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姓名 楊兆禎
人物介紹   楊兆禎民國18年7月2日出生於新竹縣芎林的客家鄉鎮,從小即認真好學,學業名列前茅,在音樂方面尤其受到小學老師鄧雨賢先生諸多的啟發與影響。由於初中念的是農業學校,因此直至民國36年進入新竹師範學校就讀,始有機會正式接受音樂專業的訓練,楊兆禎曾師事李永剛、呂泉生、林樹興等老師,學習作曲、聲樂、鋼琴,並逐漸嶄露頭角。民國39年於新竹師範學校畢業後,接受分發至省立新竹師專附小擔任教職,並開始於《新選歌謠》月刊發表歌曲,曲目包括《搖船》、《耕作歌》、《農家好》、《農村四季》、《梅花》、《月姑娘》、《搖籃曲》等。   楊兆禎於民國47、48年先後以優異成績通過初中、高中師資檢定考試,並於48年獲聘於省立新竹師範學校服務,擔任地方教育指導員,民國51年晉升為教員,始由講師、副教授而後榮升為教授,期間該校歷經改制為師專、省立師院(76年)、國立師院(80年),楊兆禎曾於民國80年擔任訓導長, 81年擔任首任音樂系系主任,至83年退休。   功在竹師整整44年的楊兆禎,除了被大家認定為教育家之外,也是一位歌聲非常優美的男高音,早在民國53年就已在臺北國際學舍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曲目除中外藝術歌曲、歌劇選曲外,最難能可貴的是,他亦將客家山歌《山歌仔》以及呂泉生的福佬語歌曲《杯底不可飼金魚》納入節目單,在那個音樂會節目皆以西方音樂為主的年代,此舉雖是小小的一步,卻深具歷史性的意義。   於此之外,楊兆禎也曾積極投入客家民謠的田野工作,背相機、攜錄音機,跑遍全省各地,拜訪民間藝人,擔任山歌大賽評審,錄音記譜,積多年之研究,於民國63年完成了《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之研究》,這是臺灣第一本以客家民謠為主題的專書,對日後有關客家民謠之研究具有諸多的啟發與影響。   在音樂創作方面,除了校歌之外,楊兆禎寫作最多的是兒歌,題材方面生動豐富,例如《書包》、《健康》、《小螃蟹》、《月姑娘》、《到天空去》、《狐狸和葡萄》、《儲蓄樂》等,幾乎涵蓋了兒童視野中精彩的生活世界。音樂方面則優美易唱,不僅曲調動聽,旋律與歌詞的音韻配合也恰到好處,極易琅琅上口,《牽牛花》、《農村四季》、《搖船》等各曲便是很好的例子,這些也都被收錄於小學音樂課本,廣泛地傳唱。除此之外,楊兆禎也有相當多的作品有得獎記錄,例如《插秧》、《墾荒謠》、《玫瑰花》等幾首都曾分別榮獲第八屆全省作曲比賽不同類組的第一名,《植樹歌》曾獲救國團獎金,《將士真偉大》獲「軍友社」獎。此外膾炙人口的《農家好》,不僅曾膺選全省音樂比賽指定曲,也曾被選用於「農家好」電影主題曲。   同時身為作曲家與歌唱家,楊兆禎重要的記錄是陸續出版了《中國藝術民歌選》(1-3冊),《中國民謠精華》(1-2冊),《合唱歌曲精華》,《兒童歌曲精華》,《歌唱的理論與實際》,《楊兆禎歌曲集》、《音樂創作指導》等,並且灌製中外藝術歌曲以及客家山歌的CD。得獎方面包括「黃自作曲獎」,「臺灣省第一屆文化藝術創作音樂類獎」,「客家文化傑出貢獻獎」,「新竹縣客家金曲獎客家歌曲特殊貢獻獎」,「新竹之光終身成就獎」。   退休之後的楊兆禎有感於鄉土教育之重要,曾致力於鄉土語言研究及推廣鄉土音樂工作,民國86年並先後完成《閩南語諺語拾穗》以及《客家諺語拾穗》。民國89年12月,因身體不適發現腦部腫瘤,幸賴身為醫生的次子育仁引入美國新進療法,歷經9週終告痊癒,豈料91年再度因腦溢血住院,其健康情形雖經家人悉心照料而略有起色,但抵抗力仍有限,民國93年12月10 <日下午,因痼疾氣喘突發,溘然長逝,享年76歲。   身為客家子弟,楊兆禎無論在以優美的男高音傳唱客家歌曲,抑或於客家音樂資料的採集與研究,都有非凡的成就,並影響廣大。在音樂創作方面,其許多動聽且平易近人的歌曲,早已成為臺灣兒歌的經典,是臺灣近現代音樂文化中值得珍視的資產之一。楊兆禎之長子楊佈光,繼承其音樂工作,目前為新竹教育大學(原新竹師範學院)音樂系副教授,子承衣缽當為楊兆禎莫大的安慰,而父子先後任職竹師,在不同年代同為竹師的音樂推手,也成為樂界的美談。
專長 1. 1929年 1929年7月2日出生於新竹縣芎林鄉 2. 1936年 就讀芎林公學校 3. 1947年 就讀新竹師範學校 4. 1950年 自新竹師範畢業,分發至省立竹師附小擔任教職 5. 1952年 1952.1~1960.3間於《新選歌謠》月刊陸續發表〈搖船〉、〈耕作歌〉、〈農家好〉、〈農村四季〉、〈梅花〉、〈月姑娘〉、〈搖籃曲〉…等歌曲 6. 1955年 與載素蟾女士結婚 7. 1957年 榮獲臺灣省音樂協進會音樂比賽作曲民謠組、童謠組第一名 8. 1959年 受聘致省立新竹師範學校服務擔任地方教育指導員 9. 1962年 晉升為教員。1月13日於新竹社教館中山堂舉辦個人獨唱會 10. 1964年 於臺北國際學舍舉辦個人演唱會。為臺灣第一位將客家山歌〈山歌仔〉及福佬民歌〈杯底不可飼金魚〉納入獨唱會節目單者 11. 1968年 1月~2月考取公費到日本進修考察。新竹師範學校改制為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同年12月將其教唱方法及演唱經驗寫成論文《歌唱的理論與實際》一書,並獲聘為講師。 12. 1971年 1月29日完成國內第一本《音樂創作指導》專書,同年獲聘為副教授。 13. 1974年 完成臺灣第一本客家民謠專書-《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一書,該書於民國63年(1974)6月完成,並獲聘為教授。 14. 1951年 榮獲教育部紀念黃自作曲獎。 15. 1976年 榮獲教育部紀念黃自作曲獎。 16. 1983年 當選教育廳「鐸聲音樂教育特別獎」。 17. 1987年 當選教育部第一屆教授「教學特優獎」。 18. 1992年 擔任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音樂教育系首任系主任。 19. 1993年 榮獲客家文化獎。榮獲田園鄉村歌曲徵曲獎。 20. 1994年 8月自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退休。 21. 1997年 完成《閩南語諺語拾穗》、《客家諺語拾穗》。 22. 1998年 完成《日本諺語拾穗》 23. 2000年 於新竹師範學院主辦的「臺灣鄉土音樂史研習營」中專題演講,介紹《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 24. 2004年 12月10日辭世。
得獎紀錄 1. 民國46年獲臺灣省音樂協進會主辦的音樂比賽作曲民謠組第一名 2. 民國46年獲臺灣省音樂協進會主辦的音樂比賽作曲童謠組第一名 3. 民國64年級65年獲教育部紀念黃自作曲獎兩次 4. 民國72年當選教育廳---鐸聲音樂教育特別獎 5. 民國76年當選教育部教授---教學特優獎 6. 民國82年榮獲第六屆「客家文化獎」 7. 民國82年獲田園鄉村歌曲徵曲獎 8. 民國87年獲臺灣省第一屆文化藝術創作音樂類獎 宋楚瑜頒 9. 民國90年獲客家文化傑出貢獻獎 陳水扁頒 10. 民國90年獲新竹縣客家金曲獎---客家歌曲特殊貢獻獎 林光華頒 11. 曾獲扶輪社音樂獎 12. 曾獲教育廳、中央日報等機關徵曲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