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姓名 黃珮舒
人物介紹   要從大學畢業那年開始說起。很幸運地,我一畢業馬上就投入教育的職場工作,經過了四年音樂系的學習與成長,我信心滿滿得想著我要給這些孩子培養很棒的音樂素養與技巧,但不如預期地,我教著課本的內容,卻發現我花了四年學習的義大利文、德文、拉丁文和法文居然毫無用武之地。於是,我開始思考並轉化自己的觀念 ─ 我要如何讓自己演唱的歌曲,走進人群介。   當時,教育部開始推行各校的「本土教育」發展特色,鄉土語言也慢慢受到重視,我心想:「客家話」是我的母語,為什麼我不能演唱我的母語呢介後來,進了研究所,也向教授要求在音樂會中加入客家歌曲為表現的曲目,讓西洋音樂系中的學生也能夠有機會聽到臺灣本土音樂的特色。   「語言」本來就是有韻律的美,但演唱歌曲最重要的是讓觀眾聽懂歌詞的內容,否則套上哪一國的語言來演唱,不是都可以聽到相同的旋律就好了嗎介常常 聽到有人問我:「為什麼很多聲樂家演唱的客家歌曲,聽不懂歌詞,而且字都擠在一堆介」我都會回答他們:「這跟發聲技巧、咬字和詮釋都有很大的關係。另外,你還要對這個語言有感覺。」同樣地,這也是我一直在學習詮釋和調整的地方。也期許將來自己不論是在詮釋外語歌曲或是客語歌曲,都能夠有更好的表現。
專長 畢業於輔仁大學音樂研究所聲樂組,師事林玉卿教授。研究所畢業後即應屆進入輔仁大學音樂博士班,此外還長期跟隨呂錦明老師及姜雲玉老師學習客家傳統歌謠的演唱與詮釋,並時常參予客家活動的演出。曾任教於臺北縣尖山國中、中壢市陸軍專科學校、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木柵校區且指導基隆市雨韻合唱團、臺北縣客屬文化協會合唱團、臺北縣積穗國小志工合唱團及臺北市野薑花合唱團,目前為臺北縣國教輔導團藝術與人文領域團務秘書、臺北縣客家社區大學講師。 演出經歷: ◎ 2002.09接受民視新聞「藝術傳承系列」之訪問。 ◎ 2006.09與臺灣客家山歌團赴大陸廣東省廣州參與「盛世山歌唱和諧」之客家歌舞演出。 ◎ 2007.11與山宛然及英國鋼琴家Lorezon合作演出客家兒童布袋戲-『山狗大的小星星』。 ◎ 2008.02錄製傳統客家歌謠為客委會發行CD之範唱。 ◎ 2008.06與山宛然劇團赴荷蘭參加國際偶戲節演出。 ◎ 2008.07錄製客家電視臺『十分客家』節目。 ◎ 2008.08與山宛然劇團合作於國家戲劇院演出臺灣傳統布袋戲小品『三郎賣茶』。 ◎ 2008.07接受商業周刊訪談與客家布袋戲合作之歷程與心得。 ◎ 2009.03與旅居義大利多年的日本聲樂家Yoko Nogoya和Manami Hiyama合作,於Italy Milan      及The Netherland Eindhoven舉行Asia Nightingales Concert。 ◎ 2009.03錄製客家電視臺『奧林匹客』節目。 ◎ 2009.05受邀參予兩岸交流論壇,並在大埔及龍岩等客家城市中演出。 ◎ 2009.07受邀參予新加坡、馬來西亞於馬六甲、關丹等城市交流演出。 ◎ 2009.08參與臺北縣『客家歌樂北縣情』於臺北縣政府與臺灣國家國樂團NCO合作演出。 ◎ 2009.11參與南洋客屬總會八十週年慶於新加坡演出。 ◎ 2009.12擔任由臺北縣客家事務局主辦的2009第一屆全國客家歌謠觀摩賽主持人。 ◎ 2009.12錄製客家電視臺『客家新樂園』節目。 ◎ 2010.03參予日本關東及關西崇正會於大阪、東京演出。 ◎ 2010.04與臺灣國家國樂團NCO合作演出六場『滿地桐花香』音樂會。 ◎ 2010.05獲得臺北縣推廣客家文化貢獻獎。 ◎ 2010.06與客家歌手謝宇威合作演唱七言絕句古詩翻唱。 ◎ 2010.08錄製客家電視臺『日頭下月光光』節目。
得獎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