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標題 師資培育大學中等教育階段領域教學研究中心 第二梯次成果發表系列活動
內容 <p>十二年國教政策正如火如荼展開,未來的中學生將要面臨全新的教育環境,為了順利接軌新的教育制度,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於103學年度,推動「師資培育之大學中等教育階段領域教學研究中心」設置計畫,從103年10月起,補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等3校成立國語文、外語、數學、社會、自然領域教學研究中心,計畫將放遠未來,研發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環境之下的師資培育制度及教學方法。</p> <p>&nbsp;&nbsp;&nbsp;&nbsp; 105年6月間由社會領域、自然領域、數學領域產出第二梯次成果如下:</p> <p><strong>一、社會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strong></p> <p>&nbsp;&nbsp;&nbsp;&nbsp; 社會領域橫跨歷史、地理、公民三科,在學科整合上所面臨的挑戰更為艱鉅。臺師大文學院整合了教育學院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文學院歷史學系以及地理學系的師培教授,透過通力合作,由文學院院長陳登武教授領導,組成中等教育階段社會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希望未來可以在學術理論及實務上,建構完整符合十二年國教需求的師培制度,並推廣至全國,帶給下一代學子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 </p> <p>&nbsp;&nbsp;&nbsp; 105年6月24日,社會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將舉辦104學年度成果發表會,上午場以「課程統整與閱讀理解教學設計」、「翻轉教學設計」、「非選擇題學習評量設計」三大主題,邀請多位參與計畫的中學教師分享其教學經驗;下午場則由歷史、公民、地理三科講師,帶領參與成員進行非選擇題學習評量工作坊之實作課程,期望透過知識成果之匯集與分享,讓社會領域之教與學提升至嶄新的層次。</p> <p><strong>二、自然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strong></p> <p>&nbsp;&nbsp;&nbsp; 自然領域教學研究中心推動重心之一在於邀集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及海洋五個學科中心,建立跨科分享平臺,期望基於良好的分享經驗,進而跨科協作,以達到研發跨科課程模組、提升中學科學教師跨科合作教學之知能的目標。</p> <p>&nbsp;&nbsp;&nbsp; 初期以分享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的教學活動為核心,設立課程架構,並辦理跨科探究與實作教學研習,以及成果發表及推廣活動,例如5月21日和5月22日,連續兩日在臺南和臺北舉辦物理科學辯論競賽,名為辯論,實為探究與實作的評量活動,讓大學教授、老師與學生共同對於探究與實作的評量活動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p> <p>&nbsp;&nbsp;&nbsp; 在教材方面,與麗山高中、大理高中的教師團隊合作發展DNA模組教學,共同研發DNA教材與教案,擬於105年6月7日(星期二)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辦理「DNA模組教學成果發表會」,邀請彰化師範大學、高雄師範大學,中央大學,以及臺灣大學聯盟等等師資培育大學之科學師資培育先進蒞會,對於研發之跨科模組提供建議。</p> <p><strong>三、數學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strong></p> <p>&nbsp;&nbsp;&nbsp; 數學領域教學研究中心秉承教育部「培育致用」的理念,與各國中、高中教師社群合作,由專家講師直接到校帶領教師社群進行專業成長,同時也將師資生融入教師社群當中,使其成為一個多元多面向的專業社群。透過教師社群進行共同備課、公開課與觀課、議課,結合數學探究教學法研究,使在職教師在運作的過程中能自然而然地產生有效教學改變。</p> <p>&nbsp;&nbsp;&nbsp;&nbsp; 曾於105年3月12日辦理「數學探究教學與合作學習及資訊融入教學實作與分享會」,邀請五個教師社群做實務分享,分享成功經驗、修正教學脈絡、改善教學策略&hellip;等,並鼓勵參與教師組成自己的學習社群;於105年4月23日辦理師資生「數學探究教學活動設計原理課程與實作演示競賽」,以理論課程教學及實際動手操作。未來中心擬於105學年度計畫執行以成熟的教師社群為中心,建構跨校教師社群,邀請更多的在職教師加入成長,擴展其影響力;同時並結合資訊科技融入,開發線上討論平臺,藉此以突破社群教師間彼此「地域」、「時間」的限制。</p> <p>&nbsp;&nbsp;&nbsp; 教育部推動師資培育大學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帶動中小學教師、其他大學師資生進行教學與實驗研究,致力不斷深耕教學,促進培育-致用制度良善循環。</p>
發布日期 2016/6/5 上午 08:08:30
資料來源 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