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姓名 葉黃李妹
人物介紹   老一輩知名女藝人葉黃李妹和丈夫葉雲保夫唱婦隨,在客家戲班子度過了大半生,幾乎將青春和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傳統客家表演藝術。 葉黃李妹女士1910年生於苗栗客家家庭,幼時被劉德水收為養女。她學戲很早,十五歲就進入苗栗的銅鑼四平班學戲,跟著著名的戲老師「添萬先」學藝。她在戲班遇到了比她大三歲的藝人葉雲保,葉雲保由於家境窮困而以入贅的身分與黃李妹結為伉儷,當時葉黃李妹約十八歲。 1946年前後,臺灣民間劇團受到日本統治者打壓,很多戲齣被禁演,甚至一度實行「禁鼓樂」的政令。葉黃李妹和丈夫跟隨葉氏家人一起遷至高雄鳳山務農維生,不再從事演出。 臺灣光復後,傳統戲劇界沒有了異族統治的壓力,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戲院和戲班越開越多,出現了一些享有盛譽的內臺戲班長年在各地戲院巡迴演出。葉黃李妹和丈夫回到苗栗搭養父劉德水整的知名採茶劇團「新樂社歌劇團」。當時「新樂社」演出的劇種很雜,除了採茶戲,也演四平、亂彈。1958年,夫妻二人遷居中壢,遂一起加入了楊梅人葉佐凱整的「勝美園歌劇團」,成為該團的固定班底。當時的「勝美園」曾於1956年拿下年度歌仔戲組冠軍,劇本《光武中興》還拿下最佳劇獎,名噪一時。和葉雲保夫婦同團的演員還有戲老師那老師、著名演員白毛枝、李國雄和葉國道的養女葉香蘭等。葉黃李妹跟著劇團四處巡迴演出,成為名角。 為了增加收入,葉雲保夫婦開始考慮自己整班,於是二人用兒子葉順宏的名義創立「小玉春歌劇團」,葉順宏為掛名班主。葉雲保夫婦都是四平底的藝人,因而「小玉春」主要演出亂彈、四平戲。「小玉春歌劇團」後來二度更名,第一次改為「文化歌劇團」,最後改名為「新興社歌劇團」。由於後來政府要求班主的學歷必須高中以後,又由另一個兒子葉日創掛名班主,而實際上班主一直都是葉雲保本人。1983年葉雲保不幸過世,葉黃李妹接手當班主,此時她已經是七十三歲高齡了。1989年葉黃李妹將戲籠和牌照賣給戲班裡的團員彭玉招女士,自劇團退休。彭玉招於是成為「新興社歌劇團」團長。   葉雲保夫婦育有二子一女。長子葉順宏生於1931年,早年也有過劇團演出的經驗。次子葉日創生於1944年,除了掛名班主外沒有參與過戲劇界的演出活動。女兒葉玉妹則是四平底苦旦,藝名小金玉,曾搭臺北戲班,後來搭徐淑裕整的「淑裕歌劇團」。   1994年葉黃李妹不幸中風,從此不能講話,長年臥病在床,歿於1999年。
專長 1925年進入苗栗的銅鑼四平班學戲。 光復後搭養父劉德水整的知名採茶劇團「新樂社歌劇團」。 1958年,加入楊梅人葉佐凱整的「勝美園歌劇團」,成為該團的固定班底。 和丈夫一起,用兒子葉順宏的名義創立「小玉春歌劇團」,劇團後來二度更名,第一次改為「文化歌劇團」,最後改名為「新興社歌劇團」。丈夫葉雲保為班主。 1983年葉雲保不幸過世,葉黃李妹接手當班主,此時她已經是七十三歲高齡了。 1989年葉黃李妹將戲籠和牌照賣給戲班裡的團員彭玉招女士,自劇團退休。
得獎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