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富麗農村縣市、鄉鎮、社區名稱、社區介紹等資訊。

縣市 鄉鎮 社區名稱 社區介紹 圖片連結 原網連結
60996333 高雄市 美濃區 獅山社區 獅山社區為清朝番盲之地,是一個傳統的客家庄,現為人文農牧<br>之大里。本里東至六龜新威,西至龍山橫山之地,南至龜山,北至大<br>斜下敬字亭界。居民以農為業,安居樂業。本里地方特色有百年獅仔<br>頭水圳及竹子門發電廠,其中竹子門發電廠建於日據時代歷史已逾百<br>年,為國定古蹟。位於高雄市美濃區東南隅(22’51′25.26〞北,120’<br>34′15.88〞東),總面積 6.235 平方公里。<br>WGS84座標:N22.8728630 E120.5716370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02
60996334 高雄市 美濃區 中圳社區 高雄市美濃區中圳社區發展協會座落於美濃區中圳里福美路73巷10之1號中圳社區活動中心二樓,於民國八十二年十月三十日成立,目前社區計有會員126人。第一屆理事長林榮增任期自82年10月至86年10月,第二屆及第三屆理事長曾海清任期,自86年10月至94年10月,第四屆理事長黃其添任期,自94年10月至98年10月,第五屆理事長陳江明任期,自98年10月30日起迄今。 本協會在理事長陳江明及總幹事鍾仁振的帶領下,辦理社區營造成果卓越,先後得到中央及地方等上級單位的肯定,分別獲得台灣省政府87年度社區住宅環境綠美化優良獎,高雄縣政府87年度台灣省熱心公益團體獎,行政院環保署88年度全國環保模範社區獎,內政部91年度台閩地區社區評選獲得甲等獎,農友種苗公司91年度社區美化比賽第一名獎,及行政院文建會92年度全國活力社區。 本協會在民國九十一年及九十二年,先後獲得行院文建會遴選為第三社造中心營造點,九十三年度則擔任第三社造中心的陪伴社區。<br>WGS84座標:N22.8900930 E120.566883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4/E14/F686/80af7532-479c-466e-8731-8f88d660e6ba.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93
60996335 高雄市 茂林區 多納社區 茂林鄉屬於下三社魯凱族群,茂林鄉過去以當石板材料建造石板屋,部落之形成由散居演變成群體部落,本鄉分三大部落,茂林村、萬山村及多納村,尤其多納部落的人文景觀相當豐富,萬山與茂林兩大部落之石板屋已消失了,唯獨多納部落目前還有保存23間傳統石板屋,目前鄉公所規劃石板造街,因此總是吸引大量的觀光客來此一遊,每年約五十萬人次,若不加以整體規劃,會是我們地方部落的一大損失。<br><br>茂林鄉是屬於魯凱族群下三社群。多納部落每年有兩大豐年祭,七月份為小米祭,十一月份為稻米(黑米祭),另外還有其他小祭典如祈雨祭、狩獵祭、收獲祭等,多納部落四週圍有古戰場(抗日戰場)、祭人頭場、狩獵呼喊台、祈雨聖山、巨石獸像、大鬼湖、鬼斧神宮、溫泉,還有美麗的神故事,動聽傳統歌謠,因此多納部落之文化資產、人文景觀相當的豐富。<br><br>多納部落之產業與特色如材質極佳之石板、天然露天溫泉、傳統手工編織、自釀的小米酒、青芒果、清澈的山泉水、傳統石板屋目前尚存23間,可居住的有12間、其他的就是石板與水泥磚塊搭建的改良式石板屋,魯凱族雕刻藝術,獨特的傳統歌舞如勇士舞、勇士誇頌歌,還有特殊的自然景觀,種種以上都是本村最具代表地方文化特色<br>WGS84座標:N22.911244 E120.71621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3/E583/F941/1d721cd9-fb72-4ad8-83a2-58d23b723f87.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624
60996336 高雄市 桃源區 建山社區 本村居民之遷移,最早自1880-1890年左右,由南投與花蓮交接地帶區移遷的布農族,移遷至花蓮的maundavan(大分),再陸續向高雄梅山地區移動,自大關山事件 之後,日人乃貫徹集團移住之政策,將部份minsial(和解)的布農族移住玉穗山之河階地,稱為玉穗社(布農語Tamahu形如帽子的山丘),其位於現今頂勤和北方玉穗台地,隸屬六龜警察分室雅你監督區。國民政府初期,因疫病肆虐,族人嚴重患病,死亡慘重紛紛遷移,1951年政府開始實施「山地生活改進運動」,認為分散住在山頭的布農族應該搬至有水田規劃的河階上,不應該居住在深山中,以利改善其生活。因玉穗社交通不便,1953年乃與台灣糖業公司交涉,並將建山村現址之地改為山地保留地,而玉穗社地成為國有林班地,村人遂自玉穗社遷移至現址,但仍稱為Tamahu 。另有一說主張,當時到此地,因見此河階台地位在荖濃溪與寶來溪交會之處,因而命名為Masbul。 當時移入31戶計188人,其中以Istanda各族(Takis-Chipanan林氏、Takis-talan顏氏及Takis-husungan謝氏)與Taki-ludun(高氏各族Takis-bi<br>WGS84座標:N23.2280755 E120.8498944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6/E194/F108/924c7892-c61d-41f2-b52c-1601c835ed32.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11
60996337 高雄市 湖內區 文賢社區 自九十年起從事社區環境空間整治改造(角隅公園綠美化),人文教育(社區文史訪調)社區傳統民俗技藝二胡研習及外籍配偶生活適應班(識字、手工藝、衛教活動)。辦理各項社會福利活動,如火鶴傳情--社區關懷據點、獨居老人關懷訪視。成立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免費成年健檢等。<br>WGS84座標:N22.9083970 E120.211737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E613/F586/1fc7a1d6-8d39-43e9-87e6-05c2feb146b6.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86
60996338 高雄市 旗山區 南新社區 社區位於旗山鎮行政區大溪洲部落南端的南洲里,西側有旗楠公路貫穿本社區。社區居民的宗教信仰以道教為主,因而廟宇為本社區的文化特色,且社區活動中心在六十八年時,建於石岩寺所捐贈的土地之上,也連帶改善了社區的環境。早期社區豬舍遍佈,巷道排水溝改善也讓居民逐漸對社區綠美化工作的重視。另外社區前廣場的樹蔭下更是居民聚集、休閒的場所。<br>WGS84座標:N22.8702492 E120.4703258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5/E308/F937/4ac0c043-644e-43c6-a357-8d4bb20b1a2c.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84
60996339 高雄市 旗山區 勝湖社區 漢人約於清雍正、乾隆年間進入開墾,逐漸形成蘭坡嶺、三角堀、棕仔坑、和尚藔等村落,蘭坡嶺一帶地屬鳳山縣、台灣縣界,蘭坡嶺以北屬台灣縣(安平縣)羅漢外門(莊)。<br><br>日治初期的官方街庄列有和尚藔庄、棕仔坑庄、三角堀庄、龍文庄、嶺口庄等;明治三十七年街庄合併,新光里、本里、中寮里內各街庄合併改稱為磱碡坑庄;而本里保甲編制為磱碡坑庄第三保,行政上隸屬於蕃薯藔辨務署(廳、支廳)溪洲區;復於民國九年十月一日,行政制度改為高雄州旗山郡旗山街,屬於大字磱碡坑,民國十四年八月一日保甲編制以旗山街連號,改編為旗山街第十七保。<br><br>迨至台灣光復後,改保甲為里鄰,以地緣屬本鎮最南端,又轄內「三角堀」改為「南勝湖」,而命名為「南勝里」。民國四十二年七月九日,劃出中寮山頂部份,另成立「中寮里」,即為現況。<br>WGS84座標:N22.805789 E120.46047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6/E860/F33/0de82f30-fd91-4920-bd48-0c8f6aaa15d6.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626
60996340 高雄市 旗山區 中寮社區 中寮社區位於旗山區中寮里。東側約以海拔高度350公尺之山丘與南勝里為界,南與燕巢區分界,西側與田寮區、燕巢區分界,北與新光里分界。本里位於中寮山脊,海拔高度概在350公尺以上,最高點獅子頭山三角點高421公尺,中寮聚落一帶稍微平坦,高約300餘公尺。<br>WGS84座標:N22.8193860 E120.426803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5/E504/F449/c13c74d9-1a7d-4737-a459-b7bf774e0999.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11
60996341 高雄市 旗山區 南勝社區 嶺口南勝社區位於燕巢、旗山、大樹交會處,隔高屏溪與里港相望,緊鄰佛光山。清晨五點東看大武山日出美麗動人,傍晚在里嶺大橋看夕陽倒映高屏溪之美。白天在嶺口山上可看到斜張橋、屏東市、里港、整個高屏溪的壯麗(但88風災高屏溪美景受到破壞)。<br><br>嶺口三角點(山上),可是大旗美、燕巢地區測地地標(未有衛星定位前),站上三角點,可見到嶺口、燕巢、里港的景觀,更可見到國道10的便利。高屏溪是荖濃溪、楠梓仙溪交會處,雨季時水量驚人,為水源保護區,並有自來水廠,供後大高雄地區的重要飲水。<br><br>嶺口南勝社區有最好吃的黑葉荔枝和玉荷包,嶺口地質特殊,一層石子、一層泥土、一層石子、一層泥土交錯成最適合荔枝生長的保水密度。<br><br>地方最大的資源特色就是人和。希望能藉此話劇,增加嶺口南勝社區的知名度,讓更多人了解嶺口荔枝的甜美並推廣荔枝銷售,增加農民的收入。<br>WGS84座標:N22.7830521 E120.444559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33/E37/F801/49142772-7086-4fa4-a662-c4056eb5cd7e.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12
60996342 高雄市 旗山區 南洲社區 南洲社區是屬於鄉下型 社區居民主要產業是種植香蕉<br>人口外移 老人多 弱勢家庭普遍提高如獨居老人、單親家庭、隔代教養,新住民家庭及子女<br>.溪洲庄地勢低漥,淹水情況嚴重,社區閒置空間未改善。<br>.社區居民理念不夠,公共事務部分,需要加強參與感。<br>WGS84座標:N22.842342 E120.467835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9/E967/F91/fdc51d49-9089-4ff1-85db-14b341802a56.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13
60996343 高雄市 旗山區 大林社區 我的社區<br> 大林里位於旗山區最北邊的部落與杉林區及內門區相鄰,在台21線往甲仙必經主要路線,依據戶政資料目前人口戶數573戶1734人,男953人女781人,大部分人口集中於第七與第八鄰,社區中心位置於第八鄰,社區活動中心隔壁有大林國小及大林基督長老教會,是社區的主要信仰中心更是居民的心靈寄託站<br>WGS84座標:N22.9588640 E120.514909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6/E115/F211/50ba0e68-7838-46b7-aea1-309e220f69ac.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14
60996344 高雄市 燕巢區 大林社區 社區內重要組織<br>(1)面前埔社區發展協會。<br>(2)興龍宮管理委員會。<br>(3)陳文賢公宗親會。<br>(4)社區環保志工隊。<br>(5)芭樂產銷班。<br>(6)樹德科技大學。<br>社區地理位置<br>(1)距高雄市約20分鐘車程。<br>(2)位於社區方圓5公里內,有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師範大學(距2Km)、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距2Km)、義守大學醫院及醫學院(1Km)、第一科技大學(4Km)。<br>(3)近鄰岡山鎮、橋頭鄉、大社鄉等人口密度高之鄉鎮。<br>(4)社區旁環擁有4個濕地1條河流。<br>(5)一個可開發成多功能藝文活動中心的荒置軍營(取得使用權中)。<br>(6)社區中(旁)擁有高雄第二監獄、看守所、煙毒戒治所、明陽中學(原名為「台灣省立高雄少年感化院」)。<br>WGS84座標:N22.7626425 E120.382025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516.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16
60996345 高雄市 燕巢區 金山社區 金山社區位於燕巢鄉東北方,東與旗山鎮,南與深水村及東燕村,西與尖山村,北與田寮為界。人口分佈在金山、番田二部落,167戶人口約660餘人,農業250人、工商業120人、家管學生、自由業約230人。60歲以上長者100人。佔全村16.6%。大專青佔8%。於83年2月1日組織社區發展協會(理監事會20人會員會員82人) 及義工媽媽20人、祥和志工39人,金山擊鼓隊10人。<br>WGS84座標:N22.7823697 E120.378138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8/E102/F406/26f3e9f2-a2c8-439a-93a2-e34e112c7b1a.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96
60996346 高雄市 彌陀區 漯底社區 本社區為典型蔬菜農村聚落,前有海景後有山明,來一趟漯底可享受一日上山下海之體驗;本社區人文特色豐富~曽有斗苙重鎮之美名~<br>WGS84座標:N22.783223 E120.245503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0/E486/F823/04ce2133-15b2-43ae-afa7-27d46c393f8c.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518
60996347 雲林縣 口湖鄉 湖口社區 雲林的海南島<br>本社區位於雲林縣的最西南方所以簡稱雲林的海南島也不為過,目前以傳統養殖漁業為最大收入來源之一,社區內沒有任何的可提供就業的工廠,所以連空氣都有新鮮的海味,居民討海型態都以養棚蚵和冬季捕鰻苗已主,養殖漁業以名聞全台的海中龍鬚菜又名巧味芽和文蛤為主要的養殖物,養殖漁塭內居民通常會附加養殖虱目魚與蝦類來提高養殖的經濟效益,也因地層下陷關係,腹地廣大的台糖農地上的甘蔗不見了,變成鳥類群聚的生態溼地,冬季候鳥成了愛鳥人士的鏡下物。<br>[巧味芽收成過程] [新鮮文蛤小山]<br>雲林湖口海味餐<br>美食風味餐,食材皆多以龍鬚菜(巧味芽)製作而成,有涼伴巧味芽,巧味芽羹,巧味芽水餃,在輔以在地所養殖之文蛤,新鮮蚵,草蝦及虱目魚搭配組合成一美味海味餐<br>WGS84座標:N23.5296449 E120.1560436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410.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10
60996348 雲林縣 口湖鄉 埔北社區 埔北村區現有立案之團體埔北社區發展協會,以本協會為基礎,埔北社區於民國八十六年二月開始籌組發展協會。自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後,對於推行各項社區文化建設,環境綠美化、社區福利等,成效良好尤以推動社區綠化、志工服務及辦理各項活動研習,顯見拪民對<br>社區之向心力,目前社區會員已達65人。<br>協會各幹部也積極提出埔北社區營造計畫,積極推廣社區業務、規劃環境、參與人才培訓、培根計畫,也因社區居民熱心參與各種規劃課程,使社區氣象環境景觀更美化。<br>WGS84座標:N23.613542 E120.19068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2/E718/F229/1ccd15ae-18eb-4366-b395-6926925e9402.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11
60996349 雲林縣 口湖鄉 港西社區 100.6.13上安南勢觀摩<br>6月13日前往南投上安社區觀摩 中午在上安享用風味餐<br>下午到鹿港南勢社區觀摩研習 生態池 農村文物館 參加學員受益良多<br>E--mail更改<br>E--mail更改 自100 04 /18起更改<br>jinfu245k@gmail.com<br>早上6點 下午5點<br>由港西村 曾村長 瑪琍小姐<br>社區媽媽班曾班長 雪清小姐<br>帶領 早晚各跳30分鐘 五行健康操<br>典型農漁村<br>典型農漁村社會型態 青壯年出外打拼<br>年長者顧家剝蚵 穿蚵殼<br>繁養殖業以文蛤 烏魚 烏魚子 白蝦 養蚵為大宗<br>地理位置<br>在省道台17線103公里處(99年底以前101公里)<br>西濱快速道路南下245Km 北上247Km下交流道<br>地勢較低 南北各有一抽水站<br>遇驟雨時 南北兩端較易淹水<br>進階班 觀摩研習課程<br>100年6月13日前往南投上安社區觀摩植物種植 行銷<br>中午在社區享用風味餐<br>下午到鹿港南勢社區觀摩 同樣是沿海 社區建設<br>生態池 農村文物館<br>道光25年台灣首次大海嘯<br>每年農歷6月8日在金湖 蚶仔寮<br>下寮仔(下崙村北邊)舉行靦懷受難祖先的追思 牽水狀一系列活動<br>WGS84座標:N24.4853530 E120.786516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412.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12
60996350 雲林縣 口湖鄉 梧南社區 1.83年籌組,可惜未充分運用,97年3月解散。2.97年6月重組,積極改革,整合資源,散播家鄉種子,推動夜光天使、小秀才班,並成立社區照顧關懷中心、樂齡學習資源中心,以社區營造及家鄉守護,讓生命互動。<br>WGS84座標:N23.5823825 E120.1856244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180.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80
60996351 雲林縣 口湖鄉 水井社區 本社區因位於雲林縣西南邊錘地帶,緊鄰北港溪口及台灣海峽,為一貧困之典型農漁村,民國60年代經政府輔導與改善濱海地區生活計畫,成立農漁牧綜合經營區,至今我們社區有300多戶共1279人,其中 80%以養殖漁業為主要經濟收入,因受WTO衝擊養殖產業影響魚貨利潤不穩定生活,陷入困頓,極需改變傳統經營模式,配合大眾生活型態潮流,朝休閒觀光生活體驗之經營理念重新出發,期能改善目前困頓之生活。<br>WGS84座標:N23.5823825 E120.1856244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5/E875/F48/2da9d683-b078-43ec-bd0c-ed6971dfd601.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40
60996352 雲林縣 土庫鎮 秀潭社區 奮起里本來有個寬闊深邃的潭,水域約一公頃左右,叫做無底潭,無底潭的水域因保生宮增建廟庭、建防築路逐漸被填土使用而縮小,現僅剩一個池塘大小,其位於保生宮廟正前方偏東的地方。<br>WGS84座標:N23.6882639 E120.3550808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9/E260/F562/c1232946-60e1-4f07-994b-ca383725bd0b.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52
60996353 雲林縣 土庫鎮 崙內社區 崙內社區為農業村,社區內種植多為傳統中藥草、蔬菜、落花生為主,村中又以老年人為主要人口成分,是典型的農村型態。<br>WGS84座標:N23.6882639 E120.3550808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143.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43
60996354 雲林縣 大埤鄉 三結社區 雲林縣大埤鄉據說在荷治時期,因荷蘭人於此地附近建置一座大型水塘,居民稱為「紅毛埤」,以後的居民採此意為大埤頭庄。民國九年十月一日以前置茄苳腳區及大埤頭區各設役場,茄苳腳隸屬當時之嘉義縣斗六支廳,大埤頭區隸屬當時之嘉義縣土庫支廳,民國九年十月一日地方改制廢區置庄時,茄苳腳區及大埤頭區合併為大埤庄,光復後改稱為大埤鄉。<br><br>大埤鄉三結村位於大埤鄉東北端。據說荷據時期於此挖掘一大池塘稱為紅毛埤,三結村包含三部落,這三部落分別位於水塘頂端、中間與末端 (但此一說法尚待查證),故稱之頂埤頭、中埤頭、下埤頭。於日治時期(嘉義廳)稱為埤頭庄,為新崙派出所所管轄。台灣光復以後,將埤頂、中埤、下埤三地合併為一村,取名為三結村,亦即三個村團結一起之意。迄今,三結村之三個部落名稱,分別為頂埤、中埤、埤頭。<br><br>三結社區本是純樸農村,社區居民早出晚歸以務農維生,於民國五十八年大埤鄉鄉長黃茂春推動社區基礎建設,三結村村民本著愛家園、愛鄉愛村的熱誠,積極投入參與此次活動,並勇奪全縣模範社區第一名。進而於民國九十二年成立社區環保志工隊,並於當年參加雲林縣舉辦清淨家園之比賽,為大埤鄉拿下全縣進步獎。九十六年參加全縣健康整<br>WGS84座標:N23.6668850 E120.444612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0/E471/F62/e28654d1-4a8a-4d40-a98a-ed4601a8d94e.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14
60996355 雲林縣 大埤鄉 西鎮社區 社區概況:<br>本社區位於雲林縣大埤鄉西南方(如圖1),全社區範圍,東南方緊鄰嘉義縣溪口鄉,西方緊鄰元長鄉,全區面積324公頃。西鎮社區位於大埤鄉的西南方,因多條溪流交會,再加上地勢低窪,使得本社區常因雨季帶來的充沛雨量而形成水鄉澤國般的情況,也因此早期本社區稱為「西勢潭」。<br><br>社區特色:<br>(一)生活環境:<br>社區建築因屬農村型態,住宅之分佈較為零亂,而典型的農村合院建築亦參差雜夾於現代化之建築之中。<br> <br>農村文化館<br>社區農村文化館位於廣福宮對面佔地約80坪的土地,因西鎮廣福宮需要一間存放廟宇慶典用品的庫房,居民謝木通、謝亮德、謝文輝、邱天相、林仁進馬上熱心的捐獻土地,並由廣福宮廟方贊助約参百萬元,除了興建庫房外,也規劃成社區文化館及老人休閒場所。<br> <br>大埤抽水站<br>大埤抽水站堪稱是西鎮社區的秘密後花園,水/鳥生態自然生態相當豐富,以自然做呈現的溼地生態園,也是一座大型抽水站,宏偉的廠房看似一座皇宮,佔地近七公頃,園內花木眾多相互爭艷,坐在涼亭內享受一陣陣涼風吹來,令人身心舒暢,此亦是一避暑勝地,園內更有步道、吊橋、蓄洪池,是社區居民戶外踏青運動的好地方。<br> <br>西鎮老水塔<br>西鎮老水塔聳立於廣福<br>WGS84座標:N23.6210212 E120.3810199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0/E492/F28/4293062c-951f-40fa-a4e5-dce26979ad3c.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15
60996356 雲林縣 水林鄉 瓊埔社區 瓊埔村(古稱:灣仔埔),據稱早期該村有一棵大樹-瓊樹(烏臼),所以後來取名為「瓊埔」。<br><br>戶口數共12鄰、327戶、895人(男:513、女:382),以陳、鄭等姓氏居多,現任第十九屆村長張杉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蘇淵源及長壽俱樂部會長鄭火賀。<br><br>行政區域內有蔦松大排、東瓊埔中排、北港溪等水域,交通路線以雲150線道路東西貫穿為主,轄區有2個農地重劃(蔦松二:松東段、松西段、中興段及南興段,蔦松三:嘉義縣東石鄉、本鄉瓊埔段及塭底段)社區公園。<br>WGS84座標:N23.514851 E120.207155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610.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610
60996357 雲林縣 北港鎮 好收社區 人文資源<br>(一)人口<br>好收里屬於北港鎮二十八里之一,是非常典型的農村。好收里含好收及口庒兩社區,好收社區人口約1600人,其中男性約850人,女性約750人,以老年人及小孩居多,其他青壯年人口則大多遷往外地謀生。<br>(二)信仰<br>1.奉三宮<br>奉三宮位於好收社區正北方,是在地居民的中心信仰。廟內祀奉三山國王,分別是:鎮守巾山的連傑,又稱連王;鎮守明山的趙軒,又稱趙王;鎮守獨山的喬俊,又稱喬王。<br>  建廟歷史淵源流長,從清康熙五十四年由黃人氏從廣東揭西縣恭迎來此,安奉於簡陋宮廟,供人膜拜,尤其當時各地區部落時常發生械鬥、掠奪,導致民不聊生,村民便焚香祈福,求助於武安尊王,誠心之下,武安尊王大顯神跡,指示居民不可妄動干戈,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可應付一番,並囑咐在西南方上空如有一大片烏雲才可去應戰,村民依照指示果然每戰必勝!這段時間村民有感於武安尊王,共同出錢出力建造廟宇。先是簡陋宮廟,再於清同治七年草創廟宇,當時土地所有權是三仙國王,管理人為黃開泉,廟宇名稱為三仙國王,清光緒十三年重新改建整理,直到民國三十四年九月台灣光復,民國四十年五月順應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政策,將「好收農事實行組合」名下三十幾<br>WGS84座標:N23.5950339 E120.2772325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418.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18
60996358 雲林縣 古坑鄉 荷苞社區 荷苞社區座落荷苞山麓,早期便有豐富的地下水源,提供本地農作灌溉,孕育本地。先民更運用了智慧將地下水,藉由石頭推砌的地下暗渠,延伸至整個村落,因此我們有了最富足安和的居住環境,也引伸出本地「荷苞」地名由來之一,有豐沛的水源,就有足夠的農產。 <br><br>荷苞最重要的地景-荷苞山,因為緯度、氣候、土壤都適宜咖啡樹的生長,在日據時基就有【咖啡山仔】的稱呼。這樣的歷史機緣與文化點上,雖然受到一時咖啡產業的沒落而削弱,但【咖啡山仔】仍留著很多台灣咖啡種植的足跡,等待我們去找尋,因此荷苞咖啡的產業歷史是我們重要的文化材,必須尋根就底。<br>WGS84座標:N23.6500000 E120.5666667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5/E872/F589/c8e51c55-b660-463f-8b61-9d3ed908c2c1.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54
60996359 雲林縣 古坑鄉 水碓社區 昔日先民利用水力碓米得名,碓即舂米工具;早期先民砍取樹木製成杵和臼,架設於溪邊,並利用水之衝力舂米蔚為奇觀,人們乃稱該地為〝水碓〞。村轄內部落有水碓、德賢、圳頭、小坑等四部落。<br>WGS84座標:N23.6500000 E120.5666667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8/E13/F387/c3e37ce4-f066-47c5-8722-b557876ae3f5.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62
60996360 雲林縣 古坑鄉 棋盤社區 棋盤村地名實為棋盤厝,昔日此地秀才高中任官,回鄉豎旗祭祖御賜旗幟,在家門前豎立旗竿掛御賜旗幟祭祖光宗耀族,故得名【棋棺厝】。後來居民將“旗竿厝”變音為“棋盤厝”,台灣光復後改為棋盤村。村轄內有五聚落:棋山(舊名棋盤厝),興園(舊名麻園仔),興東(舊名內莊仔),新厝仔,棋頂(舊名崁頂)等<br>WGS84座標:N23.6500000 E120.5666667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E847/F394/6b842c51-e79f-4ae4-9ab4-47cd798a923a.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33
60996361 雲林縣 古坑鄉 大埔社區 當初籌組雲林縣古坑鄉大埔社區發展協會,是由柳四勇先生擔任籌備委員發起籌組的,而籌組宗旨是帶動大埔社區產業發展及經濟起飛,而發展社區經濟讓年輕人回到故鄉有謀生能力、社區森林化的創造及優美的環境讓人有再來的意願、從人的出發點營造環境,而且充滿感情讓人流連忘返享受美的人、事、物留下的都是最美的印象及所有美好的一切。 而大埔位處古坑鄉朝陽村是一個美麗的山區小村莊,交通方便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因為離古坑鄉朝陽村市中心較為偏遠,常常感受社區資源的匱乏,而且訊息的傳達更是少的可憐,社區補助建設的經費更是不易取得,因而籌組大埔社區發展協會,而籌組過程是由大埔社區三十一位居民發起連署,於九十四年九月八日召開第一次籌備會會議,又於九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召開成立大會,成立會員人數有36位,目前人數達70位。目前九席理事、三席後補理事、三席監事、一席後補監事,其第一屆理事長由柳四勇先生擔任之。<br>WGS84座標:N23.6500000 E120.5666667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9/E144/F126/78734b97-b67d-4b7d-9508-87967bb18389.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35
60996362 雲林縣 古坑鄉 樟湖社區 香樟伴翠湖--樟湖之名,始於清代,概於170年前原始樟樹數公?遍佈本區域,若從東方豬母瓦嶺山往前看成圓形大湖狀,因遍佈樟樹故稱樟湖,在清代隸屬嘉義打貓東頂堡名樟湖庄,日據前後期則分別隸屬加義廳及台南州地名從未改變,台灣光復以後改隸雲林縣古古坑鄉,地處東方山區,西方大尖山聳立雲霄,東臨清水溪,高山環抱,碧水長流,山明水秀,風光富麗勝景宜人,是休閒旅遊好去處歡迎你來喔***<br>WGS84座標:N23.6500000 E120.5666667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4/E87/F330/e2881466-7f74-48e2-9486-afd123e8f3c4.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25
60996363 雲林縣 古坑鄉 桂林社區 雲林縣古坑鄉桂林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民國81年,協會組織包括有理事長1人,理事14名,以及常務監事5人,每年均定期召開理監事會議,討論社區發展相關議題。 在過去的十餘年裡,桂林社區發展協會歷經江清漢、黃煌儀、徐勝榮等幾位歷任理事長的經營,協會會員對於社區發展方向多有共識,不過,礙於不知道從何著手做起,所以,社區發展總停留在願景發想階段。今年,由於有雲林縣文化局所提供的教育機會,協會理事開始了解應該如何經營社區、再造社區,也開始積極動員從事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相信,假以時日,桂林社區一定可以在生態旅遊領域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br>WGS84座標:N23.6500000 E120.5666667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3/E9/F486/10c3a238-a2b6-4ed5-8194-230b40bba2b4.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17
60996364 雲林縣 古坑鄉 華山社區 社區形成:清代由閩粵先民拓殖此片土地,以伐木墾殖為業。三面環山,東有海拔一千二百零四公尺的大尖山,左右各有小丘環抱,形似畚箕,華山村居民即居住於底部,舊名大湖底庄。於民國五十年餘,村長黃添生先生爭取政府更名為「華山村」沿用迄今。<br><br>組織形成:為有效結合地方特色產業,於民國九十一年底接受中小企業處輔導成立籌備會議,並展開地方特色產業相關業務運作,迄九十三年五月於縣政府正式立案。<br><br>華山社區位於雲林北港溪的上游,風景秀麗,2007年當選十大經典農漁村,同年並成立華山休閒農業區未來以綠色生態社區為目標。<br>WGS84座標:N23.6500000 E120.5666667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E181/F380/680e982e-b90b-4de6-996d-e7278b5a0010.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18
60996365 雲林縣 四湖鄉 廣溝社區 廣溝厝是指先民入墾之初,將聚落建立於長形的埤塘(廣溝)兩側,在「台灣堡圖」上尚可見此特徵。本村清代屬尖山堡廣溝厝莊,清末人口20戶56丁口。日據時代嘉義聽時期屬箔子寮庄,臺南州時期屬箔子寮大字廣溝厝小字,光復後由箔子寮分出設廣溝村。村境面積8.2495平方公里,2001年(民國九十年)五月人口294戶1036人。根據四湖鄉戶政事務所的人口統計,本村的人口數最高峰曾達1400人左右,至2010年底人口為338戶948人;本村的人口數逐年在減少中。 廣溝厝舊稱「竹達寮」,約位於現址外海一公里以外的一個小漁村部落。因1845年農曆 6月7日傍晚颶風間作,大雨連霄,全庄為狂風巨浪所淹沒於是遷移至舊「新庄仔」部落;後來又因海水倒灌,再遷移至現廣溝厝部落,與三房部落合稱為廣溝村。 「廣溝」之由來乃舊廣溝厝時代,東面有廣西橋注入下崙大排,西 面有「戰車河溝排水注入箔子寮港。(「戰車河溝」乃日據時代日軍 為防止戰車登陸之防禦建設)由於上述二條排水大溝,故名「廣溝」溝」。 本社區主要人口以第一級產業居多,本區耕作面積有100公頃,主要農作物以蒜頭為大宗另有花生、稻米、甘藷、蔥、金瓜等;漁獲方面<br>WGS84座標:N23.6381660 E120.224449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7/E219/F263/9f29d9dc-bee3-4e03-838f-dc8730f64b58.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72
60996366 雲林縣 四湖鄉 三崙社區(社團法人雲林縣四湖鄉沙崙湖文史關懷協會) 四湖鄉的三條崙是臺灣最西邊的小鄉鎮,包含崙南、崙北社區,是一個沙岸平直的漁港與沙地,由於長期受到強風吹襲以及海水侵蝕,使得此地的沙粒與細石不斷的堆積,在外海形成一片沙洲 同時也在內陸產生一堆沙丘,地形景觀十分獨特。這裡有日據時代保留下來的海水浴場、盛極一時的漁港、自然生態豐富的溼地,純淨的鄉野海景,歡迎大家一同來品味。<br>WGS84座標:N23.6525172 E120.1572666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4/E171/F19/271f0fe8-3649-442b-9cf9-515f3c88d3fe.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19
60996367 雲林縣 東勢鄉 程海社區 目前社區真對即將消失的生態環境,未來復育計畫:<br><br>1.建立池塘,復育新的生態環境<br>2.保護現有的老樹,以及種植新的樹木,並增設植物解說牌與導覽員<br>3.定期的水溝清潔,確保環境的整潔<br>4.住宅的花草種植,提昇綠帶串連,提高生態遷移<br>5.降低社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提倡多動有益身體健康<br>6.養殖場廢水處理設施,降低排水溝水質的優養化<br>WGS84座標:N23.6932570 E120.2570421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32/E823/F232/97254dd0-5188-489e-8e9b-dd9b7d04667e.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28
60996368 雲林縣 林內鄉 林北社區 自然篇:在濁水溪及清水溪河床有豐富的野生動物以及植物是認識地理、大自然生態的最佳選擇。人文篇:早期的生活比現在共困苦卻培養許多的優秀人才列舉一二 (有陳木先生兒子陳耀宗先生,目前就職於美國太空總署太空梭電腦工程師;謝村松先生曾任職於華隆紡織公司廠長。)產業篇:稻米引用濁水溪灌溉品質優良。木瓜以網室木瓜種植,品質更佳、產量更高,行銷全省。早期的菸草完全以人力栽種烤製菸葉,現在改用堆積是烤菸法自動控制溫度,省卻不少人力。地方文化特色及文化意象概述林北村是屬於典型的農村地區,早期生活困苦為了三餐而忙碌如今雖然生活水平提高簡單樸素仍是目前的生活面貌,居民生活克勤克儉努力耕作農事,社區大部分屬於三代同堂的生活面貌,有少許年輕人必須離鄉背井到外地做事,一到放假日或是逢年過節都會攜家帶眷回來團聚此時是社區老年人最高興的一刻。早期有不少的客家人從新竹、苗栗千辛萬苦,跋山涉水來到林北這塊土地披荊斬麻、胼手抵足,耕耘自己的家園,如今總算擁有屬於自己土地所以能在此地落地生根,繁衍自己的後代子孫成為真正的在地人。<br>WGS84座標:N23.7561610 E120.612887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8/E310/F916/69142198-e6ed-4082-a134-ba54c0f427c2.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15
60996369 雲林縣 虎尾鎮 頂溪社區 頂溪社區位處虎尾鎮東郊,東側國道中山高速公路縱貫其中,為由虎尾溪所沖積出來的平原,在清代與日據時期原是屬於他里霧堡過溪仔莊 ,因位於北端是溪頂,故名之。本社區分崁仔腳、頂過溪、下過溪、頂竹圍、西園等五大聚落。 雲林縣虎尾鎮頂溪社區發展協會的設立源起於民國六十年,由賴曾先生(曾任日治時期保正及前里長共計三十餘年)設立並擔任第一任理事長。當時因本地居民開會及活動空間不足,故又分頂溪及過溪二大社區;頂溪社區曾獲台灣省-社區與社區競賽新發展社區列雲林縣第一名(台灣省政府公報六十年冬字第十六期)。於民國八十二年,二大社區再度合併為頂溪社區。社區居民的宗教信仰圈為 六房天上聖母,而民眾生活上主要以農為主,耕作的農作物以大蒜、花生、稻米、蔬菜為大宗,蒜頭產量佔虎尾鎮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也有部份的花卉正培養中。在地方產業上主要有毛巾加工生產、秧苗培育等相關產業。<br>WGS84座標:N23.7162184 E120.4242401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107.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07
60996370 雲林縣 虎尾鎮 埒內社區 戶數:890戶;鄰數:20鄰;面積:3.02平方公里; 埒內」這地名主要是由地形地勢而產生。當時居民為了防止水患,於東北邊緣築為一道高於地面之土丘形成一土圍牆。居民住於土牆以內,可防災害,間接的保護里民之生命財產,由於里民皆居住於該道可保護生命財產之大土丘(土圍牆)之內,故稱之。另外一說:埒內因在溪水埒(掠)過之內,故稱之。<br>WGS84座標:N23.7162184 E120.4242401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148.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48
60996371 雲林縣 虎尾鎮 三塊厝產業文化協會 位於虎尾鎮的東側,東與惠來里為鄰,南與斗南鎮為界,西和平和里相接,北與中溪里相隔。明治四十二年 (西元1909年) 屬於斗六支廳他里霧區他里霧堡過溪仔庄,大正九年 (西元1929年) 劃歸虎尾街過溪子大字溪底大庄小字和三塊厝小字,國民政府來台後編為「下溪里」,里名乃位於新虎尾溪的舊河床下方而得名。<br>WGS84座標:N23.7095470 E120.4674459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7/E918/F21/95d38d81-a4f2-4ec9-897e-183a020f9f79.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29
60996372 雲林縣 虎尾鎮 墾地社區 墾地社區位於虎尾鎮的西北邊,東鄰廉使里,南接北溪里、西屯里,西毗鄰芳草里,北側以新虎尾溪與西螺鎮、二崙鄉、崙背鄉相隔。<br>墾地社區內96%務農,主要農產為水稻,為傳統農村社區,其他則生產玉米、葉菜類等。<br>WGS84座標:N23.7385262 E120.3954282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21/E860/F931/d19c8de6-cb17-488f-8247-e101644ba8e1.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30
60996373 雲林縣 崙背鄉 阿勸社區 本社區位於崙背鄉西南角位置相當偏僻,社區公共休閒設施相當缺乏,而且人口老化相當嚴重(高達13 %),年輕人口因無工作機會,都出外到都市工作,留在社區大多為老弱婦孺。本社區居民的主要工作為務農,農產品以水稻.花生.蒜頭.玉米等雜糧為主,整片綠意盎然的稻田是本村的特色,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收成時金黃色的稻穗,整把擁抱在懷裡的感覺,好幸福,好滿足!鄉間小路的明媚風光,田園間之鳥語花香,晚上的蛙鳴齊唱,及螢火蟲在空中翩翩飛舞,那種驚訝喜悅的感覺,真的讓我們覺得要更珍惜這片大地。夜深人靜時,躺在庭院的長腳椅上,觀看著美好的星辰與享受著皎潔的月光,這種田野生活是都市人享受不到的愜意生活。<br>WGS84座標:N23.7790296 E120.3320195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7/E304/F714/7449fc8e-ab03-4173-8cf0-1f9be6cfde57.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78
60996374 雲林縣 麥寮鄉 楊厝社區 地名由來(楊厝寮/永和) 楊厝寮隸屬:雲林縣麥寮鄉海豐村七|九鄰。麥寮鄉昔日為洪雅族南社及貓兒干社的活動範圍,漢人的開墾重心是海豐港,康熙年間該港已成沿岸貿易門戶之一,因此乾隆年間建立一堡,稱「海豐港堡」,至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省略港字,簡稱「海豐堡」,楊厝寮地理位置即昔日的海豐港街郊。經乾隆及道光年間之洪水氾濫已不復舊貌,港口淤塞、海岸線西移,形成海埔新生地,先民就在這部落築寮放牧羊群,因此有「羊厝寮」一名。後來慢慢口傳及筆誤才成今之「楊厝寮」。 另一說當時還海豐堡時代,有一楊姓秀才居住於現今楊厝寮部落地方,才有「楊厝寮」之稱。 98.04.02統計人口數 7-9鄰 199戶 合計530 男263 女267 10-12鄰126戶 合計348 男193 女 155人<br>WGS84座標:N23.7500000 E120.250000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113.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13
60996375 雲林縣 麥寮鄉 三盛社區 一.本村在清朝時期稱為頂許厝簝莊,日本時代屬嘉義廳時(約西元1909年)改為海豐堡許厝寮庄,至1920年改屬台南州時又改為許厝寮大字許厝寮,隸屬虎尾郡崙背庄,光復之後始稱三盛村至今. 在日本時代三盛地方原屬於橋頭,至民國35年行政區調整時,把三盛與許厝寮二地區合併,稱為三盛。意指本地的主要作物甘藷、花生、甘蔗產量豐富,為三大盛產。 本地在康熙年間,由泉州人許遠元(許連光)開拓,因此稱為「許厝寮」居民至今仍以許姓為主。三盛村涵蓋三盛本村、中山、許厝寮三個聚落及六輕工業區。 二.本村位於麥寮鄉的西北方,東與三盛橋與橋頭村相隔,南與施厝寮大排與後安村相隔,西鄰台灣海峽,北以濁水溪與彰化縣大城鄉相界。位於麥寮鄉最北端濁水溪出海口,南北長約八公里,從海岸線向外延伸四公里多之外海地帶。這一塊海埔新生地,滿潮時一片汪洋,只有在低潮時還可以看到一小部份砂地浮出。因此,當民國八十年王永慶先生決定六輕廠址在麥寮後,便大舉抽砂填海,開發造地的總面積約2,096公頃。 三.本村因冬季季風強烈,種植作物需加強防風設施,作物也易遭強風危害及鹽害,導致作物歉收。民國六十年代<br>WGS84座標:N23.7500000 E120.250000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8/E310/F83/16929397-dd5e-4d27-ba9b-1b000449a960.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130
60996376 雲林縣 麥寮鄉 新吉社區 本社區位於濁水溪出海口南岸,台17線以西,六輕所在地麥寮鄉之西北角,隔著濁水溪與彰化大城鄉相望,天然環境相當惡劣,一年當中有近半年常處於強風吹襲中,又因地面水源不足,農作物收成常因水源而受限,故又有”風頭水尾”之稱。<br>本村目前設籍戶數393戶,設籍人口1164人(101、06止),但因早年經濟條件不佳生活不易,社區居民大都以農業生產及養殖業維生,因收入不佳,導致年輕人口大量外移,社區也越行沒落。<br>交通方式:<br><br>WGS84座標:N23.820251 E120.266326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9/E346/F225/d9751468-bb8f-4cd8-8b53-7b53a0d5228a.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641
60996377 雲林縣 莿桐鄉 孩沙里社區 雲林縣莿桐鄉孩沙里社區位於濁水溪肥沃的沖積平原上,在濁水溪南畔,是一個純樸可愛的農村,地裡位置為:東近饒平及興貴,西有新莊社區,南臨莿桐村及埔子,北接義和村,社區以『福天宮』為信仰中心,住民成輻射狀向外發展,形成一個相當完整的聚落型態<br><br>孩沙里社區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及豐富的農特產,社區人口大部份由農民組成,居民大都個性純樸、刻苦耐勞,具有典型農村的勤樸美德,居民團結心強,動員力佳,個個為善不落人後,是個充滿祥和及樂業的快樂社區。孩沙里是少數平埔族存在時的部落.雖然歷經台灣地區多次的改制.孩沙里的名稱始終不變.在清朝嘉慶時期即有地主引濁水溪水灌溉.所經流域大約五百甲.形成沖積的平原.土地非常肥沃.全區流域是台灣少見的二、三則的優良農地.故早期聚集不少村民在此開墾謀生.日據時期昭和十四年.更有本村林深坑與高樹枝兩位青年代表大日本青年團謁見日本天皇時攜帶本村特產五百甲圳的濁水米奉獻日本天皇食用.民國73年..政府尚未提倡社區主義時.本村即代表雲林縣參加全省社區評比並獲得第一等之榮譽<br>WGS84座標:N23.7696520 E120.504798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31/E982/F380/b02dc561-21ef-4ad1-807c-423b6c235430.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41
60996378 雲林縣 莿桐鄉 蒜鄉麻園社區營造協會 100年培根社區成果展<br>100年4月30日.埔里(桃米社區)100年培根培訓完成社區.年度成果展.有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四個縣共有16個社區參加.蒜鄉麻園社區營造協會.參加人員共有43人.成員包括.(一)花鼓陣.(二)設攤人員.(三)比賽人員...等..<br>中部辦公室培根說明會<br>100年5月23日星期一.早上9.00至12.00.於麻園社區活動中心.舉辦社區培根說明會.社區居民踴躍參加聽講.有121人參與說明會.尤其是講師..彭小燕小姐..口才之好.活潑生動的講課讓社區居民對於(水保局)直說{讚)希望有機會能再請到(彭小燕小姐)再來上課.謝謝.<br>文化處100年B類提案通過<br>2011/06/14 06:33 | 【社區公告】<br>100年6月13日星期一.接到雲林縣政府文化處公文.今年100年B類提案審核通過.全體義工都很高興.<br>周會<br>100年5月5日及5月12日.因為培根進階班上課.無法開會.<br>100年5月19日.晚上7.00至9.30分.於麻園社區活動中心.開了五月份第一次周會.<br>會議討論.關於參訪社區問題.1時間.2地點.3參訪人員...等.<br>會議決議..<br>WGS84座標:N23.7745370 E120.531452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5/E598/F627/5fca0e4a-e233-44a4-9701-09233b813cf7.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42
60996379 新北市 三芝區 安康社區 安康社區由圓山村、福德村組成,為農村社區。面積約1520公頃,人口1504人。居民結構有歷代世居舊住民、與新進住民各半,生活方式與經濟條件因而各異。舊住民以閩南人為主,轄區遼闊,聚落分散,文化凝聚不易,形成孤單生活體,思想因而較為封閉。教育背景為國中、國小居多,從事務農或零工,各種條件較為弱勢。<br><br>安康社區的圓山村,是八連溪故鄉。大屯山脈集水區(如圖2),水源經數個山谷匯流後,在圓山村集聚,流經八賢村、福德村、埔頭村、古庄村等社區,最後由古庄村注入台灣海峽。總程計19.8公里,是三芝鄉最大溪流、農地受益面積最廣、溪流資源受惠人口最多。由數十條水圳引流三芝廣大地區,除農田灌溉用之外。需擔負三芝人口密集區的污水的淡化任務。亦兼具地下水庫水源、與暴雨排洪功能。溪岸步道成為社會民眾漫步悠遊場所,也是三芝重要觀光資源。因此發展水源保護措施,是重要課題。也因山坡地水源區植物多樣化,而形成生物多樣性,是三芝自然資源最豐富地區。<br><br>圓山村楓葉谷生態豐富,以及多條古道,記載地方的活歷史。有圓柳古道:為圓山頂經柳子楠至竹子山戰備道路。竿尾崙古道:通往竿尾崙金礦遺址,古道末段與圓柳古道交會,但路跡已堙滅,可通往竹子山戰備道路。<br><br>內柑宅古道:起點為西內柑宅橋附近,終點為竹子山戰備道路。沿途有一部落遺址及瀑布。八連古道:起點為木屐寮真武宮,終點為竹子山軍事管制區的圍牆。<br>WGS84座標:N25.0716373 E121.5241541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0/E29/F638/bc15d7a7-9197-4f3b-ac8a-0b3782069216.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318
60996380 新北市 三芝區 共榮社區 (一)、地理<br>共榮社區位於台北縣三芝鄉,由八賢村與地緣關係的埔頭坑組成。人口有1200多人,土地面積有300多公頃,大都是山坡地保育區的農地,腹地狹隘。有天然溪流-八連溪,因負有水土保持、水資源保護的社會責任,適合發展自然休閒環境。多處農地因管理不當,雖有點醜,但麗質天生的輪廓,清晰明顯,是靜心悠遊的世外桃源。近年來的培根教育,促使村民注重維護農村風格。<br>(二)、人文<br>先民大都是在清初來自福建丁州籍客家人移民入墾,歷代世居互相認識,形成傳統倫理體系的安全網。每一聚落姓氏集中,同祖同宗,以務農及臨時工為業,民風受選舉買票影響甚巨。社會認知結構以電視和耳語為主,訂閱書報不甚普遍。因人口結構老化,不識字或識字不深者居多,核心文化貧瘠,新的農村經營文化,必需長時間投入關注。<br>(三)、產業<br>20多年前,生產水稻,並曾是各路米商力爭的地盤。水稻休耕後,轉作生產茭白筍、山藥、西瓜、甘藷、及蔬菜等,新生代的成長過程,因在學校時間過長,弱化在農村求生的本能。村民在歷經社會變遷,農業經營大都已升格為「觀察家」,失去信心,眼觀四方、等待機會。不知積極行為,也不知如何著手改善。農村再生計畫,開始鼓舞部份村民的<br>WGS84座標:N25.2577660 E121.500872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31/E740/F766/39891875-b2f5-48d5-b152-5fb3316fd375.pn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
60996381 新北市 三芝區 三和社區 「頂、下滬」:<br>「頂、下滬」:這兩個石滬位於今錫板村南勢崗從玉堂海釣場到大家好加油站海尾溪口為止,長度分別為1000尺與1500尺左右。現在看這裡連一塊石頭也沒有,惶論石滬的遺蹟,那是在民國六十年代,建築工地需要許多做駁坎的石頭,石滬的石頭剛好大小,退潮時一整排的石頭,最容易搬上鐵牛,不消幾年從此以後石滬就消失了,不僅如此整個海域的石頭幾乎被搬光了。<br><br>「營盤」:<br>「營盤」:位於南勢崗站牌旁,進入玉堂海釣場,有一土地公廟前,有一小水溝為界,以北稱營盤以南稱南勢崗。據乾隆二十三年地圖裡出現小圭籠塘,安兵五名,極有可能是指這個地方。因為一般而言營盤是指有駐軍的意思。<br><br>「營盤棧道」:<br>「營盤棧道」:北關處在道路的盡頭,碉堡(又稱砲台)的旁邊,用木頭作一座棧道,由於瀕臨海邊是個看海景的絕佳場所,當然最漂亮是看夕陽囉。<br>WGS84座標:N25.2577660 E121.500872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12/E784/F476/b1f4e2ed-85d1-4a11-9029-7a6e5adfb214.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25
60996382 新北市 三芝區 樂天社區 本社區位於本鄉南端,由興華里與店子里組成,即所稱的「北新庄」。本社區西接淡水區,東臨圓山里,東南臨陽明山國家公園,轄有34鄰,大部份為山谷地理環境,有天然溪流、山坡地、農田等三軸線自然資源,居民以務農為主,是典型農村社區型態<br>WGS84座標:N25.2577660 E121.5008720 http://rural.swcb.gov.tw/d_upload_rural/blog/communityImage/42.jpg http://rural.swcb.gov.tw/frontsite/rural/communtiyAction.do?method=findByPk&communtiyId=42
總共 615 筆,顯示第 451 到第 50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