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主旨 臺南農改場表示水稻白葉枯病與褐飛蝨疫情升高,請農友加強防治措施,避免收穫損失。
疫情內容 近日田間水稻白葉枯病持續肆虐,加上台南嘉義地區相繼傳出褐飛蝨疫情,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友加強田間管理工作,以免病蟲害蔓延擴散,以減少損失,確保收成。  水稻白葉枯病的病原細菌可由水孔或傷口侵入,常在葉片邊緣形成波浪狀病斑,隨著葉脈往下蔓延,在葉脈兩側形成黃化病斑;另有一種病徵表現在葉片上,病斑初呈暗綠色水浸狀小斑,很快在葉脈間擴展為暗綠色至黃褐色的細條斑,嚴重時條斑融合成不規則形黃褐色至枯白病斑,對光看可見許多半透明條斑。清晨露水未乾時,細菌會溢泌在葉緣水孔形成菌泥,隨人員走動或雨水而傳播。在第二期作高溫環境下,偶而會發生白葉枯病急速萎凋型病徵,更值得注意。  褐飛蝨常群集於稻叢基部刺吸稻株養液,並分泌蜜露引起之煤煙病。在族群密度低時,由稻株外表無從察覺異狀,需撥開稻叢才可發現其蹤跡;待族群密度再增加時,則可導致稻株黃化,影響稔實率,並致使稻株於短期內枯萎倒伏;嚴重田全面枯萎,稱之為「蝨燒」。水稻褐飛蝨於第二期稻作乳熟期至糊熟期間為害最嚴重。
建議用藥 白葉枯病在防治上應避免於清晨田間溼氣高時施藥,防治藥劑有 14 %嘉賜克枯爛可濕性粉劑 1500 倍 ( 安全採收期 14 天 ) 、 10 %克枯爛可濕性粉劑 1000 倍 ( 安全採收期 15 天 ) 、 10 %鏈四環黴素可溶性粉劑 1000 倍。褐飛蝨防治藥劑處理應儘量噴佈在水稻植株莖部,效果較佳。推薦之防治藥劑如 10 %賽速安水溶性粒劑 4000 倍(安全採收期 10 天)、 25 %布芬淨可濕性粉劑 1500 倍(安全採收期 15 天)、 25 %派滅淨可濕性粉劑 1500 倍(安全採收期 10 天)等農友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進行用藥或洽農改場植保人員諮詢。  臺南地區目前早植稻已經收穫,大部分地區也進入乳熟糊熟期,若於水稻生育後期施藥應注意農藥殘留問題,選擇安全採收期較短之藥劑,並確實遵照稀釋倍數等使用說明,臺南農改場籲請農友依照自己水稻生長狀況進行用藥,以免藥劑殘留超量。安全採收期資訊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若有防治上的問題可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聯絡。
發布縣市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台南市
植物品項 水稻
發布日期 2013/10/18
發布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