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7秒, 共找到 5234 筆資料,顯示第 5201 到 5234 筆)
可用欄位參考
疫情名稱 林木種類 受害縣市 種植數量 受害部位 現地種植時間 受害症狀描述 立地種類 根基部狀況 送件方式 診斷方式 危害狀況詳細描述 危害種類 學名 防治建議
木材腐朽 楓香 屏東縣 1株 10~20年 位於莖部地方有動物啃食痕跡 經儀器測定裡面為1/2中空 公園、校園 水泥面 線上 資料判讀 木材腐朽 病害 該樹因傷口導致木材腐朽菌入侵。如腐朽擴大,有極大的機會造成風倒甚至無風自倒的情況,為排除公共安全疑慮,可考慮伐除,或建議以支架固定,並立即將腐朽部位(含病健部,即完全清除腐朽部位)移除,移除後將傷口炭化,並且塗佈防治藥劑(三泰芬+樹脂,見附錄1)。假如施藥日後,樹脂有龜裂之狀況,可再施作。附錄1:防治藥劑為三泰芬+樹脂的配法。如下:先將樹脂跟水1:1混合,稀釋過的樹脂拿來當作溶劑去稀釋三泰芬變成500倍。
褐根病 未知 台北市 10~20年 突然枯掉 公園、校園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郵寄 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樣本檢驗判斷,該樹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
褐根病 未知 屏東縣 10~20年 疑似褐根病造成造林木枯死 林地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郵寄 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樣本檢驗判斷,該樹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
褐根病 台灣欒樹 台北市 10~20年 根部腐朽,一株已傾倒,樹皮剝落;另一株根部有褐色網狀紋路。 圍牆邊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e-mail 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樣本檢驗判斷,該樹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
褐根病 台灣欒樹 台北市 10~20年 根部腐朽,一株已傾倒,樹皮剝落;另一株根部有褐色網狀紋路。 公園、校園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e-mail 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樣本檢驗判斷,該樹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
養分不足 白水木 高雄市 20年以上 自去年開春後接近採光玻璃罩之樹幹出現空洞,伸展在採光罩之上的枝葉也漸趨萎枯乾裂。 花台內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郵寄 樣本檢驗、資料判讀 養分不足 生理性 樹木長時間種於花台內會有養份及泥土固化的現象,導致根部生長更新及土壤呼吸下降等情形,建議以手工具在不傷害根系的原則下,花台內樹木周圍的泥土進行鬆土,每株施以15公斤的有機肥,並適當的灑水(原則上表土溼潤即可)並花台內避免積水。該案建議每隔2至3年進行施肥一次,以維植物水份及養分的正常吸收。
白蟻 樟樹 新北市 15株 10~20年 1. 樹幹受白蟻侵蝕(有活蟻)2. 樹幹多數有明顯類似發霉情形 公園、校園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e-mail 資料判讀 白蟻 蟲害 a. 鄰近水源地區發生白蟻,於白蟻發生期,每2個月塗刷矽藻粉5倍,混合沙拉脫30倍液於離地30公分之樹幹上。塗刷前先清除樹幹上之白蟻泥道。 b. 非水源地區可沿樹幹周圍土面挖8~10個直徑15公分,深20~30公分之孔洞,注滿22.5%陶斯松乳劑2,000倍後覆土,半個月後再作同樣處理一次,連續3~4次,施藥需注意用藥安全。白色網狀物為足絲蟻所編織,為其活動的巢穴,以樹幹上腐植質為生,非病蟲害不影響樹木健康,用水刷洗乾淨即可。
褐根病 未知 屏東縣 10~20年 疑似褐根病造成造林木枯死 林地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郵寄 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樣本檢驗判斷,該樹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
木材腐朽 白千層 新北市 10~20年 目前樹木生長勢還算良好,但於樹幹有3處拳頭大小之樹洞,請問是否會對樹木健康造成影響?如果有影響,應做何種保護措施?謝謝!! 公園、校園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e-mail 資料判讀 木材腐朽 病害 因不當修剪遺留傷口,木材腐朽菌入侵產生之腐朽部位,建議將腐朽部位(含病健部,即完全清除腐朽部位)移除,移除後將傷口炭化,並且塗佈防治藥劑(三泰芬+樹脂,見附錄1)。假如施藥日後,樹脂有龜裂之狀況,可再施作。附錄1:防治藥劑為三泰芬+樹脂的配法。如下:先將樹脂跟水1:1混合,稀釋過的樹脂拿來當作溶劑去稀釋三泰芬變成500倍。
枝枯病 真柏 彰化縣 5~10年 有枯葉 苗圃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郵寄 樣本檢驗 枝枯病 病害 本病原菌在被害枝條上形成子囊盤,當下雨或潮濕時,即釋放出孢子,形成新感染。潮濕,密植,過度遮陰等,有利於病害之發生。本病無正式推廣之防治方法。建議防治方法如下: 1. 剪除發病枝,清除掉落之枯枝,並集中燒毀,可減輕病害之發生。 2. 適當的施肥特別是磷肥和鉀肥,可增加植株的抗病性。 3. 噴施殺菌劑以防治之。可參考果樹炭疽病的防治藥劑如待克利(difenoconazole)、腐絕(thiabendazole)、快得寧(oxine-copper)等藥劑加以防治。
褐根病 鼠李 台北市 5年以下 葉子掉落 人行道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e-mail 現地診察 葉子掉落 病害 建議移除該樹,相關後續防治方法,請參見「褐根病診斷鑑定與防治標準作業程序」手冊之說明。
褐根病 未知 屏東縣 10~20年 疑似褐根病造成造林木枯死 林地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郵寄 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樣本檢驗判斷,該樹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
褐根病 未知 屏東縣 10~20年 疑似褐根病造成造林木枯死 林地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郵寄 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樣本檢驗判斷,該樹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
褐根病 未知 屏東縣 10~20年 疑似褐根病造成造林木枯死 林地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郵寄 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樣本檢驗判斷,該樹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
褐根病 未知 屏東縣 10~20年 疑似褐根病造成造林木枯死 林地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郵寄 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樣本檢驗判斷,該樹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
褐根病 未知 屏東縣 10~20年 疑似褐根病造成造林木枯死 林地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郵寄 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樣本檢驗判斷,該樹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
褐根病 未知 屏東縣 10~20年 疑似褐根病造成造林木枯死 林地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郵寄 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樣本檢驗判斷,該樹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
褐根病 未知 屏東縣 10~20年 疑似褐根病造成造林木枯死 林地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郵寄 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樣本檢驗判斷,該樹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
褐根病 未知 屏東縣 10~20年 疑似褐根病造成造林木枯死 林地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郵寄 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樣本檢驗判斷,該樹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
褐根病 未知 屏東縣 10~20年 疑似褐根病造成造林木枯死 林地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郵寄 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樣本檢驗判斷,該樹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
不當移植 山馬茶 台中市 5年以下 此棵植物為山馬茶。葉片由葉尖開始變褐,葉片上有黃色斑點,嚴重時整葉黃化,輕輕一碰即掉落,目前葉片已非常稀疏。某些葉片已完全掉光部分的枝條,也乾枯,一折即斷,但枝條顏色乾枯後顏色無變化,因此無法發現已乾枯,需人工折枝,才會發現乾枯。 人行道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線上 資料判讀、電話訪談 不當移植 物理性 依據照片及電話訪談,推測應為不當移植造成根系受損,導致全株性萎凋。建議日後移植時應盡量避免傷及根系及過度覆土。
根部問題 陰香 苗栗縣 20株 5年以下 經民眾提報受害數種(陰香)之葉枯黃(如照片),並蔓延其他周圍樹木。 人行道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e-mail 資料判讀 根部問題 其他 由於申請人無法提供根部樣本,僅能依照片推斷,可能為根部的問題導致全株性萎凋,除病害外,亦可能是淹水或鋪面等環境因素所造成,由於無法推測問題的類型,故無法提供防治建議。
光照不足 楓港柿 台北市 9株 莖、枝條、葉 5年以下 約四分之一縱面葉子枯萎後開始落葉,導致整棵面有縱線較禿,敬請謝先生安排前來診斷。 花台內 水泥面 e-mail 資料判讀、電話訪談 光照不足 物理性 依據電話訪談及照片推斷,應為日照不足造成落葉,建議應注意並調整日照,以免因光照不足造成落葉。
枝枯病 龍柏 台中市 5年以下 全株局部葉色變淡,之後全部乾枯,乾枯葉片疑似有黑色菌體出現。 花台內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線上 資料判讀 枝枯病 病害 本病原菌在被害枝條上形成子囊盤,當下雨或潮濕時,即釋放出孢子,形成新感染。潮濕,密植,過度遮陰等,有利於病害之發生。本病無正式推廣之防治方法。建議防治方法如下: 1. 剪除發病枝,清除掉落之枯枝,並集中燒毀,可減輕病害之發生。 2. 適當的施肥特別是磷肥和鉀肥,可增加植株的抗病性。 3. 噴施殺菌劑以防治之。可參考果樹炭疽病的防治藥劑如待克利(difenoconazole)、腐絕(thiabendazole)、快得寧(oxine-copper)等藥劑加以防治。
光照不足 龍柏 桃園縣 20年以上 . 公園、校園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線上 現地診察 光照不足 物理性 龍柏為全日照植物,如直接光照不足全日,則易樹勢衰弱,照片中植株明顯因光照偏而趨向光照面傾斜,因光照不足而樹勢衰弱。建議移植至光照充足區域或伐除。
枝枯病 龍柏 桃園縣 20年以上 . 公園、校園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線上 現地診察 枝枯病 病害 本病原菌在被害枝條上形成子囊盤,當下雨或潮濕時,即釋放出孢子,形成新感染。潮濕,密植,過度遮陰等,有利於病害之發生。本病無正式推廣之防治方法。建議防治方法如下: 1. 剪除發病枝,清除掉落之枯枝,並集中燒毀,可減輕病害之發生。 2. 適當的施肥特別是磷肥和鉀肥,可增加植株的抗病性。 3. 噴施殺菌劑以防治之。可參考果樹炭疽病的防治藥劑如待克利(difenoconazole)、腐絕(thiabendazole)、快得寧(oxine-copper)等藥劑加以防治。
木材腐朽 茶花 桃園縣 20年以上 . 花台內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線上 現地診察 木材腐朽 病害 因不當外力遺留傷口,木材腐朽菌入侵產生之腐朽部位,建議將腐朽部位(含病健部,即完全清除腐朽部位)移除,移除後將傷口炭化,並且塗佈防治藥劑(三泰芬+樹脂,見附錄1)。假如施藥日後,樹脂有龜裂之狀況,可再施作。附錄1:防治藥劑為三泰芬+樹脂的配法。如下:先將樹脂跟水1:1混合,稀釋過的樹脂拿來當作溶劑去稀釋三泰芬變成500倍。
藻斑病 茶花 桃園縣 20年以上 . 花台內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線上 現地診察 藻斑病 病害 為藻斑病,為附生性藻菌類,通常潮濕不通風易發生。建議適當修剪增加通風性,或可考慮施用含銅劑之殺菌劑。建議請參考林業試驗所出版品「林木的修剪觀念與技術」(網址http://www.tfri.gov.tw/main/news_in.aspx?siteid=&ver=&usid=&mode=&mnuid=5113&modid=532&nid=964&noframe=)進行正確修剪。
葉震病 黑松 桃園縣 20年以上 . 公園、校園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線上 現地診察 葉震病 病害 病原菌以菌絲體或子囊盤在落葉上過冬,第二年子囊孢子成熟後,當雨天或潮濕的條件下,即釋放出子囊孢子,故務必將枯萎的松葉掃除。降雨量大、濕度高皆有利於病菌孢子的飛散及侵入松針,於植株密植、土壤貧瘠、光照不足環境等都有益於病害的發生。本病目前無正式推廣的防治方法及藥劑,一般噴施波爾多劑或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Mancozeb)稀釋400倍,以空壓機加壓於無雨的清晨時噴灑於全株,每隔7天一次,共4次。施作後應避免人員接近,以減少農藥中毒的發生。
棉絮粉蝨 金露花 桃園縣 5年以下 . 花台內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線上 現地診察 棉絮粉蝨 蟲害 先修除受害的末梢枝葉並燒毀,以加壓霧狀水注先行清洗,降低害蟲族群數量,減少害蟲繼續擴大。再以25%布芬淨可濕性粉劑稀釋1000倍或者20%亞滅培可濕性粉劑稀釋 4,000倍,於清晨時段噴灑於樹梢受害處,藥液應噴到葉背。每隔7天施作一次,共3次。施作後應避免人員接近,以減少農藥中毒的發生。另一方面,植栽過度密植,容易滋生病蟲害,應修除部份老舊枝條。
繩索纏勒 楓香 桃園縣 5~10年 . 公園、校園 水泥面 線上 現地診察 繩索纏勒 物理性 主幹受繩索纏勒導致生長不良,目前樹皮已包覆而難以移除繩索,建議伐除以策安全,日後應於種植樹木時注意應移除繩索,避免繩索對樹幹形成纏勒。
不當覆土 日本黑松 新竹市 1株 20年以上 松樹分枝已近80%枯死 公園、校園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e-mail 現地診察 不當覆土 物理性 一般覆土超過20-30公分以上,就會對樹木根系造成傷害,依照片推斷,應為不當覆土所造成的根系受損及樹勢衰弱。建議先修剪約50%後,施用適量有機肥並施用預防性藥劑普克利及快得寧兩種稀釋500倍,以單株30公升的劑量,直接澆灌於樹木基部。每隔2個月施作一次,共3次。若經以上修剪及施用預防性藥劑之後,再行觀察植株是否回復生機,已確定枯死之樹木,應伐除以免腐朽倒伏發生危險。建議爾後,應避免覆土造成根系傷害。
褐根病 樟樹、櫸木 南投縣 10~20年 . 林地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線上 現地診察、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現場會勘並採樣,地號664-110採三個樣本當,中有一個樣本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
褐根病 樟樹、櫸木 南投縣 10~20年 . 林地 植被泥土面(地表有草皮或矮灌木) 線上 現地診察、樣本檢驗 褐根病 病害 依現場會勘並採樣,地號644-105採三個樣本當中,有兩個樣本係遭受褐根病為害。建議將染病樹木進行褐根病防治,避免疫情擴散及注意公共安全。相關防治方法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之「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第5-9頁,上網下載http://health.forest.gov.tw/fhsnc/sites/all/files/article/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pdf (如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