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姓名 葉青龍
人物介紹 葉青龍,民國二十七年生,新竹縣關西人。   葉青龍家族中人並沒有音樂背景的,除了一位堂叔有興趣玩樂器,會自製胡琴拉山歌小調。他看叔叔自製胡琴,也興致沖沖的用樟樹頭挖空做共鳴箱,再用舊電線的金屬絲做弦,然後用棕樹抽絲來代替馬尾做弓,沒錢買松香抹弦,就跑到山上刺取松樹幹的汁來塗弦。現在拉胡琴雖不是他的正職,卻一直是他的興趣。 葉青龍本是保全管理員,做了七、八年後,朋友相邀共學八音,找了老師只學了山歌小調,後來(約民國七十二年間)才拜彭宏男為師學八音。他學過嗩吶,但因不會換氣連吹而放棄;也學過唱,但後來還是學演奏較多,主要學胡琴、揚琴、打擊樂。拜師學藝時,大家簽名寫拜帖,然後教學費,一個月二千五百元,一周上兩到三次課,共要三年四個月才算學成。跟他一起拜師的學員十二人,只有五、六人學成。一般喪事演奏較簡單,學幾個月就可以應付,但廟裡拜拜扮仙、廟會活動要做好的話,還是要有夠長的學習才行。有些八音班子學的比較少,無法演奏扮仙曲目,所以像隴西八音團這樣可以表演《小三仙》之類扮仙的班,廟會都會優先請。     學成之後,葉青龍只有跑八音演奏的場合,主要是廟會場子,像配合拜天公等節慶中的扮仙活動作表演等,他沒有跑道士場,雖然他也會唱,但也不常上外場演出。   葉青龍認為彭宏男是一位技藝優秀、教學嚴謹的老師。譜一律只能用背誦的。他也認同老師的想法,如果看譜拉琴,會一個音一個音拉,演奏廳起來沒有味道。   葉青龍曾把一寫譜整理成西式簡譜或將自己記得的一些曲子也寫成簡譜,還請印刷廠打印。葉青龍並沒有正式收過學生,只有幾年在內壢國小教過小學生拉胡琴。
專長 「關西隴西八音團」團員
得獎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