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姓名 朱龍縣
人物介紹   說到客家音樂,一般人會想起山歌、北管、八音、...。除了傳承自中國民間樂器演奏形式的北管和八音之外,以歌唱形式的客家山歌,實可稱為客家文化的精髓;山歌演唱主要是即興的口頭創作,歌詞多為七字一句,雖講求平仄押韻但要求並不嚴謹,客家人善用隱喻與雙關之修辭,吟唱的內容通常與日常生活有關,因此山歌是客家人對生活關懷及生命體驗的一種藝術表達,足以凝聚民族意識。不過,客家山歌的樂趣是表現在歌詞上的機智應對,蘊含著客家人民生活的文化語言,山歌曲調多繚繞素有「九腔十八調」之稱,曲調固定,可以隨意填詞而唱。雖然歌詞可以隨意變化,傳統三大調慢拍子的音樂難吸引年輕族群,也趕不上其他族群與時俱興的音樂潮流,加上現今外來音樂選擇豐富,年輕人接觸的除西洋歌曲,還有韓語、日語等。漸漸的年經人受到其他容易傳唱的音樂所吸引,幸而有識之士積極奔走推行客家母語之外,對於山歌這項優良傳統的維護及傳承,不遺餘力;更甚而披荊斬棘、開拓新局,企圖讓客家音樂緊跟上時代的發展腳步,脫離民俗歌謠模式,走向清新通俗的現代曲風,如此,客家音樂宛如脫胎換骨般的新生,民國八十年代後,客家流行音樂雨後春筍地出現,有了自由創作的風貌。許多新登場的歌手加入,甚至有國語流行音樂人基於對客家文化的危機意識,轉而投入創作客家流行歌,使得客家音樂的品質愈加精緻化、風格愈加普及化,獲得更多人的肯定和聆聽,客家音樂試圖打進主流市場。   民國八十三年,以朱龍縣為首的硬頸暢流客家樂團成立,此乃客家搖滾樂團之始,他們試圖擺脫刻板的傳統客家歌謠印象,並從地下樂團的身分中斬露頭角,後期更融合了客家本身多種腔調及國、閩、原住民、英語,希冀在社會亂象中尋求一種秩序感。在現代客家流行歌曲極少的那個年代,成立一個以客家話為演唱語言的搖滾樂團,需要具有極大的勇氣,因為,他們要面臨市場考驗,或許結果是殘酷地讓他們無法生存下去。 硬頸暢流客家樂團成立之前,朱龍縣從事音樂工作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平日在各中西餐廳駐唱,因而熟悉了國臺語以及西洋歌曲的演唱曲風,但總侷限在千篇一律、舊調重彈的音樂模式下,對於這些形式的表演,朱龍縣無法感到滿足,於是嘗試創作,朱龍縣表示創作客家音樂在民國八十三年,那時突然感嘆身為客家人的自己,似乎忘了自己民族音樂的重要,於是決定以己之長,為客家音樂奉獻己力,開始鑽研客家曲風的不同風格,當時正逢巡迴演出遊走四處之際,但蒐羅客家歌曲數量之少,朱龍縣感慨唏噓。回到家鄉後,認識了一些音樂同好,漸漸的產生了共識,經常聚集大家互相切磋音樂,也是硬頸暢流音樂群的雛型。   這些在流行音樂界闖蕩多年的客家子弟,悠遊於中外音樂,涉獵各類曲風。直到有一天,有個微小卻又強烈的聲音,喚醒他們內在流著澎湃的客家血液,從此他們投入心力,鑽研客家音樂,並且注入搖滾的精神,其演出曲目都是硬頸樂團的原創音樂,風格與範圍廣泛。樂團還選擇了苗栗西湖鄉成立浪客樓創新多媒體工作室,他們無悔的努力付出,至今已超過了十六個年頭!   「硬頸」在客家話中是指「堅持」、「打死不退」的意思,團員們辛苦地支撐樂團,為的只是延續逐漸凋零的客家話,團長朱龍縣,一直堅持著這個理想。朱龍縣表示對於客家音樂的傳承,一直是抱著戒慎恐懼的心情,如履薄冰,既然將作品公諸於世了,就不再是隨更玩玩了。客家音樂一直有種特殊輕聲柔美的特質,但多數的人只知道山歌基本的唱法而已,實在無法引人入勝。朱龍縣認為客家音樂不只限於山歌,客家音樂的輕聲柔美、抑揚頓挫,而將如此的客家音樂特性展露出來,闡揚維護,讓大家有不同的心靈感受!堅持將客家傳統文化傳遞至各個角落 ,正是我們該作的事,也是我們唯一會作的事,硬頸暢流客家樂團期盼能得到大家的共鳴與支持鼓勵。  硬頸暢流客家樂團本著從事音樂的執著,基於開創客家流行音樂的理念而成立的,跳脫了傳統客家歌謠的刻板印象,創作出多首客家抒情搖滾樂曲,在硬頸暢流的音樂中可以聽到多種音樂元素的融合,除了他們一貫堅持的搖滾樂外,還融入了抒情、民謠、流行樂等曲風,既要顛覆傳統的客家音樂,也要盡可能大眾化,雅俗共賞。另外,他們嘗試在歌曲中加入各式語言,希望讓客家音樂更豐富、更多元,也比較容易被其他文化所接納。而在硬頸暢流客家樂團出現,為新式融合曲風的樂團立下了里程碑之後,數年後其他樂團也相繼成軍。這些時代新產物,都讓客家歌不再只是曲高和寡,而是走入更廣大的音樂市場,並得以接續培養更成熟、符合時代潮流的音樂類型。「硬頸暢流」客家樂團正如同他們的團名一樣,仍在客家音樂上奮鬥不懈,其樂團每位成員都非泛泛之輩,歷經團長的嚴格篩選才能成為其中一員。在客家音樂並非主流音樂的情況下,為了能維持樂團的運作、演出,以及發表新的創作,成員平時只能做非專業的工作,隨時調班以配合演出。即使所得的報酬僅能溫飽,但為客家音樂付出終不悔!在客家音樂的這條路上,就算受到挫折、困難,正因為有像朱龍縣這樣的堅持,客家音樂才能被更多人聽見。   硬頸樂團歷經多年的奮鬥,以全新的方式唱出客家的精神,也積極尋求不同的方式來發揚客家文化。近年來結合苗栗當地的文化產業,讓客家音樂有了新的展演平臺,也讓遊客藉由新的景點---硬頸樂團工作室:浪客樓,營造輕鬆自在的氛圍,進一步認識客家。<a href="http://www.hardneck-band.com">http://www.hardneck-band.com</a>
專長 硬頸樂團資歷: 本團朱龍縣團長為客家電視臺常任歌唱評審__熱鬧打擂臺 2010本團正式出(初)版專輯歌曲樂譜 2010.5大陸中央電臺造訪浪客樓 2010配合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演出桐花祭系列場次活動 2010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重點扶植藝文團隊 2010獲選為苗栗縣傑出演藝團隊 2010擔任苗栗縣政府國際觀光文化局約聘客語歌謠推廣授課講師 2010成立苗栗縣西湖音樂文化藝術協會 2009第一屆客家商品國際展覽演出 2009臺北市政府客委會舉辦之客家義民祭演出 2009獲苗栗縣傑出演藝團隊徵選演出 2009臺北縣客家博覽會客家文化園區演出 2009臺北縣政府文化局邀約展演陶與音樂的結合發展地方文化特色 2009客庄十二大節慶之 頭份斗燈節 國姓鄉逐鹿成功演出 五月桐花季之勝興車站演出 竹東天川日山歌大賽 六月桃園龍潭同舟共渡涵蓋主題曲創作及演出 2009桐花系列活動之東勢桐木相戀 遊藝山城 2008獲苗栗縣傑出演藝團隊徵選演出 2008獲花蓮文化中心邀約演出 2008臺南各國中小學巡迴演出 2008代表客語流行音樂界以及苗栗縣參與國慶大遊行 2003獲金曲獎第一屆最佳客語演唱人獎入圍 2008臺南各國中小學巡迴演出並且配合演出編寫客家教學教材 2003~2008獲苗栗縣政府邀請配合桐花祭系列活動固定展演 1994~2008陸續推出硬頸第一至六張專輯系列 夏客風演唱會苗栗文化局廣場 夏客風花蓮北堤公園演出 夏客風演唱會臺北國際會議中心 新竹市慶祝五月節客家民俗活動於孔廟前廣場 休士頓客家會硬頸之夜 華盛頓特區臺美人傳統週於白宮前廣場 大洛杉磯臺灣會館 苗栗縣政府市民廣場客家文化之夜 平鎮客家流行音樂會 大安森林公園客家傳統與流行歌曲之夜 寶島客家電臺專訪 臺視文化電視臺節目專訪 公共電視客家人客家歌專訪 公共電視客家新聞雜誌專訪 寶島之聲電臺專訪 客家各電臺專訪 中國電視公司節目專訪 中廣電臺專訪 公共電視大禾埕節目專訪 崎頂海水浴場臺灣啤酒節客家搖滾演唱會
得獎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