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主要題名 客家新聞雜誌-第143集
影片介紹 (一)車隊出發救災去 八八風災後,不斷有志工前往災區,不管是第一時間的救難、運補物資,或是協助災區重建、心靈輔導。尤其這次有些地區,鄉親安全上沒有太大問題,卻因為道路中斷,民生物資無以為繼,這個時候就急需有特殊裝備的運輸工具才能接應。桃園縣吉普車救難協會的客籍志工,來自各行各業,自願放下手邊的工作,在災後一個月內出動四次,到各個災區協助救援、或是開著吉普車挺進幾乎沒有像樣的「路」可言的村落,送物資給受困的災民,很辛苦、有時也很危險,他們卻做得很開心。八八風災肆虐南台灣,造成慘重災情,卻也讓人看見這片土地上人們的互助之愛,看到許多無名英雄默默無私的奉獻,也讓人感受到,台灣最草根、最真實動人的力量。 (二)金屬工藝家 陳世騏 帶您發現隱身都會中的客家身影,一位來自新竹關西一頭栽入金屬創作的湯匙藝術家陳世騏。 (三)池上飯包要正名 講到便當,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池上便當」了,也正因為名氣響亮,據台東縣池上鄉公所的統計,全台有一千多家「池上便當」,不過池上米年產量約一萬八千公噸,僅占全國的0.8%,根本不足以供應,因此這些便當店半數以上,用的都不是價格比較貴、品質比較好的池上米。為了保障真正使用池上米的店家及消費者的權益,池上鄉公所推動「使用認證池上米」標誌,店家只要半年內使用超過三千公斤的「認證池上米」,就能向鄉公所申請標誌,只不過,這樣做真的就能遏止「池上便當」氾濫的問題嗎? (四)玻璃工廠第二春 傳統的玻璃工廠尋找第二春!苗栗竹南一家歷經三代傳承的玻璃廠,為了為日漸沒落的玻璃製造找到新契機,今年得到相關單位輔導,成為國內「觀光工廠」的一員。工廠裡面提供導覽參觀、古董玻璃藝品展示、了解玻璃生產之外,台灣少見的口吹及彩繪玻璃DIY體驗,也成為這家轉型後玻璃工廠特色。
著作者 車隊出發救災去 採訪/撰稿:宋宇娥 攝影/剪輯:黃訓湧 客家身影——陳世祺 池上飯包要正名 採訪/撰稿:林秋伶 攝影/剪輯:洪炎山 玻璃工廠第二春 採訪/撰稿:謝佳凌 攝影/剪輯:陳靖維
日期 20140421
長度 1.8763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