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姓名 陳建中
人物介紹   2006年,陳建中先生從僑居二十多年的美國返歸臺灣,成為臺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首任全職音樂傳道人。他精力旺盛,經歷豐富,曾組建和加入過大大小小十數個國內外樂團,在許多教會、政府暨民間的音樂組織中擔任過要職,音樂生涯可謂豐富多彩。而他在中西音樂演奏、指揮、作曲等方面寬廣深厚的造詣,一直都顯現於客家音樂和聖樂的創作、融合與推廣實踐中。   1951年5月28日,祖籍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的陳建中生於臺灣省屏東縣屏東市。從小就跟隨名師陳添桂學習小提琴,小學即參加弦樂社和合唱團,此時已展現他對音樂活動的積極興趣。天資加上勤奮,陳建中獲新竹縣音樂比賽兒童組小提琴第一名。14歲時他就開始接觸教會工作,加入了教會唱詩班的服事,並在課餘時間跟隨老師學習聲樂及和聲。就讀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前身)期間,陳先生主修小提琴,先後師從陳暾初、司徒興城、陳秋盛、Wolfram Konig諸教授,課餘又隨陳蕾士大師學習古箏。此時他已憑藉優異的琴藝,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和臺視交響樂團的第一小提琴手。1970年,陳先生開始研究客家音樂文化,經常利用假期獨自下鄉蒐集客家民間音樂。同年,他參與組建「中國現代室內弦樂團」,演奏曲目多為中外現代音樂作品。1972年以絃樂組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於國立藝專音樂科。之後隨即入伍服役,期間他調入陸軍總司令部藝術工作大隊陸光樂隊擔任指揮和駐隊作曲,並完成了幾部大型作品,如《金門太湖》(歌舞組曲)、《前出塞》(弓箭舞組曲)等。   1974年退伍後,他擔任「青韻合唱團」指揮,並先後於臺北市音樂季、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中,指揮該團以客家話演唱客家民謠,極受嘉評。他亦曾擔任「臺灣客家民謠團」團長兼音樂指導,1975年率領該團赴日宣慰僑胞,深獲歡迎與好評。另外他與樂友還成立了「太極三重奏團」、「賦音室內樂團」等樂團。業餘時間他繼續精研民族傳統樂器,如胡琴和古琴。陳建中對於傳統樂器的喜愛愈發強烈,尤其是古箏。1977年他在中華國樂會於臺北市實踐堂舉行的首屆「古箏新曲欣賞會」上發表古箏獨奏新作《宮苑思春》,並親自演奏。8月他進入日本國東京都桐朋學園大學音樂學部,師從草野妙子學習民族音樂學,師從宮城慎三學習日本箏。1978年陳建中在日本北九州市,舉辦了一場「中國箏獨奏會」,受到當地樂壇讚賞。 1979年回國後七年間,陳建中參加了大量社會音樂活動。他進入中國廣播公司擔任音樂節目製作人、還擔任青韻、中廣、聯合之音合唱團指揮。早在初中時期,陳建中已經對客家歷史源流與傳統音樂產生興趣,開始採集、整理和研究客家民間音樂。1971年即完成了論文《漫談客家民系與其音樂》。1972年完成《客裔基督徒-孫中山》的研究著作。自日本歸國後,陳建中先是組織了「中國傳統樂會」,擔任會長,專門演奏粵曲、南管、江南絲竹等傳統音樂;之後陸續擔任中華民國聖樂促進會理事、常務理事、理事長(第六任)等要職,常常舉辦各類聖樂活動和作品發表會。此時的他絲毫未減對於整理研究客家音樂的興趣與使命,並走向將客家音樂風格和聖樂結合的獨特道路。1984年又成立了「客家福音詩歌團」,任指揮,曾率團在東南亞各地巡迴演出,並出版『客家聖歌集』歌本及卡帶。   1986年陳建中舉家移民美國加州,僑居橙縣爾灣市,擔任當地幾所基督教會的詩班指揮,並進入中華歸主神學院隨金希文教授研修作曲,於1993年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他以音樂事業傳播上帝福音和客家文化的志願取向日漸明朗,先後擔任了多所教會的聖樂主任和音樂傳道、音樂牧師。陳建中作為一名音樂牧師的獨特之處在於所選用的聖歌常常具有華人音樂和客家音樂的特色(常常選用自己創作的客家聖歌),同時國樂和西樂兼用的理念產生了悅耳又難忘的音樂效果。   2006年8月歸國定居,10月即參加在臺北市舉辦的第21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並在會中指揮大臺北地區客家基督徒百人詩班大合唱。2007年成立「客家聖樂團」,擔任指揮。2008年出版『普世頌揚』客語聖歌集精選第一輯音樂光碟及歌本。2009年率團前往香港、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演唱。2010年將出版客語聖歌集精選第二輯音樂光碟及歌本。   陳建中創作了大量客語聖歌,風格宛如民歌;他以客家話的聲調為基礎,並以客家傳統的音樂風格來創新,因此曲風平易近人又易琅琅上口,深受全球客家基督徒的歡迎,流傳甚廣,被譽為「客家聖樂之父」。其代表作品有《天地有位神》、《同來讚揚主》、《全世界都愛來向主讚美》、《敬拜上帝有智慧》、《頌主之歌》、《敬畏上主》、《主耶穌》、《日日充滿喜樂心》、《吾心愛讚美》、《上主啊!吾等仰望》、《上主介教示》、《救主保障歌》等等。
專長 1. 1969年。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第一小提琴手。 2. 1970年。組建「中國現代室內弦樂團」。 3. 1971 年。臺灣電視公司交響樂團。第一小提琴手。 4. 1971年。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手。 5. 1972年。陸軍總司令部藝術工作大隊陸光樂隊。指揮兼駐隊作曲。 6. 1974年。「青介合唱團」指揮。 7. 1974年。「臺灣客家民謠團」。團長兼音樂指導。 8. 1975年。成立「太極三重奏團」。團長兼小提琴手。 9. 1975年。組建「賦音室內樂團」。 10. 1979年。成立「中國傳統樂會」。擔任會長。 11. 1979年。中國廣播公司。音樂節目製作人。中廣合唱團指揮。 12. 1981年。臺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教會詩班指揮。 13. 1981年。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講師。 14. 1981年。中華民國聖樂促進會。理事。常務理事。1985年第六任理事長。 15. 1982年。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理事兼研究組組長。 16. 1983年。臺灣神學院。教會音樂系。講師。 17. 1984年。臺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首任聖樂執事。 18. 1984年。成立「客家福音詩歌團」。擔任指揮。 19. 1986年。美國加州橙縣華人宣道會雅斤堂及迦南基督教會詩班指揮。 20. 1987年。成立「全球客家福音協會美國區會」。擔任副主任委員。(今名「美國客家福音協會」) 21. 1992年。美國南加州「火鍋隊合唱團」指揮。 22. 1995年。美國加州橙縣爾灣迦南基督教會。詩班指揮。聖樂主任。 23. 1995年。成立「爾灣客家會」。創始人。 24. 1996年。成立「爾灣客家團契」。創始人。 25. 1998年。美國加州臺灣客家同鄉會顧問。 26. 1998年。美國加州「客家傳承」雜誌。諮詢委員。 27. 2001年。美國加州橙縣中華福音教會。詩班、室內樂團、國樂團指揮。首任音樂傳道。 28. 2001年。臺灣「客家宣教神學院」客座音樂教授。 29. 2004年。美國「北美真道神學院」教會音樂系。特聘教授。 30. 2005年。美國加州橙縣中華福音教會。首任音樂牧師。 2006年迄今。臺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首任全職音樂傳道人。 (教會詩班、青年詩班、室內樂團、國樂團指揮) 基督教客家福音協會。執行委員兼客家聖樂組組長。 基督教客家宣教神學院。特約音樂教授。 2007年迄今。成立「客家聖歌編譯出版小組」。擔任召集人。 成立「客家聖樂團」。擔任指揮。
得獎紀錄 屏東市立托兒所畢業時,榮獲【好寶寶】頭銜。(1957年) 新竹縣51年度全縣音樂比賽。兒童組【小提琴第一名】。(1962年) 臺灣省立新竹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畢業時,榮獲【服務努力獎】。(1963年) 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畢業時,榮獲馬熙程教授【絃樂獎】。(1972年) 指揮青介合唱團參加全國「中華民族歌謠」競賽,榮獲【金音獎】。(1982年) 製作「本國樂曲」節目,榮獲新聞局頒贈【金鐘獎】。(1984年) 中國文藝協會第44屆【文藝獎章】。(2003年) 為「打開客家的天空」節目:『客家歌謠』、『客家戲曲』、『客家聖樂介紹』音樂單元編撰文稿及音樂,該節目榮獲新聞局頒贈【金鐘獎】。(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