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標題 103年4月20日江院長出席103年青年政策論壇與學生對談(下)
說明 <p>為與年輕世代面對面溝通,並傾聽其對國家政策建言,行政院長江宜樺今 (20)日出席由教育部在臺北教師會館舉辦的「103年青年政策論壇主持人才培訓-帶組員培訓」活動,與青年學生對話交流,江院長期勉年輕世代不管意見相同與否,都要不斷與其他人溝通,民主生活才會因此而豐富。<br /> 江院長首先就青年所關心的食品安全、教育與就業銜接等問題,向與會青年進行政策的解構分析。江院長指出,國內食安事件層出不窮,與不肖黑心業者貪圖獲取較高利潤、業者在食品製作流程欠缺完善的監督機制,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未落實稽核抽查等有關,都是造成食安問題一再發生的主要原因,如要澈底解決,僅提高罰則及增加稽查人力還不夠,政府在政策面上,必須從廠商、食品標準作業規範、抽查及消費者飲食文化等層面多管齊下。<br /> 在教育與就業銜接問題部分,江院長表示,愈來愈多的高學歷青年學子,難以在畢業後1、2年內找到工作,顯示出在過去教改廣設大學之後,雖然人才素質提高,高等教育蓬勃發展,但也造成業界需求的技職人才短缺問題,加以近年來國內受到少子化衝擊,江院長認為必須逐步根據社會需要,決定哪些高教系所員額應增加或減少,並加速產業轉型,同時,也要加強學校產學合作、學生創業就業技能,以及對市場的敏感性,才能使學生畢業後為業界所重用。<br /> 隨後,與會青年發言踴躍,也分別針對「青年角色」、「代議制度」、「公投制度」、「服貿協議」及「警察驅離」等議題提問。針對青年在國家和社會運動應扮演的角色問題,江院長指出,青年學生就像其他公民一樣,都希望國家未來更好,但應以理性、合法方式做政策監督,而不應採非理性、暴力方式。<br /> 江院長進一步指出,政策絕對有討論空間,政府也應具有吸納不同意見的管道存在,讓民眾表達意見。因為民主政治可貴之處,在於「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所謂多數尊重少數,即表現在少數仍然有機會取代多數,並在制定政策前可讓少數充分表達意見,因為透過選舉制度設計,少數的反對黨有一天可能成為多數的執政黨。<br /> 江院長強調,臺灣從解嚴及國會改選之後,已成為言論高度自由及政黨輪替的國家,並非威權體制國家。江院長以學運為例指出,當反對者透過學運或社會運動挑戰政府決策時,應採行民主體制的遊戲規則,包括公聽會、座談會、示威遊行、陳情或選票等方式,而不應採用威權體制下的抗爭方式去衝擊民主政府,因為如果當意見和執政者不同時,就將政府定位為專制、威權,並動用所有手段拆掉政府,這樣不僅會不斷撞擊民主選舉的正當性,而且也會使將來變成少數的那群人採行同樣的方法,回頭推翻變成多數人的那群人。因此,大部分國家反對者所扮演的監督角色,都是理性、和平及非暴力的。<br /> 有關學生提及代議制度失靈問題,江院長表示,代議制到目前為止雖無法取代,卻能補強,可在代議議員論政與民意脫節時,透過陳情及公民團體監督,並要求其經常回到選區面對選民,或經由公民投票來補強。<br /> 江院長指出,目前臺灣的公投門檻設計是中間偏嚴格,過去國內幾次公投無法達到門檻,被批評為鳥籠公投,事實上,此一制度是92年立法通過的。他認為公投門檻是否降低可討論,他持開放態度,但不能不設門檻。因採行簡單多數決的公投,很多提案可能會輕易通過,讓公投變得草率。<br /> 針對服貿爭議,江院長表示,政府在各種議題都應把所有利弊得失,讓大家都看清楚再決定,不論哪個議題都要接受多數民意決定,大家一起承擔,才是民主社會。<br /> 有關與會者質疑323行政院驅離行動,員警執法過當一事,江院長指出,近年來政府對集會遊行的執法也呼應人權公約的精神越來越寬鬆,但仍有一定的界線不能踰越,侵入行政院院區及辦公大樓是違法行為,癱瘓行政中樞、甚至是答應某些條件才願意退場,也非常不妥。政院驅離是非常痛苦的決定,不能解讀是政府下令用暴力對付民眾,至於有少數警察執法過當,他非但不同意並要求檢討。江院長最後表示,不要因為警方失控的個案,而否定警察的付出及政府處理這事件的基本方針。他並強調,國家的穩定,不能只靠警力,必須全民對法治有共識,憲政民主才能繼續往前。</p>
Youtube影片UR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8Wft5Hnlss
修改日期 2014/4/21 下午 09: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