產量;幼果期受害,則會使果表產生粗糙狀疤痕,影響鮮果商品價值。該蟲體型細小又擅於躲藏,在田間肉眼不易發現,加上生活史短、繁殖力強,食性雜,且具遷移的習性,當氣候適宜時,即可大量繁殖造成嚴重損害。因此,籲請農友平時即應注意園區中此蟲的動態,可定期懸掛黃色黏蟲紙,或利用白色紙張拍打花序,監測蟲數變化,或由上述受害徵狀判斷此蟲在園區的危害情形,適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果實受害。依據歷年監測紀錄,小黃薊馬在屏東地區自11月初密度即逐漸升高,至翌年5月中達密度高峰,在低密度期適時施用藥劑防治,可達較佳的防治效果。 高雄場籲請農友在進行蓮霧及芒果病蟲害防治時,請務必選用植物保護手冊(http://www.tactri.gov.tw/htdocs/ppmtable/)中所核准使用的藥劑,例如蓮霧方面可參考輪流選用20%亞滅培水溶性粉劑、48.34%丁基加保扶可濕性粉劑、3%亞滅寧水基乳劑、20%達特南水容性粒劑、2.46%賽洛寧膠囊懸著劑或11.7賜諾特水懸等進行防治,每7天施用一次,共2至3次;而芒果方面,則可參考輪流選用48.34%丁基加保扶乳劑、50%滅賜克可濕性粉劑、2.46%賽洛寧膠囊懸著劑或11.7%賜諾特水懸等進行防治,每7天施用一次,共2至3次。施藥時須特別注意躲藏於新稍葉背及果柄的害蟲,而輪流使用不同機制的藥劑,可以延緩抗藥性的產生。此外,應特別注意於套袋前澈底做好防治,並於套待後繼續防治數次,避免薊馬趁虛侵入果袋內為害,套袋時不要將葉片套入,避免於葉片產卵的薊馬於套袋大量繁殖;土壤則應定期灌水保持濕潤,以減少薊馬為害,尤其坡地,可設法引水噴濕土壤,使其蛹密度減少。至於芒果外銷供果園的農友,選用藥劑時應依日本農藥殘留基準審慎用藥,避免農藥殘留影響輸日供果。高雄場同時已將芒果病蟲害防治用藥摘要表及輸日芒果病蟲害防治用農藥參考基準,張貼於該場網站(http://www.kdais.gov.tw/)植物保護資訊項下供查詢。農友在防治上如尚有疑問,可逕洽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植物保護研究室,研究人員將竭誠為農友服務。 高雄市 ,屏東縣 蓮霧,芒果 2012/11/2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臺東局部地區釋迦害蟲有密度升高趨勢,臺東場籲請農友注意防範。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表示,由於臺東地區近來高溫乾燥,卑南鄉、臺東市、太麻里地區番荔枝果園葉及小黃薊馬密度有升高趨勢,該場籲請農友加強巡視果園,適時採行防治措施,以降低害蟲密度,減少損失。臺東場指出,葉類害蟲俗稱紅蜘蛛,於葉背吸食汁液,造成銹色斑塊,阻礙葉片行光合作用,嚴重時造成落葉影響果樹生長。小黃薊馬成蟲及幼蟲在番荔枝上,侵入未展開之嫩心葉銼吸取食並產卵,造成被害嫩心葉捲曲、畸形且局部黑化。至開花結果期,移至花器及幼果上危害,沿著枝柄、花瓣及果目銼傷造成不規則褐色條斑疤痕,影響番荔枝果實外觀品質。為避免小黃薊馬為害,請農友注意於萌芽期或授粉前進行防治。有關前揭害蟲,臺東場建議採行下列防治方法: 一、葉類:1.果園以草生栽培或架設略高於果樹的噴水噴頭,或於果樹行間設置灌溉用的黑色塑膠軟管,乾旱期可進行灌溉,維持果園微濕度,以減少葉及薊馬的蔓延。2.藥劑防治:以殺劑1%密滅汀乳劑1,500倍、50%馬拉松乳劑1,000倍、10%芬普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20%畢達本可濕性粉劑2,000倍等任選一種全園噴施。二、小黃薊馬:1.清除果園中雜草以減少中間寄主植物。2.懸掛黃色或藍色黏紙誘殺成蟲。3.番荔枝嫩心葉發現每10枚嫩心葉有薊馬30~40隻,或每1嫩心葉有一幼葉呈不規則褐色條斑疤痕時,應選用下列化學藥劑防治:2.8%畢芬寧乳劑1,000倍、9.6%益達胺溶液1,500倍、2.8%賽洛寧乳劑2,000倍或34%硫敵克水懸劑1,500倍等任選一種全園噴施。小黃薊馬銼食,造成葉柄不規則褐色疤痕。幼果期疏於防治薊馬,造成果實鱗目不規則褐色條斑疤痕。農友參考上列藥劑作全園噴施,應注意避免在11點~下午3點間噴藥,以免造成高溫藥害。其他防治藥劑及方法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若有防治上的問題請洽臺東場植物保護研究室(089-325110)或洽各區病蟲害診斷服務站(免付費專線電話:0800-069-880) 台東縣 番荔枝 2012/11/2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大蒜種植季節,臺南場籲請農民慎防根、薊馬危害。 雲嘉南地區已進入大蒜種植季節,部分蒜田陸續發現大蒜根及薊馬危害,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民注意加強防治,以減少受害,維護品質及產量。  根及薊馬為大蒜之重要害蟲。根體型細小,生活於表土下,可危害20餘作物,包括蒜、蔥、洋蔥、韭菜、百合、唐菖浦等,受害植株地上部葉片黃化、枯萎,植株矮化,嚴重時根系及種球被取食殆盡,造成植株死亡,受害區常呈同心圓狀缺株。薊馬體型細小,食性廣,成蟲及若蟲將口器插入葉片,吸食汁液,導致葉片產生許多小白斑,嚴重時葉片上佈滿白斑及黑色薊馬排泄物,影響品質及產量甚鉅。 根及薊馬之危害可採行下列措施:(1)與水稻田輪作,可降低田間根密度。(2)種植前土壤先行翻犁、曝曬。(3)播種前種球消毒,浸40℃溫水0.5~1小時。(4)防治藥劑:針對根可採用10%毆殺滅溶液450倍,藥液能灌注到莖基部,效果更佳,限種植後45天內使用。防治薊馬可採用2.9%貝他-賽扶寧乳劑1500倍等。其他藥劑請參照植保手冊,並請確實遵守使用方法及安全採收期。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大蒜 2012/11/2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洋香瓜上小型害蟲密度攀升,臺南場籲請農友防治媒介昆蟲預防病毒病害發生。 臺南地區洋香瓜陸續進入生產季節,氣候溫暖乾燥,銀葉粉蝨、薊馬、蚜蟲等小型昆蟲密度也持續增加,最近雖有鋒面零星降雨,但小型昆蟲躲在隧道塑膠布內,密度並無降低,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民加強防治,以杜絕病毒病傳播的機會。採收後之洋香瓜田也請儘早將殘株等加以處理,以免成為害蟲繁殖溫床,造成其他農民防治上之困擾。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說明,洋香瓜田之防治工作首先需注意田區及周邊環境的清潔,病毒可藉銀葉粉蝨、薊馬、蚜蟲等媒介昆蟲傳播,所以鄰近的田區對小型昆蟲的共同防治工作相當重要。這些媒介昆蟲在苗期就會危害洋香瓜,開始育苗後隨時注意蟲害的防治,定植時,針對育苗盤內之瓜苗施用保護性殺蟲劑,定植後4週內要加強防治小型害蟲,嚴格壓制此類媒介昆蟲的族群密度,以降低媒介病毒病害的風險。特別注意洋香瓜在定植後至瓜藤60公分左右之植株,觀察到每葉葉背超過2隻銀葉粉蝨就需加強防治,以杜絕病毒傳播的機會。  特別提醒農友在進行田間操作時避免機械傳播,勿因摘心、整蔓反而造成病毒的快速蔓延。病毒病的預防需從整地、施肥開始,遵守合理化施肥可以強健洋香瓜植株,植株強健更能抵抗病毒的侵染。 在藥劑防治方面可選用接觸型藥劑如克凡派水懸劑、達特南水溶性粒劑、第滅寧水懸劑等,再配合昆蟲生長調節劑類如百利普芬乳劑,其餘藥劑請參閱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農藥資訊服務網、該場首頁農作物推薦用藥、或參考農委會編印之植物保護手冊用藥,並應遵守藥劑使用的相關規定,切勿任意使用未推薦藥劑,以免徒然增加防治成本,或造成藥害等不良後果,並請注意安全採收期。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洋香瓜 2012/11/2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避免香蕉葉部病害影響抽穗後蕉果飽熟及外觀優良品質,香蕉所籲請蕉農注意抽穗期前蕉株葉部病害防治作業 近來氣候涼爽,日夜溫差大,清晨易凝聚露水,再者,偶有間歇性小雨發生,葉片恐遭香蕉黑星病及葉斑病傳播危害,尤以進入中株期至即將抽穗之蕉園葉片保護更為重要,請加強宣導蕉農定期進行蕉園葉部病害防治工作,使蕉株產期正常並增進產量及外觀品質。 一、噴藥前宜先行清園,並割除下方嚴重受害之病葉(發病超過30 % 之枯葉),以減少感染源。進入終花期之果串,需先將果房適當整梳後,再行套袋。套袋後,需將套袋拉直,並避免套袋頂端因形成凹槽,造成雨水蓄集於套袋上方,引發套袋破裂及果房發生黑星病。二、採用系統性藥劑配方於清晨進行防治。噴藥方式及藥劑配方如下列(可任選一種,並宜輪流施用,避免抗藥性之產生。請特別注意此類藥劑不可直接噴及果房。): (一)、使用肩背式微粒動力噴霧機: 每公頃80 % 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2.5公斤+出來通72公撮,加水至30公升。新植未抽穗蕉園使用25 % 普克利乳劑每公頃0.4公升,加水至30公升或206.7 g/L 凡殺護矽得乳劑,每公頃0.5公升,加水至30公升或23 % 亞托敏水懸劑,每公頃0.4公升,加水至30公升。 (二)、使用配置落地式捲軸噴藥管之動力噴霧機或自走式噴藥車:藥劑種類同前,惟80 % 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濃度調100-250倍,另其他三種系統性藥劑濃度調1,000-2,000倍。(三)、其他防治藥劑及施藥配方,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選用。三、由於雨季期間終花之果房易受雨水傳播黑星病菌,導致果房黑斑瑕疵,疏花整把套袋前,可用50 % 甲基多保淨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施果房一次。四、噴藥作業時,須做好安全措施,全程戴帽、戴口罩及穿長袖衣、長褲,避免皮膚接觸藥液,並將藥液儘量噴至葉片上方。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台東縣 香蕉 2012/11/06 香蕉研究所
臺東局部地區枇杷發現節蜱危害,臺東場籲請農友注意防範。 臺東縣枇杷正值開花期,鹿野地區發現節蜱初期危害,為避免枇杷花穗受害,影響後續枇杷產量,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籲請農民加強防治,以降低該蟲發生密度,減少損失。臺東場指出,節蜱俗稱節蜱或銹蜱,又稱芽蜱,體形細小、白色,多聚集於嫩葉、心芽及花蕊吸食汁液。每年5至10月為害心芽、嫩葉,10月至隔年1月為害花蕊及花穗,平均以11月密度較高。節蜱為害嫩葉、心芽,初為白色斑點,後期呈褐色;至開花期該蟲自心芽移至花蕊為害,造成花蕊褐化,嚴重時影響花穗發育。臺東場呼籲,請農民注意田間枇杷心芽及花器發育情況,即時進行防治,以免影響產量。有關節蜱防治,臺東場建議採行下列方法: 1.果園以草生栽培或架設略高於果樹的噴水噴頭,或於果樹行間設置灌溉用的黑色塑膠軟管,維持果園微濕度,以減少節蜱的蔓延。2.藥劑防治:本蟲暫無推薦防治藥劑,可參考枇杷葉蜱類藥劑防治。25%新殺蜱乳劑500倍、10%克凡派水懸劑2,000倍、18.3%芬殺蜱水懸劑3,000倍、50%芬佈賜可濕性粉劑1,500倍或20%畢達本可濕性粉劑2,000倍等任選一種全園噴施。參考上列藥劑作全園噴施,施藥時應注意噴及幼嫩部位,但必須注意避免在11點~下午3點間噴藥,以免造成高溫藥害。其他防治藥劑及方法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若有防治上的問題請洽臺東場植物保護研究室(089-325110)或洽各區病蟲害診斷服務站(免付費專線電話:0800-069-880)。 台東縣 枇杷 2012/11/0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天漸秋涼,雨漸少,高雄場籲請農友注意防治印度棗白粉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印度棗白粉病。高雄場指出,目前高屏地區栽種的印度棗已進入開花或小果期,而氣候漸涼、雨水漸少且通風不良的環境,是印度棗白粉病最適合發生的條件,若未小心防範,會造成日後果皮褐化粗糙,大幅降低商品價值。印度棗白粉病是由病原真菌所引起,好發於涼冷乾燥、通風不良的環境,病菌可由印度棗葉片、花器及果實表面直接侵入感染,在感染部位會產生白色菌絲及分生孢子,外觀猶如在患部撒上一層薄薄的麵粉般,嚴重時造成葉片及果實褐化乾枯。病菌產生的大量乾性分生孢子,可輕易隨風飄散而快速傳播。由於印度棗果實在幼果期,即使受到輕微的感染,也會造成大果期果皮粗糙而大幅降低商品價值,因此,特別籲請農友在印度棗盛花期應先採取預防措施,並在整個栽培過程中小心觀察,只要葉片發生白粉病即應適時防治,以免病菌危害果實。 為預防在印度棗白粉病為害,農友應改善果園通風,於開花盛期如發現白粉病蹤跡時,應採取正確的防治措施。化學防治方面,可輪流選用34.5%貝芬菲克利水懸劑、50%三氟敏水分散性粒劑、38%白列克敏水分散性粒劑或40%邁克尼可濕性粉劑等藥劑進行防治(或其他植物保護手冊核准之藥劑),以免誘發抗藥性;其他安全無殘留疑慮的資材,如碳酸氫鉀可溶性粉劑500倍、80%可濕性硫黃水分散性粒劑1,000倍或乳化葵花油200倍也是優良的選擇;防治時每7到10天施用一次,共3至4次,並嚴格遵守安全採收期的規定。 高雄市 ,屏東縣 印度棗 2012/10/2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水稻褐飛蝨已零星發生,臺中場籲請稻農掌握防治時機。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調查轄內水稻褐飛蝨發生情形,發現彰化縣花壇、秀水及田中等鄉鎮之水稻田已零星出現褐飛蝨危害。為避免危害持續擴大,呼籲農民加強水稻褐飛蝨的防治工作。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張致盛博士指出,褐飛蝨之成、若蟲均偏好成群聚集水稻基部吸取稻液危害,受害輕者基葉黃化,重者全株枯萎、倒伏,造成「蝨燒」現象。農民應檢視稻叢基部,若發現每叢水稻之褐飛蝨達 5 隻時,即刻進行防治作業。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表示,由於褐飛蝨偏好成群棲息於稻叢基部,噴藥前應先將田間水位保持3-5公分,促使褐飛蝨蟲體向上移動,以提高防治效果。農民可選用下列藥劑進行防治,包括10%氟尼胺水分散性粒劑2,000倍、10%賽速安水溶性粒劑4,000倍、16%可尼丁水溶性粒劑3,000倍、25%派滅淨可濕性粉劑1,500倍或20%達特南水溶性粒劑3,000倍等。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水稻 2012/10/2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漸入冷涼氣候,臺南場籲請農友注意防治瓜類作物白粉病及蔓枯病 漸入冷涼氣候,葫蘆科作物如胡瓜、絲瓜、洋香瓜等易發生白粉病及蔓枯病,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友注意田間狀況,並儘早進行防治。白粉病發病適溫為21~25℃,在低溼度下,分生孢子於2小時之內即可發芽,4天後即再產孢,分生孢子隨風飛散,感染葉、葉柄、嫩蔓等部位產生灰白粉狀斑點,病斑擴大,互相連結,佈滿全葉影響光合作用,終使葉片枯死。病斑上之灰白色粉末狀為病原菌之分生孢子與菌絲。於春、秋兩季較乾燥及光線不足的環境下危害劇烈,如病害繼續進行,被害葉即變黃而枯萎,發生嚴重時,全株表面皆覆滿白色粉狀物而呈青白色。適於白粉病發生的溫度,亦為蔓枯病的發病適溫,病原菌由表皮侵入幼苗子葉及莖蔓,被害部初呈淡黃綠色油浸狀,被害組織終呈流膠或乾枯,尤其接近地面之莖基部造成潰瘍腐爛病徵。病斑上散生許多黑色小粒狀之柄子器和子囊殼,在潮濕環境下患部會有橘紅色的流膠,末期整株死亡。葉片或葉柄受害,呈水浸狀黃化壞疽,提早枯死。病原菌除隨風吹送外,雨水飛濺為主要傳播途徑。為加強白粉病及蔓枯病的防治,植株間需保持良好通風狀況,莖葉勿過於茂密,尤其是近莖基部葉片要清除,避免濕度高導致蔓枯病於莖基部發生,引起全株萎凋。 發病初期即應施藥防治,可參考選用植保手冊上登記於瓜類作物蔓枯病及白粉病之藥劑,由於植株莖蔓及葉面葉背都會發生白粉病,因此防治時應注意均勻噴施藥劑於葉片兩面;此外藥劑應輪流施用,以避免抗藥性產生,各種瓜類作物的登記藥劑,可查詢農藥資訊服務網(http://pesticide.baphiq.gov.tw),選用藥劑時請依照農藥標示使用並嚴格遵守安全採收期。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已將各種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藥劑資料建置於網站上,農友可自行上網查詢。(http://www.tndais.gov.tw/Protect/sug_drug.htm)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胡瓜,絲瓜,洋香瓜 2012/10/2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氣候多變日夜溫差大,臺南場提醒農友注意防治露菌病。 氣候多變,日夜溫差大,容易出現晨露的氣候正適合作物露菌病發生,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注意防治,以減少損失。葫蘆科作物如胡瓜、絲瓜、洋香瓜,蔬菜類如十字花科作物、豆科作物、菠菜、萵苣、青蔥等均易發生露菌病,病原菌由下表皮侵入葉部,於氣孔處伸出白色如霜徽狀物,然後在上表皮的相對位置形成黃化褪色斑。發病初期,葉面可見黃褐色小斑點,然後逐漸擴大,形成被葉脈限制、不正形、淡褐色、四周變黃的病斑。多數病斑連接呈多角形病斑,可使葉片乾枯。若侵害葉菜類之莖、花梗或果莢時,呈現膨脹之病徵。夜間濕度大時會促進病原菌產孢,於病斑葉背形成灰褐色黴狀物,為其分生孢子,晨間露水會促使分生孢子梗扭轉而釋放出孢子,造成病害之傳播,尤其設施栽培在目前的氣候下易產生露水效應,因此,夜間盡可能降低田間或設施內的濕度,改善環境通風,有利於病害的管理。 植保手冊登記於瓜類作物露菌病之藥劑很多,如23%亞托敏水懸劑2000倍,安全採收期6天;50%達滅芬可濕性粉劑3000倍,安全採收期12天;75%鋅錳座賽胺水分散性粒劑1000倍,安全採收期3天;蔬菜類作物露菌病可選用的藥劑如23%亞托敏水懸劑2000倍,安全採收期包葉菜類15天,小葉菜類10天,萵苣6天,設施內萵苣12天,菊科、蔥科蔬菜及菠菜10天,豆科作物14天;其它藥劑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亦可查詢農藥資訊服務網(http://pesticide.baphiq.gov.tw),選用藥劑時請依照農藥標示使用並嚴格遵守安全採收期。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已將各種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藥劑資料建置於網站上,農友可自行上網查詢。(http://www.tndais.gov.tw/Protect/sug_drug.htm)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青蔥,菠菜,萵苣,油菜,胡瓜,絲瓜,敏豆,洋香瓜 2012/10/2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發佈水稻白葉枯病及飛蝨類蟲害防治警報,苗栗場籲請農友及民眾注意防治。 一、水稻白葉枯病防治應注意事項:(1)10%克枯爛可濕性粉劑宜單劑使用,勿隨意混合其他藥劑。(2)在所有水稻品種中,秈稻較容易感染本種病害,應避免在常發病及風大之地區種植此類感病品種。 (3)病菌大多經由傷口侵入,應儘量採用直播,或者利用機械插秧以減少移植時感染病菌。 (4)避免施用過多氮肥。(5)為減少人為傳播病原菌,避免在雨後或露水未乾前進入稻田。(6)本病害之防治藥劑必須在將發病或剛發病時施用才有效。 二、水稻飛蝨類防治應注意事項:(1)白背飛蝨在第二期作主要出現於分蘗盛期至孕穗期。白背飛蝨以成蟲及若蟲群集於植株中、上部吸食養液為害,在水稻抽穗後,成蟲與若蟲均喜歡棲息於劍葉及穗部危害,影響稻穀之稔實率,嚴重被害時,可導致稻株全面枯萎。(2)褐飛蝨在第二期稻作乳熟期至糊熟期間危害最烈,成蟲及若蟲群集於稻叢基部吸食稻株養液,被害株基部常可見污濁分泌物或由分泌物引起之煤煙病。為害中度時可導致稻株黃化,影響稔實率,嚴重發生時稻株全面枯萎,稱之為「蝨燒」。本蟲除直接為害外,並可媒介草狀矮化病及皺縮矮化病。(3) 斑飛蝨在水稻苗移植後即陸續侵入本田危害,族群密度於水稻抽穗後達到高峰。成、若蟲均密集於稻穗穀粒上危害,嚴重影響稻穀的稔實和米質。除直接危害水稻外,本蟲亦會傳播水稻縞葉枯病,在該蟲常發生區域,應特別注意早期防治。農友如有任何技術上的疑問,可以直接洽詢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諮詢專線037-236583或病蟲害診斷專線037-236619,或各鄉鎮市公所、農會。 水稻白葉枯病防治藥劑及方法:(1)10%鏈四環黴素水溶性粉劑1,000倍(2)10%克枯爛可濕性粉劑1,000倍(3)6%撲殺熱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30公斤(4)14%嘉賜克枯爛可濕性粉劑1,500倍(5)33%克枯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000倍 水稻飛蝨類一、水稻白背飛蝨防治藥劑及方法:40.64%加保扶水懸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1.5公升,800倍。二、水稻斑飛蝨防治藥劑及方法:(1)40.64%加保扶水懸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1.5公升,800倍。(2)9.6%益達胺溶液每公頃每次用藥量0.75公升,1,600倍。(3)11.78%布芬第滅寧乳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1.2公升,1,000倍。三、水稻褐飛蝨防治藥劑及方法:(1)16%可尼丁水溶性粒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0.4公斤,3,000倍。(2)9.6%益達胺水懸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0.4公升,3,600倍。(3)9.6%益達胺溶液每公頃每次用藥量0.4公升,3,600倍。 苗栗縣 水稻 2012/10/0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避免香蕉水銹斑影響香蕉外觀優良品質,香蕉所籲請蕉農把握抽穗期蕉株花薊馬防治時機作業。 香蕉花薊馬蟲口整年均可發現,尤以9月至隔年1月為甚,於蕉株抽穗期間,花薊馬較易侵入花苞產卵,且以銼吸式口器刺吸香蕉幼果果皮,造成日後飽熟果指果皮產生明顯水銹斑及嚴重卵斑等危害狀,影響果品外觀及收益損失。請蕉農於蕉株抽穗時期,應把握花薊馬防治時機,能及時進行花薊馬防治,以利生產高品質香蕉。 防治方法:每3~5天巡視蕉園1次,在花苞即將抽出莖頂時,選擇下列一種葯劑配方防治:(一)、以2.8%第滅寧乳劑3,000倍液,噴施剛抽出莖頂或初彎下花苞,每隔5天噴施1次,共噴3次。(二)、5%陶斯松或10﹪福瑞松粒劑(每株15公克),分別撒施於第1、2 葉鞘內,並於終花期前以2.8%第滅寧乳劑3,000倍液噴果房1次。(三)、終花後切除雄花苞,減少蕉園花薊馬密度。(四)、定期防除蕉園雜草,避免花薊馬滋生擴散。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台東縣 香蕉 2012/10/03 香蕉研究所
水稻瘤野螟正值成蛾盛期,臺中場籲請農民掌握黃金第7天加強防治。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調查水稻瘤野螟發生情形,發現轄內偏施氮肥田區之水稻葉片於 9 月中旬明顯出現捲葉,復以 9 月 26 日前後出現較大量的瘤野螟新一代成蛾。為避免造成危害,呼籲農民於 10 月 3 日起加強水稻瘤野螟的防治工作。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張致盛博士指出,正確的施藥時機是病蟲害防治成敗的關鍵。當瘤野螟成蛾盛期後7天,初孵化幼蟲直接暴露在缺乏保護的環境,正是施藥防治的黃金時間。一旦幼蟲將葉片縱捲成苞隱匿其中取食,幼蟲將得到水稻葉片的保護,致使防治成效不佳。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表示,瘤野螟又稱為稻縱捲葉蟲,初孵化幼蟲啃食嫩葉葉肉,形成細白線之食痕;2齡後會將葉片捲成筒狀縱苞,並藏匿其中,取食上表皮及葉肉,殘留長條白色斑痕。 農民應於田間成蛾發生盛期後7天選用下列藥劑進行防治,包括24.7%賽速洛寧膠囊水懸混劑 3,000 倍、15%布得芬諾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或50%培丹水溶性粉劑 1,200倍等。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水稻 2012/10/0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早晚溫差大濕度高,臺南場籲請農友加強水稻稻熱病與白葉枯病防治。 近日台南地區早晚溫差大濕度高,罹患水稻白葉枯病與葉稻熱病有增加之趨勢,二期水稻也進入孕穗至抽穗期,臺南區農改場籲農友加強防治。 水稻白葉枯病的病原細菌可由水孔或傷口侵入,常在葉片邊緣形成波浪狀病斑,隨著葉脈往下蔓延,在葉脈兩側形成黃化病斑;另有一種病徵表現在葉片上,病斑初呈暗綠色水浸狀小斑,很快在葉脈間擴展為暗綠色至黃褐色的細條斑,嚴重時條斑融合成不規則形黃褐色至枯白病斑,對光看可見許多半透明條斑。露水未乾時,細菌會溢泌在葉緣水孔形成菌泥,隨人員走動或雨水而傳播。在第二期作高溫環境下,偶而會發生白葉枯病急速萎凋型病徵,更值得注意。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注意合理化施肥,避免偏施氮肥以強健植株增加抗病性外,避免清晨露水未乾前行走於已發病之稻株間是相當重要的,所以施肥或噴藥工作儘可能在下午進行。藥劑防治上,白葉枯病可施用 14%嘉賜克枯爛可濕性粉劑 1500倍(安全採收期 14天)、33%克枯三賽唑可濕性粉劑 1000倍(安全採收期 35天)、10%克枯爛可濕性粉劑 1000倍(安全採收期 15天)、10%鏈四環黴素可溶性粉劑 1000倍、6%撲殺熱粒劑,選用一種施用,並應注意遵守安全採收期。葉稻熱病的病斑可分為抵抗型(褐色)、急性型(綠色)及停止型(灰綠色)三種。抵抗型病斑一般發生於抗病品種或病害流行期前一週;急性型病斑乃天候適合發病時出現的病斑,通常由下位葉開始發生,似綠豆皮色,可迅速蔓延到上位葉;停止型病斑則為急性型病斑遇到發病條件受阻時退化的老病斑,病斑成紡錘形,且較前二種為大。葉稻熱病的防治藥劑噴撒劑如 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 3000倍或 41.7%三賽唑水懸劑 1500倍,於插秧後 35~45天撒佈一次,經 14天再施藥一次。如已出現急性型病斑可噴施 50%護粒松乳劑 1000倍或 45%喜樂克拉乳劑 1200倍(加展著劑 CS-7 2000倍)或亞賜圃乳劑 1000~1500倍(加展著劑新利農 3000倍)或 15%加普胺水懸劑 2000倍或 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 1500倍,隔 7天再施藥一次,共施用 2次,其他防治藥劑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選用防治。穗稻熱病病原菌分生胞子潛伏於劍葉、葉舌及葉節部位,俟抽穗時若逢連續陰雨、高濕的環境下,病原菌分生胞子極易感染穗頸部,罹病初期患部呈淡褐色或暗褐色,以致組織壞死養分不能送達,影響整穗發育,並自罹病部位彎曲,而形成俗稱的吊穗現象,造成產量損失。預防重於治療,籲請農友務必於抽穗前三至五天完成施藥工作,再於齊穗期進行第二次施藥,以確保防治效果,也要避免施用過量的氮素追肥,以免植株細胞柔弱,使病原菌容易侵入。   防治藥劑請選用以下任一種即可:20%芬諾尼水懸劑1500倍 (0.8公斤/公頃)、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 3000倍 (0.4公斤/公頃)、54%保米熱斯可濕性粉劑 1500倍 (0.8公斤/公頃)、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 1500倍 (0.8公斤/公頃)、15%加普胺水懸劑 2000倍 (0.8公升/公頃)、25%克熱淨溶液 500倍 (2.4公升/公頃)、41.7%三賽唑水懸劑 1500倍 (0.8公斤/公頃),或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推薦藥劑,並嚴守施用藥劑之安全採收期。若有防治上的問題可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聯絡。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水稻 2012/09/2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水稻白葉枯病及細菌性條斑病已零星發生、大螟及二化螟正值成蛾盛期,臺中場籲請農民注意防治。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調查水稻病蟲害發生情形,發現轄內水稻出現白葉枯病及細菌性條斑病零星危害,復以大螟及二化螟監測數據顯示, 9 月 14 日前後出現較大量的新一代成蛾。為避免造成危害,呼籲農民儘速加強相關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張致盛博士指出,正確的施藥時機是病蟲害防治成敗的關鍵。水稻白葉枯病及細菌性條斑病均為系統性病害,發病初期施藥極為重要;至於,大螟及二化螟成蛾發生盛期後 7~10 天,初孵化幼蟲鑽入稻株葉片之葉鞘取食,是防治大螟及二化螟的關鍵時刻。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表示,農民應於田間稻株出現白葉枯病或細菌性條斑病病徵初期選用10%鏈四環黴素水溶性粉劑1,000倍或10%克枯爛可濕性粉劑1,000倍進行防治。施藥時需注意晨露未乾前,避免進入田區,以減少病菌的傳播。水稻大螟及二化螟會造成稻株出現枯心及白穗的情形,農民應於9月21日起,選用下列任一種藥劑進行防治,包括6%培丹粒劑、0.3%芬普尼粒劑、50%撲滅松乳劑1,000倍或50%培丹水溶性粉劑1,000倍等。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水稻 2012/09/2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臺東地區水稻瘤野螟(縱捲葉蟲)恐爆發危害,臺東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 臺東縣第二期水稻正值分蘗盛期至孕穗期,臺東市、鹿野鄉等部分地區發現水稻瘤野螟初期危害,為避免影響水稻後續生長,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籲請農民加強防治,以降低該蟲發生密度,減少損失。臺東場指出,瘤野螟多發生於水稻二期作,幼蟲啃食葉片表皮形成微細白色斑痕;二齡幼蟲後會將葉尖捲成筒狀(故又稱縱捲葉蟲),躲藏其中啃食表皮與葉肉,族群密度高時幾乎所有葉片均會受害,且多陰雨時,幼蟲會另結新蟲包,擴大水稻葉片受害程度,尤其水稻進入孕穗期後,若葉片因被啃食,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與養分的蓄積,嚴重影響稻殼品質和產量,應注意加強防治。臺東場籲請農民於水稻孕穗期至抽穗期,隨時注意田間瘤野螟發生情況,其防治時機為發現1隻以上的成蟲於一星期後、或每叢水稻有2片以上葉片被為害時,即進行防治工作。 一、清除田邊雜草,減少成蟲棲息場所,以降低遷入蟲源。二、請合理使用氮肥切忌偏重氨肥,因瘤野螟成蟲偏好產卵於較深色的葉片,因此調節氮肥施用量,可減少害蟲密度。三、當每叢水稻被害葉片達2~3片時,可參考下列藥劑進行防治,施藥時應噴及水稻全株,並注意安全採收天數:1%第滅寧乳劑、2.8%賽洛寧乳劑、2.9%貝他-賽扶寧乳劑、19%矽護芬水基乳劑、50%撲滅松乳劑、24.7%賽速洛寧膠囊水懸混劑、11.78%布芬第滅寧水懸劑、15%布得芬諾可濕性粉劑等。其他防治藥劑及方法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若有防治上的問題請洽臺東場植物保護研究室(089-325110)或洽各區病蟲害診斷服務站(免付費專線電話:0800-069-880)。 台東縣 水稻 2012/09/2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發佈荔枝椿象防治警報,請轉知農友及民眾注意防治。 一、荔枝椿象為近年新入侵蟲害,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荔枝與龍眼的嫩芽、嫩梢、花穗和幼果汁液,導致落花、落果,嫩枝、幼果枯萎及果皮黑化等。族群密度高時,常造成枝葉生長遲緩、花穗萎縮或脫落、甚至整個植株枯死,此外,此蟲受驚擾時,常射出具腐蝕性臭液以自衛,會造成果實及葉片灼傷,如觸及人體皮膚或眼睛,可引起刺痛感及過敏,應避免接觸。 二、受害病徵:荔枝椿象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荔枝與龍眼的嫩芽、嫩梢、花穗和幼果汁液,導致落花、落果,嫩枝、幼果枯萎及果皮黑化等。族群密度高時,常造成枝葉生長遲緩、花穗萎縮或脫落、甚至整個植株枯死,此外,荔枝椿象亦為傳播荔枝或龍眼鬼帚病(Longan witchs broom)之重要媒介昆蟲,且其危害所造成之傷口也有利於荔枝露疫病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之入侵。該蟲受驚擾時,常射出具腐蝕性臭液以自衛,會造成果實及葉片灼傷,如觸及人體皮膚或眼睛,可引起刺痛感及過敏,應避免接觸。 防治管理荔枝及龍眼若遭荔枝椿象危害嚴重時可降低70~80%之產量,其防治管理策略建議如下:1.徹底清園、疏花、疏果及合理施肥可減少荔枝椿象危害。2.於4~5月間荔枝椿象產卵盛期,以人工摘除樹上卵塊銷燬並懸掛寄生蜂卵片。3.搖動或敲打樹枝及枝葉,震落成蟲再予以捕殺,並於主幹基部塗一圈黏膠,掉落地面的若蟲再爬回樹上時,可被黏膠黏住而死亡。4.早春越冬荔枝椿象成蟲於3月上旬,尚未產卵前已開始活動,越冬後的成蟲因消耗體內脂肪對藥劑的容忍度降低,此時為最佳的防治時期,惟本害蟲目前並無正式核准登記之防治藥劑,但可參考已核准登記荔枝細蛾之2.4%第滅寧水懸劑及85%加保利可濕性粉劑施用。5.初齡若蟲對藥劑較為敏感,4月中旬為荔枝椿象初齡若蟲聚集時期,應把握此時期進行第二次施藥。6.5月份若蟲大量出現危害龍眼、荔枝,應進行第三次施藥,除噴藥於嫩芽、花穗外,尚需噴佈葉背,以防治三至五齡若蟲。農友如果有任何技術上的疑問,可以直接洽詢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諮詢專線037-236583或病蟲害診斷專線037-236619,或各鄉鎮市公所、農會。 苗栗縣 荔枝 2012/09/2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芒果小黃薊馬密度升高,臺南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 愛文芒果現值抽梢期,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定期監測結果顯示,部份地區小黃薊馬族群密度升高,籲請果農把握防治適期,確保優良新稍生長。小黃薊馬體型小不易察覺,此時期躲藏於嫩葉葉背刺吸,於田間發現小黃薊馬為害時,已呈現明顯被害狀,農友應提高警覺及時防治。根據臺南區農改場設於玉井及南化等產區的芒果外銷供果園密度監測點資料顯示,部份地區小黃薊馬密度急劇升高,已達危害臨界點,害蟲大量發生初期須特別注意加強防治。 薊馬參考推薦藥劑如,10%克凡派水懸劑1000倍、50%滅賜克可濕性粉劑800倍、2.8%畢芬寧水懸劑1000倍、2.46%賽洛寧膠囊懸著劑2000倍、4.95%芬普尼水懸劑2500倍、18.2%益達胺水懸劑2000倍、11.7%賜諾特水懸劑4000倍等。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芒果 2012/09/0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二期作為水稻瘤野螟好發時期,臺南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 二期作為水稻瘤野螟好發季節,尤其在九至十月之颱風季節常出現田間密度升高現象,若未注意防範發生,可能危害水稻生育,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友加強注意田間發生狀況,及時做好防治工作,以免蟲害嚴重發生,影響收成。  水稻瘤野螟又稱縱捲葉蟲、捲葉蟲、葉尾蟲,是二期稻作之主要害蟲。往往在颱風過後隨西南氣流引入,造成田間大發生。縱捲葉蟲產卵於水稻葉片上,每隻雌成蟲可產卵100至300粒。初孵化之幼蟲啃食嫩葉葉肉,形成細白線之食痕,二齡後會將葉尖捲成筒狀,並藏匿其中,取食葉肉,殘留長條白色斑紋。水稻若於孕穗及抽穗期時遭受蟲害,會導致植株光合作用受阻,對產量及品質造成影響。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建議,在瘤野螟防治上可採行(一)清除田邊雜草:田邊溝渠或山邊雜草常為大量瘤野螟成蟲在水稻繁茂前棲息之場所,因此清除雜草可減少成蟲入侵。(二)合理施用氮肥:追肥時期若施用過量氮肥造成稻株生長過密及特別嫩綠,均有利於瘤野螟的繁殖與危害。(三)藥劑防治:防治的基準如下:(1)稻田間密度若達每平方公尺(20叢稻)平均1隻成蟲時,於7天後進行防治。(2)平均每叢稻有1隻幼蟲時,便需進行防治。防治上可施用15%布得芬諾可濕性粉劑1,000倍、75%毆殺松可溶性粉劑1,500倍或2.8%賽洛寧乳劑2,000倍液。農友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進行施藥,若有防治上的問題可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聯絡。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水稻 2012/09/0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今年夏季氣候常連續降雨,臺南場籲請農友注意水稻葉稻熱病及螟蟲防治。 今年夏季颱風多,也常連續降雨,水稻葉稻熱病已普遍發生,且田間亦出現水稻螟蟲蹤跡,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加強水稻葉稻熱病與水稻螟蟲之防治,避免危害造成損失。 葉稻熱病的病斑可分為抵抗型(褐色)、急性型(綠色)及停止型(灰綠色)三種。抵抗型病斑一般發生於抗病品種或病害流行期前一週;急性型病斑乃天候適合發病時出現的病斑,通常由下位葉開始發生,似綠豆皮色,可迅速蔓延到上位葉;停止型病斑則為急性型病斑遇到發病條件受阻時退化的老病斑,病斑成紡錘形,且較前二種為大。葉稻熱病的防治藥劑噴撒劑如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000倍或41.7%三賽唑水懸劑1,500倍,於插秧後35~45天撒佈一次,經14天再施藥一次。如已出現急性型病斑可噴施50%護粒松乳劑1,000倍或45%喜樂克拉乳劑1,200倍(加展著劑CS-7 2000倍)或40%亞賜圃乳劑 1000~1500倍(加展著劑新利農3000倍)或15%加普胺水懸劑2000倍或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 1,500倍,隔7天再施藥一次,共施用2次,其他防治藥劑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選用防治。常見之水稻螟蟲有大螟及二化螟,一齡幼蟲鑽入葉鞘造成側黃葉,二、三齡幼蟲心危害,造成農友俗稱之枯心及白穗,若於生育後期發生,將影響稻株稔實,降低品質及產量。水稻螟蟲防治需注意初期之防除,在田間葉鞘黃化達10%至15%以上時應立即施藥防治。後期防治則須掌握成蛾的發生,在田間成蛾密度達到每平方公尺一隻時為發生盛期,於其後7~10天施藥防治,可得到最好的防治效果。農友可選用二化螟蟲登記藥劑同時防治,如50%芬殺松乳劑1000倍或50%撲滅松乳劑1000倍或22.5%陶斯松乳劑450倍等,亦可於分蘗期及孕穗末期施用9%培丹粒劑或0.3%芬普尼粒劑進行預防。其他防治藥劑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選用。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水稻 2012/09/0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雨季期間,香蕉所籲請蕉農加強香蕉葉部病害防治作業,以確保香蕉良好之品質及產量。 午後雷陣雨頻仍,氣候高溫多濕,香蕉黑星病及葉斑病之病菌藉由雨水易發生傳播感染,對蕉株正常產期、產量及品質,影響極大,因此,進入中株期至即將抽穗之蕉園,請蕉農務必把握香蕉葉部病害防治時機加強做好葉部病害防治工作。 一、噴藥前宜重清園並割除下方嚴重受害之病葉(發病超過30%之枯葉),以減少感染源。進入終花期之果串,需先將果房適當整梳後,再行套袋。套袋後,需將套袋拉直,並避免套袋頂端因形成凹槽,造成雨水蓄集於套袋上方,引發套袋破裂及果房發生黑星病。二、採用系統性藥劑配方於清晨進行防治。噴藥方式及藥劑配方如下列(可任選一種,並宜輪流施用,避免產生抗藥性。注意此類藥劑不可直接噴及果房。): (一)、使用肩背式微粒動力噴霧機: (1)206.7g/L凡殺護矽得乳劑,每公頃0.5公升,加水至30公升。(2)23%亞托敏水懸劑,每公頃0.4公升,加水至30公升。 (二)、使用配置落地式捲軸噴藥管之動力噴霧機或自走式噴藥車:藥劑種類同前,惟藥劑濃度凡殺護矽得乳劑及亞托敏水懸劑調至1,000倍。(三)、其他防治藥劑及施藥配方,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選用。三、噴藥作業時,須做好安全措施,全程戴帽、戴口罩及穿長袖衣、長褲,避免皮膚接觸藥液,並將藥液儘量噴至葉片上方。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台東縣 香蕉 2012/09/07 香蕉研究所
「天秤」颱風可能再度來襲,臺東場籲請農友務必做好防颱措施。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表示,中央氣象局今日清晨再度對「天秤」颱風發布陸上颱風警報,雖然目前位置仍於恆春外海,但預估路徑有可能再度侵襲臺東地區,為避免再次造成農業損失,臺東場籲請農民務必做好防颱準備。「天秤」颱風上週五登陸後,強風豪雨已重創臺東地區,造成農業損失慘重。氣象局表示「天秤」颱風在外海停滯後,吸飽水氣又轉為中度颱風,受到強颱布拉萬與導引氣流影響,天秤移動速度將增快,且移動方向改為東北,預計28日早上5點颱風中心可能登陸恆春半島,路徑會沿著台灣東部北上。有鑑於上週「天秤」颱風帶來強陣風及豪雨,已對臺東地區農業造成損失,尤其是番荔枝、香蕉折枝落果及倒伏、水稻田淹水、荖葉園設施等損害最為嚴重,許多地區農民尚未完成災後復耕措施,颱風又即將來襲。因此,臺東場再次呼籲農友隨時注意颱風動態消息,務必做好下列防颱措施減輕損害。 (一)果樹:如番荔枝及其他果樹等,倒伏植株先於主幹根際部加以培土,保護根系,切忌勉強扶正;適當修枝,減少折枝倒伏危害;果園週邊排水溝保持暢通,避免積水;樹幹較柔弱之果樹,應立支架加強固定,避免風吹搖晃造成折枝及根部受害。(二)水稻:稻株生長多至分蘗期,已發生淹水之水田應儘速檢修排水溝渠道設施,清除田間排水溝雜草,以維持排水系統暢通,避免稻株再次淹水。(三)栽培設施:如荖花、荖葉園區應注意設施的防颱工作,及週邊排水溝保持暢通,尤其遮陰網務必綁緊。臺東場表示「天秤」颱風接連二次登陸,為避免臺東地區農業受損嚴重,已發布數次相關新聞稿、簡訊,提醒農友災前防颱及災後復耕、病蟲害防治等措施,若農友有相關問題,可洽詢本場農業技術服務團(電話089-322046)。 台東縣 水稻,番荔枝 2012/08/2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香蕉所籲請各單位宣導蕉農儘速進行「天秤」颱風後之蕉園復舊工作。 一、本(101)年8月24日受到「天秤」颱風過境,經強風豪雨侵襲後,部份蕉園植株及葉片明顯折斷或撕裂且有積水之虞。為促進蕉株正常生長,敬請宣導蕉農儘速做好蕉園復舊措施。二、依氣象局資料顯示,此颱風恐再回頭侵襲,請宣導各單位所屬轄區儘速進行蕉園防範補強措施,尤以蕉株設立防風支柱及綁繩工作為主。 復舊措施項目如下列: (一)、加強蕉園排水:此次颱風帶來豪雨,部份較低窪蕉園仍有積水,應儘速設法排水,促進新根發育,恢復蕉株生機。(二)、整理受害蕉株:1、幼苗及中株期:(1) 傾倒植株:倒伏或傾斜植株應在風後儘速扶正,莖基處並加以適當培土及壓實,保護根系。(2) 折斷蕉株:高度達中株以上之蕉株折斷時,應將母株自假莖折斷處切除,選留母株旁較大之優良吸芽苗一株,促其生長,並剷除其餘吸芽。約1.5公尺高以下之蕉株折彎者,可在折彎處切一傷口(超過假莖中心),使其新葉長出。正常蕉株,應保留受風折斷及下垂者之葉片,促進蕉株恢復正常發育。(3) 防風支柱:折損及老舊防風支柱應汰舊換新,以防採收期因果房增重再次折倒。為強化防風效果,進入抽穗期前後之高大蕉株,宜在其假莖上方高處或果串抽出處加強綁繩。高大蕉株假莖防風支柱綁繩工作約每隔60-70公分間距,進行一次綁繩作業。2、抽穗期:如蕉株已抽穗結果、且受害部分僅為葉柄折斷或葉片破裂者,宜斟酌加強疏除1~3果把,保留4~7果把,避免產期延後。3、接近採收期之果房保護措施:整株倒伏或折斷、且果房成熟度已達6~7分時,蕉果上方,應覆蓋蕉葉,以免發生日燒。下垂至地面之果房需襯墊蕉葉,避免與土壤接觸。(三)、合理施用肥料:風災後宜暫緩施肥。於天氣轉晴且土壤無積水情況下,仍按全年每株施用1.5~2.0公斤(如台肥特四號複合肥料)為本次應施之標準進行施肥。每株每次之施肥量約200~300公克,每3至4週施肥1次。(四)、加強清園工作:風災後折斷殘株及倒伏無用蕉株,應儘速清理,切斷為碎塊,促其腐化,以免象鼻蟲危害。(五)、加強病蟲害防治(災後無風雨日,儘速辦理):1.葉部及果房病害防治:香蕉葉部病害防治,宜採用系統性藥劑配方于清晨進行防治。防治配方如206.7g/L凡殺護矽得乳劑,每公頃0.5公升,加水至30公升,並以超微粒動力噴霧機噴施,或採用落地式動力噴霧機以1,000倍藥液噴施葉片,隔3~4週施藥1次。因風害破裂之果房套袋,亦需儘快更新,確保果房優良品質。2.象鼻蟲防治:宿根或舊植蕉區,宜用3%加保扶粒劑預防象鼻蟲危害。防治方式為:(1) 假莖象鼻蟲:將藥劑施放於葉鞘部,(2) 球莖象鼻蟲:施藥於塊莖周圍地面。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台東縣 香蕉 2012/08/27 香蕉研究所
颱風大雨接踵而至,臺南場呼籲農友加強水稻白葉枯病防治 今年颱風一個接一個,帶來的強風豪雨極適合水稻白葉枯病發生,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友提早作好防治工作,避免病害蔓延影響日後收成。 水稻白葉枯病的病原細菌可由水孔或傷口侵入,常在葉片邊緣形成波浪狀病斑,隨著葉脈往下蔓延,在葉脈兩側形成黃化病斑;另有一種病徵表現在葉片上,病斑初呈暗綠色水浸狀小斑,很快在葉脈間擴展為暗綠色至黃褐色的細條斑,嚴重時條斑融合成不規則形黃褐色至枯白病斑,對光看可見許多半透明條斑。露水未乾時,細菌會溢泌在葉緣水孔形成菌泥,隨人員走動或雨水而傳播。在第二期作高溫環境下,偶而會發生白葉枯病急速萎凋型病徵,更值得注意。 近來颱風接踵而至,所帶來的風雨造成稻葉傷口,有利病原細菌感染,加上今年夏季持續多雨的氣候,亦有利本病害之傳染及蔓延,應注意及早防治。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建議,防治上可種植中抗或耐病品種,注意合理化施肥,避免偏施氮肥以強健植株增加抗病性外,避免清晨露水未乾前行走於已發病之稻株間是相當重要的,所以施肥或噴藥工作儘可能在下午進行。 藥劑防治上,白葉枯病可施用14%嘉賜克枯爛可濕性粉劑1500倍(安全採收期14天)、33%克枯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000倍(安全採收期35天)、10%克枯爛可濕性粉劑1000倍(安全採收期15天)、10%鏈四環黴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4%撲殺熱粒劑,選用一種施用,並應注意遵守安全採收期。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水稻 2012/08/2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水稻害蟲密度逐漸升高,高雄場籲請農友注意防範。 瘤野螟及褐飛蝨同為長距離遷移性害蟲,在台灣可在雜草及玉米上越冬,但此時族群密度甚低,爾後,族群密度隨氣溫緩慢上升,加上可隨西南氣流自華南及呂宋島入侵,因此,二期稻作成為這些害蟲的好發期。瘤野螟以幼蟲危害水稻,第2齡幼蟲將葉片兩邊線綴成縱苞(因此又稱縱捲葉蟲),躲在其內啃食表皮及葉肉,族群密度高時幾乎所有葉片均被危害,造成滿田白葉的現象,嚴重影響水稻生長及稻穀稔實率;尤其在陰雨天,常遷離舊蟲苞另結新苞,因此天氣多陰雨時危害加重。褐飛蝨則是以成蟲及若蟲群集於稻叢基部吸食稻株養液,被害株基部常可見其分泌物所引起的煤煙病;當其密度低時,可導致稻株黃化,影響稔實率;族群密度高時,可使稻株於短期內迅速枯萎倒伏,造成所謂「蝨燒」的現象。 田邊溝渠的雜草是害蟲在水稻繁茂前的棲息場所,在水稻移植前清除稻田周圍雜草,可減少蟲源;另外,應避免過量施用氮肥或長期積水,以避免創造溫暖潮濕有利的害蟲生存條件;在藥劑防治方面,應特別注意孕穗末期至抽穗期的害蟲發生密度,若發現每平方公尺(20叢稻)有1隻瘤野螟成蟲,或平均每稻叢有幼蟲1隻以上時,即應施藥防治。在褐飛蝨方面,由於褐飛蝨的卵產在稻株基部組織內,藥劑對其毒性影響有限,因此施藥期應儘量選擇在若蟲發生期,以期達到最佳防治效果,當平均每叢水稻達5-10隻的蟲數時即可施藥1次,並視情況,間隔7-10天再施藥1次,即可有效抑制其族群增長。防治時,可選用能同時防治瘤野螟及褐飛蝨的藥劑,例如:19%矽護芬水基乳劑、15%布得芬諾可濕性粉劑、11.78%布芬第滅寧乳劑、50%毆殺松可濕性粉劑、22.5%陶斯松乳劑或40.64%加保扶水懸劑,或參考植保手冊其他核准用藥。 高雄市 ,屏東縣 水稻 2012/08/2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蓮花小黃薊馬族群密度高,臺南場籲加強防治。 蓮花田之小黃薊馬族群密度高,為確保蓮子及蓮藕之收成,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注意並加強防治。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調查蓮花之病蟲害時,發現小黃薊馬族群密度高,恐嚴重影響蓮花之正常生長,應特別注意防治工作。小黃薊馬因蟲體細小,喜歡躲藏在縫隙間,蓮葉在未展開前,最適宜其躲藏及危害,常造成展開之新葉皺縮。當薊馬密度高時,蓮蓬也會受害,導致褐化,影響蓮子的產量及品質。因此應注意田間蓮葉皺縮發生情形,及時施藥防治,以控制薊馬密度,防止其大量發生危害蓮蓬,避免嚴重損失。 防治蓮花小黃薊馬之推薦藥劑有20%亞滅培水溶性粉劑3000倍、9.6%益達胺溶液1500倍,安全採收期均為6天,2.9%貝他-賽扶寧乳劑1500倍,安全採收期10天。防治時以動力噴霧器進行藥劑噴灑,露水乾後將藥液噴至葉背及葉柄等害蟲棲息處,每隔 7天施藥一次,可確保防治效果。 嘉義縣 ,台南市 蓮藕 2012/08/2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香蕉所籲請各單位宣導蕉農儘速進行「蘇拉」颱風後之蕉園復舊工作。 受到本(101)年8月2日「蘇拉」颱風過境,帶來強風豪雨,部份蕉園植株及葉片明顯折斷或撕裂且有積水之虞。為促進蕉株正常生長,敬請宣導蕉農儘速做好蕉園復舊措施。 (一)、加強蕉園排水:此次颱風帶來豪雨,部份較低窪蕉園仍有積水,應儘速設法排水,促進新根發育,恢復蕉株生機。 (二)、整理受害蕉株: 1、幼苗及中株期:(1) 傾倒植株:倒伏或傾斜植株應在風後儘速扶正,莖基處並加以適當培土及壓實,保護根系。(2) 折斷蕉株:高度達中株以上之蕉株折斷時,應將母株自假莖折斷處切除,選留母株旁較大之優良吸芽苗一株,促其生長,並剷除其餘吸芽。約1.5公尺高以下之蕉株折彎者,可在折彎處切一傷口(超過假莖中心),使其新葉長出。正常蕉株,應保留受風折斷及下垂者之葉片,促進蕉株恢復正常發育。(3) 防風支柱:折損及老舊防風支柱應汰舊換新,以防採收期因果房增重再次折倒。為強化防風效果,進入抽穗期前後之高大蕉株,宜在其假莖上方高處或果串抽出處加強綁繩。高大蕉株假莖防風支柱綁繩工作約每隔60-70公分間距,進行一次綁繩作業。 2、抽穗期:如蕉株已抽穗結果、且受害部分僅為葉柄折斷或葉片破裂者,宜斟酌加強疏除1~3果把,保留4~7果把,避免產期延後。3、接近採收期之果房保護措施:整株倒伏或折斷、且果房成熟度已達6~7分時,蕉果上方,應覆蓋蕉葉,以免發生日燒。下垂至地面之果房需襯墊蕉葉,避免與土壤接觸。 (三)、合理施用肥料:風災後宜暫緩施肥。於天氣轉晴且土壤無積水情況下,仍按全年每株施用1.5~2.0公斤(如台肥特四號複合肥料)為本次應施之標準進行施肥。每株每次之施肥量約200~300公克,每3至4週施肥1次。 (四)、加強清園工作:風災後折斷殘株及倒伏無用蕉株,應儘速清理,切斷為碎塊,促其腐化,以免象鼻蟲危害。 (五)、加強病蟲害防治(災後無風雨日,儘速辦理): 1.葉部及果房病害防治:香蕉葉部病害防治,宜採用系統性藥劑配方于清晨進行防治。防治配方如206.7g/L凡殺護矽得乳劑,每公頃0.5公升,加水至30公升,並以超微粒動力噴霧機噴施,或採用落地式動力噴霧機以1000倍藥液噴施葉片,隔3~4週施藥1次。因風害破裂之果房套袋,亦需儘快更新,確保果房優良品質。 2.象鼻蟲防治:宿根或舊植蕉區,宜用3%加保扶粒劑預防象鼻蟲危害。 防治方式為:(1)假莖象鼻蟲:將藥劑施放於葉鞘部。(2)球莖象鼻蟲:施藥於塊莖周圍地面。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台東縣 香蕉 2012/08/06 香蕉研究所
香蕉所籲請蕉農加強香蕉黑星病及葉斑病防治作業,以確保香蕉良好之品質及產量 近日午後多雨,易藉由雨水快速傳播之香蕉葉部病原菌(黑星病及葉斑病為主),蔓延擴散,對蕉株正常產期、產量及品質,均有極大之影響。因此,中株期或已進入抽穗期蕉株,謹請蕉農務必把握香蕉葉部病害正確防治時機,做好葉部病害防治工作。 噴藥前宜先清園並割除下方嚴重受害之病葉(發病超過30 %之枯葉),以減少感染源。進入終花期之果串,需先將果房適當整梳後,再行套袋。套袋後,需將套袋拉直,並避免套袋頂端因形成凹槽,造成雨水蓄集於套袋上方,引發套袋破裂及果房遭受黑星病菌感染之虞。 噴藥方式及藥劑配方如下列(可任選一種): (一)、使用肩背式微粒動力噴霧機: 蕉園使用(1)25%普克利乳劑每公頃0.4公升,加水至30公升。(2)206.7g/L凡殺護矽得乳劑,每公頃0.5公升,加水至30公升或(3)23%亞托敏水懸劑,每公頃0.4公升,加水至30公升等三種系統性藥劑,每3-4週輪替噴施,以防田間病原菌產生抗藥性。 (二)、使用配置落地式捲軸噴藥管之動力噴霧機或自走式噴藥車:藥劑種類同前,惟此三種系統性藥劑濃度均需調至1000-2000倍。(三)、其他防治藥劑及施藥配方,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選用。 由於多雨期間終花之果房易受雨水傳播真菌性病害,如黑星病菌將導致果房黑斑瑕疵,疏花整把套袋前,可用50%甲基多保淨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施果房一次,同時可預防炭疽病之發生。噴藥作業時,須做好安全措施,全程戴帽、戴口罩及穿長袖衣、長褲,避免皮膚接觸藥液,並將藥液儘量噴至葉片上方。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台東縣 香蕉 2012/08/03 香蕉研究所
「蘇拉」颱風逼近,臺東場籲請農友及早進行防颱措施減少損失 位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第9號颱風「蘇拉」逐漸朝著臺灣東部接近,且威力持續增強中,中央氣象局預估颱風有可能在台灣登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籲請農民應及時進行防範措施,以減少災害損失。目前台東地區受到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開始有間歇陣雨及強風,中央氣象局依目前路徑推測估計,「蘇拉」對台灣陸地影響最大的時間,約在8月1日晚上到2日晚上之間。 有鑑於強風豪雨過後,對農作物及生產設施常造成重大損失,臺東場籲請農友隨時注意氣象動態與消息,並及早進行下列防颱措施: 一、果樹方面:(一)番荔枝(釋迦):成熟果實應儘速採收,以減少損失,果園週邊排水溝保持暢通;病害管理需預防果疫病(可使用76.5%銅滅達樂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80%福賽得水分散性粒劑500倍,進行防治),及果腐病(可使用50%枯草桿菌可濕性粉劑800倍或62.5%賽普護汰寧水分散粒劑1500倍,進行防治)。(二)鳳梨釋迦:已完成夏季修剪正值開花期之果園,在強風豪雨過後,如開花之新梢受損嚴重,可在天晴後,立刻進行二次修剪,促進再次開花之機會,天氣晴朗時加強人工授粉次數;其他注意事項如番荔枝。(三)柑橘類:如文旦柚、桶柑、茂谷柑、臍橙及晚崙西亞等,需注意落果;連續降雨後易得潰瘍病,可使用72%波爾多液可濕性粉劑500倍、56%氧化亞銅可濕性粉劑600倍、81.3%嘉賜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進行防治,注意果園排水。(四)香蕉:成熟的果實應提早採收;果園週邊排水溝保持暢通。 二、水稻方面:(一) 颱風前:已完成插秧之水稻秧苗,可進行灌水至葉尖頂部,避免強風吹襲造成幼嫩葉片破裂,影響生長,惟颱風過後則應急速排水。檢修排水溝渠道設施,清除田間排水溝雜草,以維持排水系統暢通,避免大雨過後積水。(二) 颱風過後:水稻田若發生缺株現象,應即補植;受害之幼苗水稻田應暫時保持排水狀態,讓田間保持濕潤狀約2天,待稻株長出新葉或新芽後,再行灌水,但不宜過深,並補施少許氮肥(每分地施用硫酸銨以不超過10公斤為原則),稻株恢復正常生長後,增施肥料並進行一般的栽培管理。 三、樹豆及洛神葵:注意田間排水問題,避免積水過後造成根部腐爛;強風常造成植株倒伏,可立支柱防強風;颱風過後,倒伏植株在不傷及根部下立即扶起,並加以培土固定。四、荖花荖葉:颱風來臨前,應巡視田區,注意排水系統有無土石淤積,應予以清除;颱風過後需預防疫病及細菌性角班病(臭葉)。 台東縣 水稻,番荔枝,香蕉,桶柑,柚,茂谷柑 2012/08/0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柑橘園銹密度偏高,臺南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確保果品品質 柑橘為主要經濟果樹之一,包含麻豆文旦、白柚、西施柚、椪柑、柳橙、茂谷柑、明尼吉柚及葡萄柚等,種類相當多樣。目前正值中果期,果實極易受銹危害,經監測多數柑橘園之銹密度有明顯偏高現象,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加強銹之防治工作,避免外觀受損,以確保果實品質。 銹體型很小,體長僅0.12公厘左右,成為淡黃色,圓錐形,末端略尖,乾旱季節為其密度之高峰期,成蟲及若蟲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果皮或葉片表皮細胞,吸取汁液危害,果實油胞受到危害,內含的芳香油溢出經空氣氧化,常使被害部位產生暗褐色至黑色的極細之黑點。 當銹密集危害時往往使果實整個受害,形成局部或全部黑褐色之外觀,一般農民稱之為黑柑,雖對產量影響不大,但嚴重危害果實外觀,造成商品價值低,影響收益。由於銹體型細小,若未注意防治,當發現被害狀才防治往往為時已晚,因此請果農多注意防患。 20%畢達本可濕性粉劑3000倍、42%克芬水懸劑3,000倍、2%阿巴汀乳劑2000倍、50%汰芬隆可濕性粉劑1000倍、30%福隆納乃得水懸劑1000倍、5%芬普水懸劑1000倍、25%新殺乳劑1000倍或 50%芬佈賜水懸劑2000倍等或參考植物保護手冊登記藥劑進行防治,噴藥防治時應特別注意安全採收期,避免農藥殘留問題。施藥時應將全園植株噴濕,特別加強果實部份,以提高防治效果。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椪柑,柳橙,柚,葡萄柚,茂谷柑,美女柑,白柚,文旦柚 2012/07/3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發佈水稻螟蟲(二化螟蟲、三化螟蟲)及水稻水象鼻蟲防治警報,苗栗場籲請農友注意防治 發佈水稻螟蟲(二化螟蟲、三化螟蟲)及水稻水象鼻蟲防治警報,請轉知農友注意防治。螟蟲需注意初期防治,幼株葉鞘變黃達10~15%以上時,應即行施藥。水象鼻蟲於水稻生育初期,成蟲每叢平均0.5隻以上時施藥一次。 一、水稻螟蟲 (一)二化螟蟲防治藥劑及方法: 1.6%培丹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30公斤。 2.0.3%芬普尼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20公斤。 3.50%撲滅松乳劑1000倍。 4.50%賽達松乳劑1000倍。 5.40.64%加保扶水懸劑1200倍。 (二)三化螟蟲防治藥劑及方法: 1.50%撲滅松乳劑1000倍。 2.50%芬殺松乳劑1000倍。 3.6%培丹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30公斤。 4.50%益滅松可濕性粉劑1000倍。 (三)防治應注意事項: 1.稻田避免施用過量氮肥,以免誘引螟蛾前來產卵。 2.水稻收穫後稻應妥善處理,切忌堆積於田間而成為次期作之蟲源。 3.本蟲害在葉鞘變黃達10-15%時,應即行施藥,方可達到防治效果。 二、水稻水象鼻蟲 (一)防治藥劑及方法: 1.9%培丹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20公斤。 2.5%免扶克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40公斤。 3.6%培丹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30公斤。 4.3%加保扶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60公斤。 5.3%丁基加保扶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60公斤。 (二)防治應注意事項: 1.年發生兩世代以上,成蟲在田畔、草叢等潮濕地方藏身,水稻移植後,侵入本田危害。 2.改善耕作環境:(1)清除田間周圍雜草,減少中間寄主及越冬場所。(2)整田儘量整平,避免積水誘引成蟲侵入。(3)控制周圍灌溉排水,田間盡量保持低水位(0.5公分),以減少成蟲在水面下葉鞘組織 產卵機會。(4)分蘗期後曬田,減少幼蟲殘存。 苗栗縣 水稻 2012/07/2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甜柿白粉病及角斑病已在中部地區零星發生,臺中場籲請農民加強防治工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調查中部地區甜柿白粉病及角斑病發生情形,發現產地的甜柿葉片已零星受害,該病害警戒區域包括臺中市及南投縣各鄉鎮,為避免造成經濟損失,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民儘速加強自有甜柿園的管理作業。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張致盛指出近日氣候乾燥,晨間有霧及日夜溫差大(中、低海拔山區),甜柿白粉病已零星發生,受害葉片初期產生一層白色粉末,至後期轉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病斑,可見黑色突起的小顆粒狀著生。甜柿角斑病最初於葉片形成淡黃色之斑點,邊緣不甚明顯,罹病部葉脈逐漸黑化,呈現蛛絲狀。一般在6 月出現病徵,平地又比山區早發病。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表示:以上兩種病害可潛伏在前一年殘留的枝條上越冬,至翌年藉著風雨感染嫩葉造成為害,因此防治時應注意田間清潔衛生,清除枯枝、落葉以減少感染源;同時避免氮素肥料過度施用,以降低植株的抗病性。甜柿白粉病之防治藥劑有40%邁克尼可濕性粉劑12000倍、35.15%銅合硫磺水懸劑600倍、30%賽福座可濕性粉劑3000倍、25%撲克拉乳劑6000倍或25%撲克拉水基乳劑6000倍,於發病初期選擇一種藥劑使用。甜柿角斑病可於發病初期使用40%邁克尼可濕性粉劑4000倍、23.6%百克敏乳劑3000倍或40%克熱淨(烷苯磺酸鹽)可溼性粉劑1500倍進行防治。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甜柿 2012/07/2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臺東局部地區釋迦害蟲有密度升高趨勢,臺東場籲請農友注意防範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表示,由於臺東地區近來高溫乾燥,卑南鄉、臺東市、太麻里地區番荔枝果園葉蟎密度有升高趨勢;部分果園則發現有斑螟蛾或花姬捲葉蛾為害情形,該場籲請農友加強巡視果園,適時採行防治措施,以降低害蟲密度,減少損失。 臺東場指出,葉蟎類害蟲俗稱紅蜘蛛,於葉背吸食葉片汁液,造成銹色斑塊,阻礙葉片行光合作用,嚴重時造成落葉影響果樹生長。斑螟蛾俗稱「黑蟲」成蟲偏好產卵於中小果鱗溝,幼蟲孵化後即鑽入果肉取食,造成果實黑化,被害果實初步呈局部黑變木乃伊化;花姬捲葉蛾幼蟲為紅褐色,體長約12公厘,為害楊桃、荔枝、番荔枝等,近日田間調查多可發現其為害,為害狀近似於釋迦斑螟蛾,雌蛾將卵產於中果至大果果皮,幼蟲孵化後即鑽入果內或於果皮鱗目上取食,將糞便排出果實表面,同一果實可見多處蟲孔,若疏於防治,甚至可能造成果實被害,影響番荔枝產量。 有關前揭害蟲,臺東場建議採行下列防治方法: 一、葉蟎類:1.果園以草生栽培或架設略高於果樹的噴水噴頭,或於果樹行間設置灌溉用的黑色塑膠軟管,乾旱期可進行灌溉,維持果園微濕度,以減少葉蟎及薊馬的蔓延。2.藥劑防治:以殺蟎劑1%密滅汀乳劑1500倍、50%馬拉松乳劑1000倍、10%芬普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20%畢達本可濕性粉劑2000倍等任選一種全園噴施。 二、果實斑螟蛾及或花姬捲葉蛾:1.剪除被害果實,落實清園管理:由於本害蟲幼蟲在孵化後鑽入果實內蛀食,被害果實如不清除,則可能成為害蟲滋生源。因此必須把被害果實剪下後,浸水或使用肥料袋收集移出田間,減少蟲源。2.套袋防治:在番荔枝正進入結小果全盛期,於斑螟蛾幼蟲大發生前,以42%益洛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全園噴施後,再將果實套袋,即能避免幼蟲為害,也可防止東方果實蠅及粉介殼蟲的為害。3.藥劑防治:(1)若發現每10顆果實平均有10隻幼蟲蛀孔,全園施用42%益洛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或2.4%第滅寧水懸劑1500倍防治。(2)目前正值第一期果採收期、第二期果生長期,若遇斑螟蛾或花姬捲葉蛾為害,應慎選藥劑,避免農藥殘留過量,建議可選用安全採收期較短之藥劑,如2.4%第滅寧水懸劑1500倍防治。 參考上列藥劑作全園噴施;但必須注意避免在11點~下午3點間噴藥,以免造成高溫藥害。其他防治藥劑及方法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若有防治上的問題請洽臺東場植物保護研究室(089-325110)或洽各區病蟲害診斷服務站(免付費專線電話:0800-069-880)。 台東縣 番荔枝 2012/07/1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花蓮場籲請農友進行斜紋夜蛾防治工作 「夜盜蟲」就是斜紋夜蛾,其食性幾乎是見綠就吃,是種植蔬菜的農友最傷腦筋的害蟲之一。目前天氣轉熱,正適合斜紋夜蛾繁衍,為了減輕其所造成的嚴重經濟損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友進行防治工作,在其密度尚未上升時予以壓制,以降低其族群密度,確保農產品的產量與品質。 台灣全年氣候皆適合斜紋夜蛾繁衍,尤其與夏季更是其高峰期,其習性晝伏夜出,幼蟲取食量驚人,常常對蔬菜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近年來蔬菜殘留農藥情形極被重視,因此除了農藥之外,其實還有一些好的防治技術能夠成功壓制斜紋夜蛾,花蓮農改場針對斜紋夜蛾的生活習性及配合推動安全農業政策,整合了不同的防治技術,以提供農友最完善的防治策略。 1. 大量誘殺雄蟲:在蔬菜種植前兩星期,懸掛搭配斜紋夜蛾性費洛蒙的中改式誘蟲盒於園區「周圍」。藉由大量誘殺雄蟲,降低雌蟲的交尾機率,使得族群密度受到壓抑。懸掛距離為20-50公尺,以降低初期族群密度為目標。 2. 蘇力菌防治幼蟲:在定植後,每週噴施不同廠牌的蘇力菌降低幼蟲密度。斜紋夜蛾幼蟲的活動能力強,在大發生時,甚至能成群結隊遷移,為避免由鄰田遷移過來的幼蟲危害,因此提前進行幼蟲防治工作相當重要。蘇力菌是一種很安全的微生物製劑,其作用機制是當鱗翅目幼蟲取食後會造成幼蟲腸體破裂,導致幼蟲死亡,因此對人體無害,就算在採收前施用都不會有安全的顧慮。另一方面,蘇力菌也能與其他農藥混合施用,除了省工,更能降低抗藥性的發生。 3. 合理使用農藥:防治斜紋夜蛾的藥劑很多,依據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推薦藥劑,因此購買前應跟農藥販售業者再三確認,該農藥是否有推薦施用在欲噴施的作物上,以免因施用未推薦藥劑而造成藥害、藥效不佳或殘留農藥等疑慮。同時也要考慮安全採收期的限制,以免發生殘留農藥過量的問題。 梅雨季節結束,進入炎熱的夏季,高溫少雨是適合斜紋夜蛾發生的季節。藉由不同防治技術的整合,將農藥使用量降低,除了節省成本,也能夠降低蔬菜上殘留農藥的風險。若在病蟲害防治技術或藥劑使用方面有疑問,請洽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作物環境課植物保護研究室,電話03-8521108轉360或03-8535915。 宜蘭縣 ,花蓮縣 甘藍,小白菜,包心白菜,青江白菜,蕹菜,菠菜,萵苣,芥藍,油菜,葉用甘藷 2012/07/1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蓮花小黃薊馬密度上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加強防治 蓮花田之小黃薊馬密度正逐漸增加,適逢開花結果期間,為確保蓮子及蓮藕之收成,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注意並加強防治。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說明,小黃薊馬因蟲體細小,喜歡躲藏在縫隙間,蓮葉在未展開前,最適宜其躲藏及危害,常造成展開之新葉皺縮。當薊馬密度高時,蓮蓬也會受害,導致褐化,影響蓮子的產量及品質。因此應注意田間蓮葉皺縮發生情形,及時施藥防治,以控制薊馬密度,防止其大量發生危害蓮蓬,避免嚴重損失。 防治蓮花小黃薊馬之推薦藥劑有20%亞滅培水溶性粉劑3000倍、9.6%益達胺溶液1500倍,安全採收期均為6天,2.9%貝他-賽扶寧乳劑1500倍,安全採收期10天。防治時以動力噴霧器進行藥劑噴灑,露水乾後將藥液噴至葉背及葉柄等害蟲棲息處,每隔 7天施藥一次,可確保防治效果。葉上如發現有鱗翅目之斜紋夜盜蟲啃食時,可同時防治,或另以蘇力菌防治。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蓮藕 2012/07/1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花蓮場籲請果農進行東方果實蠅防治工作 「蜂仔」就是國際間惡名昭彰的東方果實蠅,也是果農們最傷腦筋的害蟲,其危害之水果種類多達80種以上。目前正值水果的盛產期,因此東方果實蠅的族群密度也開始攀升,為了減輕其所造成的嚴重經濟損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呼籲果農進行防治工作,在其密度尚未上升時予以壓制,以降低其族群密度,確保水果產量與品質。 台灣全年氣候皆適合東方果實蠅繁衍,尤其夏季更是其高峰期,雌蟲產卵於果實內,孵化後的幼蟲蛀食果肉,造成果實腐爛及落果等現象,嚴重影響水果的品質及產量。另一方面,東方果實蠅會隨著各種水果產期不同而遷移,增加了防治上的困難度。花蓮農改場針對東方果實蠅的生活習性及配合推動安全農業政策,整合了不同的防治技術,以提供果農在不同果樹生長時期最完善的防治策略。 大量誘殺雄蟲:在果樹開花期前一個月,在果園「周圍」懸掛含毒甲基丁香油誘殺劑,誘引大量雄蠅前來舐食而中毒死亡,造成雄蠅大量減少,使得雌蠅不易找到交配對象而無法繁衍後代,藉以達到降低東方果實蠅族群密度的目的,此防治技術若能結合周圍其他果園成為共同防治,將會發揮最大的防治功效。目前含毒甲基丁香油政府皆有發放至各鄉鎮地區農會,請農友前往索取。 黃色黏板誘殺成蟲:在開花期後期,由於東方果實蠅對黃色有趨集性,因此在果園「內部」積極懸掛黃色黏板可以降低東方果實蠅的成蟲數量,近年來除黃色黏板外,黃色噴膠已廣為農民使用,一般建議噴施於白色或透明的物體上,但是若將其直接噴施於黃色物體上,不但能夠減少噴膠的使用量,更能增加誘引的點數,將防治效果再提升。 套袋保護最省工:當進入幼果期時要實施套袋措施,防止東方果實蠅產卵危害,同時也能降低防治其他病蟲害的藥劑殘留於果實上。 清園工作最基本:儘早清除生長不良的幼果,並以塑膠袋收集,密封後置於太陽下曝曬,以殺死被害果內的卵及幼蟲,避免其羽化為成蟲後再度危害。在果實採收之後,應將廢棄果實集中清除,以免變成東方果實蠅繁衍溫床,使其成為其他果園的為害來源。 由於東方果實蠅隨果樹產期移動,因此若能結合其他農友一起進行防治工作,將東方果實蠅的族群密度壓制下來,果農就能免於被東方果實蠅危害的恐懼,而且降低防治東方果實蠅的藥劑噴施次數,除了降低農藥成本,而且能讓消費者吃到更安全的水果。若在病蟲害防治技術或藥劑使用方面有疑問,請洽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作物環境課植物保護研究室,電話03-8521108轉360或03-8535915。 宜蘭縣 ,花蓮縣 2012/06/2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連日大雨,臺南場提醒農民加強雨後木瓜復育 梅雨及颱風帶來連續豪雨,雲嘉南地區木瓜因排水不良及土壤水分過高,容易造成根部缺氧腐爛,放晴後引起植株萎凋等症狀,果實及葉片則因疫病等病菌感染而發生腐爛及落果現象,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果農進行清園及病害防治工作,並採取相關復育措施,以降低雨害損失。 木瓜為肉質根,土壤水分過高及淹水容易造成根部缺氧及腐爛,致使土壤水分及養分無法正常吸收,通常於雨後放晴時,因葉片蒸散速度加劇,導致葉片及植株產生萎凋情形,嚴重時會造成全株衰弱及死亡。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建議雨後加強畦溝排水,避免積水,放晴後可掀開塑膠布促進土壤水分蒸發,提高土壤通氣性。 植株復育部分,病果、病葉及下垂黃化葉片應先割除,確實清園後進行藥劑噴施時可添加稀釋液肥,同時進行病害防治及葉片施肥作業,可促進植株恢復樹勢,若結果植株萎凋情形嚴重,應進行疏果工作,以不良果、軟化果及幼果優先,可減少植株養分損耗,以利根部及葉片恢復生長。 木瓜雨後嚴重病害為疫病及炭疽病,疫病及炭疽病病原菌均會藉由雨水飛濺或流水傳播,陰雨環境中濕度高,有利於病原菌侵染及繁殖而造成果實腐爛。果疫病之被害果首先會出現水浸狀病斑,並有膠狀物滲出,隨病勢進展於果實表面產生白色菌絲體,患部產生之孢囊及游走子,會繼續感染鄰近健康果實。至於炭疽病可危害老葉、葉柄、果柄及果實,以成熟果實上之病徵最明顯,病菌菌絲並可侵入果實組織,造成組織變色、變軟,並散發異味,多數病斑融合後更加速果實腐爛,下雨時分生孢子容易藉雨水的飛濺與氣流的帶動傳播。因此儘速清除植株上罹病果實及田間落果,為目前防止病害繼續蔓延之首要工作,再配合施藥防治,才能有效控制病害之蔓延。 藥劑防治上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登記之之木瓜果疫病藥劑:50%達滅芬可濕性粉劑3000倍,安全採收期9天;23%亞托敏水懸劑1000倍,安全採收期 9天;9.4%賽座滅水懸劑2000倍,安全採收期12天;81.3%嘉賜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安全採收期6天。 炭疽病之登記藥劑則有:38%白列克敏水分散性粒劑,1500倍,安全採收期12天;62.5%賽普護汰寧水分散性粒劑1500倍,安全採收收期9天;23%亞托敏水懸劑2500倍,安全採收期9天;80%福賽快得寧可濕性粉劑1200倍,安全採收期6天;70%甲基鋅乃浦可濕性粉劑400倍,安全採收期9天。並請遵守安全採收期。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木瓜 2012/06/2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發佈草莓苗期炭疽病防治警報,苗栗場籲請農友注意防治 近來氣候高溫多濕,相當適合草莓苗期炭疽病發生,籲請農友注意防治適期。 防治藥劑及方法:(1)53%腐絕快得寧可濕性粉劑1200倍。(2)24.9%待克利乳劑3000倍。(3)24.9%待克利水懸劑3000倍。(4)23.6%百克敏乳劑3000倍。 防治應注意事項:(1)請加強母株的防治,若育苗區母株已呈現萎凋狀,請清除勿留在園區。(2)去除老葉之傷口為炭疽病菌侵入冠部之重要關鍵,老葉去除後應施用藥劑,以防病菌感染。育苗區之葉片、走蔓若有炭疽病斑,請將較嚴重之葉片或走蔓去除,再配合藥劑之噴施。(3)噴施藥劑時須特別注意冠部亦應有足夠之劑量,因冠部若腐壞會造成植株萎凋死亡。農友如果有任何技術上的疑問,可以直接洽詢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諮詢專線037-236583或病蟲害診斷專線037-236619,或各鄉鎮市公所、農會。 苗栗縣 草莓 2012/06/2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香蕉所籲請蕉農儘速做好颱風季之蕉園預防工作 本(101)年度颱風侵襲季節提前來臨,香蕉遭受強風暴雨襲擊後,經常造成蕉農重大損失,因此,蕉園若能提早做好防颱準備,將可避免嚴重損失。 颱風前、後採行措施如下,敬請參考:(一)、颱風前:防風支柱設置,應汰舊換新。中株期後蕉株必須插立防風支柱,且將假莖以塑膠繩繫緊。蕉株綁繩部位一般分成三處,由假莖離地100公分高處起,向上進行綁繩作業,每隔約100公分處綁繩一次。尤以抽穗蕉株果軸彎曲處最為重要,以防強風來襲時,足夠支撐香蕉植株及果串重量,避免蕉株傾斜及倒伏風險。(二)、颱風後:強風豪雨侵襲後,許多蕉園葉片嚴重受損,為促進蕉株正常生長,務必儘速做好蕉園復舊措施。 復舊項目如下: 1、加強蕉園排水:颱風帶來豪雨,部份較低窪蕉園可能積水,應儘速設法排水,促進新根發育,恢復蕉株生機。 2、整理受害蕉株:(1)、幼苗及中株期:(A).傾倒植株:倒伏或傾斜植株應在風後儘速扶正,莖基處並加以適當培土及壓實,保護根系。(B).折斷蕉株:高度達中株以上之蕉株折斷時,應將母株自假莖折斷處切除,並選留母株旁較大之優良吸芽苗一株,促其生長,並剷除其餘吸芽。約1.5公尺高以下之蕉株折彎者,可在折彎處切一傷口(超過假莖中心),使其新葉長出。正常蕉株,應保留受風折斷及下垂者之葉片,促進蕉株恢復正常發育。(C).防風支柱:折損及老舊防風支柱應汰舊換新,以防採收期因果房增重再次折倒。(2)、抽穗期:如蕉株已抽穗結果、且受害部分僅為葉柄折斷或葉片破裂者,宜斟酌加強疏除1~3果把,保留4~7果把,避免產期延後。(3)、接近採收期之果房保護措施:,整株倒伏或折斷、且果房成熟度已達6~7分時,蕉果上方,應覆蓋蕉葉,以免發生日燒。下垂至地面之果房需襯墊蕉葉,避免與土壤接觸。 3、合理施用肥料:風災後宜暫緩施肥。於天氣轉晴且土壤無積水情況下,按全年每株施用1.5~2.0公斤(如台肥特四號複合肥料)標準,進行近期之合理化施肥作業。每株每次之施肥量約200 ~ 300公克,每3至4週施肥1次。 4、加強清園工作:風災後折斷殘株及倒伏無用蕉株,應儘速清理,切斷為碎塊,促其腐化,以免象鼻蟲危害。為促進蕉株生長勢之回復,折斷吊掛假莖旁之葉片暫緩割除。俟蕉株新葉展開3-4片後,再行枯葉割除工作。 5、加強病蟲害防治(災後無風雨日,儘速辦理):(1).葉部病害防治:香蕉葉部病害防治,宜採用系統性藥劑配方且於清晨進行防治。防治配方如206.7g/L凡殺護矽得乳劑,每公頃0.5公升,加水至30公升,並以超微粒動力噴霧機噴施,或採用落地式動力噴霧機以1000倍藥液噴施葉片,隔3~4週施藥1次。(2).象鼻蟲防治:宿根或舊植蕉區,宜用 3 % 加保扶粒劑預防象鼻蟲危害。防治方式為:(A).假莖象鼻蟲:將藥劑施放於葉鞘部。(B).球莖象鼻蟲:施藥於塊莖周圍地面。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香蕉 2012/06/21 香蕉研究所
連日大雨易造成果樹疫病大發生,高雄場籲請農友注意防範 高屏地區降下豪雨,造成部分果園積水或枝葉折損,提高雨後病害發生的機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 以下簡稱高雄場 ) 籲請農友注意防範木瓜、番石榴、檸檬及芒果病害發生。於雨後稍有放晴時儘快排乾積水,清除園區殘枝落果,以降低病原菌密度,並適當整理枝條提高通風性,並施用疫病、炭疽病等病害的正確藥劑,防範雨後可能發生的病害。 高雄場黃場長表示,目前正值木瓜產季,經連日大雨後容易引起木瓜疫病及根腐現象,應於雨後儘快排乾積水,低漥或易積水地區,如有設置抽水機者應立即啟動抽水。天氣放晴時,全面覆蓋塑膠布之果園,應將畦面的塑膠布掀開,讓土壤中過多的水分儘快蒸發,縮短根部浸水時間、避免發生根腐;另外,果實茂密的木瓜樹在雨後如已出現樹勢衰弱現象,則應適當疏果並剪除已下垂的下位葉,以減少養分虛耗,加快樹勢恢復。 黃場長指出,由於木瓜受疫病危害後於果實出現水浸狀並產生白色菌絲及大量病原菌,因此雨後一定要盡快將罹病果、落果及枝葉清離園區,以減少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的病原密度;雨後採收的果實則應風乾後再裝箱,避免果實儲運過程發生嚴重疫病。番石榴、檸檬及芒果同樣應注意枝條整理及清園工作,並選用適當的藥劑防範疫病、瘡痂病及炭疽病,以降低雨後可能產生的損害。但芒果果園如已近採收期,已不適合施用農藥者,則可選用安全採收期較短的藥劑或施用石灰硫磺合劑。 黃場長進一步說明在藥劑選用方面,木瓜果實疫病可施用 23% 亞托敏水懸劑 1000 倍(安全採收期 9 天)、 50% 達滅芬可濕性粉劑 3000 倍(安全採收期 9 天)等;番石榴疫病則可選用 27.12% 三元硫酸銅水懸劑 800 倍 ( 安全採收期 6 天 ) ;另外,可選用 39.5% 扶吉胺水懸劑 2000 倍 ( 安全採收期 6 天 ) 或 70% 甲基多保淨可濕性粉劑 1000 倍 ( 安全採收期 6 天 ) 防治番石榴炭疽及瘡痂病,或可參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的植物保護手冊網站( http://www.tactri.gov.tw/htdocs/ppmtable/ ),選用其他核准使用藥劑進行防治,施藥時應提高噴藥的均勻度,藥液顆粒則越細效果越好。 在豪雨發生後,高雄場已立即成立災後技術服務團, 如有作物復育或復耕的相關技術問題需要協助,請農民朋友不要客氣,直接撥打 08-7389052 或 08-7389087 服務專線電話,高雄場技術服務團將全力提供必要的協助服務 。 高雄市 ,屏東縣 木瓜,番石榴,芒果,檸檬 2012/06/1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臺東場籲請釋迦果農雨後加強防治炭疽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表示,最近梅雨季節,峰面加上西南氣流影響,造成臺東地區從5月中旬至今接連有雨,臺東場目前監測太麻里及臺東地區部分番荔枝果園,發現果實有黑變情形發生,經帶回實驗室檢驗為炭疽病,為避免疫情蔓延,臺東場籲請農友於雨後加強巡視果園,必要時採取防治措施,以減少損失。 番荔枝炭疽病為番荔枝果實常見病害之一,本病原菌為弱病原性,會潛伏在枝條、果實及葉片,當環境適合時才伺機發病。一般在溫度25~28℃,尤以春末夏初及秋末冬初連日有雨季節,雨後悶濕時最易發病。病害剛發生時,會在果實鱗目表面產生灰黑色,帶點粉粉感覺的病徵,當病斑逐漸發展,會呈黑色帶灰的顏色,有時會鱗目上產生龜裂,數日後,病斑上通常會產生橘紅色孢子堆,可藉由風雨傳播,成為田間主要感染源。 本病害多發生在植株通風不良部位,農友若疏於防範會導致園內大多數果實被感染,造成重大損失。因此,籲請農友若發現前述病徵時,應立即採取下列適當的防治措施: 1.果園管理:適當修剪枝條,避免植株過於茂密,增加通風。修剪後的枝條及病果,切勿丟棄在植株基部,務必帶出果園銷毀,雖然費工,卻是降低病害發生最好的方法。 2.藥劑防治:請依據植物保護手冊推薦防治藥劑,如23.6%百克敏乳劑3000倍、70%甲基多保淨可溼性粉劑1000倍、40%克熱淨(烷苯磺酸鹽)可溼性粉劑1500倍、25.9%得克利水基乳劑1500倍、80%免得爛水分散性粒劑500倍、50%三氟敏水分散性粒劑4000倍、23%亞托敏水懸劑2000倍、50%撲克拉錳可濕性粉劑6000倍、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400倍、325g/L亞托待克利水懸劑3000倍及62.5%賽普護汰寧水分散性粒劑1500倍(本劑可同時兼防果腐病,施用時務必單劑使用)。 使用藥劑時請確實遵守相關規定及注意事項,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濃度。另外,噴藥車施藥時應放慢速度,使藥劑能均勻撒布在植株葉面、枝條及果實上。農友在防治上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來電本場植物保護研究室洽詢,電話089-325015,亦可至本場農業推廣課索取番荔枝果實常見病害簡易診斷技術手冊。 台東縣 番荔枝 2012/06/1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香蕉所籲請蕉農注意梅雨季節期間香蕉葉部病害防治工作 今年梅雨季節提前來臨,天氣高溫潮濕,每日經常性降雨,非常適合香蕉葉部病原菌發生傳播。中株期或已進入抽穗期蕉株,噴藥前宜先清園並割除下方嚴重受害之病葉,以減少感染源。進入終花期之果串,需先將果房適當整梳後,再行套袋。套袋後,需將套袋拉直,並避免套袋頂端因形成凹槽,造成雨水蓄集於套袋上方,引發套袋破裂及果房遭受黑星病菌感染之虞。 噴藥方式及藥劑配方如下列(可任選一種):(一)、使用肩背式微粒動力噴霧機:蕉園使用25 % 普克利乳劑每公頃0.4公升,加水至30公升或206.7g/L 凡殺護矽得乳劑,每公頃0.5公升,加水至30公升或23 %亞托敏水懸劑,每公頃0.4公升,加水至30公升等三種系統性藥劑輪替噴施,以防田間病原菌產生抗藥性而降低防治率。(二)、使用配置落地式捲軸噴藥管之動力噴霧機或自走式噴藥車:藥劑種類同前,惟此三種系統性藥劑濃度調1000-2000倍。(三)、其他防治藥劑及施藥配方,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選用。 由於多雨期間終花之果房易受雨水傳播黑星病菌,導致果房黑斑瑕疵,疏花整把套袋前,可用50%甲基多保淨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施果房一次。噴藥作業時,須做好安全措施,全程戴帽、戴口罩及穿長袖衣、長褲,避免皮膚接觸藥液,並將藥液儘量噴至葉片上方。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香蕉 2012/06/13 香蕉研究所
香蕉所籲請蕉農確實做好開花蕉株果房疏果、整梳、套袋及蕉園排水工作 一、蕉株生育期間需適時進行病蟲害防治,做好蕉葉保護,以利未來蕉果之正常生長。 二、目前疏果整梳及套袋對象,為高屏地區六月底以前開花之蕉株,(其他地區約延長一~三週),即稱之夏蕉(大頭、大臍、尖尾)。務必做好果房疏果、整梳及套袋工作。 一、疏果、整梳方法: (一)、於香蕉終花前,果把果指與地面水平時期,分二~三次摘除蕉花,以減少蕉乳污染,並同時進行疏果、整梳作業。 (二)、獅頭蕉、三層蕉、生長不整齊及果指數不足16指之果手,均應整把切除。 (三)、依蕉株發育情形選留適當果手數(七至九把),以一片健葉留一果手為原則。 (四)、果指向上彎曲時,在果手外輪果指層套用小型塑膠隔層袋(一果房約分二~三次套袋),以避免生育中蕉指相互擦傷果皮。 (五)、每一果手之果指數以16~20指為原則,過多或排列不整之果指應摘除。每一果手中摘指數不宜超過2指。(六)、最後一次果指套用隔層袋時,同時套用褐色牛皮紙袋,且依不同旬別,在果房下端繫上色帶,作為採收時期之依據。 二、加強蕉園排水:此次梅雨帶來豪雨,部份較低窪蕉園仍有積水,應儘速設法排水,促進新根發育,恢復蕉株生機。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香蕉 2012/06/13 香蕉研究所
氣候不穩定,台南場提醒農友慎防柑桔類病害蔓延 近來氣候不穩定,時有降雨,柑桔類病害包括黑星病、黑點病、潰瘍病及疫病等之病原菌均會隨雨水飛濺傳播,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果農確實做好雨季果園的防範工作,儘早排除積水,以降低病害發生機會。 黑星病病原菌於幼果期侵入,至果實轉色後果皮上初呈現紅褐色圓形小斑,後轉黑色,上著生小黑點為本菌之柄子殼,柄子殼內產生分生胞子,隨雨水傳播。黑點病危害葉片、嫩枝、果實,形成突出小黑點,密度高時在果皮上形成淚斑或赤褐色泥塊狀病斑,而降雨為此等病害最易發生之環境條件,雨後須加強防治。 潰瘍病發生於葉片,枝條及果實等部位,葉片感染最初發生於幼葉,呈細小透明水浸狀暗綠色斑點,逐漸擴展,最後表皮破裂,呈現鮮褐色木栓化病斑,果實感染則呈突起木栓化病斑,影響外觀品質。病斑內有無數病原細菌,如遇雨露即溢出,以水滴濺散傳染為主,或藉昆蟲或其他因子傳播危害。因此雨季務必注意防治,施藥前罹病葉片、枝條及果實無論掉落地面或掛在樹上,均需徹底清除,減少田間病原菌密度是最積極的防治對策。 疫病為真菌性病害,好發於高溫高濕環境下,可感染糼苗葉芽為芽疫病,感染根部為根腐病,感染樹幹基部引起裾腐病,若感染果實則為果實褐腐病,常造成嚴重損失,病原菌主要來自土壤,藉雨水飛濺將病原菌帶上植株及果實侵入危害,尤以雨季最容易發生果實褐腐病,常由近地面果實開始發生,且較易出現在果實下半部位,罹病果實表面初呈水浸狀,隨病勢進展,患病部位腐爛、褐化,甚至落果。 草生栽培是防治果實褐腐病發生及蔓延的理想方式,防止雨水直接沖擊到土面,而將土中病原菌飛濺帶上果實。清除罹病果為病害防治的首要工作,清園工作完成後再配合施藥防治,此外可配製1000倍亞磷酸再以1000倍氫氧化鉀中和之溶液,於雨季前每10天施用一次,連續3~4次,可提高植株對病害之抵抗力,惟需發病前施用才有效。 上述病害之防治藥劑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或本場網站農作物推薦藥劑項下之柑橘病蟲害防治資料,請依包裝標示使用並嚴守安全採收期。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椪柑,茂谷柑,酸桔,美女柑,溫州蜜柑,桶柑,柳橙,檸檬 2012/06/1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水稻二化螟蟲族群上升,桃園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 二化螟蟲成蟲族群於本(101)年度五月中旬及下旬各於新竹地區及桃園地區達到高峰,且水稻生育正值孕穗末期,請農友注意田間二化螟蟲危害情形,如發現葉鞘變黃達10%至15%以上或分蘗期水稻枯心率超過6%時即應選擇適當藥劑防治。 防治藥劑可選用6%培丹粒劑每公頃施用30公斤或0.3%芬普尼粒劑每公頃施用20公斤或22.5%陶斯松乳劑稀釋450倍等植物保護手冊推薦藥劑進行螟蟲防治,上述藥劑安全採收期皆為21天。水稻有機種植農友可選用48.1%蘇力菌水分散性粒劑稀釋1,000倍於幼蟲尚未蛀入稻莖前進行噴施防治(約在成蟲發生盛期後7日)進行防治,每周噴施1次,至少噴施2次,於下午進行噴施。 桃園縣 ,新竹市 ,新竹縣 水稻 2012/06/0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東方果實蠅密度持續上升 臺南良場籲共同防治,確保果品品質 南臺灣重要水果已陸續進入生產期,東方果實蠅密度隨氣溫的上升也持續增加,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果農針對東方果實蠅採取共同防治措施,以降低其危害,確保果品品質。 東方果實蠅為許多果樹的重要害蟲,繁殖力強,具飛行遷移能力,會隨著不同水果的產期遷移危害。雌蟲將卵產於成熟果實內,幼蟲孵化後鑽入果肉中蛀食,引起果實畸形、腐爛及落果等,嚴重影響水果產量與品質。由於臺灣全年氣候適合東方果實蠅生長,且賴以繁衍後代的水果幾乎全年不間斷,導致全年均可發生危害。目前氣溫持續上升,東方果實蠅密度也持續增加,重要水果如芒果、荔枝、龍眼、番石榴及楊桃等已陸續進入生產期,請果農注意加強防治東方果實蠅,在密度尚未上升時予以壓制,避免其密度繼續攀升,造成危害影響水果之產量與品質。 政府極力推廣之共同防治方法主要是利用含毒甲基丁香油,誘引大量雄蠅前來舐食而中毒死亡,造成雄蠅大量減少,使雌蠅於防治區域內不易找到交配對象而無法繁殖後代,達到降低東方果實蠅族群密度的目的。果農應長期於園外懸掛甲基丁香油全面誘殺,且進行共同防治,才能發揮最大防治功效。 除落實果園長期懸掛甲基丁香油全面誘殺外,在夏季水果盛產期,亦是東方果實蠅發生密度最高時期,應加強防治措施包括(1)果實於幼果期實施套袋,防止果實蠅產卵危害。(2)確實做好田間衛生,儘早清除廢棄果並以塑膠袋收集落果,密封後置於太陽下曝曬,以殺死被害果內的卵及幼蟲,避免其羽化為成蟲後再度危害。(3)當族群密度快速上升時,可採食物誘殺法,以 0.02%賜諾殺餌劑稀釋約10倍實施局部點噴,可同時誘殺雌雄成蟲,快速降低密度,減少危害,但請勿將藥液直接噴施於果實上,避免造成農藥殘留。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楊桃,番石榴,荔枝,龍眼,芒果 2012/06/0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水稻二化螟成蛾陸續羽化,臺中場籲請農民掌握成蛾發生盛期後7~10天進行防治 彰化縣秈稻栽培正值孕穗期,復以二化螟監測數據顯示,5月16日起出現較大量的新一代成蛾。為避免造成危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民注意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工作,以確保稻米生產。 二化螟又稱為鑽心蟲,雌成蛾產卵於葉片上,初齡幼蟲為害葉鞘造成側黃莖,2、3齡幼蟲蛀入莖幹危害,使得分蘗期稻株出現枯心或於抽穗後稻株出現白穗,影響稻穗稔實及稻株生長。 正確的防治時機是避免二化螟危害的不二法門。成蛾發生盛期後7~10 天,孵化後初齡幼蟲鑽入稻株下位葉之葉鞘取食,是防治二化螟的關鍵時間。農民可選用下列任一種藥劑進行防治,6﹪培丹粒劑、0.3﹪芬普尼粒劑、50﹪撲滅松乳劑1000倍或50﹪培丹水溶性粉劑1000倍等。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水稻 2012/05/2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梅雨季節,臺南場提醒注意防治木瓜果疫病 梅雨季節帶來連續豪雨,雲嘉南地區木瓜果實可能因病原菌隨雨水傳播而發生腐爛落果現象,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果農確實做好清園及病害防治工作,以降低病害蔓延的機會。 木瓜果疫病病原菌會藉由雨水飛濺傳播,陰雨環境中濕度高,有利於病原菌侵染及繁殖而造成果實腐爛。木瓜果疫病之病原菌主要來自土壤,藉雨水飛濺將病原菌帶往果實侵入危害,故病害常由近地面果實開始發生,且較易出現在果實下半部位,雨水可將被害果患部產生之孢囊及游走子,再次往上感染健康果實,被害果先出現水浸狀病斑,並有膠狀物滲出,隨病勢進展於果實表面產生白色菌絲體。清除罹病果實、枝條及田間落果為目前防止病害繼續蔓延之首要工作,再配合施藥防治,才能有效控制病害之蔓延。 藥劑防治上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登記之藥劑:50%達滅芬可濕性粉劑3000倍,安全採收期9天;23%亞托敏水懸劑1000倍,安全採收期 9天;9.4%賽座滅水懸劑2000倍,安全採收期12天;81.3%嘉賜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安全採收期6天,另外純白鏈黴菌素700PCU/g水溶性粉劑800倍為預防性藥劑,宜於發病前開始施藥,請果農參考施用。此外,可配製1000倍亞磷酸再以1000倍氫氧化鉀中和之溶液,於雨季前每 10天施用一次,連續 2~3次,可提高植株對病害之抵抗力,惟需發病前施用才有效。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木瓜 2012/05/2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水稻陸續進入抽穗期,花蓮場籲請農友慎防稻熱病及細菌性條斑病 水稻陸續進入抽穗期,葉稻熱病之病勢雖在農友努力防治之下多已有效控制蔓延,但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近日陸續接獲富里等地稻農反應水稻葉片出現褐色至灰白色條斑,經該場派員現勘之診斷結果係屬細菌性條斑病危害。因此,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多注意田間稻熱病與細菌性條斑病發生情形,以確保一期作之豐收與品質。 稻熱病可危害稻穗、莖節及葉舌等部位,其發病與否與氣溫、雨水及氮肥施用情形等因素密切相關,若未進行即時防治,孢子發芽感染稻株後產生病斑,並大量產生分生孢子,發病週期僅需4至5天,在短時間內如同瘟疫般蔓延擴散,感染稻穗時造成榖粒不充實,嚴重影響產量,細菌性條斑病發生時初期病斑呈現暗綠色水浸狀半透明斑點,而後在葉脈間伸展形成半透明條斑,後轉為褐色病斑,之後轉為灰白色,嚴重時全葉乾枯捲縮。 一般而言,本病在一期作較常發現,白葉枯病則在二期作較為好發;此外,病斑上出現琥珀色露珠狀的病原菌泌出物,可作為與白葉枯病區分的依據。 花蓮農改場提醒農友在水稻肥培管理上應注意三要素之配合,切勿施用過多氮肥,以免加重病害,如已施用較多氮肥、水稻葉色濃綠者,則可利用排灌水方式稀釋過多肥份。施藥時應遵守植保手冊推薦用藥相關規定及注意事項,細菌性條斑病可參照白葉枯病之用藥。農友可隨時注意該場發布之警報,以掌握防治時機;有機栽培的農友則可施用微生物製劑及亞磷酸等非農藥資材進行防治,以減輕發病。 花蓮縣 水稻 2012/05/2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天氣多變化,臺東場請農友注意防範水稻白葉枯病及胡麻葉枯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表示,台東地區水稻正值抽穗期至乳熟期,依據本場田間水稻病蟲害監測情形,發現部分地區的水稻田已有白葉枯病發生,又氣象局發布近日有滯留峰面,會帶來豪雨及強陣風,恐有擴大傳染之虞。另外,水稻生育後期田間容易發生胡麻葉枯病,尤其雨後豔陽高照,高溫潮濕有利本病害蔓延。為免影響水稻後續生育與產量,臺東場籲請農友加強巡視田區,注意並儘早做好防範,降低病害危害程度,確保稻米品質與產量。 白葉枯病由病原細菌引起,藉由傷口或自然開口侵入感染,強風有雨時,水稻葉片相互摩擦造成傷口侵入,雨水有利病原菌存活,藉由風雨快速傳播,感染後沿葉緣產生黃色波浪狀條斑,病原細菌隨著葉脈往下蔓延,病斑發展最後造成葉片枯萎,二側葉緣向內捲曲。有露水時,病斑部位會溢出細菌,在葉緣水孔形成菌泥,因此,清晨露水未乾時,田間若有發病勿至田間走動而造成傳染,施肥或噴藥工作儘可能在下午進行。可使用14%嘉賜克枯爛可濕性粉劑1500倍、33%克枯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000倍、10%鏈四環黴素水溶性粉劑1000倍、10%克枯爛可濕性粉劑1000倍、6%撲殺熱粒劑600倍進行防治。 水稻胡麻葉枯病由真菌所引起,本病害與田間土壤缺氮、矽、鉀養分有關,生長期轉為生殖期,若養分補充不足,抗病性更為降低。水稻葉片被感染後,病徵初期呈褐色小班點,漸擴大成胡麻粒狀或橢圓形之暗褐色病斑,具淡黃色暈環,葉鞘受害則呈不規則的淡褐色大病班,稻穗及枝梗被害時呈暗褐色或淡褐色,高溫高濕條件下有利於病勢發展,發病嚴重時會對水稻產量與品質均造成嚴重影響。目前普遍栽培的高雄139號、臺東30號、台稉2號、台稉9號,均無抗病性。可使用25%普克利乳劑1300倍、33%鋅錳乃浦水懸劑400倍、37%錳乃浦水懸劑600倍進行防治。 若需施藥防治時,請農友務必使用推薦藥劑、遵守稀釋倍數及安全採收期,如有防治上的問題,請洽臺東場植物保護研究室(089-325110)或洽病蟲害診斷服務站(免付費專線電話:0800-069-880)。 台東縣 水稻 2012/05/2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稻作進入抽穗盛期,臺南場籲請農民注意穗稻熱病的發生與防治 目前雲嘉南地區一期作水稻已近抽穗盛期,近期受梅雨鋒面影響氣候不穩定,連日豪雨易導致穗稻熱病發生,穗稻熱病主要發生於水稻抽穗後之主梗穗頸、枝梗、穀粒及護穎等部位,其中以穗頸稻熱病較為嚴重,直接影響產量,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應注意加強防治,以防其發生蔓延。 穗稻熱病病原菌分生胞子潛伏於劍葉、葉舌及葉節部位,俟抽穗時若逢連續陰雨、高濕的環境下,病原菌分生胞子極易感染穗頸部,罹病初期患部呈淡褐色或暗褐色,以致組織壞死養分不能送達,影響整穗發育,並自罹病部位彎曲,而形成俗稱的吊穗現象,造成產量損失。預防重於治療,臺南區農改場籲請農友務必於抽穗前三至五天完成施藥工作,再於齊穗期進行第二次施藥,以確保防治效果,也要避免施用過量的氮素追肥,以免植株細胞柔弱,病原菌容易侵入。 防治藥劑請選用以下任一種即可:20%芬諾尼水懸劑1500倍、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54%保米熱斯可濕性粉劑1500倍、45%喜樂克拉乳劑1200倍、15%加普胺水懸劑2000倍、25%克熱淨溶液500倍、35%護粒丹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推薦藥劑,並嚴守施用藥劑之安全採收期。臺 南區農業改良場已將水稻之推薦藥劑建置於該場網站(http://www.tndais.gov.tw/Protect/sug_drug.htm),農友可自行上網查詢。若有防治上的問題亦可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聯絡。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水稻 2012/05/2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發佈水稻螟蟲及水稻飛蝨類防治警報,苗栗場籲請農友注意防治。 螟蟲:1.稻田避免施用過量氮肥,以免誘引螟蛾前來產卵。2.水稻收穫後稻藁應妥善處理,切忌堆積於田間而成為次期作之蟲源。3.本蟲害必須在葉鞘變黃達10-15%以上時,應即行施藥,方可達到防治效果。 飛蝨類:1.白背飛蝨第二期稻作主要出現於分蘗盛期至孕穗期,成蟲及若蟲群集於水稻中、上部吸食養液為害;在水稻抽穗後,成蟲與若蟲均喜歡棲息於劍葉及穗部危害,影響稻穀之稔實率。嚴重被害時,可導致稻株全面枯萎。2.褐飛蝨每年在5~8月間可隨氣流由華南及呂宋島遷入台灣,第二期稻作乳熟期至糊熟期間危害最烈,成蟲及若蟲群集於稻叢基部吸食稻株養液,被害株基部常可見污濁分泌物或由分泌物引起之煤煙病。為害中度時可導致稻株黃化,影響稔實率;嚴重發生時稻株全面枯萎,稱之為「蝨燒」。本蟲除直接為害外,並可媒介草狀矮化病及皺縮矮化病。3. 斑飛蝨在水稻苗移植後即陸續侵入本田危害,族群密度於水稻抽穗後達到高峰。成、若蟲均密集於稻穗穀粒上危害,影響稻穀的稔實和米質至劇。除直接危害水稻外,本蟲亦會傳播水稻縞葉枯病,在該蟲常發生區域,應特別注意早期防治。 水稻螟蟲:1. 6%培丹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30公斤。2. 0.3%芬普尼粒劑每公頃每次施藥量20公斤。3. 50%撲滅松乳劑1000倍。4. 50%賽達松乳劑1000倍。5. 40.64%加保扶水懸劑1200倍。 水稻飛蝨類害蟲:1.40.64%加保扶水懸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1.5公升,稀釋800倍。2.9.6%益達胺溶液每公頃每次用藥量0.75公升,1600倍。3.11.78%布芬第滅寧乳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1.2公升,1000倍。4.16%可尼丁水溶性粒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0.4公斤,3000倍。 苗栗縣 水稻 2012/05/1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荔枝正值小果期,臺中區農改場籲請農民加強荔枝細蛾之防治工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調查中部地區荔枝細蛾發生情形,發現南投縣南投市、臺中市太平區等產地的荔枝幼果已零星受害,研究人員呼籲農民掌握防治時機,即時加強自有果園的管理作業,以減少荔枝受害。 荔枝細蛾成蟲將產卵於果皮上,孵化後幼蟲直接侵入果實蒂部形成一小凹陷點,並於果肉內部蛀食種子,嚴重時提前落果。部份幼蟲除了為害果實外,亦可為害新梢部位。 臺中場建議農民應於荔枝小果期進行荔枝細蛾防治,可選用42%益洛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50%陶斯寧乳劑1300倍、85%加保利可濕性粉劑850倍、40.8%陶斯松乳劑或水基乳劑1000倍、2.4%第滅寧水懸劑1500倍、50%撲滅松乳劑1000倍或40.64%加保扶水懸劑 1200倍等任一種藥劑。 彰化縣 ,南投縣 荔枝 2012/05/1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最近氣候早晚溫差大,宜蘭防疫所呼籲農民加強施用藥劑防治葉稻熱病 一、發生地區及防治適期:礁溪鄉與三星鄉部份田區水稻已出現明顯病斑,應注意及時施藥進行防治工作,尤其以近山區或通風不良常年發生的稻田,需特別注意。其他鄉鎮水稻栽培區亦請注意田間發病情形,以適期進行防治。 二、發佈依據:近旬天氣仍受鋒面影響,陰曇寡照,氣溫回升時,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任選下列一種藥劑施用:40%亞賜圃可濕性粉劑 每公頃每次施用0.67-1 公斤 稀釋1000-1500 倍,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 每公頃每次施用0.33 公斤 稀釋3000 倍,50%富米熱斯可濕性粉劑 每公頃每次施用1 公斤 稀釋1000 倍,2%保米黴素溶液 每公頃每次施用1 公升 稀釋1000 倍,2%嘉賜黴素溶液 每公頃每次施用1 公升 稀釋1000 倍,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 每公頃每次施用0.67 公斤 稀釋1500 倍,50%護粒三賽唑可濕性粉劑 每公頃每次施用0.67 公斤 稀釋1500 倍。 防治注意事項:1.稻葉發現淡綠色病斑時,應即施用藥劑一次,若7 天後繼續蔓延則再施藥一次。2.其他相關防治藥劑請參照植物保護手冊或農藥資訊服務網http://pesticide.baphiq.gov.tw/。 宜蘭縣 水稻 2012/05/14 宜蘭防疫所
水稻即將進入抽穗期,臺中區農改場籲請稻農掌握穗稻熱病防治時機 本場轄內彰化、南投、臺中等縣市水稻即將進入抽穗期,復以間歇性的陣雨,水稻極易感染穗稻熱病。為避免造成為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民僅速加強穗稻熱病的防治工作。 預防重於治療是防治水稻穗稻熱病的不二法門。水稻抽穗前,稻熱病孢子隨著風、雨水或露水飛落在劍葉葉舌及葉節上;稻穗抽出時,經過該部位即被感染。因此,建議稻農於水稻抽穗前 3~5 天進行預防性施藥,有效避免穗稻熱病對水稻的危害。 穗稻熱病發生於穗頸、枝梗、穀粒及護穎等部位。罹病初期,患部呈淡褐色,組織逐漸壞死,致使養分不能流送,影響整穗發育;並自罹病部位穗頸彎曲,形成俗稱之吊穗或吊狗。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民注意水稻的生長,於水稻抽穗前3~5天及齊穗期各噴藥一次。防治藥劑可選用75% 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000 倍、40%亞賜圃乳劑1000 倍、20% 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15% 加普胺水懸劑2000倍或50% 護粒松乳劑 1000 倍等。 此外,田間若有紋枯病發生時,可同時選擇混合下列紋枯病防治藥劑中之一種:25% 賓克隆可濕性粉劑 2000 倍、20% 福多寧水懸劑 2000 倍、10% 維利黴素溶液 2500 倍或 10% 菲克利乳劑 1500 倍等。 彰化縣 ,南投縣 水稻 2012/05/1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發佈水稻葉稻熱病、穗稻熱病及白葉枯病警報,苗栗農改場籲請農友注意防治。 一、苗栗地區一期水稻目前為孕穗期,請適期防治水稻葉稻熱病、穗稻熱病及白葉枯病以防蔓延,造成危害。 二、今年一期作水稻葉稻熱病發生嚴重,為避免穗稻熱病嚴重發生,請加強宣導防治。 三、目前為梅雨季節,氣候變化大,田區部份地區白葉枯病發生嚴重,為防止大面積發生,請加強宣導防治。 水稻葉稻熱病,一、防治藥劑及方法: 1.40%甲基多保淨水懸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1公斤。 2.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 3.50%護粒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 4.54%保米熱斯可濕性粉劑1500倍。 5.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000倍。 6.15%加普胺水懸劑2000倍。 二、防治應注意事項: 1.本病於第一期作較易發生,發生因子為溫度25~28℃,晨間露水重、濕度高及日照不足等。 2.田間氮肥施用過多,植株茂密會降低稻株的抗病性,當發生葉稻熱病時不可施用氮肥,以免病情加劇及蔓延;同時維持氮、磷、鉀肥料三要素之適當比例,可減輕發生。 3.葉稻熱病發生時,不可過度曬田,以免造成水份及養份吸收不良,增加葉稻熱病發生。 4.水稻葉稻熱病是真菌病原感染所引起,每年第一期作皆易發生,只是輕重程度不同, 只要把握適時、適藥防治就可免於稻作受害。 水稻穗稻熱病,一、防治穗稻熱病藥劑及方法: 1.4%撲殺熱粒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30公斤。 2.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 3.50%護粒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 4.54%保米熱斯可濕性粉劑1500倍。 5.75%三賽唑可濕性粉劑3000倍。 6.33%鋅錳乃浦水懸劑400倍。 白葉枯病,一、防治白葉枯病藥劑及方法: 1.10%克枯爛可濕性粉劑1000倍。 2.10%鏈四環黴素水溶性粉劑1000倍。 3.6%撲殺熱粒劑每公頃每次用藥量30公斤。 二、防治應注意事項: 1.6%撲殺熱粒劑用於預防用。 2.10%克枯爛可濕性粉劑宜單劑使用,勿混合其他藥劑。 3.施用藥劑應注意稀釋倍數、安全採收。 農友如果有任何技術上的疑問,可以直接洽詢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諮詢專線037-236583或病蟲,害診斷專線037-236619,或各鄉鎮市公所、農會。 苗栗縣 水稻 2012/05/1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荔枝、龍眼正值小果期,臺南農改場提醒農友加強荔枝細蛾之防治工作 雲嘉南地區的荔枝、龍眼已進入小果期,目前已有部份荔枝幼果零星被害,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友應加強防治荔枝細蛾,以確保收成。 荔枝、龍眼產地集中於臺灣中南部,盛產期為 6~7月。荔枝細蛾是荔枝與龍眼最重要之果實害蟲,一年可發生3~5代,1世代 18~28日。成蟲在果皮上產卵,孵化成乳白色幼蟲後,即從果蒂周圍的嫩果皮鑽入果實啃食果肉,被害之果皮可肉眼觀察有蟲體侵入之明顯凹點,且會腐爛而提早落果。 在防治上,種植多年之老樹收穫後應適度修剪,避免樹枝繁茂不通風或蔭暗而成為害蟲棲息處;匿藏幼蟲之落果,應適度清除以防繁衍。藥劑防治在謝花後 20天開始,每隔 10天施藥ㄧ次,連續 3~4次,均勻噴施於葉表、葉背及果粒;有機栽培則以生物性農藥蘇力菌稀釋1000倍混合少許陰離子之展著劑,於傍晚噴灑全株,避開中午時分噴藥,以避免高溫或強光降低藥效。 化學防治藥劑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推薦之藥劑,如除蟲菊類之42%益洛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採收前25天停止用藥)、50%陶斯寧乳劑1300倍(採收前 25天停止用藥)、2.4%第滅寧水懸劑1500倍(採收前 9天停止用藥),有機磷劑之50%芬殺松乳劑1000倍(採收前 10天停止用藥)、50%撲滅松乳劑1000倍(採收前 10天停止用藥)、40.8%陶斯松乳劑或水基乳劑1000倍(採收前 10天停止用藥),胺基甲酸鹽類之85%加保利可濕性粉劑850倍(採收前 15天停止用藥)、40.64%加保扶水懸劑1200倍(採收前 10天停止用藥)等藥劑,每次任選一種防治。為確保藥效,應選擇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輪替使用。相關推薦用藥資訊可上本場農作物推薦用藥網頁查詢。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荔枝,龍眼 2012/05/0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柑橘窄胸天牛已進入羽化期,臺南農改場籲注意防治 柑橘窄胸天牛於5月初開始羽化,為期約1個月左右,5月下旬達到羽化高峰,並於6月中結束成蟲期。防治工作應於羽化開始時同步展開,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確實著手進行防治措施,以有效降低柑橘窄胸天牛之危害。 柑橘窄胸天牛成蟲為夜行性,雌蟲可將卵產於樹幹、土壤的縫隙或園中之落葉上,卵少則數十粒多則數百粒成一堆,平均每隻雌蟲可產約500粒的卵,產卵量相當驚人。幼蟲為土棲,孵化後之幼蟲鑽入土中,取食文旦之鬚根、根皮,造成根部之輸導功能受損,無法正常運輸植物生長所需之水分及養分,以致地上部葉片稀疏、黃化,且無法正常開花、結果,影響產量至鉅,且樹勢逐漸衰弱,嚴重者甚至造成植株死亡。 麻豆地區的麻豆文旦及白柚的栽培近幾年受柑橘窄胸天牛危害所產生的衝擊可說是相當大,請農友瞭解其生態習性及行為後能加強防治,以有效控制柑橘窄胸天牛之危害,確保麻豆文旦及白柚產業的發展。 為有效地控制柑橘窄胸天牛的發生及危害,農友可參考下列幾種防治方法進行防治: 一、清園:羽化期間務必將園中之枯枝落葉清除並燒,勿留於園中,除可以清除掉產於其中之卵粒,並減少園中雌蟲產卵的場所,可降低幼蟲的密度。 二、誘引產卵:利用報紙捲成條狀環繞於文旦樹之基部,柑橘窄胸天牛會將卵堆產於皺摺處,約5天左右進行更換,並將換下之報紙裝於垃圾袋中,集中燒毀,可降低園中幼蟲的密度。 三、燈光誘集:柑橘窄胸天牛成蟲均於夜間羽化,具趨光性,在天牛羽化期間以白光之省電燈泡進行燈光誘殺,燈泡上方以罩子保護燈泡,下方則設置裝水之容器,並於水中加入少許的洗潔劑,使遭誘殺之成蟲掉入後沈入水中,此法可有效降低文旦園中天牛成蟲的密度及產卵。 四、徒手捉蟲:入夜後以手持式手電筒穿梭於園中找尋甫羽化之成蟲,並將徒手捕捉之成蟲裝入保特瓶中或直接捏死,避免雌蟲於園中產卵。此方式雖然相當辛苦,但會明顯地降低果園中往後天牛發生的數量。 五、藥劑防治:羽化高峯期是噴藥防治之黃金時期,可以全面抑制柑橘窄胸天牛發生密度。施藥時以土面噴藥為宜,1週1次,連續2~3次,參考之防治藥劑有2.8%賽洛寧乳劑4000倍,1%賽洛寧可濕性粉劑1600倍,50%陶斯松可濕性粉劑1500倍等,進行化學防治時應特別注意藥劑施用後之安全採收期。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柚,白柚,日本柚子,文旦柚,香柚,柑橘桔子,椪柑,桶柑,溫州蜜柑,茂谷柑,海梨柑,美女柑,雜交柑類,金柑,圓實金柑,長壽金柑,帝王柑,雜柑 2012/05/0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近日氣溫逐漸升高,臺東場籲請釋迦農友加強小黃薊馬防治 近來氣溫逐漸升高,臺東地區番荔枝正值萌芽至小果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籲請農友加強巡視果園,注意小黃薊馬防治,適時採行防治措施,以降低害蟲密度,減少損失。 臺東場指出,小黃薊馬成蟲及幼蟲在番荔枝上,侵入未展開之嫩心葉銼吸取食並產卵,造成被害嫩心葉捲曲、畸形且局部黑化。至開花結果期,移至花器及幼果上危害,沿著枝柄、花瓣及果目挫傷造成不規則褐色條斑疤痕影響番荔枝果實外觀品質。為避免小黃薊馬為害,影響果實品質,請農友加強於萌芽期或授粉前進行防治。 2.8%畢芬寧乳劑,每公頃每次使用量0.75-1.0 公升,使用稀釋倍數1000倍,安全採收期6天;9.6%益達胺溶液,每公頃每次使用量0.5-0.75 公升,使用稀釋倍數1500倍,安全採收期9天;2.8%賽洛寧乳劑,每公頃每次使用量0.3-0.5 公升,使用稀釋倍數2000倍,安全採收期6天;34%硫敵克水懸劑,每公頃每次使用量0.5-0.75 公升,使用稀釋倍數1500倍,安全採收期12天。 台東縣 番荔枝 2012/05/0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梅雨季將來臨,台南區農改場提醒農友慎防柑桔黑星病 近來受鋒面影響天氣不穩定,時而雷陣雨時而高溫炎熱,又梅雨即將來報到,是多種病害好發之季節。柑桔類黑星病病原菌極易藉由雨水飛濺傳播,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果農確實做好雨季果園的防範工作,保持園內通風,以降低病害發生機會。 黑星病病原菌於幼果期侵入,至果實轉色後果皮上初呈現紅褐色圓形小斑,後轉黑色,中央則稍凹陷淡褐病斑呈不正圓形,上著生小黑點為本菌之柄子殼,柄子殼內產生分生胞子,雖然不會危害果肉,但嚴重影響果實外觀及售價。 清除罹病組織之田間衛生工作為病害防治的首要工作,罹病葉片及枝條無論掉落地面或掛在樹上,均需徹底清除,清園工作完成後再配合施藥防治,才能提升防治成效。 參考施用藥劑有50%免賴得可溼性粉劑3000倍、75%四氯異苯腈可溼性粉劑500倍、75%四氯異苯腈水分散性粒劑500倍、70%甲基鋅乃浦可溼性粉劑500倍、50%免賴得可溼性粉劑4000倍+礦物油200倍、80%鋅錳乃浦可溼性粉劑650倍+礦物油200倍、80%免得爛水分散性粒劑500倍、80%鋅錳乃浦可溼性粉劑500倍、70%腈硫醌水分散性粒劑1000倍、70%腈硫醌可溼性粉劑1000倍,上述藥劑輪流施用可避免抗藥性產生。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椪柑,桶柑,柳橙,檸檬,金棗,溫州蜜柑,柑橘桔子,無子檸檬,葡萄柚,茂谷柑,海梨柑,血橙,萊姆,美女柑,白柚,雜交柑類,酸萊姆,金柑,圓實金柑,長壽金柑,四季桔,美女桔,廣東檸檬,酸桔,帝王柑,晚崙西亞,臍橙,香柚,雜柑,其他橙類 2012/05/0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天氣不穩定,臺南農改場籲加強檬果炭疽病的防治 最近氣候多變,溫差大又常伴隨雷陣雨,檬果已進入小果期,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加強檬果炭疽病的防治,控制炭疽病的發生與蔓延,並於果實約雞蛋大小時行人工疏果後提早套袋,套袋前先行施藥一次,待藥水乾後才套袋,提早套袋可降低炭疽病的侵染及減少施藥次數。 炭疽病可危害果實、花穗、嫩葉及嫩枝等。新抽出的幼嫩葉片極易受侵染,初期產生紅色小斑點,逐漸擴大呈褐色病斑,後期會形成穿孔。花穗被感染後花梗變黑褐色,小花亦褐變後脫落。本病害於開花期始、生育期中、採收後運輸及貯藏期皆可發生。在高濕的環境下,病斑上產生許多稍突之小點,由此溢出粉紅色黏狀物,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遇雨水時分生孢子容易藉雨水的飛濺與氣流的帶動傳播,故檬果樹下掉落的病葉與病果,可視為炭疽病主要的感染源之一。 藥劑防治應從檬果秋梢開始,防止新梢受病原菌感染,雨後需要加強防治。推薦藥劑有 39.5%扶吉胺水懸劑2000倍、40%克熱淨(烷苯磺酸鹽)可濕性粉劑1500倍、80%免得爛水分散性粒劑500倍、50%三氟敏水分散性粒劑4000倍、62.5%賽普護汰寧水分散性粒劑2000倍、50%克收欣水分散性粒劑2000倍、23%亞托敏水懸劑2000倍、31.6%貝芬撲克拉水懸劑3000倍、24.9%待克利乳劑1500倍、53%腐絕快得寧可濕性粉劑1200倍、42.2%腈硫醌水懸劑1200倍、10%待克利水分散性粒劑800倍、70%甲基鋅乃浦可濕性粉劑400倍、50%撲克拉錳可濕性粉劑6000倍、70%甲基多保淨可濕性粉劑1000倍、80%錳乃浦可濕性粉劑400倍或 33%鋅錳乃浦水懸劑600倍等,上述藥劑輪流施用可避免抗藥性產生。又撲克拉系列的藥劑不可施用於懷特系列檬果(如金煌品種等)。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已將芒果之推薦及輸日可用之藥劑建置於本場網站(http://www.tndais.gov.tw/Protect/sug_drug.htm),果農可自行上網查詢。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芒果 2012/05/0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香蕉所籲請蕉農繼續注意香蕉葉部黑星病防治作業,俾確保蕉株良好發育、蕉果品質及產量。 近日來氣候陰晴不定,偶有陣雨,適合香蕉黑星病病菌易發生傳播。中株期或已進入抽穗期蕉株,噴藥前宜先清園並割除下方嚴重受害之病葉,以減少感染源。進入終花期之果串,需先將果房適當整梳後,再行套袋。套袋後,需將套袋拉直,並避免套袋頂端因形成凹槽,造成雨水蓄集於套袋上方,引發套袋破裂及果房遭受黑星病菌感染之虞。 噴藥方式及藥劑配方如下列(可任選一種): (一)、使用肩背式微粒動力噴霧機:每公頃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2.0~2.5公斤+出來通72公撮,加水至30公升。新植未抽穗蕉園使用25%普克利乳劑每公頃0.4公升,加水至30公升或206.7g/L 凡殺護矽得乳劑,每公頃0.5公升,加水至30公升或23%亞托敏水懸劑,每公頃0.4公升,加水至30公升。 (二)、使用配置落地式捲軸噴藥管之動力噴霧機或自走式噴藥車:藥劑種類同前,惟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濃度調100-250倍,另其他三種系統性藥劑濃度調1000-2000倍。 (三)、其他防治藥劑及施藥配方,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選用。 由於多雨期間終花之果房易受雨水傳播黑星病菌,導致果房黑斑瑕疵,疏花整把套袋前,可用50%甲基多保淨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施果房一次。噴藥作業時,須做好安全措施,全程戴帽、戴口罩及穿長袖衣、長褲,避免皮膚接觸藥液,並將藥液儘量噴至葉片上方。 彰化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高雄市 ,屏東縣 ,花蓮縣 香蕉 2012/04/30 香蕉研究所
氣候高溫多濕水稻葉稻熱病疫情發生,桃園區農改場籲請農友嚴加防治 警報發佈內容:水稻葉稻熱病,依據本場研究人員近期巡迴調查水稻疫情結果,轄區內各鄉鎮市局部地區已發現葉稻熱病初期斑點病徵,為避免病害迅速蔓延,請農友嚴加防治。 葉稻熱病為水稻重要病害之一,發病初期先於葉面上形成褐色或暗綠色小斑點,而後會擴大成紡錘形,此時病斑周圍呈黃色,中間赤褐色,內部灰白色,嚴重時葉片枯萎甚至全株枯死。此病害於高溫多濕、早晚溫差大及過度施用氮肥情況下最容易發生,靠山區鄉鎮通風不佳稻田尤應注意,因此,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加強水稻葉稻熱病防治工作。 一、防治注意事項:(1)不可過度施用氮肥,以免稻熱病迅速蔓延。(2)發現稻熱病病斑,應即施藥,如病勢仍在蔓延,應再噴施藥劑防治。 二、防治藥劑及防治時期:如下表或參考植物保護手冊任選一種藥劑加以防治。(1)40%甲基多保淨水懸劑1000倍,葉稻熱病發生時開始施藥,10天後再施藥一次。(2)20%芬諾尼水懸劑1500倍,葉稻熱病發生時開始施藥,10天後再施藥一次。(3)33%克枯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000倍,葉稻熱病發生時開始施藥,10天後再施藥一次。(4)33%克熱賜圃可濕性粉劑1500倍,葉稻熱病發生時開始施藥,10天後再施藥一次。(5)15%加普胺水懸劑2000倍,葉稻熱病初發生時行第一次施藥, 10天後再施藥一次。(6)20%嘉賜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葉稻熱病初發病時施藥一次,隔10天再施藥一次。(7)50%富米熱斯可濕性粉劑1000倍,葉稻熱病發病初期施藥一次,7~10天後再施藥一次。(8)54%保米熱斯可濕性粉劑1500倍,葉稻熱病發病初期施藥一次,7~10天後再施藥一次。(9)50%護粒三賽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插秧後35~50天,田間如有葉稻熱病發生應即施藥一次,若經7天繼續蔓延時再施藥一次。(10)40%亞賜圃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插秧後35~50天施藥一次,再於抽穗前7天左,右及齊穗期各施用一次。 桃園縣 ,新竹市 ,新竹縣 水稻 2012/04/2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