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主旨 台中農改場表示水稻瘤野螟正值成蛾盛期,請農友掌握第7天(9月26日起)黃金防治期,加強防治,避免造成產量損失。
疫情內容 中部地區水稻正值幼穗分化至孕穗期,轄內部分偏施氮肥水稻於9月中旬出現捲葉情形,而且9月19日前後田間出現較大量的瘤野螟新一代成蛾,產卵孵化的幼蟲將危害水稻葉片的正常生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民於9月26日起加強水稻瘤野螟防治,避免對水稻生產造成危害。臺中場張場長致盛指出,正確的施藥時機是病蟲害防治成敗的關鍵。當瘤野螟成蛾盛期後7天,初孵化幼蟲直接暴露在缺乏保護的環境,正是施藥防治的黃金時間。一旦幼蟲將葉片縱捲成苞隱匿其中取食,幼蟲將受到水稻葉片的保護,致使防治成效不佳。臺中場研究人員表示,瘤野螟又稱為稻縱捲葉蟲,初孵化幼蟲啃食嫩葉葉肉,形成細白線之食痕;2齡後會將葉片捲成筒狀縱苞,並藏匿其中,取食上表皮及葉肉,殘留長條白色斑痕。
建議用藥 農民應於田間成蛾發生盛期後7天選用下列藥劑進行防治,包括24.7%賽速洛寧膠囊水懸混劑 3,000 倍、15%布得芬諾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或50%培丹水溶性粉劑 1,200倍等。
發布縣市 台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植物品項 水稻
發布日期 2013/09/24
發布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