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4秒, 共找到 80 筆資料,顯示第 1 到 8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zone history transport view view_exp
九份商圈 山海風光,四季繽紛 依山面海的地形加上一覽無遺的山海風光,使得九份四季變化無窮。區內任何面海窗戶、陽台、門口埕等地,均可欣賞到不同季節、相異時段的自然景觀、青鬱尖聳的「雞籠山」與開闊碧藍的港灣海濱。
九份商圈 台陽礦業事務所 此處為昔日金礦王國指揮部,為精緻的日式築,占地寬廣,現在還保存有當年的採金工具、試金棒等。
九份商圈 彭園 是日本式的木製建築,保存的十分完整,據說彭園於日據時代為一俱樂部,後來由一位彭姓醫生於此開設外科醫院,目前此醫院已結束營業,但是當年的一些設備,如掛號處、手術室、病房,仍然保留至今,現已接受團體的住宿服務。
九份商圈 五番坑口 位於大竿林聚落輕便路和基山街之間的山凹處,也是保留完整坑道口,坑口以整齊的石塊疊砌著,『五番』即為第五號的意思。
九份商圈 基山街 最熱鬧的商店街,街上房子依山而建,所以房子上下都有出入口,相當有趣,在此可吃到舊道口牛肉麵、草仔棵、鹹光餅以及九份鄉土小吃─芋圓、芋仔蕃薯。九份芋仔蕃薯與本其它地方的蕃薯不一樣,其葉片稍貝暗色且多汁,在早期農業時期是九份人當做菜蔬的一種,光復後經當地飲食店製作成芋圓及蕃薯圓,非常受歡迎,而遠近馳名了四十幾年之久,算是九份最老的地方小吃。
九份商圈 頌德公園 頌德公園的名字為歌頌台陽礦物事務所創辦人顏雲年的功德碑而得名,當時先立碑後闢茶園,建為今日的頌德公園。公園內有許多現代雕塑作品是民國76年(1987年),一批外地來的藝術工作者包括畫家、陶藝家及雕刻家在九份購買35間房子,並組織一個藝術村管理委員會,為了讓藝術村有所作用,目前頌德公園內的銅雕與石雕作品及瑞芳柑坪里山洞外牆的大壁畫皆是當時的精心之作。
九份商圈 雞籠山 基隆山擁有多種面貌,正面看,像雞籠,所以稱為「雞籠山」;側面看,則像孕婦,故又稱「大肚美人山」;由長仁社區望之,又像一隻望海的石猴。由登山口往山頂前進,沿途可見到九份、金瓜石的聚落美景,而在山頂上,更能眺望到基隆嶼、基隆市區、八斗子、番仔澳、鼻頭角等地的風光。
九份商圈介紹 悲情城市,小上海,小香港幾乎可與九份畫上等號,這耐人尋味卻又令人流連忘返,盪漾著歡愉的休閒氣息中,不失古早風華,不乏迷人故事,九份就是這樣的迷人可愛! 九份在以前是個人煙稀少、默默無名的地方;隨著金礦的開採,採金人潮大量湧入後,成為一個人聲鼎沸、繁華熱鬧的山城。 導演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將沉澱後綻放出來的純淨美景盡收眼底,加上當地小吃店與特色風情店舖等林立,讓這座充滿特色的黃金山城,逐漸轉形成了熱門的觀光景點,經營出獨特的傳統特色。現在的各式小吃,很多都是代代相傳的老店,散發熱情動人的草根個性。為了因應人潮,日復一日地認真勤奮炊煮,也讓人在道地小吃中感受濃濃的在地臺灣風味。 九份的山海美景,彷彿談著生生世世的戀曲般,吸引著藝術愛好者無止盡的追尋。街頭陳列的藝品店、服飾店、茶坊,每個店家主人的背後,幾乎都有一個屬於自己愛上九份美景的故事。 自行前往 臺北出發 1.走中山高至八堵交流道直行瑞八公路接102縣道開往九份。 2.走中山高至八堵交流道走台62線接102縣道開往九份。 基隆市中心出發 可走基瑞公路(102縣道)至瑞芳,再從鐵路旁的102縣道上山到達九份。 大眾運輸 鐵路: 搭乘東部幹線於瑞芳火車站下車,轉承基隆客運或計程車,於九份站下車。 公車: 可在中崙、忠孝復興站、台視等地點搭乘基隆客運1062號班車前往九份及瑞芳。 捷運: 至忠孝復興站轉乘基隆客運1062號班車前往九份及瑞芳。
三重碧華布街商圈 碧華寺 早期是奉祀釋迦牟尼佛的佛寺,後來轉變成儒、道、佛合一的民間信仰廟宇,一間廟包含了多種不同風貌。
三重碧華布街商圈 三和路夜市 「一日三市」是這裡的寫照。清晨以早餐為主,早上10點鐘市場瞬間馬上變成傳統市場,直至傍晚。天色一黑,又變身為夜市,聚集各式小吃、衣飾的攤販。
三重碧華布街商圈 水碓觀景公園 水碓觀景公園於民國88年正式啟用,引起居民的遊憩休閒風潮,清晨的運動、午后的野餐、傍晚的夕陽、夜晚的萬家燈火等美景陪伴了許多人們的生活,近年來更加強公園內的環境美化,栽植美麗的花兒及整齊劃一的灌木群,此外,這裡也是可以欣賞飛機起降的景象的好地點。
三重碧華布街商圈 溪尾美食街 本街區以餐飲小吃為主,每到用餐時間總是吸引許多品嘗美食的饕客們,其中最有名為:知高飯:三重溪尾街 206號,「33年知高飯」,總是有絡繹不絕的用餐人潮,第一代於龍山寺附近開始經營,由第二代傳承,前後加起來已經擁有近50年的歷史,其他還有許多特色美食店家分布於此,是饕客們享用美食的好地方。
坪林商圈 坪林拱橋&舊橋 紅豔的坪林拱橋,是坪林街區的地標,串聯起坪林老街與茶業博物館的周遭;舊橋為一條僅容人行的迷你古橋,細長的橋身配著厚美寬大的橋墩,穩健而樸實;兩橋相隔不遠,新舅佇立,呈現不同的美感。
坪林商圈 水柳腳登山步道 步道為聯通台九線及106乙線的小徑,高度在3百公尺之間,居高不僅可以飛眺北勢溪谷萬千風情,更可以目視周邊山巒青蔥的翠意。
坪林商圈 水聳淒坑健行步道 隨著水聳淒坑健行步道的闢建完成,沿溪賞水健身,已成為當地居民的休閒生活方式,步道入口處有日據時期古碑記,深具歷史意涵。
坪林商圈 觀音臺觀音力士像 位在街區的東北郊坡上,凝然望著遠方,令人有莊嚴肅穆的神聖感,彷彿正為護佑坪林鄉梓傾注心力。
坪林商圈 親水吊橋&觀魚步道 以黃色為主調的親水吊橋,橫空跨過北勢溪,登臨其上可以一覽秀麗景色,溪中魚兒、欄砂霸、觀魚步道也都歷歷在目,是鳥矙溪景的制高點 。
三重碧華布街商圈介紹 清咸豐年間,淡水河東大稻珵商業興盛,同時也帶動三重埔的發展。三重埔指的就是現今新北市的三重區與蘆洲區,三重一直以來都隸屬在蘆州鄉下,直至1947年,才正式和蘆洲分治。 三重因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且緊鄰臺北市,有許多外地遊子選擇此地租屋、買屋,使其成為臺北市周邊移民人口最多的地方。國內經濟起飛時,「客廳即工廠」是當時三重的主調,三步一家五步一間從事產品代工,但因產量規模大,故可撐起全省機械零件一片天。不認識三重時,你會覺得此地總是顯得忙亂,初識後又發覺帶有秩序,一旦熟識後,就會感到無比溫馨。三重碧華布街原為布料批發所在地,起源於惜物節儉的概念,將碎布發揮其利用價值,將布做分類整理與創意運用,進而打造布街風華,在這裡有許多新鮮事等你來瞧瞧喔! 走中山高速公路(國道一號)至三重交流道下,循仁愛街直行,過溪尾街口右轉入碧華街,即可抵達。 大眾運輸 *捷運: 搭乘捷運蘆洲線至捷運徐匯中學站,步行至碧華街約5分鐘。 *公車: 1.台北客運:229(保佑村-萬華車站)、264(板橋-蘆洲) 2.大都會客運:306(舊庒-蘆洲) 3.三重客運:221(蘆洲-台北車站)、225(蘆洲-民生社區) 4.232(蘆洲-松山車站)、306(淩雲五村-蘆洲)、508黃(蘆洲-惇敘高中)、508正線(惇敘高中-蘆洲)、659(蘆洲-台北車站) 、704(八里-北門)、藍1(徐匯中學-台北車站)、碧華寺站 碧華寺站下車,走一分鐘即可抵達。 5.大都會客運:508黃(蘆洲-惇敘高中)、539(三重-台北車站) 6.三重客運:508正線(惇敘高中-蘆洲) 7.首都客運:39(三重站-台北車站)、662(三重-國父紀念館)
三峽民權老街商圈 清水祖師廟 東方藝術殿堂指的就是三峽赫赫有名的清水祖師廟,這裡的一樑一柱都是師傅們精緻手法與細膩雕工而成,處處展現我國在寺廟藝術的極致!每年農曆正月初六,是祖師廟盛大廟會,不論是傳統祭典或是民俗陣頭文化都非常熱鬧呢!
坪林商圈 魚堀溪觀魚步道 環狀相通的觀魚步道,可以同時欣賞北勢溪魚堀兩溪的水上風光,更可以見到封溪之後,魚群恢復生機的模樣,從岸邊捕食魚兒成群的鳥族即可見出。
三峽民權老街商圈 三峽拱橋 日治時期就有的三峽拱橋,是當地交通通勤重要分水嶺,外型設計以昭和年間風行之「Art-Deco」新藝術風格為主軸,燈具外觀則以當時蔚為流行之藝術風格打造而成,不僅保留歷史風味更創造時代創意潮流,讓三峽拱橋為目前甚為完整的歷史風格橋樑代表之一。
三峽民權老街商圈介紹 三峽老街的建築風韻猶存,不僅為台灣北部最長的老街之一,更為台灣少數完整且具歷史價值之傳統街區。老街上的商家匾額大多刻著堂號、店號或姓氏,風味十足。每棟街屋建築上都有著不同造型之「山牆」樓面,山牆上的每一個美麗圖騰都記載著當年的繁華榮景。即便後來曾因為建築老舊及人口外移等問題而逐漸凋零,在拆與保留之間幾番拉扯之後,終在政府與地方熱心人士的推波助瀾之下,將這條曾經面臨拆除命運的老街完整保存下原有風貌,讓民國96年初正式整建完成啟用的三峽民權老街,成為全國172條老街中,最長、且保存最完整的歷史街區。鳶山山腳下的三峽,原名三角湧街的民權街,不但是三峽早期的市集中心,也同樣是現在新北市三峽區在地居民心裡的重心。你不僅可以在老街上同時發現新奇與復古的玩意,若再仔細用心,隨處可見令人眼花撩亂的早期文物,更可欣賞古典英式建築與日風雅舍。老街上佇立許多古色古香老房樓,外觀細緻雕刻,充滿古早味,觸動視覺與勾勒出思舊情懷。整體街道融合異國風味與他鄉情調,是外地遊客不容錯過的景點。 自行前往 捷運加公車 捷運板南線至捷運新埔站下可轉搭910、藍19號公車 捷運板南線至捷運永寧站下可轉搭藍43、藍45、藍46、916號公車
平溪商圈 十分瀑布 「臺灣尼加拉瀑布」,瀑布有如千軍萬馬奔騰般一股傾瀉而下,水氣瀰漫經陽光照射,呈現出一道彩虹,故亦有「彩虹淵」的美名。
平溪商圈 菁桐礦業生活館 位於菁桐火車站旁,原屬於臺鐵菁桐站閒置廢棄的員工宿舍,後來在新北市政府與相關單位支持與協助下成立本館,這裡記錄了菁桐坑聚落百年發展的歷史文化。
平溪商圈介紹 平溪除了「天燈故鄉」之名讓大家耳熟能詳外,也是著名的山城。以「平溪三尖」,薯榔尖、石筍尖與峰頭尖,及「孝子山群」孝子山、慈母峰最為有名。 平溪有許多典雅簡約的建築,能喚起遊客復古情懷與浪漫想像,因此除了放天燈之外,也漸漸成為婚紗攝影的熱門地點。綁在鐵道柵欄旁的竹筒,整串迎風作響,上頭寫滿祝福的話語,更是一道最美麗的風景線。當天燈在夜空裡緩緩升起,剎那的感動由心裡最深處引發,莫名的激動與真情流露,時而回想起許多回憶,時而為自己未來下個註解,人生拼圖片片都有它的位置似的燃起希望。 這個期待將幸福與希望帶給所有人的城鎮,再多的話語與文字都無法描述與形容,只有請你親自走一趟,才能體會這裡的一切! 自行前往 由台北出發 1.台北→北二高→5號國道→石碇交流道→106縣道→平溪區 2.台北→深坑→106 縣道→平溪區 3.東北角→福隆→102縣道→雙溪→台二丙線→平溪區 4.汐止→北31縣道(汐平公路)→平溪區 5.坪林→北43縣道→平溪區 由基隆出發 1.基隆→瑞八公路→106縣道→平溪區 貼心叮嚀: 由於106縣道全線無加油站,請開車的朋友先加滿油,再出發喔! 大眾運輸 捷運 搭捷運文湖線於捷運木柵站→轉搭16號公車→平溪站。 火車 搭臺鐵至瑞芳站或侯硐站→轉平溪線至平溪站
坪林商圈 坪林老街 在道光、同治年間形成的老街,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從斑駁的柱身、浮突牆面的壁飾,都可見出老街過去的風采,並可順遊信仰中心保坪宮,感受神恩的蒙澤,對喜愛懷舊的人,老街是蠻不錯的去處。
坪林商圈 茶業博物館&生態園區 茶業博物館是一間仿自閩南安溪四合院的建築,有著江南樸實古風的白牆紅瓦外觀,裡頭分門別列茶業文化有關的動靜展覽,如茶事、茶史的介紹、茶藝及多媒體的放映等,戶外空間並有庭園造景的品茗區,讓初來坪林的遊人,可以一嚐茶鄉的滋味,位於茶業博物館後方山坡上的生態園區,種有多種的本土原生植物,跟著解說慢慢細瞧,頗具教育意義。
坪林商圈 金瓜寮鐵馬新樂園健康騎行 金瓜寮鐵馬新樂園位於坪林鄉粗窟村,依循蜿蜒的金瓜寮溪規劃建設,是台灣第一座結合了自行車生活休閒、運動競技與生態教育多功能單車活動場地,喜愛自行車運動的朋友們,可以全家福來此體驗鐵馬新樂園的騎乘樂趣。 從北宜公路的黃櫸皮寮自行車道起點,或從坪林街區往魚堀的自行車道起程,可依序欣賞魚堀的石頭古厝,協德宮與金瓜寮溪的自然美景,兩條車道會在有新桃花源美譽的金瓜寮社區(金溪社區)結合為一,在此可遊賞茶香生態村的茶園景觀與金瓜寮日據時代警察分駐所古建築,並且進入鐵馬新樂園中的越野競技賽場地,以及親子同樂騎乘區,續往上遊上游延伸,則有金瓜寮溪蕨類步道,九芎根親水公園等設施,讓您的坪林單車一日遊,充滿著樂趣與回味。
坪林商圈 魚堀石頭古厝&協德宮 位於魚堀環山自行車道旁的協德宮,是坪林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旁側的百年石頭古厝宅院,素雅古致,值得專程走賞。
坪林商圈 大舌湖農漁休閒園區 體驗暢遊大舌湖農漁休閒農漁園區依循蜿蜒的北勢溪規劃,境內山環水繞,堆疊侵蝕出北勢溪多樣的風情,有黛青色的平湖風光、有淙淙的淺灘流瀑、有體態籤細的吊橋身影、有層層疊致的茶園梯田、有峰迴路轉的環山步道….。這裡遠離城囂,適合輕車兜風,簡裝徒步,放鬆您的身心,來此體驗屬於北勢溪獨有的自然光影與綠色叢林。本休閒園區賞遊方式頗多,可按圖索驥依個人喜好及行程的串聯,安排出最佳的山林之旅,來感受天地的輕聲招喚,聆聽風穿樹林的呢喃。
坪林商圈 闊瀨露營區 闊瀨吊橋原為闊瀨國小的童軍活動中心,座落在綠水環擁、青山相連的環境裡,配上完善的休憩設施,是全家人共同享受大自然、露營、野炊的新據點。而位在闊瀨國小下方的闊瀨吊橋,橋身小巧,輕盈的彷彿可以飄起,像是白晝裡挑起的一彎新月。
坪林商圈 獅公髻尾山 獅公髻尾山位在石碇、坪林、平溪3鄉的交界,為伏獅山系的頂峰,拾階而上,蔥絨的綠色被覆在腳下,有著蒼芒的美感。
坪林商圈 粗坑口健行步道&茶園景觀步道 入口處綠蔭高聳,若不是有台階可行,會讓人以為走進原始密林,循徑深探,空氣的潮溼,孕育了不少蕨類植物,並不時有鳥兒傳來名叫聲,是傾聽天籟的森林秘境。
坪林商圈 南山寺 位在坪雙路上的南山寺,海拔約有5百多公尺,往東南方望去,可遠眺大舌湖、九面山及北勢溪谷的風情,是登高望遠的好地方,而如果循步道探訪山林,還能見到許多蕨類與寄生植物的生態,有坪林蕨類公寓的稱呼。金瓜寮日據時代警察分駐所日治時代, 坪林部份地區仍是原住民活動的範圍,日人為有效控管該區, 在此設立分駐所,現已成為過去歷史的見證。
坪林商圈 金瓜寮茶香生態村&茶園步道 兼顧生態及休閒的精秩農業型態,除了讓久居都市的民眾,有機會體驗農村生活外,也是一覽坪林田園風光的好方法。
坪林商圈 金瓜寮鐵馬新樂園 結合自行車休閒、運動、競技及生態教育的金瓜寮鐵馬新樂園,有著觀魚、茶園芬多精、下坡賽車道、林道越野及親子同樂騎乘等多條車道,適合不同年齡層對單車活動的熱愛。
坪林商圈 金瓜寮溪蕨類步道 蕨類步道循著金瓜寮溪左岸蜿蜒,結合了親水與生態賞蕨的功能,自行車騎乘至此,不妨改換步行,走一段水聲潺潺、涼風襲人的不同景觀。
坪林商圈 九芎根親水公園 庭園造景的親水公園,有著淺水引道、小橋流水,可提供兒童安全戲水,是假日親子活動的最佳去處。
坪林商圈 胡桶遺跡 位在海拔4百公尺,有「空中之城」稱呼的胡桶遺跡,原為清代兵備道上的山城,日據時期遭日軍以屠村的方式,圍剿抗日義軍,近年才由學者發掘出來,成為歷史人文結合觀光休憩的步道。
坪林商圈 籟狸尖登山步道 位在坪林、石碇鄉界上的籟狸尖,為伏獅山系尾綾,步道上有涼亭,遠近展望都不錯,是感受雲氣凌空飄緲的好地方。
坪林商圈 漁光國小創意遊學 漁光國小創意遊學以遊學牧場-現場探索-體驗學習的方式,達到「知識走出數本、能力走進生活」的教學成果。
坪林商圈 狗齒河道 虎寮潭吊橋橫跨北勢溪畔,宛若擎空的長龍,倒映在青碧的水瀾裡,橋下則是狗齒狀的岩石,突起的岩石錯落在水道中,似若水中遊龍的硬脊。
坪林商圈 大舌湖步道&粗石斛吊橋 大舌湖至清泉水頭的健行步道,是循著等高線下至北勢溪谷,再接上粗石斛吊橋,依山傍水的路線,可以同時觀賞綠意和水色。
坪林商圈介紹 以保坪宮為中心點的坪林商圈,走進商圈處處可見賣豆腐的小吃攤、平價實用的五金雜貨行或茶莊、茶行。雪山隧道開通後,反而讓原本只有生活在此的人們才有幸感受的靜謐山嵐景色,呈現在遊客面前。 漫步在老街邊的親水吊橋,可欣賞無憂無慮魚兒在水中悠游,而鄰近的親水公園、觀魚步道還有著名的茶業博物館,都讓人有回到大自然懷抱的體驗。 有「大自然博物館」美名的坪林,四面山脈綿延,山嵐環繞,是種茶的最佳地方,「南烏龍,北包種」,北包種指的就是坪林的「文山包種茶」,讓坪林成為名副其實的茶鄉。近年來,鄉親們更是研發創新茶葉相關產品,像是茶葉年糕、茶葉蛋捲、茶葉牛軋糖與茶葉香腸等產品,頗受大眾喜愛。 另外近年來坪林更推廣低碳旅遊,結合老街與坪林金瓜寮溪、九芎根的自行車道周邊的自然景觀,輔以專業的導覽解說人員,將帶領大家一同深度旅遊,盡情感受坪林獨有的人文特色與生態景觀。 自行前往 台北市出發者: 1由臺北走國道3號接國道5號直達坪林交流道下。 2由臺北經新店北宜公路行即可抵坪林。 3由臺北走國道3號下石碇交流道,接106乙縣道可至石碇、坪林等地。 4由臺北出發至景美後,循106縣道經木柵、深坑及石碇,走106乙縣道前往坪林。 大眾運輸 新店客運:於台北公園路或至新店捷運站搭台北-坪林線之新店客運於坪林總站下車
烏來商圈 內洞森林園區 此處擁有截然不同景觀,從瀑布、水潭到溪流皆可遠眺。內洞實屬封閉型態的自然環境,彷彿森林環抱瀑布,讓人心靈沉澱,獲得抒壓。
烏來商圈 空中纜車 以瀑布對岸為起點,瀑布頂端為終點,全長三八二公尺,橫跨南勢溪上,空高低差一六四.五九公尺,十六輪雙索交走式電腦全自動控制系統 ,自空中俯瞰,烏來景色一覽無遺,乘坐其中更有向瀑布直行逼迫的震撼感喔!
烏來商圈 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來一趟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讓您真正的了解”原”味文化。
蘆洲廟口商圈 米市街舊厝 位於中山二路146巷,楊姓族人所有,約建於六十年前,為日治時期仿文藝復興時期之二層樓洋房,拱門、巴洛克柱及雕飾,十分精美,庭園造景花木扶疏,景緻怡人。
烏來商圈介紹 烏來,號稱都會的綠野鮮蹤,是泰雅族語中「冒煙的熱水」。這裡,集合了都會人最嚮往的休閒元素:溫泉、櫻花、歷史人文、生態保護、原住民文化,似乎比之所謂「後花園」的稱號,又更多了些深度。而拜國片導演魏德聖籌拍泰雅支族「賽德克.巴萊」故事的影響,製作團隊蒐羅遍全台各地原住民生活聚落,曾多次來到烏來勘景、選角,也讓人對於造訪烏來老街,增添了不同以往的期待。 自行前往 台北市出發者: 從羅斯福路經景美連結新店北新路、北宜路,一路直行到碧潭,再右轉接九甲省道(新烏路)。途經花園新城、屈尺、燕子湖、紅河谷,即可到達烏來風景區。 由東部出發: 可選擇走省9號北宜公路一路直行,經礁溪、坪林到碧潭,左轉接九甲省道。 由中南部出發: 可選擇走中山高速公路,至新竹轉接北二高,在安坑交流道或新店交流道下,接北宜公路再轉九甲省道。 大眾運輸 鐵路:台鐵台北車站(再轉新店客運『台北-烏來』) 公車:新店客運『台北-烏來』 捷運:捷運新店站(再轉新店客運『台北-烏來』) 停車資訊 烏來立體停車場:大型車32位,小型車282位。 室外收費停車場:大型車26位,小型車252位。
淡水老街商圈 淡水漁人碼頭 曾經漁獲盛極一時,因淤塞而廢置,但防波堤仍是觀霞的最佳景點。情人佳偶必去之處,觀光魚市和「情人橋」都令人流連忘返。
淡水老街商圈 滬尾砲台公園 悠閒散步好去處,位於忠烈祠旁,前身為淡水高爾夫球場的一部份,目前已開闢為美麗公園。
淡水老街商圈 淡水漁人碼頭愛之船郵輪飯店/情人塔 新北市政府第一件BOT案,投資金額高達21億元,分為觀光旅館、藝術大街及情人塔三部份。「情人塔」為臺灣首座百米情人塔,360度絕美海景盡收眼底。
淡水老街商圈 淡水天元宮 櫻花開時一定要來一趟天元宮,浪漫點點的櫻花,散落眼前,彷彿訴說櫻花之歌,讓前來天元宮旅遊的民眾,時時刻刻感受大自然最原始之美。
淡水老街商圈介紹 淡水是東南亞海陸的中途站,大屯山又是極好的航途指標,因此至今七千年來一直有人類入居淡水,以部落形式過著漁獵、放耕的生活。淡水原住民皆屬居住於台北一帶的凱達格蘭平埔族住民,早期中國和日本的船隻,經常停泊淡水,和他們從事貿易。 今天淡水地區地名如:滬尾、八里、大屯、圭柔山、北投子等都是平埔族住民留下的。在八里的十三行、淡水港仔平等,尚留有凱達格蘭人時代的大片遺址。 淡水因與大陸最近,本身又為良港,「滬尾」由漁村漸成街庄和通商港口。 康熙年間淡北開治設防,淡水由番社漸成村莊,山區也逐漸開拓。早期港口發展在南岸之八里,1792年清廷才正式開放八里坌與大陸對渡,但因泥沙淤積腹地有限,港埠遂又逐漸移至北岸淡水。1808年,水師守備由八里坌移駐淡水。此後,淡水街民環福佑宮形成街衢。 隨著大台北都會區的發展,淡水的產業與社會漸漸有了改變。早先經濟依賴在此就學的大學生;之後,逐漸變為北海岸觀光遊憩的重點而生機蓬勃;直到近十年來房地產的熱絡發展才讓淡水在人文與自然環境上起了結構性的變化。例如:過度的市鎮開發,造成市容的惡化;大量湧進的外來人口,突顯了公共設施的不足和居住品質的退化。 自行前往 由台北出發 1. 從台北經關渡走台2省道,過竹圍、紅樹林,即抵達淡水市區 2. 從西部至淡水者,可走國道1號(中山高速公路)從五股下交流道,往八里方向,過關渡大橋,經竹圍、紅樹林,即抵達淡水市區 大眾運輸 公車: 紅26路、836路(淡水古蹟遊園專車)等,皆可通達淡水景點。 捷運: 搭乘捷運淡水線,到終點[淡水站]若要前往其他景點,可再轉乘其他大眾運輸工具,如古蹟遊樂園關車、淡水客運等。 藍色公路: 可至關渡、八里渡船頭搭乘藍色公路渡輪前往淡水老街。
深坑老街商圈 土埆厝 深坑的建築特色之一,就是土埆厝,其最大特色就是冬暧夏涼,入內可聞到濃濃的鄉土味道。
深坑老街商圈 集順廟 擁有一百七十年的歷史,供奉著當年帶著先人前來台灣的守護者神明,至今仍香火鼎盛!
深坑老街商圈介紹 深坑,一個距離有點遠又不太遠的遠離市區商圈,是個半日遊的好選擇! 因為清澈的水質以及特殊鹽滷製法所製作的豆腐,其炭味口感吸引了許多饕客,成為一般人熟知的「豆腐故鄉」,也因此造就了老街的繁榮。在這好山好水的孕育以及承襲先人早期篳路藍縷的拓墾精神下,深坑四寶:茶葉、豆腐、竹筍、黑豬肉才能始終保持極佳的品質,成為在地著名的特色產業。 而商圈周邊其實藏有不少驚奇的體驗。例如列入台灣十大名宅之一的深坑黃宅永安居;擁有原始自然風貌的景觀、茶香與竹林交織的古道,以及特色休閒庭園餐飲所在的阿柔洋。另外,不說你不知道,在老街旁的渡口,更是百年前文山地區的茶葉在景美溪所集散的重要轉運站,也是淡蘭古道以及茶路古道通往大稻埕的驛站。 近年來,從北二高便捷的交通以及知名飯店的進駐,拓展了深坑體驗旅遊的深度。但深坑依舊還保有一種需要緩慢的步調才能品味與感受那細膩的氛圍;你如果走得太快,一定感受不到另一層質樸的個性之美。 這就是深坑,一種深邃的人文蘊涵在產業裡的能量,可以從老街的風華中瀏覽,也可以從古道的幽靜探訪。所以來到深坑商圈,就必須屏除過往走馬看花的遊覽模式,在細細品嘗深坑四寶的美味後,走入山林裡享受芬多精。 自行前往 北二高 1. 木柵交流道(20.8k)下,連接國道3甲聯絡道接106乙縣道或接106縣道至深坑老街。 2. 南港交流道南深路出口匝道(16.5k)下,轉109縣道至深南路與北深路交叉,右轉接106縣道至深坑老街。 北宜高 石碇交流道(4k)下,接106乙縣道或106縣道至深坑老街。 中山高 汐止系統交流道連接北二高,於南深路出口匝道下轉109縣道至深南路與北深路交叉口右轉接106縣道或由木柵交流道下接106乙縣道或106縣道至深坑老街。 大眾運輸 公車: 1. 搭乘660、666、819、912、1076、1506公車於「深坑」站下車即可到達老街。 2. 搭乘236、251公車於「台新工廠」站下車,往前步行約5-10分鐘可到達老街。 3. 於圓環、塔城街、中華路、羅斯福路、公館、景美、木柵等站,搭乘指南客運660號公車。 4. 於景美、木柵等站,搭乘欣欣客運666號公車。 5. 於七張、景美女中等站,搭乘欣欣客運819公車。 6. 於松壽路口、市政府、信義行政中心等站,搭乘指南客運679號公車,可達深坑。 7. 欣欣客運251、236可達總站台新工廠,在轉搭公車660、666、819、912等公車或步行約5分鐘至深坑老街。 捷運: 1. 搭捷運南港線於市政府下車(3號出口),轉乘指南客運912公車,可達深坑。 2. 搭捷運木柵線於木柵下車,到木柵路對面搭台北客運1076公車、指南660、679號公車,欣欣客運666號公車,可達深坑。 3. 搭捷運新店線於景美站下車,轉乘指南客運660號公車、欣欣客運666號公車,若是在捷運七張站下車,轉乘欣欣客運819號公車,皆可達深坑。 捷運加公車 1搭捷運文湖線至捷運木柵站下車,到木柵路對面搭臺北客運1076公車、指南660、679號公車,欣欣客運666號公車,可達深坑。 2搭捷運新店線至捷運景美站下車,轉乘指南客運660號公車、欣欣客運666號公車,若是在捷運七張站下車,轉乘欣欣客運819號公車,皆可達深坑。
新店大碧潭商圈 夜晚碧潭橋 燈光美氣氛佳,除了是情侶佳偶約會嚴選之處,更有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新店大碧潭商圈 水岸自行車道 遠眺新店溪可看到左右兩邊皆有完整環狀自行車道,右邊行經捷運小碧潭站、湯泉社區,左邊可看到碧潭吊橋沿碧潭路、溪洲路。
新店大碧潭商圈 陽光運動公園 園區內設有各式各樣有趣多元化運動設施,滿足民眾多樣化運動需求,成為假日郊遊踏青休閒首選處!
新店大碧潭商圈介紹 新店北與新北市中和區為鄰、西鄰土城區、東接石碇區,南界三峽區、烏來區,是新北市南區交通中心。最早期這裡有著秀朗社人、泰雅人居住,他們過著捕魚狩獵的部落生活。而在18世紀初,漢人們將犁耕鋤田等新興農作方式帶入,改變了原有的景觀。 新店渡、碧潭吊橋、水泥橋、北二高大拱橋同時矗立於新店溪上,象徵橫跨年代與潮流,至今仍屹立不搖的新店精神。其商圈特色也正是這三座不同年代的「橋」與新店溪。 建議大家可以在碧潭租艘小船或腳踏船,悠遊往全臺唯一僅存的古渡頭「新店渡」划過去,再回頭欣賞碧潭的「橋」,會發現許多商圈所沒有的河水景色喔! 自行開車前往 至碧潭東岸停車場 1. 台北市→羅斯福路→北新路右轉環河路→碧潭東岸停車場。 2. 北二高新店交流道→中興路→中正路→北新路右轉環河路→碧潭東岸停車場。 3. 北二高安坑交流道→安康路→碧潭東、西岸停車場均可。 4. 北二高安坑交流道(往中央路方向)→環河路→碧潭東岸停車場。 5. 環河快速道路→新店環河路→碧潭東岸停車場。 至渡船頭停車場 (開天宮、新店渡口旁)走北新路過新店捷運站接北宜路前行300公尺右轉新店路直行150公尺可達停車場。 至灣潭 走碧潭大橋西岸之碧潭路,約300公尺右轉永業路約1公里交岔路即左轉金龍路,續行可見左邊有格子嶺路,之後均為灣潭地區。 大眾運輸 公車: 1. 新店客運:642、644、647、650、綠1、綠5、綠6、綠13、烏來線、坪林線。 2. 台北客運:棕7、50(木柵線)。 3. 福和客運:8(土城中和線)。 4. 大南汽車:839。 5. 台汽基隆線。 捷運: 搭乘捷運新店線至捷運新店站,出站左側可見碧潭風景區,步行5分鐘可達碧潭吊橋頭。
新莊廟街商圈 廣福宮 廣福宮昔稱"三山國王廟",是新莊唯一的二級古蹟,屬廣東潮州籍人士的守護神,主祀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神祝禱,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後來果真靈驗了,使潮州人民對三山神的信仰更加堅定。三山國王廟的香火,隨客家人聚落的遷出新莊而沒落,又因是客籍人士的廟,比起新莊其他廟宇則顯得清幽寧靜,廟宇也乏人看顧,卻也因此保存了許多傳統廟宇古貌。
新莊廟街商圈 慈祐宮 慈祐宮是一座面寬三開間四進兩廊式平面配置廟宇,坐北朝南,呈街屋型長條狀配置,計有前埕、前殿、內埕及牆廊,拜殿及正殿、中內埕及牆廊、後殿、後內埕及牆廊、開山殿及後花園等。儘管在新莊街日益繁榮,古味漸失的今天,新莊市民仍對慈祐宮保有一貫虔誠的信仰,慈祐宮冥冥中護祐著牠的子民能不遜於往昔的繁榮、富足景象。
新莊廟街商圈 武聖廟 武聖廟是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貢生胡焯猷所建,在咸豐三年(1853年)新莊發生漳、泉械鬥事件時被焚毀,於同治七年(1868年)擴大修建,今列國家三級古蹟。武聖廟的大門平常不隨便開放,只在農曆正月一日至三日、正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六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開啟,而在每年元宵節前後,廟前都會舉辦"擲炮台"活動,顯示民生安樂。
蘆洲廟口商圈 西洋樓 位於樓仔厝地區的西洋樓,是一座三層樓的磚造樓房,可分前、中、後三段,像是階梯般由前至後逐一加高樓層。在大門上方及洋樓的假牆上,都標有「李得吉」之商號,磚瓦建材乃取自當時建造台灣總督府時,被淘汰的磚用建材,上還留有「TR」的標示。以此推斷,西洋樓也有近百年的歷史。昔日的西洋樓,為蘆洲最高之樓,在日治時代,還曾租借房屋給台灣土地銀行使用,今日的西洋樓,能保持就有面貌,屹立在繁華熱鬧的街市中。
蘆洲廟口商圈介紹 舊名「河上洲」或「和尚洲」的蘆洲,為淡水河畔的一片沙洲,岸邊蘆草叢生,小魚小蝦自由自在悠遊,同時鷺鷥群集覓食,所以又稱「鷺洲」。而每當蘆葦花盛開季節,花絮隨風徐徐飛揚,白鷺鷥自由翱翔低空而過,配上淡淡的黃昏夜色,這一幅大自然景象自古便有「蘆荻泛月」的美稱。 由於經得與水爭地,不利農耕,蘆洲成了臺北盆地較晚開發的地區。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的李姓家族,較早進入這片沙洲開墾,但成效不佳,蘆洲的耕作條件直到淡水河逐漸淤積才獲得改善。而李姓家族多年辛勤耕耘之後,於1903年建一占地千餘坪的三落大厝,這便是如今蘆洲中正路內的蘆洲李宅。1861年,李宅完工前40年,浙江菩陀山隱秀寺兩名比丘攜觀音佛祖神像出海化緣,遇颱風船泊停靠到淡水一帶,因緣際會來到蘆洲建廟接受供奉,是為湧蓮寺。湧蓮寺香火鼎盛,周邊逐漸發展為蘆洲最早的市街,並向得勝街、成功路延伸,形成以傳統零售業為主的商圈,通稱為廟口商圈。 隨著捷運興建完成,現在的蘆洲開通了與臺北市之間的樞紐,交通更為便利。早、午、晚三個時段不同的市集,讓你無論是想採買用品或打牙祭,隨時可得。 熱鬧的蘆洲廟街,以湧蓮寺為中心,四周街道發展成為市集,早上是菜市,下午是生活百貨,晚上則成為小吃夜市。許多有名的老字號小吃甚至終日營業。一日三市的熱鬧氣氛,人潮始終不斷。另外可別忘了來碗著名的切仔麵,強調以濃稠大骨湯熬盛的湯頭,配上軟硬適中的麵條,清爽的口感讓人回味無窮,加上各種口感豐富的小菜,無論是當成正餐或點心都很合適。 自行前往 高速公路: 由中山高速公路三重交流道下至(103縣道)三重市三和路四段往蘆洲方向,過三重市仁愛街及永安北路等交叉口,即進入蘆洲市轄區內蘆洲市中山一路(地標為徐匯中學),直行經集賢路交叉口及三民路交叉口(地標為三角公園),進入中山二路往前行駛約5分鐘至中山二路入口。 台北市出發者: 1.台北市北投士林方向進入蘆洲由重陽橋下直行集賢路至中山一路交叉口右轉中山一路直行至三民路交叉口(地標為三角公園),進入中山二路往前行駛約5分鐘至中山二路入口。 2.五股、八里方向進入蘆洲,由成蘆橋下至三民路直行經中正路交叉口及復興路交叉口,直行經蘆洲市公所至得勝街口右轉,直行至得勝街往前行駛約5分鐘至中央路入口(地標為中山立體停車場) 大眾運輸 公車: 1.聯營公車【261】、【634】、【紅9蘆洲—捷運劍潭站】,三重客運【公西─北門】【淡海─大漢橋—板橋】:蘆洲市公所站(三民路)下車,進入得勝街步行約五分鐘至中央路入口。 2.蘆洲免費巴士:捷運圓山站玉門街出口乘車至蘆洲市公所下車 3.由台北、三重往蘆洲方向:聯營公車【225】、【232】、【306】、【508】、【633】、【659】、【704】、【816】及三重客運【觀音山─台北橋—北門】:蘆洲派出所站(中山二路)下車,向蘆洲派出所前步行約3分鐘至中山二路入口。 3.聯營公車【225】、【232】、【306】、【508】、【633】、【659】、【704】及三重客運【觀音山─台北橋—北門】:蘆洲國小站(中正路)往回走約3分鐘至中正路入口。 4.五股八里往蘆洲方向:三重客運【觀音山─台北橋—北門】、聯營公車【508】、【704】、【806】:蘆洲國小站(中正路)。 捷運:捷運蘆洲線三民高中站下車 1.步行前進至得勝街口至中央路入口。 2.步行前進至復興路轉忠孝路(蘆洲國小)側門至忠孝入口 停車資訊 1.新北市中山立體停車場(地址:蘆洲市得勝街187號),汽車停車位共268車位 2.機車位:商圈周邊劃設機車停車位約180車位。
新莊廟街商圈 地藏庵 創建於乾隆廿二年(一七五七年),相傳最初只奉祀文武大眾爺,所以,一般新莊人又稱之為大眾廟或大眾爺廟,後來才又奉祀地藏王。現在地藏庵主神供奉的是地藏王,左右配祀;目蓮尊者、十殿閻王、文武大眾爺,從祀董府大老爺,觀世音菩薩及三寶佛,另供奉有福德正神。地藏庵在清嘉慶十八年(一八一三年),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宣統三年(明治四十四,一九一一年)、及民國六十一年、八十五年重修。農曆五月初一是新莊地藏庵的平安祈福祭日,也是新莊一年一度的大遊行,而在五月初一的前二日晚上,會有七爺八爺的「暗訪」的宗教儀式,驅除鬼神,整個活動會在五月一日達到最高潮,沿街的廟宇如新莊福德祠等,會隨大眾爺組成繞境隊伍,祈求新莊在來年趨吉避兇、行事平安。此外,在農曆七月廿九日,也會舉行普渡法會,為無主孤魂普渡,這也是新莊一年一度的盛會。本庵還有附設活動中心及大眾書館。
新莊廟街商圈 文昌祠 新莊文昌祠供奉文昌帝君。雍正七年(1729年)慈祐宮重修時配祀文昌帝君。嘉慶十八年(1813年)由艋舺縣丞曹汝霖捐建文昌祠慈祐宮右後側。光緒元年(1875年)艋舺縣丞傳端銓及仕紳陳式璋等遷建於現址。本祠歷經一百二十一年經八度重修,因其具開發與歷史價值,且保留較完整,目前列為三級古蹟。
新莊廟街商圈 潮江寺 米市巷底有一座磚造兩層寺廟,下層門額「福德祠」,供奉福德正神;上層牌樓題「潮江寺」,主祀觀音佛祖;此寺座向新莊街,有為米市巷「守護」及「鎮財」的功能。據傳潮江寺初建已逾180年歷史,原在大漢溪邊,後因溪水改道沖毀而在今址重建。現規模為日治昭和十年(西元1935年)所修,融合了閩南、新巴洛克與日式風格的建築和裝飾,使得「潮江寺,福德祠」成為新莊街區外觀獨樹一格的信仰中心。
新莊廟街商圈 戲館巷 位於新莊路359巷,因新莊的深厚布袋戲文化讓此處成為具傳統戲曲風味的代表地方,彷彿訴說著新莊高潮迭起的富庶繁榮歷史。
新莊廟街商圈介紹 新興的街莊就是新莊,淡水河帶來的河港便利讓新莊擁有「千帆林立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燈火」美譽。興起於清朝康熙末年的新莊廟街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在地人都知道,之所以被稱為新莊廟街,是因為鄰近周邊超過百年以上的廟宇即有數間。清朝時一度成為全臺第三大繁華城市,是臺灣北部的商業重心。 新莊老街的歷史韻味藏在骨子裡。百年老店留存,散發出老街才有的氣味和聲響。新莊路也是個熱鬧的夜市,這裡的蒙古烤肉攤,烤爐就在街邊,氤氳的蒸氣和香味,讓整條街氣氛十足。新莊路214巷則是另一個風格獨具的夜市,而現存攤商都是千錘百鍊、經得起考驗的美味。 自行前往 五股交流道: 五股交流道-新五路-中山路-泰林路-新泰路-中正路-大觀街-新莊路 從板橋市來: 1.板橋市民生路3段-大漢橋 –新莊市思源路 2.板橋市新海路-新海大橋-新莊市大觀路 從三重市來: 1.三重市中山路-新莊市中山路 2.三重市重新路5段-新莊市中正路 從五股鄉來: 五股鄉五工路-新莊市思源路 從泰山鄉來: 泰山鄉泰林路2段-泰林路1段-新莊市新泰路 從樹林市來: 1.樹林市萬壽路1段-新莊市中正路 2.樹林市樹新路-新莊市新樹路 大眾運輸 公車: 大眾廟站或新莊國小站下車: 藍12、111、235、257、513、635、636、637、638、639、663、801、802、803; 三重客運:公西-北門線 指南客運: 泰山-指南宮線、樹林-中華路等路線公車 捷運加公車 1.搭乘捷運板南線至捷運新埔站,轉乘802號公車在新泰路口站下車。 2.搭乘捷運板南線至捷運西門站,轉乘藍2或235號公車到大眾廟站下車。
蘆洲廟口商圈 湧蓮寺 位於得勝街繁華的市集中心,為蘆洲當地居民精神的信仰中心,是一座歷史久遠的古廟,對於當地居民及其宗教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蘆洲廟口商圈 保和宮 民國前一年,保生大帝分靈到蘆洲建宮,名為「保和宮」,經費由樓仔厝角、水湳角、溪墘角、土地公厝角、三重埔角、八里角及對岸倫仔頂角等七角頭共同負擔。每逢農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誕辰,由境內七角頭主持豬公比賽,為蘆洲、八里、五股、三重等地區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位於蘆洲國小旁的保和宮,主祀神醫保生大帝,屬李姓家族之信仰。保生大帝俗名吳夲,宋朝人,少年時學習醫術,學成懸壺濟世,深受鄉里百姓的愛戴。鄉民為緬懷他濟世救人的菩薩心腸,便為他建造廟宇,供世人祭祀,並稱他為『大道公』或『吳真人』。
蘆洲廟口商圈 保佑宮 康熙元年(公元1660)年間,攜眷渡海來台闢墾,為求營生順遂平安,乃恭請池府王爺聖像隨身庇佑,因為池府王爺神威顯赫,恩澤四方,信眾日增,於康熙庚寅年間(公元1710)捐獻給眾善信,第一次建草廟為保佑宮供奉至今。第二次重建於咸豐庚申年間〈公元1860年〉由弟子陳東山主事及全庄信士共同捐地出資興建,保佑宮是蘆洲最早創建木造寺廟。
蘆洲廟口商圈 九芎公 相傳明末永曆年間,鄭成功曾率領大批軍隊來台,討伐當時佔據台灣的荷蘭軍隊。當鄭成功軍隊行經蘆洲時,曾在中路地區的西邊埋藏大量軍火,並在該處種植一棵九芎樹,作為日後挖掘的標記。此後,蘆洲鄉民們便以這株九芎樹,尊稱為九芎公。後因九芎公神靈顯赫,香火鼎盛,民眾就在當地興建了「九芎公」廟,供民眾奉祀。九芎公曾一度枯亡,目前的第四代神木,終年常綠,家中小孩患「損猴之症」的信眾,多以紅布掛滿枝頭,祈求孩童平安無事,成為九芎公的另一奇景。
蘆洲廟口商圈 文武大眾廟 位於本市得勝街與成功路交叉口,主祀文武大眾爺,乃無主之枯骨,民國元年自新莊地藏庵的文武大眾爺分靈至此,在民國60年由地方人士重修,歷史近百年,為地方公廟之一,專司賞善罰惡之事,農曆五月初一為慶典祭祀之日。
蘆洲廟口商圈 蘆洲慈惠堂 蘆洲慈惠堂座落於南港重劃區內,奉祀瑤池金母,每年農曆四月八日為該堂堂慶,七月十八日金母聖誕、二月十八日拜道紀念等例行法會為眾生祈福。該堂並長期濟助鄉里,成立愛心基金會,屢屢獲省、縣政府頒獎鼓勵。
蘆洲廟口商圈 李氏古宅 座向西北偏北,概略正對觀音山,採三進三落,四合院大宅格局,現存七聽,五十六房,八十二門,一二○窗。厝前蓮花池,厝後華台(前有照,後有靠),兩側是半圓形如太師椅扶手,宅基為正方形(外圓內方)。擁有台灣現存最漂亮的四合院屋頂,堪稱世外桃源文化淨土。
鶯歌陶瓷老街 鶯歌陶瓷博物館 這座以透明玻璃穿透內外環境,讓整體空間產生無限延伸,呈現最自然樸素中帶點低調奢華的設計,就是知名鶯歌陶瓷博物館。其低調的特性讓室內陶藝品可隨陽光產生不同變化,見識到豐富美妙藝術氛圍與氣息!
鶯歌陶瓷老街介紹 陶瓷藝術,是東方人的文化瑰寶。從中國到日本、台灣,而鶯歌正是台灣的景德鎮,我們的陶都。這條古街道,早在200年前,就因為尖山埔一帶居民,以具有黏性的田土,加上容易取得的柴薪雜草、煤礦資源,還有不斷發展的水路交通,與日據時期的設窯生產,使得鶯歌窯業從此註定為台灣的陶藝文化,帶來恆遠的影響。鶯歌尖山埔街、育英街與重慶街所形成的街廓,不僅成了名符其實的老街,也曾是李登輝擔任總統期間,設定的三大產業商圈之中,最為成功的一個代表。 臺灣景德鎮、陶瓷最佳代言詞 ,非鶯歌莫屬。鶯歌老街不論是街景塑造、路口意象的設計或交通指示系統的再設計,都在在凸顯商圈的特有氣息。 「點土成金」是鶯歌最大成就,更確定其陶藝領航地位,許多特色風格的陶藝精品店主要集中在陶瓷老街與陶瓷觀光街。另外不可忽略的尖山埔路,是陶瓷發源地,附近仍保留了當時燒煤必用的方型煙囪! 自行前往 台北市出發者: 1. 臺北→中山高速公路南崁交流道→桃園→鶯歌。 2. 臺北→中山高速公路→桃園內環線(國道二號)→大湳交流道→鶯桃路→鶯歌 。 由新竹出發: 新竹→中山高速公路→桃園系統交流道→國道三號→三鶯交流道→三鶯大橋→鶯歌。 大眾運輸 公車: 1. 搭乘桃園客運桃園─鶯歌─三峽線。 2. 搭乘臺北客運702線,臺北中華路→萬華→板橋→樹林→鶯歌。 3. 搭乘臺北客運藍19線,板橋新埔捷運站→樹林→鶯歌。 火車搭乘西部幹線列車、通勤電聯車,在鶯歌站下車 三鶯假日文化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