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姓名 胡煥祥
人物介紹   胡煥祥,苗栗縣頭屋鄉人,民國二十年生,是位傳統的客家人,雖然將近80歲的高齡,還能下田耕種,家中仍然保存著超過百世紀的農事的器具,碌碡、盪耙、磨石、….等,富有純樸在地客庄家戶生活經驗的歷史痕跡。胡煥祥從小就跟著父親學音樂,25歲正式拜師學習客家八音,自身涵養豐富,其音樂素養也淵源自於家學,父親是北管老師,而胡煥祥先生兒子、孫子在嗩吶、胡琴上有精湛的技藝。 胡煥祥先生除了拉了一手好胡琴外,還會製做胡琴。 身負著對客家傳統音樂的責任與使命感胡煥祥老師所帶領指導的【苗栗益揚軒北管八音團】將客家傳統音樂中的北管和八音做結合,並且以【益揚軒】之名將它發揚光大。   胡煥祥自小就表現出優異的音樂天份,胡煥祥的父親胡集海是北管老師,家中有許多樂器,蕭、胡琴、嗩吶,他從小受到父親的音樂陶冶,潛移默化之下對音樂也有著高度的領悟力,在國小四年級的時候就會吹奏簫,六年級的時候學拉胡琴。由於父親就是教北管樂的老師,家中提供他一個很好的音樂環境,從小就建立起非常好的音樂基礎。胡煥祥十二歲的第一把胡琴是當時也是胡琴好手的唐石水送給他的,唐石水知道胡煥祥對樂器有天賦,告訴胡煥祥既然要學,當然要選一把好的胡琴,於是送他一把親手製作的胡琴。胡煥祥不敢忘本,音樂生涯的第一把胡琴現今依然保留良好,可以看的出來胡老師是一個相當惜物念舊的人。後來,陳鳳城在苗栗頭屋鄉整了一班子弟班,請父親胡集海前往教北管,胡煥祥於是跟隨著父親前去教書,當時胡煥祥十六歲,這個時候才可以說是真正學習北管樂的開始。胡煥祥說父親在教學生時,他就在一旁聆聽學習,常常學生還不甚解時,胡煥祥早已心領神會了。   胡煥祥的音樂天份加上認真學習,25歲時,北管樂器演奏已達爐火純青,當時陳鳳城組一團子弟班,覺得胡煥祥的天賦極高,於是介紹胡煥祥去學八音,但胡煥祥以前只接觸過北管,從不知道有八音,胡煥祥於是在25歲正是拜師學藝,跟隨當時的八音大師陳慶松先生學習八音,包括二胡、阮琴、洋琴和三弦琴等樂器,都是他得拿手本領。胡煥祥曾參加「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足跡遍及新竹、苗栗、高雄、屏東、花蓮等地,當時正逢「八音」的鼎盛時期,亦是苗栗客家地區的金字招牌,客家八音團常見於許多婚喪喜慶的場合,尤其是大型廟會,是客家庄喜慶場合不可或缺的音樂,客家八音團總在一旁擔任背景音樂的伴奏,帶動現場氣氛,有時亦與北管、亂彈結合,作為戲劇的後場音樂。「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在國內除了參加重要慶典外,也曾赴美國、荷蘭、法國、泰國等地演出。    胡煥祥認為光是會彈唱胡琴還不夠,應該要學會製作胡琴,才算達到「精通」境界,因此下定決心鑽研製作技巧。製作胡琴材料不僅是一般木質骨架蛇皮鼓膜,而是將一般是做廢棄品的材料來製作,如:濾心、椰子殼、茶米盒、汽車零件、廢棄水表、燭臺生活週遭的物品來製造樂器,對於胡琴有特殊的情感,也熟知結構之組成,便用一雙巧手將廢棄品,變成一件件能奏出美妙音符的胡琴,真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力,而他所帶領的「益揚軒子弟八音團」,團員們使用他自製的胡琴,合奏時如交響樂般優美悠揚。   胡煥祥如今的音樂成就除了家庭環境,與人生路上的貴人指點之外,胡老師對音樂的認真與熱愛,才是真正支撐他在客家音樂之路走下去的動力。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除了喜好客家音樂,更積極傳承保存客家八音文化,推廣客家八音藝術,承先啟後,將傳承客家八音以為己任。所以胡老師對子女、對學生的教育很用心、認真,也很嚴格,教授過的學生近200人。 就是希望即將失傳的客家民間音樂藝術能夠發揚光大,胡老師自身擔任曲洞宮的主任委員也是教授正八音的老師,並且曾為苗栗文化中心「客家八音」研習班之指導老師。   胡煥祥家中還存有近百年歷史的曲譜,這都是胡煥祥的祖父與父親留下來的手稿,是胡煥祥珍藏多年的寶物,除了〝繼往〞前人的文化精神之外,也將〝開來〞以為己任,其組織【苗栗益揚軒北管八音團】,就是為了傳習客家八音,讓傳統藝術注入新血,傳承新生命,胡煥祥先生兒子胡茂松,也繼承淵源的家傳,技藝非凡,曾獲得桃竹苗地區嗩吶冠軍,目前也成為【苗栗益揚軒北管八音團】指導老師。
專長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團員 【苗栗益揚軒北管八音團】 苗栗文化中心「客家八音」研習班之指導老師 客家電視臺 節目錄製
得獎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