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姓名 梁月?
人物介紹   早期的臺灣,客家戲曲表演長期活躍在各種劇場,從1950年代的戲院,一直延伸至廟宇前的戲臺,客家戲曲可說是當時人民的生活重心。電影、電視興起後,戲曲表演逐漸走向失傳的窘境。因而,為了保留這項珍貴傳統,使那些曾經風糜臺灣大街小巷中的作品得以重現,成為「慶美園戲劇團」創作的核心。   藝術是梁月?女士生命的信仰。藉由誠摯的心來觀察與省思,關於生命解放的主題。創作是她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她的生活裡有戲,戲中有生活。創作也是梁月?女士對過去的一種省思、對現在的期望、和對未來的一個夢想。   由於從事文化藝術多年,梁月?女士深深體會到文化藝術工作是永不枯竭的泉源,挖掘不盡的寶藏。秉持著這個信念,她努力以赴。鑑於民間的本土戲曲活動,在時代與社會形態的快速變遷以及西方文明的衝擊下,逐漸被人們所忽視淡忘,又面臨著客家戲表演人才老化凋零現狀,梁月?女士希望找回年輕觀眾,於是結合新竹地區資深、優秀之演員籌組了一個客家採茶劇團「慶美園戲劇團」以傳承客家文化,保存傳統文化。「慶美園戲劇團」根植於傳統並結合現代劇場藝術創作,致力推廣本土客家戲劇藝術文化,期望能保存先民對生活最純樸、自然、原始的體悟,承傳客家先祖的生活智慧與藝術經驗。   團長梁月?女士本著傳承與發揚傳統客家戲劇的前提,希望能承繼1950年代的臺灣人,那種熱愛戲劇表演藝術文化的精神,特地在新竹地區結合資深傑出藝人,及有志於客家戲曲表演的後起之秀,共同創立「慶美園戲劇團」,推廣客家族群最足以自傲的客家傳統文化及藝術。在現今弱勢的資源環境中,期望能以優質的表演技藝、年輕化的演出陣容、精采的劇情及細緻的音樂搭配,讓更多的鄉親重新引燃對於客家戲曲的熱情,進而支持、與這批喜好客家文化藝術的表演者,再創另一個屬於客家人的表演藝術新象,繼而讓更多的有心人士參與振興整個傳統客家文化的工作。
專長 1998年創立新竹縣「慶美園戲劇團」
得獎紀錄 1.民國70年獲臺灣省政府頒【藝文獎】 2.民國78年獲臺灣省教師第九屆【鐸聲獎特別獎】 3.創立以來,劇團已多次獲得新竹縣文化局頒發的「傑出演藝團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