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姓名 傅秋英
人物介紹   幼年時常聽長輩唱山歌,當時並不覺得好聽,覺得粗俗甚至排斥,民國75年時因母親從賴仁政老師學唱山歌,協助母親謄寫歌詞的過程中了解、認識到客家歌謠的內涵,反轉了對客家歌的印象。民國78年起拜賴仁政為師開始學習傳統鑼鼓點、鑽研客家山歌的演唱,學習的六年之間,每天至少接觸與練習6個小時,仔細的蒐集、整理資料,大約在民國83年開始,在苗栗縣開班授課。   傅老師說自己怎麼也沒想到會成為傳統客家歌謠的老師,甚至成為幼教工作之外的第二專長。客家歌謠的教唱工作,甚至有紓解白天幼教工作壓力的功效。俗於說:「老人三歲子」,幼教的教學經驗始傅秋英在面對民謠班年長的學員時,有多ㄧ分的從容。而在民謠班長者身上學習到的人生經驗和民俗諺語,同樣也能在幼教的課堂中,和幼稚園學生分享。雖然白天和晚上面對不同年齡層的學生,但傅老師身處其中,覺得彼此之間有相輔相陳的緊密關聯。她用四句話來描述自己的志向和生活: 在幼教生涯中,我找到生活的目標; 在主持舞臺上,我得到肯定的掌聲; 在教唱歌謠中,我獲得寶貴的經驗; 在傳承文化中,我認清了該走的路。   客家歌謠班的指導者,不能只是把教學的工作當作是一個糊口的工作,必須不斷的吸取新知,鑽研傳統文化元素。由於山歌班的學員年齡大多為50歲以上,參與山歌班是學員重要的社交休閒重心,因此相對年輕一輩的傅秋英,在授課之外,常和學員們分享時事、開導學員的觀念,例如:有學員的稱讚老師穿細肩帶很好看,傅老師會順勢帶領大家探討年輕一代的穿著、長輩可以如何看待媳婦的穿著等話題。又如和成家的兒子的相處與份際…,都是傅秋英在歌唱教學之餘,樂於和學員探討的生活議題,她認為學員的觀念也必須隨時代改變。   在客家文化的保存上,傅秋英認為應該將傳統與創新區分開來,創新固然要鼓勵,但也不可偏廢傳統,傳統部分更應該要加速的去進行保存的工作,因為老藝人隨時間不斷的凋零,應該由客委會這樣有人才,有資源的單位,來針對各門各派不管是學術的或者民間的藝人的學說及音樂詮釋的方法,作一個紀錄以及辯證,一定要避免一言堂或者是只重學術界的情形,讓客家文化百花齊放,是傅秋英對於客家文化保存的期望。
專長 現任 苗栗縣公館國小附設幼稚園老師。 中華客家文化傳播協會顧問。 苗栗銅鑼社會教育工作站推行委員。 客家三腳採茶戲、歌謠、舞蹈班指導老師。 四湖社區客家歌謠班指導老師(苗栗縣西湖鄉)。 下埔社區客家歌謠班指導老師(苗栗縣西湖鄉)。 西湖社區客家歌謠班指導老師(苗栗縣三義鄉)。 勝興社區客家歌謠班指導老師(苗栗縣三義鄉)。 龍騰社區客家歌謠班指導老師(苗栗縣三義鄉)。 廣盛社區客家歌謠班指導老師(苗栗縣三義鄉)。 鶴山社區客家歌謠班指導老師(苗栗縣公館鄉)。 興隆社區客家歌謠班指導老師(苗栗縣銅鑼鄉)。 重要經歷 2008,國立聯合大學人文與客家季<山歌之夜>活動主持。 2007,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主辦「客家山歌班」指導老師。 2007,「2007第三屆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中區低年級歌唱類」冠軍指導老師。 2007,苗栗縣西湖「2007 客家桐花祭」的節目策劃、及表演團隊指導老師。 2007,「2007大湖社區文藝節」、「臺灣2007木雕藝術節」節目主持人。 2007,「2007國姓鄉拈花惹草快樂行~客家歌謠大賽」評審。 2006,苗栗縣「2006客家『桐花』祭」的節目策劃、及表演團隊指導老師。 2006,受邀「2006 後龍西瓜節」演出。 2006,苗栗縣「2006社區才藝賽」海線區復賽的評審。 2006,南投縣政府主辦「2006南投花卉嘉年華會」節目的演出及主持人。 2006,「2006全國舞蹈觀摩賽」節目主持人。 2006,苗栗縣政府主辦「2006苗栗客家音樂節」開幕典禮的主持人。 2005,苗栗縣退休公教人員「健康知性講座」講師。 2005,苗栗縣「2005客家『桐花』祭」的節目策劃,及表演團隊指導老師。 2004,臺中縣教師研習「客家民俗與音樂」、「客家音樂與教學」課程助教(賴仁政主講) 。 2004,苗栗縣退休公教人員「健康知性講座」講師。 2004,臺中縣政府主辦「傳統藝術種子教師研習」講師。 2004,臺中縣鳳凰山及苗栗縣龍騰斷橋「客家『桐花』祭」節目策劃及主持人。 2004,苗栗縣政府主辦「苗栗城鄉蛻變四部曲活動」節目主持人。 2004,苗栗縣公館國小客語歌謠研習教師。 2004,國立臺中師範學院93年度應屆畢業生教育實習輔導教師。 2003,苗栗縣鯉魚國小客家歌謠及舞蹈成人班講師。 2003,苗栗縣教育局主辦「發現客家歌謠之美研習活動」講師。 2003,銅鑼鄉社會教育工作站「偏遠地區民眾終身教育活動」講師。 2003,苗栗縣「客家桐花祭」節目策劃及主持人。 2003,苗栗縣興隆國小成人教育班客家歌謠指導老師。 2002,「臺灣 2002木雕藝術節---客家人民服裝季」節目策劃、秀導及主持人。 2002,苗栗縣政府教育局,主辦「91年度暑期青少年(國中小)育樂營」的講師。 2002,行政院農委會主辦「2002 甘藷文化宴系列活動」節目主持人。 2001,桃園縣政府主辦「總統盃客家歌謠比賽」的評審。 2001,公共電視臺「客家人客家歌」演出及樂師。 2001,臺中縣政府主辦「梨山賞花季」,客家山歌節目策劃、表演及主持人。 2001-2004,國立新竹社會教育館銅鑼鄉社會教育工作站鄉土文化研習課程指導教師。 2000-2003,「臺灣木雕藝術節」的節目策劃、表演及主持人。 2000,臺中縣東勢鎮公所主辦「跨世紀、跨年音樂會」節目主持人 2000,通過教育部「鄉土語言」教師認證。 2000,「發現客家歌曲之美-苗栗縣第一屆青商盃客家流行歌曲比賽」音樂指導。 2002,應邀至苗栗縣行得公演出「三腳採茶-送金釵」 1999,參加「臺灣歌謠交流訪問團」,赴大陸梅縣演出。 1999,苗栗縣政府主辦「921義演晚會」的節目主持人。 1999,苗栗縣文化局主辦「舊山線鄉土情」的節目策劃及主持人。 1998,「臺灣茶葉公主選美」初、復、決賽的節目主持人。 1998,臺中縣波錠文教基金會主辦「客家系列活動」節目策劃及主持人。 1998,苗栗縣政府主辦「貓貍文化藝術季」的表演及節目主持人。 1997,客家雜誌主辦「全國客家文化夏令營」講師。 1997,桃園縣政府主辦「平鎮市山歌比賽」評審。 1996,「全國客家母語研習營」講師。 1996,宜蘭縣政府主辦「文化夏令營」客家童謠講師。 1996,苗栗縣立文化中心主辦「大陸文化交流團」演出,及節目主持人。 1996,臺北市政府「客家之夜晚會」、「義民祭典晚會」演出。 1995,全國客家夏令營講師及表演。 1995,客家味星電視臺開播典禮主持人。 1994-2002,客家衛星電視臺節目主持人。 1982-2001,苗栗縣三義鄉鄉立托兒所保育員。 苗栗縣客家採茶歌謠推廣協會理事。 苗栗縣西湖國小成人教育班客家歌謠指導老師。 苗栗縣泰安鄉清安國小成人教育班客家歌謠指導老師。 三湖社區客家歌謠指導老師(苗栗縣西湖鄉)。 四湖社區客家歌謠指導老師(苗栗縣西湖鄉)。 大南社區客家歌謠指導老師(苗栗縣大湖鄉)。 武榮社區客家歌謠指導老師(苗栗縣大湖鄉)。 東興社區客家歌謠指導老師(苗栗縣大湖鄉)。 大湖社區客家歌謠指導老師(苗栗縣大湖鄉)。 新豐社區客家歌謠指導老師(苗栗縣獅潭鄉)。 豐林社區客家歌謠指導老師(苗栗縣獅潭鄉)。 新店社區客家歌謠指導老師(苗栗縣獅潭鄉)。 富民社區客家歌謠指導老師(苗栗縣泰安鄉)。 富民社區客家歌謠指導老師(苗栗縣泰安鄉)。 臺北縣蘆洲市客家會客家歌謠班指導老師。
得獎紀錄 2007,指導公館國小附幼參加「提聲幼兒體能」計劃-「兒歌我最棒」唱遊觀摩賽一般組第二名。 2006,擔任「2006第二屆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初賽中區客語戲劇類幼稚園(含托兒所)及國小低年級組」獲優等成績。 2005,指導學生參加「2005第一屆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總決賽客語演說類」獲冠軍。 2005,第一屆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初賽中區客語演說類成績特優。 2005,獲苗栗縣「教師才藝show一下」競賽第一名。 2004,獲公館鄉九十三學年語文競賽客語言說組第一名。 2003,指導公館附幼參加九十二學年幼兒健身操觀摩表演賽獲甲等成績。 2003,指導公館附幼參加九十二學年幼教客家童謠觀摩賽獲第三名。 2003,獲臺北市客家文化節音樂徵選「傳統作曲類」作品「心手相連揚芬芳」優勝獎。 2003,獲臺北市客家文化節音樂徵選「現代流行客家歌曲作曲類」作品「藍身顯影」優勝獎。 2002,獲公館鄉九十一學年語文競賽客語言說組第一名。 2002,全國語文競賽苗栗縣複賽,客語演說小學教師組,第二名。 2000,行政院頒發「客家歌曲薪傳」資深教師獎。 1998,獲苗栗縣政府「熱心公益感謝狀」。 1983,獲苗栗縣苗栗區國語文競賽社會組朗讀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