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姓名 賴碧霞
人物介紹   現代人有人說四縣、有人說海陸、有人說閩南、更有人說北京話,都成為三合一的四海一家親。故人說:夫樂者,樂也。故所以,人不能無樂。有生命的動物就能用聲音來表達感情及喜、怒、哀、樂。唱歌是人的本能,也代表各族群的精神,民族的的文化與語言關聯最為密切,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從詩、歌、謠、音樂開始。賴碧霞老師從17歲就學習客家山歌,師承胡琴師傅官羅成,以及三腳採茶戲藝人賴庭漢,也跑遍全臺請教對山歌有涉獵的人。1953年起開始灌錄客家歌謠、廣播劇唱片,並登臺演出。之後便持續為各大電臺擔任節目製作與主持人,推廣客家歌謠。   在藝術領域中以戲劇、歌謠,與人生之關係最為審切,且戲劇歌謠為綜合藝術,從參與戲劇歌謠活動的過程中可體驗出重要的教育意義及美學觀念,建立知識之傳授,創造潛能的開發等,因此賴碧霞老師以「戲劇營造」歌聲、詞意,善用空間,建立且開發出屬於客家歌謠獨特文化,念唱語言及唱腔的強、中、弱、表情、身段等,但因賴碧霞老師年事已高,恐這苦心編寫的短劇歌本教唱,沒有續傳之慮,故感恩客委會能助以完成此心願續傳下去,使客家老、中、青代都了解自己文化之美,加入客家文化傳承工作,為自己的文化及尊嚴多費心、多加油。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達,衣食住行生活均在改變,惟國家之強盛,人民之安居樂業,均有賴民族意識之優越表現,方有所成。表現客家文化優美的固有歌謠、戲劇是代表客家民族性很重要的一個資產,不能在這一代斷層失傳,為此賴碧霞老師在民國八十二年成立《碧霞鄉土客家民謠劇團》旨在落實保存、發揚客家固有文化,盡棉薄之力,如何讓客家鄉親,男女老幼多懂得客家固有歌謠、戲劇詞曲之美,使客家族群均能唱出純正傳統的歌謠,也能了解老祖宗所留下的寶貴音樂歌詞之含意,才是真正達到傳承的目的,《碧霞鄉土客家民謠劇團》計劃「創家客家歌劇」讓熱心的客家朋友有展現學習之歌藝,此可帶動所有客家族群,對自己優美的客家歌謠去學習,延續客家文化的種子,全員去維護,才能代代相傳,才能永遠留傳下去,茁壯在每個世紀中。 賴碧霞女士指定取自於「創新客家歌劇」之編者的話
專長 1.「 五洲 」、「百合」等唱片公司灌錄客家唱片。(西元1953年) 2.擔任 味王 味精之廣告播音員工作。期間曾兼任森永奶粉之廣告播音工作。(西元1953~1955年) 3.「鈴鈴唱片公司」共灌錄客家唱片。(西元1954~1961年) 4.新竹臺聲電臺、桃園先聲電臺、竹南天聲電臺、屏東燕聲電臺、擔任節目製作及主持人。(西元1955~1962年) 5.以「 五洲 唱片」、「鈴鈴唱片」、「美樂唱片」名義登臺演出。 6.新竹臺聲電臺,製播三齣客家廣播劇節目《廖添丁》、《林建山》、《薛仁貴征東》。(西元1960~1962年) 7.客、閩笑科唱片「茶山情歌」與明郎(呂金守)演出,創「鈴鈴唱片」暢銷新記錄。(西元1961年) 8.「遠東唱片公司」灌錄三張客家唱片。(西元1962年) 9.第一屆全省客家民謠比賽擔任特別來賓。(西元1962年) 10.參加饒見祥創立之「苗栗縣客家民謠研進會」。(西元1962年) 11.中廣苗栗臺製播「好家庭」節目,並擔任節目主持人,半年後中廣苗栗臺另闢「九腔十八調」節目。(西元1962~1972年) 12.「美樂唱片公司」共灌錄 27 張客家唱片。(西元1964~1972年) 13.應日本僑委會之邀請,赴日巡迴演唱。(西元1964年) 14.編作笑科劇「新婚旅行記」於「美樂唱片公司」出版。(西元1965年) 15.中廣苗栗臺與苗栗客家民謠研進會合辦之「第三屆全省客家民謠比賽」,擔任主持人。(西元1965年) 16.製播臺灣第一部客語電影《茶山情歌》,擔任編劇、導演、演員、演唱。(西元1965年) 17.應客屬總會之邀請,赴日巡迴演唱。(西元1965年) 18.應客屬總會之邀請,赴日巡迴演唱。(西元1971年) 19.桃園南區 ( 龍潭、平鎮、楊梅、中壢、觀音、新屋 ) 六個鄉鎮的民眾服務站開班授課。(西元1978年) 20.「臺中建府 90 週年,中國民間樂人音樂會」,擔任演唱。(西元1979年) 21.擔任中國文化大學民俗藝術研習班講師。(西元1981年) 22.編著「臺灣客家山歌」-一個民間藝人的自述。(西元1983年) 23.「民俗藝術大展」,擔任演唱。(西元1985年) 24.美東臺灣客家聯誼會邀請赴紐約演唱、講習。(西元1985年) 25.「客家之夜」,擔任演唱。(西元1985年) 26.臺北市政府文復會舉辦「臺北市民俗藝術月-傳統藝術之夜」,擔任演唱。(西元1986年) 27.「桃園縣各界慶祝 76 年觀光節-客家民謠演唱會」,擔任策劃、演唱。(西元1987年) 28.「臺北市露天藝術季 ( 夏季 ) ,擔任「客家民藝表演系列」之演唱。(西元1987年) 29.「桃園縣七十七年藝術下鄉-客家民謠巡迴演唱會」,擔任演唱。(西元1988年) 30.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主辦「賴碧霞客家山歌演唱會」。(西元1988年) 31.擔任師範大學音樂碩士班民間歌謠講師。(西元1988年) 32.「慶祝七十八年觀光節活動-全省客家民謠演唱暨十大歌手選拔大會」,擔任演唱、評審。(西元1989年) 33.「客家歌謠之夜-傳統與前瞻」,擔任演唱。(西元1989年) 34.「萬民歡唱-慶祝第八任總統、副總統就職音樂會」,擔任演唱。(西元1990年) 35.「臺灣區客家民謠比賽大會」評審、特別來賓。(西元1990年) 36.「中秋之月-心懷客家演唱會」,擔任演唱。(西元1990年) 37.「文藝季節目-歌謠與古調」,擔任演唱。(西元1990年) 38.客屬總會邀請赴日本、東 南亞 巡迴演唱。(西元1990年) 39.客屬總會邀請赴 大陸 廣東梅縣巡迴演唱。(西元1991年) 40.編著「賴碧霞的臺灣客家山歌」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 。(西元1992年) 41.灌錄 CD 二片,教學用「賴碧霞的臺灣客家山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西元1992年) 42.文建會主辦「民族藝師聯合樂展」,擔任演唱。(西元1992年) 43.臺北情懷社區鄉土音樂會,擔任演唱。(西元1992年) 44.編著「臺灣客家民謠薪傳」 ( 樂韻出版社出版 ) 。(西元1993年) 45.灌錄 CD 五片 ( 二片伴唱帶 ) 教學用「賴碧霞薪傳之歌」。(西元1993年) 46.臺北市政府主辦「臺北情懷社區鄉土音樂會」,擔任演唱;擔任臺北市、高雄市教師研習中心講師。(西元1993年) 47.灌錄 CD 二片,教學用「三大調」、「客家小調」。(西元1994年) 48.「桃園縣八十三年度客家民謠團巡迴演唱會」,擔任策劃、演唱。(西元1994年) 49.「客家民俗文化大展」、「國立藝術教育地方戲劇聯合公演」、「桃園陂塘采風現代藝術祝祭」、「客家民謠巡迴演唱會」擔任演唱。(西元1995年) 50.「桃園縣八十五年度演藝團體扶植計劃成果演出-客家民謠演唱會」,擔任指導老師、節目主持人;擔任桃園縣音樂教師民謠教唱研習會講師。(西元1996年) 51.靜宜大學教師會主辦「 228 五十週年紀念音樂會」,擔任演唱。(西元1997年) 52.應「寶島客家電臺」臺長劉慧真之邀請為「山歌之夜」節目錄製片頭口白,由彭文銘製作,黃永達主持並榮獲行政院文建會獎助播出。(西元1997年) 53.「客家歌謠巡迴演唱會-兩岸山歌同歡唱」,擔任演唱。(西元1998年) 54.桃園縣八十七年度民間團體及中小學教師「傳統戲曲、歌謠文化研習營」,擔任講師。(西元1998年) 55.於中壢國小 100 週年慶所舉辦的音樂會,擔任演唱。(西元1999年) 56.「桃園縣八十七學年度中小學教師中國傳統音樂研習營」,擔任講師。(西元1999年) 57.「中壢高商-思古怡情話客家」,擔任製作、演唱。(西元1999年) 58.於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教授選修課程「三腳採茶戲」;擔任臺北藝術大學 2000 年亞太傳統藝術季「客家三角採茶」指導老師。(西元2000年) 59.擔任「客家迎千禧,環島演唱會」的策劃、演唱。(西元2000年) 60.賴碧霞擔任桃園縣八十九年度鄉土歌謠比賽評審。(西元2000年) 61.承辦客家山歌傳承之夜。(西元2001年) 62.受泰國客屬總會邀請為客家歌謠專題演講。(西元2001年) 63.承辦客家「傳統情、現代心」活動。(西元2001年) 64.受邀擔任歡迎尼加拉瓜總統國宴演唱。(西元2001年) 65.承辦桃園縣客家節目巡迴演出。(西元2001年) 66.接受陳總統親頒「客家文化傑出獎」;並接受新竹縣長林光華親頒「客家歌曲貢獻獎」。(西元2001年) 67. 籌辦總統府前「族群和諧」演出;同月辦理「三腳採茶」傳承之夜。(西元2001年) 68.臺北文化局舉辦客家傳統民謠研習會,擔任指導老師。(西元2002年) 69.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 2002 夏客風演唱會-大家共下來唱歌」,擔任演唱。(西元2002年) 70.「從對立到融合」、「二二八事件」半世紀影展;於臺北「二二八紀念館」藝文廣場放映《茶山情歌》,賴碧霞應邀擔任特別來賓。(西元2003年) 71.臺北市中山堂舉辦「客家原鄉音樂會」,擔任演唱。(西元2003年) 72.行政院舉辦客家藝術節,在東勢、高雄、美濃舉辦大型演唱會,擔任演唱。(西元2003年) 73.桃園縣文化局精進計畫,隨「客家三角採茶」巡迴演出。(西元2003年) 74.2004 客家文化節系列:於桃園建安宮放映《茶山情歌》,賴碧霞應邀擔任特別來賓。(西元2004年) 75.策劃平鎮義民廟之山歌比賽。(西元2004年) 76.參加文建會主辦「多元族群嘉年華-臺灣文化日之夜」,擔任演唱。(西元2004年) 77.應「貓貍文化工作室」之邀請於「虛擬客家傳統音樂-網路博物館」網站中增設賴老師「示範教學帶」欄目。(西元2004年)
得獎紀錄 1. 西元1986年 榮獲第二屆薪傳獎得獎人。 2. 西元2001年 榮獲陳總統親頒客家文化傑出獎。 3. 西元2001年 榮獲林光華縣長親頒客家歌曲貢獻獎。 4. 西元2008年 榮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終身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