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主要題名 世紀的寶貝 第6集
影片介紹 2007年五月初的午后,鍾老回到教書四十餘年的龍潭國小音樂教室,一群合唱團小朋友正在練唱「魯冰花」。他坐在教室後,望著他們稚嫩的臉龐;他穿梭課桌椅間,拿起桌上小朋友閱讀的課外書籍,饒富興味的看了又看…..。身後的孩子唱著「當青春剩下日記 烏絲就要變成白髮 不變的只有那首歌 在心中來回的唱….」。 「魯冰花」這故事,從電影到電視劇,不僅風靡一群已步入前中年的人,也吸引現代的年輕人,而鍾老寫這小說的時間卻是在民國四十九年。四十七年前的故事可以影響這麼久與這麼多年,這恐怕就是文學的魔力與魅力吧! 鍾老在文壇被譽為「傳火炬的長跑者」,因為他擅寫長篇小說,以家族故事加上週遭聽聞的朋友故事,為日據、光復初期的台灣,寫下大時代底下的故事,補遺了那段被殖民、被壓抑的台灣經驗。 他說「小說是虛構的、騙人的」,但它卻是讓他「豐富與廣泛地體會人生是什麼?人是什麼?感動又是什麼?」的東西。 成長於日治時代,日語是啟蒙語言,他讀日文雜誌小說、翻成日文的西洋文學,光復後二十歲又從頭學注音符號,讀白話文、用白話文開始思考與寫作,對他來說學習本應如此──看書,看很多書…..。 他曾說:「我寫的文章稍早候寄來寄去沒有人要,退稿,這邊退,那邊也退。心裡很難過的放在抽屜裡。後來魯冰花開始在報上連載,成了名作家,台灣第一個長篇連載,變名作家,那邊來邀稿,這麼也邀稿,我就把退稿拿出來,人家退的啊,就拿出去!以前被人退的稿,寄過去。寄過去,感謝的信就來囉!上頭寫說是本刊的光榮喔!你聽得懂嗎?風水輪流轉」。這段話講起來,有看盡世間百態的味道。 他曾是一名小學音樂老師,一到寒暑假就埋頭寫作;他曾是報社副刊的總編輯,拉拔相當多年輕的晚輩,開心的為他們找平台發表;他是一名小說家,寫盡自己的一生,著作等身,二十三部長篇、四本短篇、兩本雜文…..及難以計數的翻譯及編著。 八十幾歲的他,在沙發坐著坐著,不知不覺眼睛就閉了起來……。2007年春天,師母生病,他日日陪她一起在房裡用午餐,兩個老人加起來快兩百歲、兩個人一起渡過六十年光陰,他用白話文寫成的第一篇文章是「我的另一半」,那時師母剛懷第一胎,這篇稿子拿到相當於半月薪俸的稿費,因而開啟他走上寫作的路子;他也曾立志為妻子寫一篇長篇小說,可惜寫了十幾萬字就停筆了…. 2008年12月上午到鍾老家探望,鍾老為師母泡牛奶,幫師母戴假牙,拿衛生紙為師母擦眼角,還拿了個大鬧鐘為師母量脈搏,「喔,二十五下,不用吃狹心症的藥….」鍾老如是說。忙完這些事,兩夫妻又忙著招呼我,只見鍾老走進走出,先是咖啡、二十年藏的蘿蔔乾泡的茶湯、日本的紅玉葡萄酒,一個個輪流端進來,我喝著喝著,突發奇想的覺得這三種飲料背後的國家,不就是影響鍾老一生的三種異文化嗎? 經歷日據、光復與民主的台灣三部曲,鍾老曾說自己人生的主題是:「做台灣歷史的見證」。這見證怎麼做呢?就用手上那枝筆!
著作者 製作人:呂健煜 導演:黃嘉俊 攝影:黃嘉俊 | 鍾順隆
日期
長度 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