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主要題名 世紀的寶貝 第15集
影片介紹 1921年出生,今年88歲受日治教育的趙松滿,是個非常嚴謹的老先生。家裡一樓居然畫有腳踏車停車格;樓梯下的拖鞋,也要兩隻鞋擺整齊,頭對頭尾對尾。他的小兒子讀大學時,寫信回家總被父親嫌字寫得不好看,於是他用圖畫的方式,例如需要用錢,就畫一個人勒緊了褲腰帶,有次他想要有一部摩托車,也是畫了一個人騎摩托車的樣子,結果趙伯伯回了兒子一句話:我要兒子不要車子。因此小兒子繼續騎腳踏車。 多才多藝的趙伯伯會拉胡琴、彈鋼琴、唱山歌、做雕刻寫書法,在兄弟六人中排行老ㄠ。父親原本是打銀的工匠,在第四個兒子出生後,認為「一張口有二寸,現在家裡有六張口,加起來就是十二寸,十二寸差不多就是一個飼料袋的寬度,一個飼料袋怎麼餵的飽全家人呢?」於是在三十多歲那年,就開始跟日本人承租山林地,從事造林工作,說起這往事時,趙伯伯從抽屜裡拿起一張1906年父親向總督府申請造林的合約書。 光復後的趙松滿在鎮公所待了13年,在37歲時申請辭職,回家管理起三百甲的山林地,回憶起台灣造林的黃金時代,他提到當年賣一甲地的地上物,可以買五甲地;二十年前,一才12元,倒木工一天200元,今天一才同樣才賣12元,倒木工一天的工資卻要2000元。那時要爬上樹梢摘種子,然後在平地向人租一塊地育苗,好種回山裡去,那時種的約莫就是杉木或是相思樹。砍了樹要做什麼呢?據趙伯伯兒子的說法是,砍伐好的木頭,拉到東勢車站,用粉筆做記號後,是賣給板橋林家的大盤,林家買了做啥呢?林家買了就賣給公賣局做酒桶。 記得第二次去拜訪趙伯伯,拿著自製的刀在中庭裡修剪小樹做盆栽,他說中庭的假山水將大自然放進來,每天看心情就很好。趙伯伯從小跟著父親造林,將採收後的樹籽曬乾後在平地租地育苗,等到他自己當家了,他的小孩也跟著在山林裡跑來跑去。據說通往東勢林場,原本是沒有路的,趙伯伯自己設計規劃精算大約要花多少錢來蓋一條路,之後再一家家的拜訪沿途的地主,向大家說明並希望大家一起出錢造路,每一位地主都把錢寄到他,他進而找廠商,最後造出這條往東勢林場的路。 頗有才情喜歡天文的趙伯伯,在太太過逝後,自己也罹癌,原本98年7月中旬準備到上海看日全蝕,因體力不行而留在台灣,日月蝕那天,他興奮的拿起一張X光面對著太陽瞧半天,像個天真的老小孩....,看著他認真的神情,我們心裡都想著,走過這麼長的歲月,看著「天狗吃月」的心情是如何呢?
著作者 製作人:呂健煜 導演:鄭慧玲 攝影:王盈舜 | 李如松
日期
長度 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