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姓名 呂文慈
人物介紹   1962年3月5日,呂文慈老師出生於臺北市,從6歲開始學習鋼琴,16歲更加以學習長笛,在幼年良好的音樂基礎之下,從幸安國小、金華女中、到中正高中,一路考上東吳大學音樂系,並主修長笛。大二時,因為喜好創作、喜歡音樂,於是將主修由長笛改為作曲。   大學畢業之後,呂文慈老師於光仁小學音樂班任教,時常參與亞洲作曲家聯盟與現代音樂協會的活動,且於國內外發表作品。呂文慈老師於1989年赴美求學,進耶魯大學音樂研究所,學習理論與管弦樂法。在美國多元發展及自由的學術風氣中,呂文慈老師開始跟著感覺及情緒寫作,甚至嘗試以音樂寫日記,也開始在作品中加入有臺灣印象、景觀、自然等情感的概念。   1991年自美返回臺灣後,呂文慈老師即任教於文化大學西樂系,呂文慈老師熱衷於教學,並希望借由教學,帶給學生更多感受音樂的技巧與情感,在教學中,老師認為多元的音樂環境帶給學生許多接觸音樂的機會,所以學生對於嚴肅音樂並沒有那麼熱愛,在音樂的喜歡與學習上會有衝突,學習與生活比較沒有連結,老師會鼓勵學生多接觸,「先了解音樂再說喜好」是老師對音樂的態度,也是老師希望學生養成的態度,當你深入了解之後才能說喜好程度或討論藝術價值;教學相長,學生創意的小作品,也時常帶給老師不同的驚喜與創作靈感。在教學之餘,老師也致力於創作,藉著對藝術作品的想像與感動、對生活的感受及作品設計的技巧,老師所創作的作品經常於國內外演出。老師音樂創作重視結構,靈感來源常常都依附在藝術作品上,或生活上的心得感想,當需要特別具象的設計某些作品時,結構也是老師在設計音樂曲目時很重視的地方。從19歲創作起,近30年的時間,在創作上所面對的問題在於功能性和藝術性,考慮創作與觀眾間的互動與接受度,當作品越細越複雜化,鋪排及設計橋段越多往往會更需要時間慢慢去撰寫下來。   近幾年,呂文慈老師希望能在音樂中尋找更多生活化與實用性的可能性,因為自己是客家人,老師這幾年也開始研究傳統客家音樂的延續性和結構,如語言與唱腔的結合、音韻如何轉移到樂器上作結合,客家歌曲的特色在於生活化,歌詞的結構、文字與生活連結很多,所以老師在創作上曾經很受挫,認為客家歌曲藝術性不夠,幾經思考及努力,老師決定順應著客家的文化、意象、音樂的親民性創作與研究,老師認為客家語言如何紀錄、保存與發展,也許可以經過音樂的普遍及創作,讓下一代更能讓客家語言朗朗上口。
專長 一、教學經歷 光仁小學音樂班 文化大學西樂系 二、音樂活動 亞洲作曲家聯盟活動 現代音樂協會活動
得獎紀錄 文建會創作徵選獎:《午後的和聲》、《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