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姓名 李永來
人物介紹   李永來,新竹人,小時候便喜愛跟隨大人看戲,因當時休閒娛樂少,一般人在農暇之餘,總喜歡看些大戲小戲的演出,而李永來出身農家,聽收音機中的廣播節目和看戲也成為他最愛的娛樂。而原本愛看戲的李永來在17歲時如願地接觸演藝事業,一開始是從打鼓學起,漸漸的學拉胡琴,也許是與天俱來的音樂天賦,李永來學習樂器並沒有拜師,而是靠自行研究,只要聽到音調,李永來自行摸索練習就以能上臺表演了,等到熟悉後場的各式樂器後,李永來再學前場作戲,只要稍聽前輩指導,李永來便能意會演出,也不需要老師特別教戲。   初期跟隨楊旅章賣藥團到處表演,3年後,學得一身本領的李永來離開原本的賣藥團,自行組團,召集演員,之後便到全臺各地跑江湖表演賣藥,主要表演客家三腳採茶戲並結合在賣藥及江湖藝人的「撮把戲」裡,做為表演的一部份,以招攬更多的觀眾、目的是催化其購買商品或打賞藝人的意願,所以只要有客家庄的地方,不管多遠,李永來都會前往表演,因為舊時臺灣人民愛看戲,只要稍為宣傳,便可吸引大批人潮前來看戲,為李永來帶來商機。   1970年代,由於科技進步,電影與電視的發明,分散了人們對傳統戲曲的關注,賣藥團也漸漸失去了原有的表演的舞臺,而李永來為了生活,忍痛結束其賣藥團,但也面臨轉業的困境,開始接觸許多行業,並於38歲時當選村長,其服務熱忱獲到民眾的肯定與支持,積極投入並勤於奔走公共事務,成功當選了四屆的村長,其間也經營養豬、旅行社事業,1980年之後,再度回到喜愛的演藝事業,成立康樂隊,從事喜慶宴會的康樂節目、燈光音響與樂隊歌星的服務。   近年來,李永來康樂節目演出的機會也日趨減少,空閒時,受胞弟李永乾之託,幫忙龍鳳園戲劇團演出活動,常代表龍鳳園戲劇團到中國演出,常常一去就是十幾天。李永來平日也從事八音的服務,婚喪喜慶的場合也會應邀演奏。   李永來感嘆目前客家戲曲的式微,不僅是觀眾不愛看戲,而願意進入學習客家戲的年經群族更是聊聊可數,而這是相互循環的問題,因位年長的演員無法滿足觀眾追求新奇的口味,客層流失也使得表演舞臺消失,而演員賴以為生的戲金便不足以維持生計。惟有國家的投入與支持,培訓新一代演員,積極改變舊有形態,才能讓客家戲曲不被時間的洪流所沖垮。
專長 楊旅章賣藥團,李永來賣藥團,峨眉鄉峨眉村 村長,經營康樂隊(峨眉永鴻康樂隊) 峨眉獅子會第九屆會長 峨眉社區發展協會第二屆理事長 峨眉義消分隊顧問團團長 峨眉義警分隊顧問團團長 峨眉鄉峨眉村 村長 峨眉鄉調解委員會 委員 峨眉鄉李姓宗親會理事長
得獎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