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姓名 朱文卿
人物介紹   朱文卿民國9年出生於新竹縣關西鎮茅子埔,於民國97年歿於關西鎮。   朱文卿別名朱來、朱文來,因三十幾歲時灌錄唱片,唱片上寫的別名是「朱文來」,之後大家稱呼他的別名,本名反倒鮮為人知。   據其子弟范靖敏說,朱文卿年輕時曾向竹東戴允及新竹官家學藝,是屬於北管子弟班的,西路、福路都會,但傳授的是排場性質,不是舞臺上演出的北管戲。閩南人會把西路跟福路分開,但客家人往往兩種都學。   朱文卿除了演出之外,也教過很多學生,有了錄音機之後,朱文卿教曲時就不必念譜了,大多用老師唱一句,學生跟一句的模式教學。常教的曲有基本的福路,如<掛金牌>、<柴進寫書>、<大送>、<小送>、<蟠桃會>、<牧羊>、<斬瓜>等;西路則有<走三關>、<新磨釜>、<放雁>、<王寶釧寫書>等;也有本島二黃的<三進宮>;在打擊方面算是西路。本島二黃跟外江二黃的胡琴拉法不同,唱腔也不一樣。   朱文卿從三十幾歲開始灌錄唱片,有過不少出版品,但那時代的唱片很多都只標示曲名及出版公司,沒有標示演唱者或演奏者,他的出版品亦是如此。所以目前能看到標示朱文來的唱片很少。坊間也不容易找到他的唱片,只有<大送> 、<小送>的錄音帶還有在關西車站有販賣。   朱文卿晚年以教授子弟為主,較少表演,學生擔心他的身體,也多半不敢找他表演。   朱文卿聲音飽滿、乾淨而圓潤,音色之好,音域之廣,無人能出其右。其子弟范靖敏讚嘆「沒有人能唱有他那樣子」,並以費玉清來比擬朱文卿的聲音!可惜朱文卿後人並無人傳其衣缽,從事相關工作。
專長
得獎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