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5秒, 共找到 2952 筆資料,顯示第 2501 到 26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縣市名稱 鄉鎮名稱 社區名稱 村落名稱 社區介紹 協會名稱 協會聯絡人 協會Email 協會電話 協會傳真 協會地址 圖片網址
臺中市 霧峰區 四德社區 四德里 四德社區發展協會 廖德源 LTY4831TW@GMAIL.COM 04-23392597 台中市霧峯區四德南路18號
臺中市 霧峰區 五福社區 五福里 (一)地名沿革 霧峰鄉四德村與五福村位於昔日的「吳厝」,因早期開拓時,由吳姓族人至此開墾而得名,乾隆年間,晉江 人吳洛以「吳伯榮」墾號,築萬斗六圳,灘田千餘甲。(二)地理位置 五福位於霧峰鄉最西邊,西與烏日鄉溪壩村為界,南邊與本鄉四德村為鄰,北面隔大里溪彼岸為大里市夏田 里,轄區內交通有中投快速道路及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三號)貫穿交叉通過,國道並設有中投交流道 (銜接中投快速道),交通網路四通八達。(三)土地面積:13.6265平方公里。 台中縣霧峰鄉五福社區發展協會 劉國珍 green5899@yahoo.com.tw 0423397270 04-23399669 台中市霧峰區五福里(路)232巷41號
臺中市 霧峰區 丁台社區 丁臺里 丁台村昔名丁台,雍正年間大埔縣人曾、何、巫等姓氏入墾丁台,柳樹浦一帶,雍正十五年十月內山生番出而肆殺庄人,嗣設隘防番,築土台配置隘丁,而形成後來漢人村落得名,本村位於霧峰鄉西端,北鄰四德村,西鄰北勢村,南鄰南勢村、舊正村,東鄰南柳村 、六股村,共658戶,人口2755人,行政區域編為14鄰,為一個純樸的務農村落。 台中市霧峰區丁台社區發展協會 施豐碧 04-23321971 霧峰區丁台里丁台路483-1號
臺南市 白河區 仙草社區 仙草里 臺南市白河區仙草社區發展協會 陳寶玉 vhph9040@mail5.vac.gov.tw 06-6858666 臺南市白河區仙草里11鄰羌仔崙10號
新北市 深坑區 阿柔社區 深坑村 阿柔社區為好山好水之福地有平原有山坡地,內有炮子崙步道、母子樹、天龍宮、阿柔洋產業步道等 臺北縣深坑鄉阿柔社區發展協會 曾麗華 a37643689@yahoo.com.tw 02-+26623116 02-26644741 臺北縣深坑鄉深南路166號7樓
臺中市 霧峰區 吉峰社區 吉峰里 吉峰里位於本市霧峰區北端,本里北邊隔草湖溪臨大里區,東鄰桐林里,南毗錦榮里,西南與甲寅里為鄰,總面積5374平方公里,計有3,319戶人口10,539人,是霧峰區人口最多的一個里。吉峰里舊名「北溝」(故宮國寶來台第一處存放區),係因草湖溪支流流經霧峰北邊的吉峰里、桐林里形成山溝故稱之。里內有中正、吉峰、民生、錦州、自強路等主要道路,里內因朝陽科技大學設立,致使本里商店林立,屬於農工商混合型村里。學校機關林立包括朝陽科技大學、吉峰國小、中興大學農試所(一區、二區、三區)、中興大學葡萄中心、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臺中市警察局霧峰分局等。產業較大規模有台灣車樂美縫衣機公司及台灣電影文化城(惟921後已經休業中)等。 臺中市霧峰區吉峰里社區發展協會 賴博強 a0928318467@gmail.com 04-23302811 台中市霧峰區吉峰里吉峰路157巷7號
臺中市 霧峰區 南勢社區 南勢里 臺中市霧峰區南勢社區發展協會 黃清標 04-23336839 霧峰區南勢里北岸路54巷5號
臺北市 士林區 平等社區 平等里 本社區為農村型,分為10鄰,總人口數約1300人左右 臺北市士林區平等社區發展協會 陳添地 02-28611386 02-28618958 臺北市士林區平菁街29號
臺北市 士林區 菁山社區 菁山里 臺北市士林區菁山社區發展協會 周建明 to.green13@yahoo.com.tw 02-28163892 02-28114923 臺北市士林區菁山路131巷13-1號
臺北市 士林區 溪山社區 溪山里 內雙溪主流發源於陽明山山脈,早期有工業開採煤礦,主要農產有水稻、柑橘、竹筍,社區內有內雙溪自然公園屬於亞熱帶闊葉林生態系,森林藥用植物園,台北小溪頭,溪山苗圃,動植物生態豐富。知名景點有聖人瀑布,清代稱為半山泉,日劇時代稱聖人瀧,有古老的灌溉系統等古圳,荷蘭古道、、、登山步道。 台北市士林區愛水會 張志仁 0933-207079 02-27154641 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3段87號
臺北市 內湖區 白石湖社區 碧山里 白石湖社區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碧山里海拔250-400公尺芝山區聚落,居住的人口約400餘人,因地形為圈谷形狀散佈白色的結晶砂岩,因而取名白石湖。 社區產業以草莓、柚子、桃子、柿子及蔬菜為主要農產品。 96年成立社區發展協會至今,以3次獲得台北市社會局評鑑甲等獎。協會希望僅由農村再生計畫的培訓課程營造更具農村風貌,兼具生態、環保的有機農業村。 臺北市內湖區白石湖社區發展協會 黃朝明 8681@ms25.hinet.net 02-27942389
臺北市 北投區 湖田社區 湖田里 本社區回一山區之農村聚落,亦為臺灣高冷地農作物之先驅,最早有蓬萊米、海芋、繡球花、劍蘭及眾多動植物豐富之生態環境。 臺北市北投區湖田社區發展協會 陳永如 ham0618@yahoo.com.tw 02-28621791 02-28614188 臺北市北投區竹子路56號
臺北市 南港區 久如社區 九如里 九如里為於北市邊緣與汐止交界,中央研究院為鄰,里內有中華科技大學,四分溪貫穿全里,環境優美,有濃濃的人文氣息,有山有水,居民勤奮樂觀,歡迎大家來此一遊。 台北市南港區九如社區發展協會 謝建志 0920767798 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208號
臺東縣 大武鄉 南興社區 南興村 本鄉位居台東縣南端,東濱太平洋,西南與達仁鄉毗鄰,北鄰太麻里鄉,背靠中央山脈,山多平原少,土地貧瘠,面積有69.1平方公里,農業發展頗受限制,重要山脈有大武山,其標高為3100公尺,重要河川有大武溪、朝庸溪、大鳥溪、加津林溪。 排灣族地名為Lugiagus,意指「有九芎樹的地方」。路加卡斯(南興村)位於台東縣南瑞441k與442k路段,為大武鄉最南瑞的小村莊,往南通達仁鄉安朔村,往北則是尚武村。1963年10月1日,由大武鄕大竹村加津林部落,富山部落一帶的排灣族家族遷居此地居住。大約此時也有來自屏東獅子鄉草埔的排灣族家族遷居此地。後來,居民日漸增多,1967年增設此村。除了排灣族之外,村民亦包括從屏東縣枋寮、水底寮地區移入的漢人,及沿海的海防單位的退伍軍人,形成本村原漢族群融合的村落。 南興社區發展協會 王春屏 089-702293 臺東縣大武鄉南興村4鄰66號
臺東縣 大武鄉 尚武社區 尚武村 大武鄉尚武社區位於大武鄉偏南方,亦是行政中心。原鄉治初設大武村,後為配合漁港之開發而遷至尚武村。社區有著濃厚的小鎮風情,聚落建築及風土民情,尚保有台灣2、30年前色彩。居民以平地漢人為主(約80%原住民約20%)大多從事農、漁業,農產品以鳳梨、玉荷包荔枝最有名,其產期不但比其他地區早,且肉質甜美鮮嫩,廣遊客喜愛,且肉質甜美鮮嫩,廣遊客喜愛,值得推廣。 臺東縣大武鄉尚武社區發展協會 林志堅 lin01020@yahoo.com.tw 089-791368 089-791609 965臺東縣大武鄉尚武村政通路20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c177ce08-dcbe-4f35-bd4f-2f3256087de1/1/尚武-林志堅.JPG
臺東縣 大武鄉 大竹社區 大竹村 大竹社區發展協會 張金福 089-760126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八鄰愛國蒲149號
臺東縣 大武鄉 大鳥社區 大鳥村 本社區位於台九號公路旁,所轄幅員廣闊,現住民計約1680人,大多屬原住民東台灣族群。 大鳥社區發展協會 楊明成 0928-638375
臺東縣 大武鄉 台東縣大武鄉山豬窟休閒農業區 尚武村 本區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尚武村與南興村為西部自南迴公路進入東部的門戶,地理環境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宜人、園區內現以保有原始風貌著稱,有4年神及列保的四百年老茄苳,登上楓林步道看阿嬤原生蝴蝶蘭,地方特產種類多 山豬窟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李淑美 0937-611861
臺南市 白河區 庄內社區 庄內里 白河鎮庄內社區發展協會 黃粉絨 sali57@kimo.com 06-6831622 台南市白河區庄內里愛國街77巷6號
臺南市 白河區 河東社區 河東里 白河鎮河東社區發展協會 劉朝仁 06-6856658 台南縣白河鎮河東里4鄰糞箕湖63之21號
臺東縣 大武鄉 大武社區 大武村 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大武鄉大鳥村的沙灘上,巡邏的海防部隊發現沙上有擾動的痕跡,懷疑有人走私,一挖之下,赫然是乒乓球般大的龜蛋,這是多年來綠蠵龜在台灣本島的第一筆紀錄。兩個月後,在六、七百位圍觀民眾的加油聲中,十一隻綠蠵龜寶寶跌跌撞撞地爬回大海,「大武鄉」的名字這回很難得的出現在全國的媒體版面。大武鄉是南迴往台東的第一塊平地,是山和海的分界,因此大武自古便以「台東門戶」著稱。分別在台灣東岸和西岸奔流的黑潮和親潮,在大武外海附近交會,引來豐富的洄游性魚類,是世界聞名的大漁場。但大武溪沖出的飄沙讓港內迅速淤積,大型漁船進不來,膠筏又走不遠,鄉民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遠從高雄東港來的漁船,在外海盤旋。不論如何,夜晚中,漆黑的海裡有著密密麻麻的漁燈,總是美景。前幾年,除了綠蠵龜,大武鄉的居民還目睹另一場生態奇觀。密密麻麻足以蔽天的蝴蝶,從大竹高溪附近的南迴公路上空,成群越過中央山脈,壯觀的景象持續好幾天。「在大武住了五、六十年還不曾見過,」最早目睹的王政國搖頭說,「這群蝴蝶至少有好幾百萬隻!」大武鄉處於山和海,親潮和黑潮的交界,美麗的蝴蝶會在這聚集,應該不是偶然的。 尚武社區發展協會 蘇清連 0932-450814 臺東縣大武鄉大武村大武街10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29ad7426-3ca7-4496-9900-a751c48dde3e/1/大武圖.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29ad7426-3ca7-4496-9900-a751c48dde3e/1/大武-.JPG
臺東縣 太麻里鄉 巴然依然依部落 金崙村 溫泉部落的行政區域屬於台東縣太麻里鄉的金崙村內,溫泉部落是以排灣族為主要族群,部落信仰以基督教為主,分為天主教、浸信會及長老會。「溫泉」名稱由來,乃因此地為許多溫泉支流互相交會的地點而得名;母語稱parangirangi;國民政府來台後稱此地為仁愛社區,後劃分行政區域時改稱金崙村或金崙溫泉。溫泉社區目前居住人口約200至300人,戶數70至80戶,居民以務農為主。部落簡單分為上溫泉及下溫泉,經老人家口述,約民國六十三年舊溫泉(即下溫泉)遭土石掩埋,故遷至目前上溫泉位址另蓋房舍,以致大部分的溫泉居民可能上下都有房舍。 臺東縣巴然依然依部落永續發展協會 陳長泉 0912-998391
臺東縣 太麻里鄉 金針山社區 大王村 台東縣太麻里金針山天然景觀資源豐富,除了有優美的山景與百合花、櫻花、杏花、杜鵑等可供欣賞外,夜景與日出也是極為景致動人。海拔高度在800公尺到1340公尺間的金針山,近年來本地區更受到水保局補助進行社區綠美化工程,在視野景觀最美地點築建多座觀景涼亭,每座涼亭皆有美美的名字。在視野非常遼闊的陵線上,有賞景涼亭以及健康步道、觀景台等設施,夜晚在涼風輕拂下可欣賞太麻里和台東市的燈光夜景,令人心曠神怡。因此每年有超過三十五萬的觀光客進入,96年更有超過八十萬遊客來訪的記錄。 太麻里金針山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會 高麗卿 C0935551497@yahoo.com.tw 089-781006 臺東縣太麻里鄉大王村佳崙202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dada3346-dc0b-45e8-ab12-dbb488ecab0f/1/金針山-蔣麗雀.JPG
臺東縣 太麻里鄉 香蘭社區 香蘭村 香蘭社區有三個聚落(舊香蘭、新香蘭、)組成的,原住民及漢人,因背山面海的天然環境資源,有少數居民以竹筏捕魚為業,但務農者仍居多數,以釋加為農作物的主業。 臺東縣太麻里鄉香蘭社區發展協會 黃玄忠 hcc561@yahoo.com.tw 089-782392 089-780459 台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3鄰19號之3
臺南市 南化區 東和社區 東和里 台南市南化區東和社區發展協會 甘廣梅 na013@email.tainan.gov.tw 06-5773032 06-5773766 台南縣南化鄉東和村114-4號
臺東縣 太麻里鄉 多良社區 多良村 多良社區涵蓋多良部落及大溪部落,多良部落位居高山地形,為比較典型之原住民部落,故一般活動或行政中心大都以大溪部落為主,其中族群以排灣族占大多數,其次為閩南、退伍軍人。社區居民由於本地工作機會太少,除少數做生意及公務人員,大部分居民都到西部工作,造成人口外流十分嚴重,留在社區的多為老弱婦孺,因此對於社區各種活動,僅能靠有限的人力執行。 臺東縣太麻里鄉多良社區發展協會 林大成 089-761452 089-791421 臺東縣太麻里鄉大溪19鄰350號
臺東縣 太麻里鄉 美和社區 美和村 臺東縣太麻里鄉美和社區發展協會 王姿甯 089-231105 台東市四維路2段630號3F
臺東縣 太麻里鄉 大溪社區 多良村 臺東縣太麻里鄉咭林文化永續發展協會 魏美芳 089-761255 臺東縣太麻里鄉多良村大溪15鄰53號
臺東縣 太麻里鄉 卡那索勒社區 美和村 臺東縣太麻里鄉卡那索勒社區發展協會 林健順 0986-647996
臺東縣 太麻里鄉 金崙社區 金崙村 陳世廣 089-772139
臺東縣 太麻里鄉 三和社區 三和村 三和村位處太麻里鄉行政區北邊,東臨太平洋,西背中央山脈,總長約三公里,南迴公路及鐵路貫穿其間。居民大多從事農或漁業。本社區主要農作物以釋迦為最大宗,另有經濟農作物荖花及荖葉,社區內隨處可看到村民在自家門前整理採收的荖葉,形成本社區另一特色。定置魚網也是本村產業一大特色,黑潮帶來了許多迴游性魚類,社區居民申請設置定置魚網,早晚定時收魚一次,吸引大批民眾前來購買新鮮魚貨,未來將有潛力發展成為固定的觀光魚市集。 三和社區發展協會 李忠川 039-513373 臺東縣太麻里鄉三和村漁場224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cac73c91-4a76-4849-ac82-2f036799e9dc/1/三和.JPG
臺南市 白河區 草店社區 草店里 草店里位於台南縣白河鎮之北方, 本里北為內角里、東臨甘宅里,西則以頭前溪與紹安里為界,為舊時馬稠後庄的中心.本區土質甚佳,又引頭前溪水灌溉,出產之蓬萊米飽滿豐穎,稱之為鵝蛋米,俗諺草店為蓬萊若鵝蛋,自古以來為白河店仔口之米倉. 白河鎮草店社區發展協會 吳長庚 0911-166169 台南縣白河鎮草店里90號
臺南市 白河區 馬稠後農村文化協會 甘宅里 鄭朝棟 06-6816993 白河鎮甘宅里4鄰38號
臺東縣 太麻里鄉 華源社區 華源村 本村居民約餘811人,311戶。除極少數原住民外,日治末時期從中部、彰化、雲林、南投等地區民眾因戰爭疏散而陸續移來東部開墾。他們個別來東開墾荒地,並非計畫性的集體移民。大部份居民承租國有財產局的土地耕種,以農業為生。居民墾地築屋而居,形成三個小聚落──華源、南北坑、新吉。村民散居於三個聚落,以華源為主要集中地。南迴沿線形成帶狀住宅區,其他家屋則因田而築。少有商業活動,為典型的農村。農作物以釋迦、荖花、荖葉為大宗,其他包括、荔枝、橘子、高接梨、枇杷、波蘿蜜等,另有洛神花汁、蜂蜜等農產加工,多樣化的農產品為本村的特色。 華源社區發展協會 蘇文雄 0910-557091 臺東縣太麻里鄉華源村1鄰15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16423851-b256-4c3d-bdba-4fc9b9b3bc88/1/華源-郭文星.JPG
臺東縣 太麻里鄉 拉勞蘭社區 香蘭村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 林建中 chag_chag99@yahoo.com.tw 089-783652 089-780848 台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13鄰88-4號
臺東縣 太麻里鄉 查拉密社區 多良村 太麻里鄉查拉密社區為南迴公路上的小型社區海拔約150~200公尺,景觀優美,目前著名景點為南迴鐵路多良火車站。目前社區人口約300~350人,其大部分為原住民-排灣族 查拉密社區發展協會 潘安信 0987-725126
臺東縣 太麻里鄉 泰和社區 泰和村 泰和村東臨太平洋、西連大王村及金峰鄉新興村、南鄰香蘭村、北連北里村,屬於地形窄長的村莊。居民大多從事農業及服務業。泰和村共分四個部落,即北橋、泰和、德其里、溪底等四個聚落。「北橋」為農業區及遊憩區,種植釋迦、椰子、菠蘿蜜等水果。區內之「日昇廣場」是台灣迎千禧年第一道曙光的地方,因此獲得「日出之鄉」的稱譽。「泰和」是商業、政治、經濟的中心,也是太麻里鄉最繁華熱鬧之地區。「德其里」為阿美族原住民族群,居民大部份從事漁撈及農田耕作。「溪底」則是太麻里鄉最重要的農業開發區,以種植水稻及釋迦、芒果、枇杷、荔枝等為主。 泰和社區發展協會 江東得 0932-663247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500201d7-3ff9-4fff-8ad6-49651c6d8033/1/泰和.JPG
臺東縣 太麻里鄉 北里社區 北里村 本社區位於台東縣太麻里鄉省道台九線旁,背山面海,社區住民漢人及原住民排灣族各佔一半。社區居民務農為主,主要農產為釋迦、小米、洛神花等 有社區工坊,製作原住民傳統服飾,項鍊,木雕. 八嗡嗡社區發展協會 王重仁 0910-441760
臺東縣 太麻里鄉 大王社區 大王村 本村面積11.98平方公里,全村824戶,背山面向太平洋,為原、漢混居的社區,大王國小為社區之中心,民風純樸,村內學校、機關林立(大王國小、大王國中、菸酒公司、火車站…)等,是為文化區,3至9鄰大部分會為原住民的聚落,風俗習慣傳統技藝息息相傳,七月豐年祭更是吸引不少遊客,本頁大部份務農,其中以釋迦、金針為大宗,金針山產金針是遊客夏日避署,冬季賞櫻花的最佳選擇勝地。 台東縣太麻里鄉大王社區 汪憲宗 089-780477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3dd5d34a-3e31-4780-b9cf-2a651978142e/3/admin20061023194626.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3dd5d34a-3e31-4780-b9cf-2a651978142e/3/admin2006102319465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3dd5d34a-3e31-4780-b9cf-2a651978142e/3/admin20061023194557.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3dd5d34a-3e31-4780-b9cf-2a651978142e/3/admin20061023194540.jpg
臺東縣 台東市 豐源社區 豐原里 台東縣台東市豐源社區發展協會 劉萬貴 0928-170084 臺東市豐源街735號
臺東縣 台東市 豐里社區 豐里里 清代台東直隸州時屬覓仔交阿眉社,日治時期明治四十四年(1911)屬台東廳直轄卑南區南鄉旭村,昌和十二年屬台東廳台東郡台東街大字旭,光復後改為豐里里,今範圍東至太平洋,西以太原路轉四川路接中華路四段為界,北至成都南北路,南至第四排水今旭村仍承襲早期整齊的街道及耕地區區劃,但村內的房舍因老舊且不敵台東多颱風的自然環境,大半已重新改建成新式水泥住屋,今僅餘二間保留傳統斗笠式屋頂。村內早期的神社已改為今日的奉順宮,僅留一石燈籠於廟前。奉順宮奉祀的蘇府王爺,為民國五十年代從彰化鹿港鎮奉天宮皆靈蘇府社位。(台東縣後山文化工作會,1996:42-43)種蔗改為以荖葉和水稻為主,荖葉經濟利益雖高但耗費人工,因此不適宜大面積種植,故尚有水田的分布。 台東縣台東市豐里社區發展協會 侯忠順 089-356240 臺東市中華路二段743號
臺東縣 台東市 哪屋社區 馬蘭里 廖伊 089-232211
臺東縣 台東市 富岡社區 富岡里 富岡社區南至中華大橋,北至富山黑髮橋,富岡里分為4個聚落,族群有阿美族.閩南.客家.綠島.雅美(達悟).大陳義胞等六大族。面積60.08公頃 台東市富岡社區發展協會 曾阿粉 089-322098 089-281536 台東市富岡街54號
臺東縣 台東市 知本社區 知本里 台東縣台東市知本社區發展協會 黃慶忠 089-512650 089-515796 台東縣台東市知本里知本路三段76號
臺東縣 台東市 榮農社區 建農里 建農里位於台東平原廣大的利嘉溪與知本溪之沖積扇地帶。居民以種植荖葉、水稻、釋迦為主。近年外來人口增加,社區族群多元,以閩南人、原住民為主。92年8月台東大學正式招生,已成為台東平原上之重要文教區域。 榮農社區發展協會 蔡沛宜 0989-283122
臺南市 麻豆區 曾文社區 北勢里 曾文社區,位處於麻豆鎮,農業特產文旦,每年三月,整個麻豆鎮瀰漫在柚花香的氛圍下,目前相關農會組織從柚子開發各類農產品銷售,積極結合當地社區人文環境和需求,發展推廣教育及建教合作計劃,達成「學校與社區資源共用」,提供師生和社區人士探討真理的最佳環境。 台南縣麻豆鎮北勢里北勢寮70-11號 曾惠珠 nikey1927@yahoo.com.tw 06-5703100-7402 06-5703834 台南縣麻豆鎮北勢里北勢寮70-11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ec0036e7-91d8-440e-806e-8c058a02855a/1/DSC_0038.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ec0036e7-91d8-440e-806e-8c058a02855a/1/DSC_0014.JPG
臺東縣 台東市 富豐社區 富豐里 富豐社區位於海岸山脈最南端、197線道起點,在中華大橋尚未開通前,由台東市區前往東海岸,富豐里是必經之地。富豐里除原有散居在志航路的居民外,還有自民國58年土地被志航基地徵收而遷移的石川部落居民。居民以種植稻米為主,部分則種植荖葉。部落每年定期舉辦的祭典活動有少年成年禮、收穫節祭、聚落遺址尋根及婦女活動等。目前社區正積極推動原住民重點部落的計畫,希能推動社區產業,未來也希能與台11縣各重點部落做策略性的連結,共同推動東海岸原住民產業的發展。 台東市富豐社區發展協會 宋博芳 bofan6007@yahoo.com.tw 089-231817 089-228859 台東市吉林路一段231巷 27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94f3ba24-aeaa-4b84-a32d-c73ee420338d/1/富豐.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94f3ba24-aeaa-4b84-a32d-c73ee420338d/1/323.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94f3ba24-aeaa-4b84-a32d-c73ee420338d/1/20100129056.jpg
臺東縣 台東市 新園社區 新園里 新園社區東與康樂,建和里為界,西至大南橋沿南迴公路西側與卑南鄉為界,南以大南地界與建和里為界,北以未登錄坎坡地沿利嘉圳至利嘉溪與卑南鄉為界,社區總面積5.209平方公里、總人口數1992人,原住民,閩南人,榮民各佔三分之一,原住民又分排灣族,魯凱族及少數的阿美族.地理環境靠山面海環境優美,居民大多從事農業,以種植釋迦,荖葉為多數,香茅,洛神花,荖花為少數,社區還有居民提煉樟木油外銷日本及大陸,社區理事長有環保概念,經營豐邑牧場回收廚餘再利用及作有機堆肥產業,一年可幫縣政府及環保局處理300多噸的廢棄物.社區卡拉魯然部落是台東唯一的排灣族部落,每年七月會辦小米收穫季典,狩獵舞祭及各項排灣族傳統技能競賽,能讓遊客體驗原住民傳統文化,成為新園社區的重要觀光景點.社區撒蘇而雅部落是台東內唯一魯凱族生活區,是一個內含豐富的單一文化部落,民國34年東興村部分村民家屋遭颱風及洪水吹倒和沖毀,而移居至此.社區巴古崙岸部落是少數的阿美族人,阿美族馬蘭社移居至此的族人,原在初鹿種植菸草,由於光復後日本人撤回,又逢乾旱不下雨使菸草買賣經營不易,聽說此區產磨刀石有待開發(早期聽說磨刀石可換一頭牛,價值高)故移居至此. 新園社區發展協會 陳淑芬 a221631@yahoo.com.tw 089-221631 089-510337 台東市中興路二段450巷41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473b46de-f572-4c5f-87c4-b7c6a9a21dd7/1/DSC08480.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473b46de-f572-4c5f-87c4-b7c6a9a21dd7/1/新園.JPG
臺東縣 台東市 豐田社區 豐田里 本社區位於台東市市郊,為典型的農村社區,風俗民情相當純樸,物農人早出晚歸,專心務農,更想用心關懷社區之生活環境,但卻無力經營,更無方向從何做起。此時,政府響應培根計畫,又是里民之所需,藉此機會得以報名參加此政策計畫。 台東縣台東市豐田社區發展協會 黃泉智 vf50828@yahoo.com.tw 089-381017 台東市豐田路121巷61號
臺東縣 台東市 建和社區 建和里 臺東縣臺東市建和社區發展協會 陳政宗 ayawan1@yahoo.com.tw
臺東縣 台東市 南王社區 南王里 本社區是綜合型(農、工、商、公...等)社區主要種植荖葉、釋迦、稻米...等 台東縣台東市南王社區發展協會 孫明英 atung837@gmail.com 089-238973 台東縣台東市南王里更生北路616巷21號
臺東縣 成功鎮 都歷部落 信義里 臺東縣原住民旮部融岸文化教育促進會 吳筱帆 surot.siku@msa.hinet.net 0937579624 台東縣成功鎮信義里都歷路63-1號
臺東縣 成功鎮 忠仁社區 忠仁里 臺東縣成功鎮愛鄉協會 張肇和 853932@pchome.com.tw 0912489032 台東縣成功鎮民權路18號
臺東縣 成功鎮 小馬社區 信義里 台東縣成功鎮小馬社區發展協會 莊新路 singdu38@yahoo.com.tw 089-896082 089-853949 台東縣成功鎮信義里20鄰都歷路251號
臺東縣 成功鎮 信義社區 博愛里 成功鎮信義里是一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的阿美族聚落。 信義社區發展協會 吳筱帆 siku.lang@msa.hinet.net 0937-579624 成功鎮信義里都歷路113號
臺東縣 成功鎮 三仙社區 三仙里 三仙里位於成功鎮的忠孝里與三民里之間。包括芝田、基翬、高台、白守蓮等四部落,白守蓮部落是三仙里人口較為密集的聚落區,傳說清朝時期在部落南側小山有無數山羊棲息,因阿美族語山羊叫做shire,遂由此而轉稱為pisirian社,後來漢人取其音為「白守蓮」。居民大多以捕魚維生。每年七、八月豐年祭前舉辦傳統的捕漁祭,社區男子方能參加的傳統活動。轄區內有聞名遐邇之三仙台風景區及自然史教育館,讓遊客到這裡不但有東海岸的美景欣賞,還能體驗傳統的阿美族漁村多元文化。 台東縣成功鎮三仙社區發展協會 潘盈盈 pan200999@yahoo.com.tw 089851152 089855111 台東縣成功鎮港邊路19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ede85e8a-8697-4045-8801-7cb842ea5ea4/1/三仙.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ede85e8a-8697-4045-8801-7cb842ea5ea4/1/三仙.JPG
臺東縣 成功鎮 和平社區 和平里 成功鎮舊名為「嘛荖漏」,後名為「新港」戰後始更名為成功,是東部最大的漁港,臺東縣最大的鎮,「嘛荖漏」是由花蓮靜埔海岸阿美及台東卑南阿美之阿美族在此開發拓荒野所形成部落。民國9年日人為此建港,並隨地方行政區域之調整而將「嘛荖漏」海灣命名為「新港」。迄民國34年光復初期,由全省以「新港」為名之鄉鎮共有三處,省府為免混淆,責令分別更改名稱,本鎮地方賢達為紀念民族英雄成功開台而改名「成功」鎮名。 台東縣成功鎮和平社區發展協會 武武德 0912-749299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eb7d33e6-5470-46d2-b1f0-2ddbe7985bf4/1/成功和平.JPG
臺南市 麻豆區 安東社區 安東里 安東社區發展協會 郭彩雲 nkstemple2007@nkstemple.org.re 06-5710070 台南市麻豆區安東里44-5號
苗栗縣 苑裡鎮 出水社區 西平里 為濱海的鄉村型社區,海岸線長2.5公里,曾為海水浴場預定地。91年徵選文建會輔導的社區總體營造,獲得上級支持和肯定,至今社區營造持續進行當中。 苑裡鎮出水社區發展協會 鄭柏洲 amy.kang@msa.hinet.net 037-861617 苗栗縣苑裡鎮西平里11鄰出水路3號
彰化縣 二林鎮 華崙社區 華崙里 華崙社區以華崙里整個行政區域組織成為一個社區,位於彰化縣二林鎮之東北角,隔舊濁水溪與溪湖鎮相望,社區全在舊濁水溪西畔,轄區內有甘薯寮、挖仔、崙仔腳、代馬、詹厝、港尾等六個庄頭,庄頭分散地緣遼闊,面積約有5.5平方公里,各庄頭發源年代不同姓氏不一,甘薯寮姓邱,崙仔腳姓莊,代馬姓蔡,詹厝姓周,港尾姓張居多,挖仔則較雜。早期居民均以務農為生,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及各類蔬菓,尤以韭菜花為最大經濟來源,鎮農會曾於本社區挖仔庄設置菓菜市場,為本社區及臨近區域最大農作物集散中心,曾經風光一時,民國六十年代以後臺灣社會型態轉變,同時主要幹道一四八線兩旁人口激增,如今整個社區約1129住戶,人口約4500人,由於工商起飛交通便捷,距溪湖鎮又近菓菜集散市場相形退色沒落,雖然如此,居民仍以八十以上百分比從事農業工作,可謂典型農村社區。 彰化縣二林鎮華崙社區發展協會 陳錫慶 yir.shing@msa.hinet.net 04-8683263 04-8683314 彰化縣二林鎮華崙里二溪路七段347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b3d5c38c-ced0-4598-af1f-1f6afe1007b5/3/admin20070927145745.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b3d5c38c-ced0-4598-af1f-1f6afe1007b5/3/admin20070927145727.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b3d5c38c-ced0-4598-af1f-1f6afe1007b5/3/admin20070927145841.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b3d5c38c-ced0-4598-af1f-1f6afe1007b5/3/admin20070927145810.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b3d5c38c-ced0-4598-af1f-1f6afe1007b5/3/admin20070927145615.jpg
臺東縣 成功鎮 博愛社區 博愛里 博愛里為成功鎮最北邊一里,位於成功鎮忠孝里與長濱鄉之間。轄區範圍南以南都威溪為界,北以長濱鄉「界橋」為界;東臨太平洋,西枕海岸山脈,地形圖類似四邊形。里內包括重安及宜灣兩部落,居民以阿美族原住民及少數閩南人組成,本地原住民以農為生,而閩南人則從事小型零售業(雜貨店)為主,居民生活恬淡,少與外人接觸,還保有自然純真之人文風貌。循著博愛社區活動中心旁的道路,可抵達位在都威溪支流上的重安瀑布風景區,沿途風景陰鬱幽美。 臺東縣成功鎮博愛社區發展協會 楊世光 sidneychu@mac.com 089-225176 台東縣成功鎮博愛里重安路67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092c0370-875a-4fc5-a356-2224b764e291/1/博愛.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092c0370-875a-4fc5-a356-2224b764e291/1/PICT0022.JPG
臺東縣 成功鎮 三民社區 三民里 成功鎮舊名為「嘛荖漏」,後名為「新港」戰後始更名為成功,是東部最大的漁港,臺東縣最大的鎮,「嘛荖漏」是由花蓮靜埔海岸阿美及台東卑南阿美之阿美族在此開發拓荒野所形成部落。民國9年日人為此建港,並隨地方行政區域之調整而將「嘛荖漏」海灣命名為「新港」。迄民國34年光復初期,由全省以「新港」為名之鄉鎮共有三處,省府為免混淆,責令分別更改名稱,本鎮地方賢達為紀念民族英雄成功開台而改名「成功」鎮名。三民里位於「新港」大同路及中山路以西,為原阿美族「嘛荖漏」社區,今里內聚落包括原阿美族的「嘛荖漏社」及其西側橘子山一帶,此里原為「嘛荖荖」部落範圍的阿美族聚集地。 三民社區發展協會 陳惠容 0917-764811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50d676a9-89ff-45f4-b406-752ca35dc331/1/三民-歐陽秀玲.JPG
臺東縣 成功鎮 忠孝社區 忠孝里 忠孝里位於成功鎮博愛里與三仙里之間,南鄰三仙溪至北界南都威溪。轄內阿美族、閩南人、外省人及客家人相互雜居,亦為成功鎮外來人口移居最多之地,其中以閩南人最多,客家人次之,外省人最少;原住民部落分為美山、小港,玉水橋等三部落,並於每年七月各自舉行豐年祭,轄區內有柑橘觀光果園及石雨傘風景區及小港漁港等觀光景點。 忠孝社區發展協會 陳文俊 amiswawa09304329@yahoo.com.tw 089-871711 089-871711 台東縣成功鎮美山路30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fdfc7244-3033-40e9-b056-0abb7c275305/1/PICT0125.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fdfc7244-3033-40e9-b056-0abb7c275305/1/忠孝.bmp
臺東縣 成功鎮 旮祭來社區 和平里 台東縣成功鎮旮祭來社區發展協會 陳明義 089-841553
臺東縣 池上鄉 慶豐社區 慶豐村 台東縣池上鄉慶豐社區發展協會 拓潘信惠 089-861891 台東縣池上鄉
臺東縣 池上鄉 大坡社區 大坡村 大坡村位於池上鄉的東北角,東臨海岸山脈,北鄰花蓮富里鄉,西接慶豐村、錦園村。海拔高度約在286~340公尺之間,多屬丘陵地,由東向西傾斜。本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為清末以來移入的恆春阿美族。Kawaliwali意為最東邊的地方,目前我們選擇最急需建立的計畫“社區基本資料建製”、“文化活動計畫”、“社區培力及公共參與計畫”,“社區環境改善計畫”,藉由社區的營造的結合,以及透過研習及教育,引領社區村民更深入了解文化傳統、自然生態、節慶祭祀、傳統手藝、傳統工法,將老人家的智慧傳承下來,進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文化與休閒發展的機會及自然生態與人文的保育,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讓文化傳承的樹根繼續萌芽。 台東縣池上鄉大坡社區發展協會 潘玉霞 cskawaliwali@yahoo.com.tw 0932161488 臺東縣池上鄉大坡村2鄰27-2號
臺東縣 池上鄉 福文社區 福文村 本社區約有1508人,分閩南、外省、客家、山地、平地等族群,面積約4415平方公里,社區義工有37名、顧問11名,歷任理事長有3名,今進階為成熟型社區。 福文社區發展協會 吳肇銀 0972-693959
臺東縣 池上鄉 振興社區 振興村 台東縣池上鄉振興社區發展協會 潘瑞蓮 0921-150746
臺南市 麻豆區 南勢社區 南勢里 南勢社區發展協會 沈國發 06-7521920 06-5716927 台南市麻豆區南勢里13鄰南勢26號
臺南市 麻豆區 港尾社區 港尾里 本社區位於台南市麻豆區轄內西北方的一個聚落,位昔日台江內海麻豆港之尾端遺蹟,港尾之地名即由此而來;轄內5個部落:港子尾、姓陳寮、謝榜寮、客子寮、營後分落於將軍溪畔。 台南市麻豆區港尾社區發展協會 羅淑昭 jy57911836@yahoo.com.tw 06-5701928 06-5704678 台南市麻豆區港尾里港子尾66之16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e6de35dd-1756-4475-8634-ebface35b1d3/1/101_1380.JPG
臺東縣 池上鄉 錦園社區 錦園村 如今的錦園,果真滿園繽紛似錦,嫩綠如海,這趟從休閒生態為出發點的旅程,讓社區充滿祥和喜樂。錦園村位在池上鄉東側,在1875年即有人開墾,原村名為「新開園」,意指「新開的園地」,是池上鄉最早開發的區域。台灣光復後,村名改取「錦」繡美麗田「園」的寓意,而稱「錦園」。社區的人口組成為客、閩、外省籍,以客家人最多,幾乎沒有原住民。一直以來,居民們都以務農為主,近年水土保持局在各地推動自然生態休閒風氣,例如與社區共同建構戶外野生動植物生態系統等。而在錦園社區,幅員寬廣的「玉蟾園」正可說是生態休閒農業的最佳示範。園區裡處處是草原綠地,春可賞螢,夜可觀星、賞池上夜景,並廣植花草、桃梅,繽紛園區的容顏。此外,社區也注意到這股休閒風氣,因而有多家風格各異的民宿竄起,等待遊人來錦園輕鬆度過一個悠閒樸實的生態之旅。 池上鄉錦園社區發轉協會 冬麗瑱 0933-692745
臺東縣 池上鄉 大埔社區 大埔村 臺東縣池上鄉大埔社區發展協會 林柳杏 0935-685593
臺東縣 池上鄉 萬安社區 萬安村 萬安村位於池上鄉之境內,為整個池上鄉腹地最小之一村,萬安村雖小但卻是池上最為活躍之一村,這一切要歸功於先輩們的努力,才有萬安今天社造之成果,萬安村長年致力發展有機米之領域,萬安村也以有機打響名號,有機產業發展至今已十載矣,目前社區發展重點為升級與串聯及整合使197線上之村莊能有更好的發展。 池上鄉萬安社區發展協會 魏榮增 0932-207134
臺東縣 池上鄉 富興社區 富興村 池上鄉位於台東縣、花蓮縣之交界處,北側之大坡溪與富里鄉之鄉界,即是東花二縣在縱谷中之縣界。廣原聚落東南山稜山麓是本縣海端鄉、池上鄉及花蓮縣富里鄉、卓溪鄉四鄉交界之處,北界即由此沿龍泉溪(萬朝溪)北側向東南接大坡溪注入秀姑巒溪,經縣界橋後繞過公頂山北側,再經大坡北溪源頭之鞍部再向東南至堵開埔山,以北為富里鄉,以南即本鄉轄區。  東側鄉界由堵開埔山起,沿鱉溪背斜稜線向西南而行至嘉武溪支流北溪之溪源處止,長約二十公里,稜線以東為本縣東河鄉之泰源盆地。西南以新武呂溪,南以嘉武溪與關山鎮相接,西側鄉界大致在大埔山西側高度約1,000公尺以下之山地為轄區。富興社區位於池上鄉偏南,南連振興村,北接萬安村及錦園村,原名水墬,光復後改名為富興,取吉祥之意命名,阿美族語「及古襪愛」﹝jy gu wah ay﹞意為產木瓜的地方。原住民(多數為阿美族)人口數約佔全鄉人口數20%,近十年來之人口數有微幅遞減的狀態。萬安村主要族群以閩南,客家為主;富興村主要族群以客家、原住民族。早期以農墾為主,稻作為農墾之重心,水稻是池上最重要之作物。改良土壤與修繕水利使水稻生產面積逐年增加,加上研發品種與精進田間管理的技術,提升水稻之質與量,以「池上米」最為知名。  農家養豬,素為農村所重視,因飼料取得方便、管理簡單,豬隻繁殖力強,在各方配合下,豬種改良、管理效率化及成本經濟化,使養豬對農村經濟具有相當之裨益。在飼養家禽方面,以雞、鴨、鵝等為主。家禽之收益僅次於養豬,對於農村經濟的助益頗大。農家養雞以飼養本地土雞為主;鴨以紅面番鴨及菜鴨兩種;鵝以褐色種為主。富興村產業資源以有機米、民宿、蠶絲被、養身餐等為主。 台東縣池上鄉富興社區發展協會 潘秀惠 0911-154903 臺東縣池上鄉富興村4鄰62-5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6ca5b63d-b2ad-4f27-9a87-a9a3771778cf/3/2009241637212米之鄉-池上萬安.jpg,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6ca5b63d-b2ad-4f27-9a87-a9a3771778cf/3/2009241637213稻米原鄉館.jpg
臺東縣 卑南鄉 下賓朗社區 賓朗村 台東縣卑南鄉下賓朗社區發展協會 賈尚軒 inga919@hotmail.com.tw 089-224838 臺東縣卑南鄉賓朗村12鄰5-1號
臺東縣 卑南鄉 頂岩灣社區 賓朗村 頂岩灣社區的形成始於日據時代末期,因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中.北部農民謀生不易,逐漸有桃、竹、苗、南投等地客家族群及中、彰等地閩南族群直接或間接遷移形成村落,至93年開始成立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營造各項工作。 頂岩灣社區發展協會 羅傑 0921-878143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438fa775-adc4-40b1-9766-eeec355c6498/1/頂岩灣.JPG
臺東縣 卑南鄉 溫泉社區 溫泉村 溫泉社區簡介知本溫泉為位於台東市西南郊17公里處,因溫泉而崛起,特有的縱谷地形,可以覽盡群山奇嶺之美,更是保留了自然原味的生態區,天然溫泉更是吸引許多遊客前往的特色,知本溫泉成為台東地區最富盛名的遊覽勝地,素有東台第一景美名,而溫泉社區便在此一富饒盛地之間。溫泉社區位於卑南鄉溫泉村,西側為知本主山,面向太平洋,緊鄰知本溪沖積平原,知本溪貫穿其間,社區坡度向東傾斜,視野遼闊,目前社區約有1312人,住戶分散溫泉各地平地與丘陵,社區為五大區域,故每戶皆有自己的庭院空間,多年綠美化效果卓越,具天地人的空間環境。溫泉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民國85年,會員近百人,近年來不斷推動各項工作,包括社區治安、環保生態、媽媽教室、環境綠美化等等,成效卓越,獲各界迴響。 台東縣卑南鄉溫泉社區發展協會 詹明崇 min620214@hotmail.com 089-514389 臺東縣卑南鄉溫泉村溫泉路375號
臺東縣 卑南鄉 明峰社區 明峰村 明峰社區是卑南鄉最早開發的區域之一,早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在鹿野溪另一邊建設龍田村時,當地就已經有人開墾的紀錄。明峰村本屬初鹿村的一部分範圍,民國59年行政區重劃,台九線以東劃為明峰村,轄區內分為明峰本部、試驗場、龍過脈、鹿鳴橋等地區。村民所種植農作物主要是枇杷、釋迦、梅子、茶葉、椰子、木瓜等。有知名的初鹿牧場,出產新鮮好喝的初鹿鮮乳及推廣有機生技農業為主的原生應用植物園區,是休閒渡假的好去處。 臺東縣卑南鄉明峰社區發展協會 吳麗珠 571174
臺東縣 卑南鄉 太平社區 太平村 太平村位於卑南鄉,在台灣光復後,卑南鄉成立時的十一村之一,村境東、南均臨台東市,西接泰安村,北為賓朗村。現為卑南鄉行政中心。居民以種植釋迦為主要經濟來源。轄區內有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養輔導委員會管理的「太平榮譽國民之家」,另有文衡殿供奉關聖大君,是居民的信仰中心,每星期六晚上有夜市設攤,吸引多數台東市民前來遊玩。 太平社區發展協會 賴榮豐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1169c76e-b646-4e42-aa33-cad04efdbb0c/1/太平.jpg
臺東縣 卑南鄉 利嘉林道 泰安村 台東縣利嘉林道發展協會
臺東縣 卑南鄉 初鹿社區 初鹿村 初鹿村昔稱「初鹿通谷」,位於花東縱谷台九線上,是原屬於鹿野溪流域的卑南族人,在十九世紀末遷徙至此,在南族將此地稱之為「烏利敷利敷庫」,別號叫「巴哈利彎」,意指「休憩的地方」。居民多數以務農為主,種植釋迦、枇杷、水蜜桃等水果。轄區內有巴蘭遺址,傳說這裡有可能是卑南族初鹿部落的祖先遺址所在位置,因為初鹿村的卑南族人在以前每年一度至該地進行祈雨季,而稱呼該地為「Palan」,因此遺址以「巴蘭」命名,已由台東縣政府核定為三級古蹟。 初鹿發展協會 吳孝從 0937-579545 臺東縣卑南鄉初鹿村16鄰3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6c5dc67f-4fa9-44d3-9275-ab7c618374ee/1/初鹿.jpg
臺東縣 延平鄉 紅葉社區 紅葉村 紅葉社區發展協會 邱朝國 0987-376876
臺東縣 卑南鄉 東興社區 東興村 * 民81年11月成立* 民85年獲文建會選定推行「社區總體營造」社區* 民87年文建會核定500萬元進行「部落綠美化」工程* 民90獲台東縣政府核定15名「東興社區永續就業工程計畫」* 民91年獲農委會林務局社區林業-居民參與保育共生計劃* 民93年獲營建署台東縣政府辦理「社區風貌-東興社區空間營造規劃案」※ 90年榮獲台東縣社區發展工作績效評鑑第一名※ 90年榮獲內政部社區發展工作績效評鑑全國優等(91分) 台東縣卑南鄉東興社區發展協會 李張力元 0989-879854
臺東縣 卑南鄉 嘉豐社區 嘉豐村 嘉豐社區發展協會 吳慶豐 089-570688
臺東縣 成功鎮 都歷社區 信義里 都歷部落位於成功鎮行政區域最南端的信義里,是一個阿美族聚落。傳說都歷部落族人習慣用竹片、藤莖片等,編製成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物品,這種手藝技術稱為Tolik,因此將編製命為部落之名。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亦設在此處,背山面海,北望可見成功鎮和三仙台,南眺可及綠島,四周景觀絕佳。並設有遊客服務中心、阿美民俗活動中心,可提供遊客諮詢服務。遊客服務中心設有多媒體簡報室和東海岸環境資源展示館;民俗活動中心有傳統的阿美族祭屋和家屋建築,及寬敞的戶外表演場。 吳筱帆 0937579624 都歷路63-1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72ed84a8-085b-4e6e-89ea-aebaf27f1b0e/1/嘟歷.JPG
臺東縣 台東市 建業社區 建業里 建業社區為原、漢共同生活區域,以種植釋迦、杭菊、荖葉、水稻為主,社區協會曾參與96年社區營造課程,培育社區居民社區共識,98年獲選為優良社區。 臺東縣台東市建業社區發展協會 陳慶龍 089-510850
臺東縣 卑南鄉 賓朗社區 賓朗村 賓朗社區東起卑南鄉綠色隧道台九線省道兩旁,西至種畜繁殖場,北與美農村交界,南臨太平溪。社區可區分為阿里擺、中賓朗、牧場、後湖與山腳下等聚落。現有蝴蝶蘭觀光蘭園,蝴蝶蘭的培植跟產量皆具規模。阿里擺部落是卑南族八社中較小的部落,每年12月至元旦舉行猴祭、除喪祭、大獵祭等祭典。轄區內的檳榔火車站,由於坡度較大,鐵道採「之字型」折返式的設計,是相當少見的特色。當年東線鐵路拓寬改道,沿線遭廢的車站中,檳榔站是碩果僅存的日式木造火車站。至今已有80餘年的歷史,站房旁的水泥票房、木造廁所及蒸汽火車頭所需的給水塔均保存良好。 臺東縣卑南鄉賓朗社區發展協會 朱榮昌 0935269167 232546 台東縣卑南鄉賓郎村改良場路1-6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c1a459b4-66e7-4d4c-b81d-0f16356b5f48/1/賓朗-朱榮昌.JPG
臺東縣 卑南鄉 龍過脈社區 明峰村 臺東縣卑南鄉龍過脈社區發展協會 周逸龍 0917-759703 臺東縣卑南鄉明峰村龍過脈11鄰181號
臺東縣 卑南鄉 泰安社區 泰安村 泰安村位於卑南鄉公所在地後方的大巴六九山,東臨美農、賓朗、太平等村,西接延平鄉,北為延平鄉及初鹿村、南鄰利嘉村。泰安村是卑南族傳統八社中大巴六九社的居住地,社區居民由卑南族、閩南人、漢人所組成。村內有泰安村民精神信奉中心─受東宮,並有鄉有公園、原住民文化園區及知名的利嘉林道等休閒遊憩景點,利嘉林道山區林相完整,在林道四公里處的老蕃社遺址更蘊藏豐富的史前文化,這裡蘊含了賞螢、賞蛙、觀察昆蟲、賞蕨、觀賞台東市夜景、體驗原住民文化與品嚐美食等多種活動。 台東縣卑南鄉泰安社區發展協會 周國師 089-384977 臺東縣卑南鄉泰安村泰安路101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83F6C6AF-2B9A-45D8-AC73-4E78789E65A8/1/泰安.JPG
臺東縣 卑南鄉 利吉社區 利吉村 利基利吉為阿美族語Likiliki之音譯;利吉村位於卑南鄉東北角,海岸山脈南端之西側山麓,東與富源村為界,西隔卑南大溪與嘉豐、明峰村、賓朗村為鄰,北接延平、東河兩鄉,南鄰台東是。目前主要交通有縣道一九七號道路由台東經利吉巒山到池上。利吉路、環山路兩段道路街縣道一九七道路為本村主要交通動脈。居民以漢人阿美原住民為主,目前人口各佔半數。居住區則分為四個區域,由社區進入稱之為一驅是居民主要的居住地區,再來二區、三區最後為阿邦安。利吉村位於卑南溪左岸,都蘭山西南方隔著卑南大溪與台東市相望,為依山鄰溪的高台地。社區居民半數為阿美族原住民,其餘則多為西部民眾來東開墾的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多數經營農牧業。村內有聞名於國際地質界的利吉混同層(又稱利吉惡地、月世界),也是眺望卑南山礫岩層(俗稱小黃山)的最佳景點。轄區內的阿邦安部落水源充足,山泉水源源不斷,當地居民設集水區ㄧ處,免費供水。劍山下都蘭山地層與大港口層的交界處則有奇異的鹹水溫泉,與都蘭山層湧出的甘泉形成強烈的對比。利吉村位於都蘭山西南方,隔著卑南大溪與台東市相望,村內有聞名於國際地質界的利吉混同層(又稱利吉惡地、月世界),也是眺望卑南山礫岩層(俗稱小黃山)的最佳景點。雖擁有碩果僅存的25間傳統竹籠屋、豐富的卑南溪支流生態,及最佳的環村海岸山脈縱走路線、名聞台東的利吉山泉水,但利吉村卻正面臨人口外流、凋零,社區意識低落的狀況,但同時, 利吉也是台東縣得長壽村,村內的老人人口比率,是全台東縣最多的。 利吉社區發展協會 蔡鴻謨 0955-251385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5e633ea9-f526-4925-ad20-3830ccf5bae4/1/利吉.jpg
臺東縣 卑南鄉 美農社區 美農村 美農村位於花東縱谷進入台東平原的入口處,全村地勢東、西高而中間較平坦,原本為卑南溪的舊水道,現有舊斑鳩溪、新斑鳩溪、萬萬溪通過其間。民國43年,卑南鄉調整行政區,當時一位地方士紳陳坤木以該地景色優美且居民多務農,倡議以「美農」為村名,旋被採納而定名。美農可細分為三塊厝、高台、澱粉、東成、六塊厝、萬萬、煙草間、斑鳩等八個部落。轄內有四多,釋迦多、廟宇多、冰多、老樹多。班鳩冰品生產的「鳳梨釋迦冰」還曾當選過總統府新春的國宴甜點。轄內有許多休閒遊憩景點;如高台湧泉、藝術村、我自然農園、春牛茶園、高台茶區、東鳩窯、班鳩冰品、夫妻樹及萬萬生態園區,是能做深度探訪的社區。 美農社區發展協會 吳文耀 0933-694889 臺東縣卑南鄉美農村班鳩109號 http://empower.swcb.gov.tw/Bacon/ATTACH/COMMUNITY/77245754-ec72-4f73-8710-2067de2d9eaf/1/美農-吳文耀.JPG
臺南市 麻豆區 海埔社區 海埔里 台南市麻豆區海埔社區發展協會 李金來 chinlai1953@yahoo.com.tw 06-5701256 06-5700256 台南市麻豆區海埔里80-1號
臺南市 善化區 什乃社區 什乃里 台南市善化區什乃社區發展協會 李天皓 abc743083@yahoo.com.tw 06─5817430 5811731 台南市善化區什乃里69之2號
臺南市 善化區 嘉北社區 嘉北里 台南市善化區嘉北社區發展協會 梁楊玉華 0933665826
臺東縣 池上鄉 福原社區 福原村 台東縣池上鄉福原社區發展協會 賴俊成 dolphine@ms6.hinet.net 089-865999 089-863000 台東縣池上鄉福原村中華路2號
南投縣 集集鎮 隘寮社區 隘寮里 隘寮社區位於南投縣集集鎮隘寮里,綠色隧道旁,有集集鐵路支線通過,位於濁水溪北岸,風光明媚,社區主要成員為農民,主產香蕉、柳丁、番石榴、竹筍等。 南投縣集集鎮隘寮社區發展協會 李盈節 y-chieh@hotmail.com 049-2781158 南投縣集集鎮隘寮里樂園巷14-2號
臺東縣 卑南鄉 富源社區 富源村 台東縣卑南鄉富源社區位於花東縱谷與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間,多年來社區居民持續推動社區營造工程,已建立社區推動觀光休閒產業及特色農產品行銷的基礎模式,每年吸引上萬人次的觀光客前來社區觀光、遊憩、旅遊與住宿,尤其本社區最具特色的農特產品:(一)在畜養有放山羊、跑山雞為大宗。其他經濟果樹作物有李子、木瓜、柚子、破布子、釋迦及香蕉等,精緻農作物有香茅草、沈香木(進行造林中)。(二)在體驗活動方面有新麗農場、擠羊奶體驗區、滑草遊憩區、富源景觀平台等多項設施。(三)富源的吃喝最具歷史的為富源羊肉爐,九伯羊肉爐、尚鼎羊肉爐、富源天籟、富源觀景平台、文怡複合式餐廳等均為富源的飲食靈魂。(四)觀光產業:由於本社區位於台東縣道179線之花東縱谷與東海岸之國家風景區內,每年約有7~8萬名觀光客來到本社區遊覽,對於富源社區來說;是行銷富源社區新風貌暨環境資源與特色產業相當好的機會,因此近年來一再推動社區觀光產業發展一事。(五)特色產品:經由各項計畫的執行,使社區特色產業得以向遊客宣傳,因此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及重要經濟來源之提昇,進而縮短城鄉之經濟差距。並配合社區內各農牧場支不同特色農產品及景觀設施之宣導,可因應各種遊客因不同之需求而駐足停留,悟機遊客的消費欲望,帶動社區的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六)推廣行銷:展示行銷達一定成果後,將具體改善本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及經濟來源的提昇。並將豐富的富源社區觀光遊憩資源及特殊的地理環境,地區新風貌與特色產業發表會,宣傳介紹給遊客認識與瞭解富源社區。 台東縣卑南鄉富源社區發展協會 柯炳煌 0937-595486
臺東縣 卑南鄉 富山社區 富山村 臺東縣卑南鄉富山社區發展協會 王秋明 0917-573938
臺東縣 延平鄉 永康社區 永康村 森永社區發展協會 余進坤 0952-990260
臺東縣 延平鄉 武陵社區 武陵村 台東縣延平鄉武陵社區發展協會 邱俊雄 0955-296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