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姓名 邱從容
人物介紹   邱從容生長在新竹市郊區的客家村落,父親務農耕山耕田,先祖父為地方文人,研習漢文,邱從容因此有較多接觸客家語文的機會,了解到文字之美,及語文對民族的重要性,當學校畢業後先到電子公司從事技術員,後來經營錄影帶連鎖及光碟出租事業,於是接觸到視聽傳播的領域,當自己經濟有能力時,鼓勵並推廣客家文化及語言,喚醒大家重視客家文化,不僅自己是專業填詞人,更是積極請人作詞作曲,尋找歌手,並出資錄製唱片,成立”漢興傳播公司”,希望能拋磚引玉,打開客家流行歌曲的唱片市場,企圖以深入生活的歌曲,為客家歌曲及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當時也透過媒體,呼籲大眾來為客家歌曲創作盡一份心力,提供好曲好詞,並邀請有興趣的歌手來演唱, 邱從容認為一個好的歌詞,是能夠打動並振奮人心,要能夠引起共鳴,甚至可以在婚宴喜慶的場合製造歡樂氣氛,鼓舞人心的,一首好歌加上好詞,是可以傳唱百年的,對於語言的傳承,實有深遠的意義與價值。      於是邱從容挑選了鄧百成、劉平芳、陳威、蔡孟甫、魏海珊、林展逸等年輕歌手,搭配作詞作曲大將涂敏恆及林子淵,製作出數量驚人、口碑又好的客語流行歌,許多首歌目前仍在客家族群中流行,代表的歌曲〈細妹按靚〉、〈客家本色〉、〈一支檐竿〉等都是漢興出版品。而旗下歌手 鄧百成更是成為第一個入圍金曲獎的客籍男歌手,曾以〈皇天不負苦心人〉入圍1991年金曲獎最佳男歌手, 1991年漢興出品的〈一枝擔竿〉,也入圍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   邱從容對於推動客家事務盡心盡力,長年關懷鄉土文化,因此對海內外大多數的客家聚落、人文生態環境頗為熟悉,近年來更是醉心於古漢語研究,為了讓大家有機會對客家話以及其他漢語方言更加了解,他以《漢和辭典》為主要工具,利用日文中保留的漢字語音為基準,以韓、越語的漢字語音,及現今普通話做輔助,再與閩、客、粵、吳、福州、贛語等漢語方言做比對,認為客家語是最接近唐朝官話的語言。於是他將歷經四年的研究成果匯整成《唐朝官話的研究》出版。   「唐朝官話的研究」一書內容指出,從唐朝到現在經過千年歲月,客語無須轉韻換聲,依然能和當時傳到海外而被保存流傳至今日的日、韓語、越南的漢字語音吻合。考證客家的由來,乃是中原漢民因戰亂而南遷,客家話則是中原雅音到了南方之後,又吸收部分南方語言,它的主體語音系統仍保留大量的中原古漢語。有鑑於此,邱從容花四年時間研究,從日語、韓語及越南語的漢字語音,和客家語、閩南、粵語等方言,做聲韻特徵比對、歸納、整理及溯源、分析,發現最接近唐朝官話的語言是客家話。因此邱從容認為,客家話是漢語的源頭,其它的漢語方言,是客家話分枝的簡化音。   邱從容說,從歷史文獻得知,日、韓兩國在唐朝有大量的留學生到長安學習漢語;越南早在漢朝,就持續受漢語影響,客家語既與日、韓及越南漢語音最相似,可證明客家語在唐朝是主要官話。 邱從容希望藉由《唐朝官話的研究》一書的發表能為學術界帶來衝擊,引發大家對於客語研究的興趣,更期望激起客家族群對己身文化的重視與自信,讓客語文化發揚光大。邱從容認為保存一個族群的文化,應從語言著手,客家語言的歷史地位與價值不該被扭曲,而歌曲只是其中一個輔助的環節,當人們懂得說正確的語言,才能創作出具有珍貴價值與文化傳承的詞曲。
專長 電子技術員、 電器行負責人、 影視公司負責人、 漢興傳播公司負責人、 客家唱片製作人、 客家鄉土語文顧問、 電視節目製作人、 新竹市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創會長、 行政院客委會諮詢委員。
得獎紀錄 1.漢興傳播旗下歌手: 鄧百成 入圍金曲獎: 1991年年度最佳男演唱獎 2. 漢興出版作品 :一支擔竿 入圍金曲獎:1991年度最佳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