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時間: 0.006秒, 共找到 1000 筆資料,顯示第 301 到 400 筆)
可用欄位參考
title_name subjectmatter creatorname datetype_4 length link
【客觀】紀錄片-相思火炭世代情 影片描述苗栗縣內僅存的四座客家炭窯,藉著鏡頭,一同了解燒木炭人家的生活回憶。高齡七十五歲的王德盛,是苗栗造橋的客家人,十六歲時跟著父親從事燒木炭業,終日辛勤揮汗的工作,換得一家子的溫飽;在一甲子的堅持下,他仍遵循傳統燒炭的方式,並以燒出好木炭為榮。嚴格來說,他應該是第三代以燒木炭為業的,遠在日據時代,他的阿公為了家庭生計,在日本人「重勞動者,多配米糧」的宣導下,從事燒木炭業;而他的父親直接從阿公手中接下此業,現在,傳到他的手上。炭樹入窯,全靠人工作業,從窯腳底下架起約一尺的高度,讓熱氣流通,較大根的樹枝疊在底層,小枝的樹枝疊在上層,但在燒窯的過程中,底下有一節樹枝不會完全炭化,就叫作馬腳,那時候交通不便利,樹枝買在哪邊,窯就建在哪邊,生產火炭的時候,就用人力或是牛車、三輪車的方式運輸出去。「阿公應該有四、五十年的時間都在燒木炭,父親則是整個人生都在從事這一行。」在童年的記憶中,只要放學或是假日,都是跟著父親到山上工作,父親的堅持和付出,讓他迄今仍深深被感動著。在時代的變遷下,燒木炭這項傳統產業逐漸由盛轉衰,受到生存與傳承的挑戰;但無論如何,王德盛或是其他燒木炭人家的堅持與情感,讓這項即將走入歷史的傳統產業,還能持續發光發熱地運作著。 總策劃:彭啟原 製作人:彭武文 編導:曹德瀛 攝影:曹德瀛|宋文明|張國謙|劉文祥 2008 48:00:00
【客觀】紀錄片-異.鄉.人(上) 導演在閱讀鍾理和的《原鄉人》後,被其中的內容深深感動,也促成拍攝這部作品的思考與原發動機。循著對客家文化的感動,他帶領一群年輕人共同參與2004年的美濃黃蝶季節,一同參與他們的活動;影片中還拜訪推動「美濃愛鄉協進會」的前輩及地方耆老,並進一步瞭解年輕一輩返鄉(入鄉)的苦與樂。透過鏡頭,觀眾可以和這群年輕人一同穿梭在純樸的鄉野間,體會他們貼近家鄉時的滿足和悸動,也可以和片中人物及紀錄者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進行一段尋索鄉關何處的心靈之旅。導演先從鍾理和的《原鄉人》一詞出發,展開對客家族群的尋根之旅,片中的受訪人物就表示,對美濃故鄉的情感,就像是一種鄉愁,彷彿是原鄉人的血液,要流返原鄉時才會停止沸騰,同時也表達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是非常強烈的。美濃出身的客家人,其實有一種非常特別的祖堂文化,他們會把祖宗的教訓和期待,當作自己的生命哲學,譬如祖先期待後輩要好好作人、出人頭地,這種氛圍就會一直縈繞在客家後代中,也影響他們日後謹言慎行、凡事腳踏實地的人生觀。再將鏡頭帶到推動「美濃愛鄉協進會」的年輕人身上,受訪者表示,進入協會工作後,雖然待遇沒有很優渥,但內心卻很平靜,漂泊感也沒那麼重了;現在他們期望能夠拋磚引玉,讓更多的年輕人回到美濃這片土地,一起為故鄉打拼! 總策劃:彭啟原 製作人:彭武文 編導:徐振鋒 攝影:劉文祥|徐振峰 2008 47:55:00
【客觀】紀錄片-異.鄉.人(下) 鏡頭跟隨年輕人的腳步,一同參與黃蝶祭生態公園的植樹活動,在活動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居民為了讓環境更美好,團結付出力量的感動;但也在拜訪地方耆老的訪談中,發現客家族群所要積極面對的文化課題。像是在美濃工作的農民或是工人,會覺得自己的身分很卑微,他們背後有一種很深沉的自我否定,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但反過來想,究竟是什麼樣的社會價值觀,讓作為一個農民、一個工人,真的這麼被人看不起呢?背後隱藏的,是一種很深沉的悲情。身為客家女子,也有一種特別的形象,就是要乖,不要反抗,嫁人後要做人家的好媳婦,可能要先犧牲自己,維持整個家族的生產機制;其實這也是大眾對客家女子既定的期待和印象,反過來說,這種文化是對女性的壓抑;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希望新一代的年輕人,能夠慢慢地認識自己,改善生活的質效和態度。鏡頭回到文學作家鍾理和先生筆下的美濃,有著南台灣客家寶石的美稱,蘊含豐富的人文色彩與秀麗的自然美景,他的文字下,不僅敘述紀錄該地人事物的生活文化,也讓更多人了解這片美麗的世外桃源。雖然近幾年來,美濃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年輕人大量外移與環境生態上的改變,但在許多文化工作者與相關單位的努力下,每年都有舉辦黃蝶祭、笠山文學營等相關活動,積極地推廣和保存客家特有的文化古蹟和文獻資料。 總策劃:彭啟原 製作人:彭武文 編導:徐振鋒 攝影:劉文祥|徐振峰 2008 47:20:00
【客觀】紀錄片-旅人的預告 主題紀錄片─「旅人預告」,在三位主角的告白中,揭開了屬於他們對於回憶、創作與生命跡軌的想法;詩人韓腓,愛好文學的阿美族原住民;旅人國謙,愛好音樂的客家人;畫家盛正德,南庄的藝術家,當他們打開生命的入口時,一切都會從最純真的時候開始。創作的人,只有透過不斷的創作、不斷的紀錄,才能發現生命,找到人生的意義;把鄉愁對摺對摺再對摺,和衣物疊齊放入行李箱,輕輕地拉上拉鍊,即使不能穿著也要帶著它,在孤寂的夜晚,可以靜靜的擁抱。靈魂說,創作能治療憂鬱症,肉體說,創作會激化憂鬱症,他們在爭辯,因寫詩而憂鬱,或是因憂鬱而寫詩,還是寫詩等於憂鬱,到現在還沒有辦法,釐清一個定義出來,可能一輩子,已找不出來;過去的歲月,這是一個關於生命,夢想,孤寂,憂鬱的故事。「旅人後記」,關於創導演與觀賞者的對答語錄,是探訪旅人預告的導演國謙,藉由扮演傳遞媒介的紀錄片。我們出生,就處在一種寂寞孤獨的狀態,就是那種孤單的經驗,會一直想要去尋找另外一個能跟自己孤獨對應的人事物,其實只要回到心裡最真實的感覺,創作的入口跟出口都是源自同一處的。 總策劃:彭啟原 製作人:彭武文 編導:國謙|葉治君 攝影:嗶寶|國謙 2008 47:50:00
【客觀】紀錄片-她們的歌 在「她們的歌」中,導演描述一群在台灣生根的新台灣媳婦,如何在她們的新家園中,唱出屬於她們的歌,努力過著自己的新生活!儘管有歡笑、有淚水,這群新台灣媳婦依然堅定地前進,編織自己與家庭的新夢想;就從紀實的影片中,一起瞭解這群台灣新移民的夢想與生活故事。談到拍片的動機,國謙表示,客家人是很注重繼承家族的族群,近年來卻大量增加這些來自大陸、東南亞的外籍新娘,她們的語系和血緣都跟本地客家人不一樣,到底這些傳統的客家人有沒有認同她們,把她們當作是家裡的一份子?一位美濃客家庄的婆婆就表示,有人會說,娶外籍新娘會發生哪些事情,但是要用將心比心的方式對待彼此,「我們疼惜她們就像是自己的女兒一樣,不疼惜的話,相處會比較辛苦,搞不好她們還會想離家出走,這都是可以避免發生的事情。」導演實地走訪美濃客家庄和東勢鎮的大茅埔後,發現無論是來自何處的外籍新娘,剛嫁到台灣時都會忐忑不安,只要彼此的語言能溝通後,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這些離鄉背井的外籍新娘,都為了家庭無怨無悔地付出,遠嫁到台灣,不是為了享樂、享福,而是希望有個老實的丈夫、平平安安的好歸宿,她們默默辛勞的付出,反而讓公婆疼愛有加。 總策劃:彭啟原 製作人:彭武文 原著導演:吳平海 再製導演:林曉宣 攝影:葉治君|黃東榕|林曉宣 2008 47:55:00
【客觀】紀錄片-家屋世代情 E世代的節奏越來越緊湊,純真年代的步伐卻越來越微弱,還記得自家的堂號是什麼嗎?有多少長輩還保有傳承文化的堅持?「家屋世代情」描述一間老伙房和一個家族間的情感寄託,對於這幢無法復原的老家,各自有著不同的詮釋與情感,透過導演的鏡頭,展現這一「家」子對老伙房「屋」的「世代情」感!影片中的主角,是家族中最老的屋子,外公出生時所蓋的,大約是清末民初,距今已經有九十年的歷史,堂號叫作「錦繡」。因為年久失修,二十年前就沒人住了;去年返鄉過年時,大家有共識省吃儉用,一起出錢修繕老屋;陳舊不堪的大門上,還留著阿公當年的親手筆跡:人近百年猶赤子,天留二老看玄孫。「如果沒有把老屋蓋起來,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這是阿公婆留給我們的東西,我們可以維護、保護它,不一定都要拆掉。」在晚輩們的眼中,老屋不僅是溯源的象徵,更是家族凝聚的代表,談到拍攝影片的動機,導演笑說,之前的時間都用在努力念書,期望自己成為很有競爭力的人,2003年參加台大客語班後,發現工作並非生命全部的重心:「失去文化和家族的傳承,才是一輩子都買不回的。」藉由記錄片,導演希望傳達這樣子的心聲。 總策劃:彭啟原 製作人:彭武文 聯合編導:林曉宣|何蕙? 攝影:何蕙*|林威廷|林曉宣|黃東榕|黃本耀|徐振峰|宋文明 2008 48:15:00
【客觀】紀錄片-南庄.詩.人 在苗栗南庄這塊平易近人的土地上,住著一位九十多歲,每天到菜園澆水和種菜的阿鼎伯母,南庄的攝影師─李湞吉先生,用鏡頭捕捉南庄的故事,阿鼎伯母也是他的拍攝對象之一;然而在拍攝阿鼎伯母的過程中,卻令這位攝影師想念起已過世的母親。「我一直覺得自己是生命的旅人,即便從台北回到故鄉南庄,不陌生也不一定熟悉,也許在某種程度上,家鄉的名字在心裡也是一首詩。」在他的作品中,除了看到深刻的歲月之外,還看到人與土地的感情是多麼地微妙與細膩,那種互動與共生,在快門的瞬間下,黑白成形。住在南庄的詩人邱一帆,用客語詩寫故鄉、親情和他所觀察到的一切,作品「鄉下?老伯姆」,就是描寫下老伯母簡單純樸的生活。「一個人在同各地方待久了,一定會對該地方產生感情,在了解熟悉這樣的環境後,或許那個地方,也是你的故鄉了!」畫家盛正德,以中港溪為主題,畫出一幅幅美麗的南庄風情,在深沉的色系裡,還蘊藏著以詩佐畫的心境。「我生命裡面還某些缺憾,或者是說某些執著還阻擋我回去,時間的流逝,滄桑與寂寞,也許是另一個將故鄉,詩化到心理的方法。」而本片的導演,是一位對「詩」好奇的旅人,帶著攝影機用「故鄉與詩化」的心情,將這三位藝術家對客家文化的感情,逐一串連起來。 總策劃:彭啟原 製作人:彭武文 導演:張國謙 攝影:吳平海|徐嗶寶|國謙 2008 48:00:00
【客觀】紀錄片-海馬慢慢游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行動能力都被剝奪時,這是上帝賦予的挑戰,也是生命堅韌的展現;李生榮在一場意外中,造成腰骨斷掉,椎嚴重的損傷,使得他往後的人生,只能以輪椅代步。「剛開始也會感傷,感覺不好受,一個好好的人突然發生意外,我到底是作了什麼事情?不只是身體受傷,連心裡也很受傷。」但在親族鼓勵的力量下,李生榮又重新站起來,學習善用身體的協調度,在親戚開的早餐店幫忙,從埋怨變成對親族的感激,「無論是物質或是精神上,我真的很感謝他們!」除了李生榮的案例外,還有很多身障的客家人,都在親族和伴侶的陪伴下,逐漸走出身體受傷的陰霾,堅強地面對未來的人生:「講難聽一點,自己不想開的話,真的就會成為別人的負擔,更何況家人看到自己的臉色不好看,也會心疼,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快樂一點呢?」人生的意外,讓身障者經歷了黑暗的考驗,他們能在家人與朋友的鼓勵下重新站起來,是大無畏的表現,或許目前還沒有穩定的經濟或生活能力,但每一天都是有尊嚴又充滿希望的開始。 總策劃:彭啟原 製作人:彭武文 編導:吳小柱|徐嗶寶 攝影:吳小柱|徐嗶寶 2008 47:50:00
【客觀】紀錄片-最後32小時 半年前,徐媽媽通過了西湖鄉公所的評估,成為擴大就業方案的一員,每天早上七點半,她搭著同事的車子到鄉公所簽到,再跟著大家到分配的區域打掃,一天八百塊的工資,對靠務農和販賣農產品的徐媽媽來說,算是個輕鬆又不無小補的工作,但因為政府的經費有限,這一期的就業方案工作結束後,徐媽媽又將面臨失業的問題。在政府釋盡擴大就業方案後,究竟還有多少人跟徐媽媽一樣,要面對社會環境中大量工廠外移、中高齡失業等內外就業困難的因素?跟著徐媽媽的腳步,發現中低階層的民眾,普遍遇到學歷不高、經濟來源不穩定、需要照顧一家老小的問題,她們為了家庭生計,四處打工賺錢,也不禁要反問家中坐的丈夫們,是否真的在維持家庭的機制與經濟平衡?無論環境怎麼惡劣,這群婦女們總用樂觀開朗的角度面對問題,彼此互相加油打氣,為了就是讓家人過得好一點! 總策劃:彭啟原 製作人:彭武文 編導:吳小柱|徐嗶寶 攝影:吳小柱|徐嗶寶 2008 48:40:00
【客觀】紀錄片-神氣家族 神氣家族,是一個人人都可以當「乩童」,並與神明關係異常密切的家族。在神氣家族中,「擲筊」、「問神」等與神明心靈交流的方式,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出自於這個家族的年輕女導演,對於家族中過度信神的不尋常現象,曾經感到疑惑與不諒解,於是,她想透過影像及鏡頭的真實紀錄,為自己過去的震撼與疑問,尋找一個出口。篤信一貫道的阿媽,每天最愛作的事情就是拜拜、一直不斷地拜拜,其實阿媽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她會用神明的方式來教孫子,常常拿一些在地獄受罪的鬼告誡孫子不能做壞事;嬸嬸,一位福佬媳婦,白天在民俗村當服務生,晚上回到家後,就會變成神明的替身,嬸嬸說,是神明指示她做替身的,所以每次家裡有神明來的時候,都會有很多的客人來看神明有什麼要指示的,不過嬸嬸現在的修行還不夠,還不能說話,只能和大家用比的。但在某次阿媽和小叔叔的吵架過程中,又有更驚人的發現。那天小叔叔跟阿媽吵架時,阿媽一直大哭大鬧,大家還以為是被神明附身,阿公還擲筊問神明,結果沒有被附身啦,就是她自己在鬧情緒。阿媽曾說過,她心裡很苦,所以希望從宗教上得到寄託;我想,或許老人家希望家人重視她的意見,而不是被忽視,所以才會上演被神明附身的小插曲,希望借由助神明的名義,表達自己的想法吧! 總策劃:彭啟原 製作人:彭武文 編導:林曉宣 攝影:林曉宣|黃東榕 2008 47:20:00
【客觀】紀錄片-我的話 透過三隻小豬的故事,大寶、二寶、小寶所蓋的房子來比喻現在客語的傳承。作者從街頭開始訪問、並且紀錄故鄉楊梅的聲音—客語,客語本身因為多腔調,會因為到了一個地方、而腔調跟著被同化;在以前的年代,從小在客家村長大低,會因為帶著客家音,被閩南城市的人覺得自己是香港人或是不同地方來的人,加上朋友都講國語,漸漸不喜歡講了!中壢,以前是一個客家味濃厚的地方,今日,在這個城市裡面,客家母語慢慢的沒什麼人說了,卻又隨著大家開始重視客家的文化,語言的保留還有傳承,也開始發出了聲音。對於不是客語的使用者,卻因為現在用到的機會越來越多,藉此鼓勵家長慢慢接受、並且讓小朋友有一個嘗試。教學客語一直都是個難題,幸虧比起以前,現在多了許多新奇有趣的教學方式,像是唱歌、聽錄音帶、話劇演出,不但讓小朋友比較容易吸收,家長也慢慢地開始接納。儘管如此,主要有老人家的家庭,或三代同堂的,孫字輩的客家話都講的很溜,但就算學校方面有在教客語方面的課程,可是回家以後,如果家長或是家庭裡面沒有再用客語的話,其實也不會再進步。客語文化的傳承時而展露新芽,就像三隻小豬的故事一樣,不堪一擊的茅草屋,我們從中得到了啟示、卻也更常令人感嘆。 總策劃:彭啟原 製作人:彭武文 編導:葉治君 攝影:小飛象|魏芳伶 2008 46:25:00
【客觀】紀錄片-豐源圳傳奇 藉由今天的活動-紀念豐源圳水祭,讓大家了解豐原圳的歷史,並且紀念先人開鑿水圳的心情,也希望客家文化的傳承,就像豐源圳的水一樣,綿延不斷,永久流傳下去;光復後陸陸續續很多客家人搬來這裡,差不多在四十二、三年的時候,連續好幾年都是旱災,加上政府在那時期剛光復,很多工作正在整理,只好民眾自己開挖水圳,在過四十四年六月初六祭拜後第三天就正式開工,主持開發的鄉長採用分攤方式,按照田地的大小來分配開發,但那時候民間生活已過不下去、卻還要挖水圳,在這個工程背後有著非常艱難的一段故事。對瑞隆、瑞源、瑞和三個村來說,這條圳完全是農家人的命脈,豐川圳的水是從中央山脈、新武呂溪下來的支流,而且都沒有汙染,所以讓水圳完工之後,稻穀一年一年增多,並且利用豐源圳的水力發動開碾米廠,但是七、八十年代轉變非常大,一轉變老式碾米廠就落後了,到現在沒有半家。然而,最近這幾年開始種植有機米,目前在鹿野鄉種植的稻米都是用豐源圳的水灌溉,而且所生產的有機米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讓全世界的人知道,在台灣、台東鹿野也有那麼好的米!現在要做的是:配合生態方面、傳承客家文化,再造計畫,好山好水豐源圳,好好保存萬萬年。 總策劃:彭啟原 製作人:彭武文 編導:韓筆鋒 攝影:韓筆鋒 2008 47:30:00
【客觀】紀錄片-後生,here we are 導演參加了寶島客家電台辦的夏令營活動,在那次的活動中,認識了三個還在大學唸書的年輕人,並鏡頭記錄這三位有趣的年輕人與客家之間的關連。住在新竹湖口,在客家庄長大的王品凡,認為所謂的客家特色,就像是生活周遭最自然的氛圍,上了研究所後,因為想接近他喜歡的女孩子,到寶島客家電台當義工,在跟電台長輩的談話中,驚訝客家文化是非常有趣的。「國父孫中山,很少人知道他是客家人;太平天國的洪秀全,也是客家人,那種驚訝讓我覺得,客家文化裡面,應該有很多很好玩的事情。」林志學曾任文化大學客家社(哈客社)的社長,讀國貿系的他發揮所學,用創意經營社團。「哈客的諧音就是『客家』的發音。」他笑說,常常跟社員以及自己的幹部說,成立客家社,主要是給自己一個重新學習客家文化的機會,不必刻意想得太沉重又複雜。王世金從小就愛看客家大戲,他不僅是看戲而已,考上大學以後,還加入戲班,參加演出。「從戲劇裡面,體會很多人生的道理,我也不知道自己會演到幾歲,或許將來去當客家鄉土教材的老師,現在的經驗就會是很好的教材。」從三位年輕人的想法中不難發現,他們會用生活與興趣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客家文化的關心,客家文化對這些年輕人來說,其實不是那麼沉重的負擔,他們分別站在不同的角度,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意和能力,在客家文化中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 總策劃:彭啟原 製作人:彭武文 編導:宋文明 攝影:張國謙|黃東榕|葉治君 2008 47:55:00
【客觀】紀錄片-舞台.人生 劉惠月是台中東勢的客家人,屆齡四十歲的她,不只是客家電台的廣播人、客家文化戲曲的演員,也是一位作麵師傅。「剛開始參加戲劇研習班,只因為覺得自己是客家人,想要學些客家話,唱些客家的歌謠。」她接觸後才發現,客家戲不是很單純地就會唱歌而已,也要學會客家戲的身段;原本個性比較安靜的她,在研習班逐漸克服自己的障礙,還練出純熟的戲劇技巧;她說,只要敢面對大眾,無形中會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在舞台上得到的掌聲越多,台下就要付出更多的精神;舞台上一秒鐘的精采,是台下排練上百遍的成果。」此外,她也兼任客家廣播電台主持人的工作,談到第一次的工作經驗,她說當時很緊張,不知道要說什麼,所以手一直在發抖;前幾次還會把要說的話,都寫在紙上記下,直到現在熟悉了環境,還會覺得一個小時的節目過的太快了!幾乎將大半歲月都奉獻給客家文化的她,也不免談到傳承的重要性:「我現在要四十歲了,未來會五十歲、六十歲…,現在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我希望這些年輕人能走出來,不管客家話講得好不好,或者有沒有客家文化的概念;我希望可以慢慢退到幕後,幕前盡量讓年輕人走,我們在後面扶持他。」舞台上動人的演出,就像是台灣文化一站站的串連,舞台下的劉惠月,用生命一分一秒的串連她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感情。 總策劃:彭啟原 製作人:彭武文 編導:張國謙|劉文祥 攝影:葉治君|劉文祥|吳平海|張國謙 2008 47:45:00
台灣長史物_第10集 本片介紹新竹縣新埔國中退休的音樂老師羅紹麒先生。釣魚是他延續了60多年的興趣,這位釣魚大師解說釣魚時的自信與自負可以看得出他堅持的個性。本片從羅紹麒的家族對他的感想來描繪這一位對音樂固執,對教育熱心的羅先生。在音樂家庭中長大的羅紹麒從小熱愛音樂,在他十一歲的時候,就幫忙父親編寫台灣第一本音樂課本。高中畢業以後,本來想要去考音樂系,不過卻遭受同是音樂家的父親反對,認為音樂不能當飯吃,轉而就讀台北工專,但卻擋不住羅紹麒對音樂的熱情追求,在高二時即自創國語歌曲,自學大大小小樂器,最後靠自己的努力考取師大音樂系,走回音樂之路,這段時間他沒放棄對音樂的熱情,甚至還去學校擔任音樂老師。在客家歌曲創作方面,他感歎客家音樂貧乏之憾,許多歌更是取自外來歌曲。於是進而研究客家音韻,結合文學與音樂,創作客家藝術歌曲,目前創作200多首客家歌,所有歌曲尚未正式發表,目前正尋找合適演唱人選,過去十年來創作客家藝術歌曲,現在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要讓客家藝術音樂登上國家音樂廳的舞台。 監製:陳邦畛 製作人:吳彙玲 導演:吳彙玲 攝影:陳建良  2008 47:27:00
台灣長史物_第11集 湯宇歆為苗栗客家人,外號TITO,1973年中美斷交,當時父母的心態是害怕中共打台,所以決定移民至邦交國─巴拉圭。二十歲時,又因為一位小姐的緣故搬回來台灣。熱愛音樂的TITO,希望將拉丁熱情和熱鬧的氣氛,加到客家音樂上。因受顏志文的客家傳統音樂感動,產生一種對於家鄉的強烈思念情感,而特地回到苗栗老家尋根,走訪舊時鄰居,但卻發現老家屋舍面目已非,週遭環境已經不如從前孩提時代的單純與自然,一切都被都市化的建設所取代。目前長期從事經貿外交出口貿易工作;晚間在不同夜店駐唱拉丁歌曲,湯宇歆說當自己在舞台上表演拉丁歌曲時,會不由自主的融入拉丁歌曲內,以為自己就是一個道地的拉丁歌手,但在沒有表演的時候又會記起自己是一位客家人,由於此種心態常常造成內心的矛盾;目前對於歌曲上的發展最希望可以做到的是將客家歌曲用拉丁風味唱出好聽的歌。 監製:陳邦畛 製作人:吳彙玲 導演:吳彙玲 攝影:陳建良  2008 48:14:00
台灣長史物_第12集 民國2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徐木珍在民國33年出生於新竹市,周歲時罹患麻疹,當時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蔓延,部分醫生多到山中躲警報,因此徐木珍延誤了就醫時間,導致雙目失明、右耳失聰。徐木珍七歲時與母親搬到新竹芎林鄉的下山村,跟著母親改嫁姓張的繼父,而徐木珍從小就聽繼父與叔伯們拉胡琴,繼父的好友阿魁叔教導徐木珍拉胡琴單音的位置後,徐木珍靠自己摸索胡琴單音而拉出旋律,從此徐木珍認定阿魁叔是自己的胡琴師傅。徐木珍在七歲時就會唱客家山歌、拉胡琴,由於眼盲加上文盲,因此學習樂器時,也只能靠敏銳的左耳記住音樂的旋律;徐木珍大哥張文珍常帶他到田邊唱客家山歌給農夫聽,也喜歡帶他到處去看撮把戲,年幼的徐木珍常在觀眾席中吹簫跟賣藥的人搭唱。徐木珍十三歲時跟表兄弟林阿彩一起跑江湖,四處賣唱維生,膽子大到敢跟大人一起拼山歌,也讓賣藥的場子生意非常好;十四歲時就因愛看戲而被戲班的人邀到戲班住,還跟樂師一起拉二絃,雖然沒酬勞只供吃住,但是對於徐木珍卻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十五歲前曾在宜蘭盲人學校就讀半個月,後來因為一起就讀的客家同學偷東西而被退學,因此徐木珍失去了知心好友,家人因此將他帶回新竹居住;十六歲時母親送他到關西學算命,卻常在上課時偷玩樂器與唱歌因此常被老師罵,不過因為資質聰穎,算命學程只學了六個月就結業了。徐木珍一個人住在新竹芎林算命十幾年,後來才搬到中壢跟母親一起居住,白天算命晚上學嗩吶,直到母親過世才又回到芎林下山獨自生活。三十歲開始灌唱片,現在市面上有一百捲以上的錄製唱片,後來因為版權問題停止錄製唱片,就自己買錄音機自己錄,後來才又在陳永淘的鼓勵下出了「東山再起」專輯,在錄製專輯時,是一人包辦所有的樂器伴奏,因此被人封為「一人樂團」。徐木珍從十多歲至四十多歲間在許多的山歌比賽中自拉自唱得獎無數,唱功韻味掌握精巧細膩,唱詞鮮活隨性自如,出神入化。徐木珍愛用自己加裝一條弦的三絃月琴,既能發揮三絃的彈法、也能取得月琴的音色,這些有別於傳統的特殊樂器,擅長以二弦來演奏傳統曲目,加上自己綜合各家樂師手法,以及開朗樂觀的性格發展出獨門的「徐派」風格。民國七十五年在台北認識陳灴英女士,兩人結緣後一起居住在芎林,後來搬至新埔,陳灴英女士覺得徐木珍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徐木珍因患糖尿病、高血壓、中耳炎不能吃糖果,但他卻常常在廁所偷吃花生糖,並說吃死總比餓死好!徐木珍擁有過人的智慧以及樂天的個性,將所有情感表現於音樂中,生活中常與好友一起在家中玩對口的遊戲來娛樂生活,這樣的一個在台灣文化發展下成為驚人的鬼才音樂大師,背後的悲喜人生故事。 監製:陳邦畛 製作人:吳彙玲 導演:吳彙玲 攝影:陳建良  2008 48:06:00
台灣長史物_第13集 李建瑞是「大倫國中」的生物老師,因對運動方面有極大的興趣,又覺得苗栗小孩都很矮,所以進而想培訓學生打籃球,常常利用自己的生物課時間來選球員。李建瑞獨自帶領球隊訓練球員,他認為如果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所以在訓練的過程中對球員十分嚴格,李建瑞訓練的球隊的球員參加比賽至多6個人,幾乎都同一批人比賽,常常一天要比兩場,體力消耗很大,所以對球員賽前的體能訓練也很重視,比賽前,都會讓球員跑「大倫國中」校園外圍,李建瑞騎著一台破摩托車跟在學生的後面,為了讓學生擁有良好的訓練以及比賽機會,李建瑞自掏腰包讓學生去各地比賽,不讓學生花到一毛錢,李建瑞開著自己的小貨車載著學生到各地比賽,小貨車也常常超載,曾經有過一台9人小巴士塞了18人,還被警察開單;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帶學生到外地比賽多是投宿於當地的學校、廟宇或車上,而李建瑞帶著家中的大小烹具,跟學生一起煮食,往往要球員將飯菜全部吃光,這樣打球才有體力;籃球隊經費有限,曾經出外比賽回程時沒錢,只好睡在車上,當時調皮的學生球員還曾偷許願池的錢大家一起用,但許願池的錢至今未去還,李建瑞對於學生的關愛就像父親一樣,常補助學生買鞋,在當年的光華運動用品店,買一雙鞋補助200元,球員與老師的相處模式就像一個大家庭,學生球員也常到李建瑞的農園幫忙除草、摘花,過年時,拿到外面賣,賣的所得都當籃球隊經費;李建瑞一年四季腳上都穿著一雙雨鞋,連帶學生去參加比賽時也是如此,於是大家都稱他為雨鞋老師。李建瑞訓練學生球員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只憑著姿勢優不優美來判對正不正確,認為身體的協調性如果優美、柔軟,球就會打的好,用理性來探討,不會有過多個人的情緒化,要求學生在投三分球時,是在三分線以外練習投球;重視個人練習,李建瑞靠著看電視來知道怎樣的姿勢是好的,重視球員的手指、手腕的靈活度以及投籃方式,他訓練的學生左右手都會打球,喜歡在訓練球員的過程中帶點樂趣遊戲的方式來訓練學生,不喜歡太過於死板,他告訴這些學生球員心智很重要,靠著最佳的心智來比賽,才能得冠軍,李建瑞的嚴苛贊成體罰,認為嚴師出高徒,在李雲光那期比賽中,當球員一上場就輸15分時,李建瑞喊暫停,球員一下場,李建瑞直接給每人一巴掌,什麼話都沒說,就讓他們上場,然後5分鐘內球員竟把分數追回來了;這些學生球員在拿下全國國中聯賽的冠軍時,縣政府對球隊發展漠不關心,記者去訪問縣長問及「大倫國中」聯賽冠軍之事,而縣長卻不知道此事。經由李建瑞訓練出的球員只要國中一畢業,幾乎全台走透透,也造成各大高中前來爭取籃球學生,在民國68~72年期間,國中籃球界有「三大」之稱,大安、大倫與大同三所國中,為當時三強國中,李建瑞帶起苗栗縣籃球風潮,現今職籃六隊當中有四隊的主將或教練,李雲光、邱大宗、羅興樑都是李建瑞訓練出來的學生,「大倫國中」有今天的成果是由雨鞋老師李建瑞一手帶起的,「大倫國中」成為國中男籃隊的發展重點學校。 監製:陳邦畛 製作人:吳彙玲 導演:黃中琪|吳彙玲 攝影:陳建良  2008 48:29:00
台灣長史物_第14集 獅潭位於苗栗縣內山,是縣內古道最多的地方,在我們一路欣賞滿山的油桐花之時,漸漸的眼前出現一道兩邊是高聳砌石的小溪,這樣自然古早的生態工法工程在現在已逐漸受到重視,但出現在獅潭這樣隱密的山區裡,讓我們對依傍而居的何恭炤,有了一些浪漫的想像。也許就是要像獅潭這樣未受人工污染的地方,才能讓何恭炤產生這麼特別的興趣和志業。也讓他的生長的歷程與獅潭有了不解之緣。何恭炤有個對於淡水魚極研究的祖父。所以從小就因為耳濡目染,對淡水魚也同樣有極大的興趣。這樣的影響,也讓他開啟了日後對淡水魚專業養殖的興趣。他繁殖的魚分為兩類,除了主要提供餐廳使用的食用魚之外,還有為了自己興趣而研究的稀有淡水魚。他蒐集並繁殖不同的魚種,因為方法得當,甚至多次讓魚池內「魚滿為患」。但也因此讓他有了為台灣逐漸消失的淡水魚種做復育的想法。於是他和太太在經濟並不充裕的狀態下,開始了全台灣首座「本土魚類生態展覽館」的建設工作。館裡的魚種在何恭炤細心的蒐集下,最高記錄超過兩百種,台灣原生種淡水魚超過百種,幾乎是台灣現存淡水魚類的七八成。在這個目前並不收費的展覽館內,靦腆的他提起這些淡水魚的形貌、習性、蒐集過程時,表露出一種興奮和愛惜。這間淡水魚館有許多台灣可貴的資產,不過比較讓我們強烈感覺到的,是這樣一個人對事物自己的堅持所懷有的認真信念。這座展覽館開幕時正值九二一地震前,在地震時很多設備毀損及百分之八十的魚種死亡,讓他兩夫婦心痛到都不敢踏進展覽館一步。設備毀損還可以補救,但失去的魚種就必須靠後來更用心的蒐集和復育才得以回復。碰巧,一位對台灣生態很有研究的探險家陶天麟先生,在迷路的情況下誤打誤撞來到這座他從沒聽說過的「本土魚類生態展覽館」,在知道何恭炤毀損了大部分魚種,卻仍有心要為下一代的孩子蒐集快滅絕的本土淡水魚,陶天麟決定和何恭炤一起把不足的魚種收齊,並把館名改成「台灣淡水魚博物館」,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努力。這一集將紀錄何恭炤創立淡水魚博物館的心路歷程,並且參訪獅潭地區的水域,一起去看看何恭炤是如何在涓涓溪流中,慢慢尋找出那些即將消失的魚種。 總製作人:彭文正 製作人:陳板|林融駿 導演:林融駿 2008 49:09:00
台灣長史物_第15集 苗栗縣硬頸攝影群成立於民國八十年,目前共有會員十一人,大半是公教人員退休,十年來一直秉持「堅持」和「執著」的精神,努力於鄉土文化藝術之黑白攝影創作,每年舉辦一次聯展、個展、出版攝影集,建立良質的示範,獲得各界之肯定。硬頸攝影群,是十餘位來自山城的客家人,從二十、三十歲起就背負著相機,踏遍客家族群分佈的土地,為客家人土生土長的背景和歷史背景捕捉剎那與永恆,數十年來為客家文化留下最深刻的藝術創作,也因此於民國七十九年成立苗栗硬頸攝影群,並用牛軛作為硬頸的精神象徵。硬頸攝影群高齡者已超過八旬,但仍然背負著相機在客家人的土地上尋找那份感動,攝影作品包括有客家鄉土民情、人文采風、生活素材和寫實的影像紀錄,他們的作品也在世界各地嶄露頭角,接受海外邀約參展,更曾遠赴法國、日本,並且現在亦在故鄉苗栗固定一年二到三次的攝影展,更常獲各縣市邀展,並且在前一陣子,才剛做過全台灣的巡迴展出!這群攝影家足跡踏遍台灣,為捕捉影像鏡頭的剎那與永恆,將幾十年來的真實紀錄,詳實保留記載,不論是客家農村景象、傳統建築、生活習俗,都是硬頸攝影群努力捕捉往日歲月遺留的題材畫面,這些珍貴的照片,除了直接在攝影展場體現客藉攝影家的藝術創作外,並將透過台灣長史物的影像紀錄將硬頸攝影群的內在精神呈現出來 。 監製:陳邦畛 製作人:吳彙玲 導演:吳彙玲|林融駿 攝影:陳建良  2008 49:38:00
台灣長史物_第16集 于彭自11歲起自我探索雕刻泥塑,由於興趣使然,13歲時便開始學習木刻版畫以及水彩畫,16歲隨陳亦耕老師畫室學習,並在服兵役後至全台各地寫生,22歲開始以售賣水彩、素描、水墨畫以及畫肖像維生,是台灣當時的第一位街頭畫家,期間隨張命首與許福能老師習皮影戲,26歲赴中國大陸,遊遍大江南北創作自己獨特畫作,30歲時成立「雙溪閣藝術中心」,致力文化交流,並組成「皮影偶戲小劇場」,另開設陶藝工作坊;40歲後于彭開始頻繁進入中國大陸,其間寄居上海長達三年,這段期間除了體悟上海城市風華之外,遊遍中國南北山水,除跨蘇杭江浙一帶外,更遊廣西五台山、北嶽衡山、雲南麗江、桂林…等,這行萬里路的過程中讓于彭的畫作更為精進,讓他的山水畫已走到登峰自我的境界。于彭的畫作,除經常在台灣、香港及歐美展出外,並收藏於全球各大博物館、典藏中心、藝廊,也常見於國際蘇富比拍賣會。個性超然的于彭,本身非常愛喝紅酒、白酒,認為畫家的最高的境界就是要超出自己的可能性,尋求不同的表現,而西洋畫家和中國畫家最大的不同就是西洋畫家走的是極端風格,而中國畫家是古今一體,講究傳統;烹煮好吃的客家菜餚,喜愛邀請藝文界的人士到家中作客,唱上一首于彭自己有編寫的客家山歌「月光」,于彭自豪的說:「這首歌是受到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的影響而作」,從未上過一天班,領過一天薪水的于彭,生活自由隨性,但在「桂蔭廬」這縮小版的蘇州式林園環境中,有著無限的想像和愜意,就像于彭的作品,無論是十幾公尺長的『慾望山水』系列,還是十二屏條的『魂游象外』,所有的絕美山水都在于彭遊覽大陸的過程中,深深的烙印在他的腦中、心裡,所以和各界乃至藝文界的友人在「桂蔭廬」的暢談,就如同置身渾然天成的「美色」中,這樣的生活怎能不悠然?被倫敦劍橋大學評列20世紀百大藝術家,且與張大千並列的于彭,無論遊走到哪一個國際的場合,都不忘自己是台灣人,而且是台灣的客家人,總在那種嚴肅無聊的情境中,高唱他自創的客家吟唱歌曲「月光」,每一次,都造成起立式的如雷掌聲!正如同他最欣賞的「悲音」,音樂不一定是悲傷的,但是傳達出來的感動,卻能讓人內心悸動,這樣的體驗,真不愧為當代水墨畫的天才!「桂蔭廬」?美色悲音中,我們看到中國山水一代畫師,于彭的人生境界。 監製:陳邦畛 製作人:吳彙玲 導演:吳彙玲 攝影:陳建良  2008 49:38:00
台灣長史物_第17集 台鐵新竹站火車司機員楊永蔚熱愛攝影,五十歲的楊永蔚是南投縣魚池鄉人,在台鐵服務26年,現在是新竹-基隆電聯車的火車司機員,也是火車攝影家,用相機記錄著台灣鐵道文化,從高中時就迷上攝影的楊永蔚,剛開始自己在暗房中學洗照片,直到進入台鐵工作,才有機會買人生第一台相機,開始成為業餘攝影家。民國69年進入台鐵,從基層的「號誌工」作起,轉任機關車助理及司機後,長期接觸機關車頭,對於火車有著無限的熱情,最初以機關車為攝影題材,陸續拍攝鐵路設備、機關車頭、列車、鐵路支線、火車站等系列,以及舊山線火車照片集,因為拍過許多人沒拍到的鏡頭,因此廣受採用,所拍攝的照片曾被廣泛的做成海報、時刻表、旅遊書、學校教材,他也把珍貴的鐵道照片及結成冊賣給鐵路迷,薄利多銷賣了300本後,去買了現在上班會隨身攜帶的五萬多元的二手Contax像機,他開玩笑的比喻萊卡的相機是相機界的賓士,contax是BMW,Canon、Nicon則像是相機界的toyota;楊永蔚用相機紀錄故鄉魚池921大地震前的面貌,捕捉社區重建前的珍貴畫面,成為當地人爭相收集的文化資產,也因為這一次,意外獲得家人、長輩們支持,更加篤定攝影之路。民國86年CK101開始復駛時楊永蔚就開始追火車,楊永蔚常常一追就是快一個月,風靡的程度到達會計算火車到達的時間與地點來拍攝最美的畫面,他認為春、秋拍照時最美,目前最大想要出一本火車照片集,但面對現在的火車站邁入現代化的設備,卻沒有老火車站拍起來的感情讓人感動而較少拍攝,自己也曾想要買一台數位相機來研究,不過感嘆追拍鐵道的景氣已經過了,覺得自己要活在掌聲中。楊永蔚所拍攝的許多鐵道作品,被廣為作成儲值卡、甚至鐵路局網站、雜誌都選用過,中華郵政發行「老火車站」郵票,新竹郵局配合推出「內灣風情」個人化郵票,內灣線十個車站,其中七個站是用他的照片;攝影多年來,楊永蔚仍是一台老相機走遍台灣鐵道,無數的作品展現他的攝影成果,也為台鐵變遷留下永恆的影像紀錄。在「台灣長史物」拍攝期間,我們發現不是客家人的楊永蔚卻可以說一口流利的客家話,原因是楊永蔚30年前在苗栗銅鑼上班時才學客語,接著又在苗栗經人介紹認識太太因此現在客語說得好,同事們都認定他是苗栗的客家人。在台鐵上班十多個小時的他,常常帶著相機捕捉鐵道風情。讓【台灣長史物】帶你去看楊永蔚如何用老相機走遍全台灣鐵道,為台灣鐵道留下一些珍貴的影像記錄。 監製:陳邦畛 製作人:吳彙玲 導演:吳彙玲 攝影:陳建良  2008 48:02:00
台灣長史物_第18集 小孩是我們國家未來的主人,幼年的基礎教育,影響到小孩未來的人格發展與價值,所以幼年的基礎教育一點都不能馬虎,這對客家文化來說,幼年的母語教育也是最基本的事情,但是,客語並不是主流的語言,大環境的改變,人口的變遷,要推廣起來,難度非常的高,中壢有一個人,為客語的教學,很努力打拼,他自己寫客家人的童謠,自己出教材,也得過金曲獎,雖然在推廣教材時困難重重,但他還是努力的為客家文化,母語的教育來推動…。一九八七年《客家雜誌》所主辦的「還我母語萬人大遊行」讓客家人走上街頭爭取自我權益,不僅寫下客家文化運動的先頁,也是前桃園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李貴盛第一次參與客家活動,遊行啟發了他的母語意識,讓他開始投身為客家文化事業努力,直到今日,他仍舊不求回報地為客家事務默默奉獻。在解嚴之前,因為政治環境的關係,客語很沒地位,很多客家人都不太敢在公開場合說客家話。這種情形,從小在苗栗客家莊長大的李貴盛相當熟悉,李貴盛說,小時候常常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別人都不講客家話?「長輩們都不說原因,後來我才漸漸明白,這是因為客家文化一直處於被壓抑的狀態,使得客家人說起自己的母語居然都覺得怪怪的!」因為這樣的感慨,讓李貴盛更堅持要擁護客家文化。在一個偶然的機緣中接觸台灣社會運動進而參與客家文化復興行列,那時候李貴盛參加客家風雲雜誌社主辦的「還我母語萬人遊行」,往後的20年從此與客家解下不解之緣,把個人的黃金時期都奉獻給復興客語運動中;曾擔任客家雜誌社專員、寶島客家電台創台募款、節目義工主持人、電台董事等義務職工作…等。 為了讓自己的母語可以文化承傳下去,李貴盛開始自己創作客家童謠,李貴盛說:「我們知道自己是弱勢族群,但是總不能讓自己的母語就這樣消失掉或是說客語會有怕被人家笑的感覺,我推動幼教學客語,小孩子舌根很軟,記性又很好,因此學客語是最適合的年齡,客語有七、八種音,不像國語有四種,讓小孩從小學客語,以後學英文也比較容易,在社會上更是優勢」。 在民國八十九年當上桃園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後,與桃園縣的幼稚園負責人賴宏剛、李梅貞、林禎禮、羅合春共同推動幼幼客家系列不遺餘力,目前已經出版到第六冊,民國92年時,李貴盛參加新聞局金曲獎,以創作客家童謠『ㄅㄆㄇ學客語』專輯,在眾多佼佼者中,奪得傳統藝術類最佳兒童樂曲專輯獎,不僅奠定客家傳統音樂界的地位,更奠定了客家歌曲在主流歌曲中的基礎。 在幼幼客家教材推出後,李貴盛又推出了「嘟嘟客家」幼兒客語教材,李貴盛創作的兒歌充滿了台灣鄉村特色,歌曲中的生動描繪充分的表現出客家農村生活的縮影,口語化的設計,讓小朋友輕快的學習客家童謠音樂之外,也讓小朋友從輕快的童謠節奏中產生濃厚的客家學習樂趣,進而自然學會客語。 李貴盛推動客家文化與幼稚園托兒所幼校共同合作,建立了客語教學模式,「師資教學」,「教材工具」,各園所的開班及年度的「教學成果檢驗」發表會,社區及家長參與等配套教學模式,堪稱為台灣客家史上頭一遭。 監製:陳邦畛 製作人:吳彙玲 導演:吳彙玲 攝影:陳建良  2008 48:12:00
台灣長史物_第19集 2004年雅典奧運,朱木炎為台灣得到跆拳道輕量級金牌,也破了台灣過去參加奧運未曾得過金牌的紀錄。本片介紹客家子弟朱木炎學習跆拳道的成長紀實。跆拳道在台灣的發展,已經超過三十年了,這麼多年來,跆拳道甚至發展成國家重點運動項目,大家看到朱木炎,九分鐘就得到金牌,事實上背後經過二十多年,很辛苦的過程。因為小時候就很調皮好動,所以父母選擇了跆拳道,讓他發洩體力。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跟邱共鉦教練學跆拳道。小時候因為身材嬌小,教練考慮到安全因素,所以他一直沒有出賽的機會,但是朱木炎卻沒有因此而放棄跆拳道的練習。國中時期雖然因為受傷與身材的關係無法參加比賽,不過還是一樣非常認真在做和跆拳道有關的基礎練習。事實上朱木炎今天會成功,重點是在於,他自己自發性很強。因為他有時候在練習與課程之外,他會自己找時間再練習,甚至會找學長或同學,額外做對打的練習,在生活方面或是練習方面,都會規劃自己,也懂得怎麼愛護自己。大家提到他打拳的時候,都會說他打拳有一種特殊的風格。他不會固定的傳統打法,他有一種自己的想法,他也會看情形調整。跆拳道講的是倫理和情緒的管理,在朱木炎身上表現的特別明顯,我們在他對父母的體貼,對朋友的照顧,對學弟的關心,感受得到他的成功,不只是拳術上的傑出,也表現出在一般環境的愛心,他在跆拳道上的努力,可以說值得我們大家學習,不過我們來看,他非常純真的赤子之心,更值得大家欣賞和品味。 總製作人:林仲亮 製作人:謝志文 導演:鄧維順 攝影:林景雲 2008 47:30:00
台灣長史物_第20集 台灣的電視頻道是全世界密度最高的地方,所以台灣的電視製作環境,是比較艱苦的。尤其是在台灣的媒體開放之後,以高收視率為節目製作方向,有些良心的媒體人,在大部分的頻道中,慢慢的消失了。本片的主角彭啟原是一位堅持客家文化紀錄的媒體人。台灣的ENG最早68年才開始,那時候的新聞還是16厘米拍的。他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始了結婚攝影的工作,在某個機緣下跟廣告公司接洽之下才開始採購電視台規格的機器,開始了製作電視節目,也製作了台灣電視史上第一個有關客家的電視節目。製作記錄片對台灣客家文化,是一個開創性的工作,也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尤其對一家,規模並不大的公司來說,不管是攝影器材或是錄影帶,都是非常大的負擔。彭啟原因為高中的時候,開始對攝影有了興趣,一路發展下來,竟然變成台灣,客家影像紀錄的開路先鋒,十幾年來紀錄的畫面,慢慢的變成台灣,客家影視紀錄的珍貴的資產,現在將這些資料整理起來,變成客家影像資料庫,也是彭啟原最重要的工作。彭啟原對待長年記錄的資料,有非常認真保存的使命,在一盒盒,花了很多心血拍下來的畫面。應該是未來,最重要的影史資料庫。很多客家的廟,或者是客家的祖厝,比較有歷史的祖厝,或者是三合院的這些老房子,他只要聽到馬上就去拍。到現在他也培養出新的一代,他們所製作的節目叫作客觀,以後客家電視也會播出。我們可以看到,他如何培養新一代的客家人,來做客家文化的節目。我們在本片可以看到彭啟原導演對於客家影像紀錄的熱誠與堅持,或許是因為興趣也許是天生的使命感,不管如何,彭導演這種精神的確有異於現下許多媒體人。 總製作人:林仲亮 製作人:謝志文 導演:林融駿 攝影:動能意像 2008 48:30:00
台灣長史物_第21集 客家的現代音樂,在近幾年有很大的發展。不管什麼曲風,都給人深深感覺到,客家音樂有很大的進步。本片訪問到的是第19屆入圍金曲最具潛力新人獎的羅思容。羅思容、黃漢坤夫妻倆都喜歡詩,用這樣相愛的力量去創作。這對夫妻和她們很疼愛的女兒,在這裡過著他們很喜歡過的美滿生活。性格非常堅強的羅思容,常常在鏡頭前,會很技巧性的閃避問題。或許在這裡還藏著多少的痛苦。但還是可以發現,她的心中那顆非常真誠的心,不停會對內心的痛苦去挑戰,在這即看到羅思容創作的人生。他們捨棄我們所認為的舒適生活,家中沒有汽車、電視、冷氣等便利的用品,選擇純粹類似隱居的生活。在創作上也是如此,她說,她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所以題材沒有限定,有寫詩,有畫圖。最後這兩年她開始寫客家歌,回到他自己的族群的身分。羅思容是一個滿澈底而純粹的人,年過四十的她說,她在開始做客家音樂創作之後,對傳統的音樂,又有更深的想法了,她所做的這些事情,都是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之下,這樣的行為,所以可以這樣快樂的學習下去。至於她內心裡,那些深深的灰暗色彩,終有一天會化作天上很美很美的彩虹。 總製作人:林仲亮 製作人:謝志文 導演:林融駿 編劇:陳美圻 攝影:動能意像 2008 48:20:00
台灣長史物_第22集 第十一屆女性影展開場了,本片要介紹的主角,就是四部有關客家女性的影片,四個台灣客家女性導演,將自己身邊最真實的經驗記錄下來。這四個作者,她本身都是有客家的關係。台灣的客家女性,他時時都會用,最強的生命力來表現自己。這樣的紀錄片,有非常特殊的表現。我的攤販媽媽的導演徐惠芬,記錄媽媽擺攤子的生命故事,母親為了生活打拚,表面上看起來,也許再也平凡不過了,然而這個從女兒的眼中看到的,不苟言笑的母親的形象,卻是最真實的人生,沒有刻意的笑容的畫面,更能展現母親,為家庭付出的天性。吳文君導演的這部等待...非常特殊,她的主角是她中風躺在病床上的奶奶,照理說這樣的人,不可能成為電影裡的主角。不過今天大家看得到,就是躺在病床上這樣的人,因為一個人寂寞,表現了她等她兒子、等她孫子孫女,希望他們回來看我。那等是一個力量,就是這種力量,給人最大的感動。家的導演古秀妃和他的先生陳文彬,這兩位都是在石岡這個社區,有長期的協助重建的經驗。可是兩個都不是當地人,所以拍這個記錄片的時候,等於說他是一個外人的角度,來到這裡長期這樣看地方、和地方互動,慢慢的得到一個不一樣的想法。我是誰,它是蔡佳琪的作品,蔡佳琪是一個,不會說客家話的客家人,這一部片子裡等於說她在客家影視培訓班裡的畢業製作的作品,她為了要尋根,發現到自己是客家人。她爸爸從新埔遷到花蓮,娶了她的媽媽是閩南人,夫妻倆講話是用閩南話,所以他從小她用國語來想事情,來回答她媽媽。她透過去到新竹服務的時候,發現自己文化的重要,甚至對自己的身份產生了疑惑。在我是誰這部片藉著記錄泰雅族人對自己文化式微,也引發作者自己對客家文化的認同與興趣。 總製作人:林仲亮 製作人:謝志文 導演:傅永勝 編劇:陳美圻 攝影:動能意像 2008 48:00:00
台灣長史物_第23集 王源麒是一個釘模板的工人。在工地,他是一個,同事眼中非常打拚的專業人員。本片要介紹就是這位板模工人,同時也是客家三腳採茶戲的男主角。三腳採茶是客家語系的民間小戲,源自客家山歌小調。男的手中拿的有摺扇、扇擔、船漿等等,依照所表演的內容而定,女的則拿紅絲巾一類,表演時載歌載舞,雖然曰「採茶」倒不一定表演與「茶」有關的內容。而客家三腳採茶戲,是客家大戲的原形,主要是以丑角來取悅觀眾。表面上看起來行事非常簡單,一丑二旦三個人而已,不過要是沒下過工夫,也很難唱出它的味道。但是,這群三腳採茶戲的愛好者,因為興趣,從無到有,慢慢磨出愈來愈引人的味道。不斷嘗試,學習與發表,也使得大家一起進步。王源麒在平日繁重的板模工作之外,仍繼續堅持的演出,可以看得出他有多麼的熱愛三腳採茶戲。雖然沒有專業的身段、唱功,但是他依然很努力的邊演邊學,甚至到世界各地去表演。喜愛車子的王源麒有著一櫃子的玩具車,或許是這樣一個純真的氣息,讓他在工作之後仍然也有源源不絕的精力可以在三腳採茶戲中發展。一個做模版的工人,還有很多不是專業的,三腳採茶的人員,大家因為興趣,好像不同姓兄弟姐妹,大家聚在一起,為興趣與文化而努力。這樣的氣氛,是很感動人的。 總製作人:林仲亮 製作人:謝志文 導演:傅永勝 編劇:陳美圻 攝影:動能意像 2008 48:30:00
台灣長史物_第24集 鄧雨賢是在日本時代台灣流行音樂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本片介紹他最後的居住地,芎林老街。在這裡已經沒有,昔日的豪宅門第。但是廣福巷裡的老屋,還是保持著百年前的風貌,以前的芎林人用頭前溪的石頭,用芎林田裡的泥土,用泥土燒出來的磚瓦,建造讓人著驚的美麗房屋,如果說客家精神有什麼價值,可能就是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工夫吧。芎林曾經是,頭前溪流域的古老鄉鎮,擁有新竹地區,相當長久的歷史發展過程。這裡開庄的也有兩家大戶人家。一家人是姜屋,一家人是劉屋,姜屋的老屋也拆掉了,劉屋他翻新過了,不過也有舊的劉屋留下來。現在最後一條老街道,也差不多要拆了。當然有的人說,文化消失很可惜,也有的人說要開新路比較重要,我想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芎林老街上,有一間百年老店美濃樓。根據主人的說明,它是日本時代一條船的名字,從清朝時期至今大約有百年的歷史。一代傳一代,傳有四代人了。在這裏有堅持傳統美味的,客家粄條,讓每一位來到這裡落腳的客人,都能夠品嘗到非常傳統的客家風味。而位於老街路正中央的廣福宮,是一間三山國王廟,也是芎林的開庄老廟,廣福宮奉祀的主神為三山國王,在台灣常被當成,客家人的守護神,有人說,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就有客家人,這樣的說法對芎林特別有效。不過今天來看它的打鐵店、美濃樓的粄條、看它的藥店、廣福宮、廣福巷這最老的一條街道。確實以前人的生活跟現在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不管怎麼說,芎林人是很打拚很篤實的一群客家人。 總製作人:林仲亮 製作人:謝志文 導演:傅永勝 編劇:陳美圻 攝影:動能意像 2008 48:00:00
台灣長史物_第25集 本片介紹苗栗縣頭屋鄉很有名的八音老師胡煥祥先生。從小跟父親學音樂,後來跟當時的八音大師陳慶松先生學八音。身負著對客家傳統音樂的責任與使命感,所以胡老師對子女、對學生的教育很用心、認真,也很嚴格。他自小就表現出優異的音樂天份,在國小四年級的時候就會吹簫,到六年級的時候就拉胡琴。因為爸爸就是北管的老師,家裡也提供他一個很好的音樂環境,讓他從小就有非常好的音樂基礎。胡老師是一個相當惜物念舊的人,從十二歲的第一隻胡琴依然保留良好就可以看的出來。他也嘗試著使用水錶、活塞等生活週遭的物品來製造樂器,將原本要丟棄的廢物重製成胡琴。胡老師如今的音樂成就除了家庭在他幼時打下的基礎,與人生路上所遇到的貴人之外,胡老師對音樂的認真與熱愛的心,才是真的支持他在客家音樂的路途上走下去的動力。看著胡老師翻著近百年歷史的曲譜,展現他保存多年的寶物,不禁也讓人覺得胡老師也是客家人的寶物。客家音樂有北管也有八音,而胡老師就是集北管八音於一身的人。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除了喜好客家音樂,更認真積極的把他傳承下去,讓人非常感動。 總製作人:林仲亮 製作人:謝志文 導演:傅永勝 編劇:陳美圻 攝影:動能意像 2008 47:30:00
台灣長史物_第26集 來到龍潭最熱鬧的市場裏,「魯冰花拼布工坊」的招牌隱沒在雜亂的車陣中,在這個像歐式渡假小屋的裡面,住的是電影「魯冰花」的原作者,也是現職總統府資政的文學家─鍾肇政先生。鍾老自小在優渥的環境中成長,因為父親的教職調動的關係,他在龍潭出生後搬到大溪、台北,直到八歲搬回龍潭,那時他只會說日本話和河洛話,客家話是到了八歲才開始學的。關於這段記憶,我們訪問了他的五姊─邱連弟女士,同樣健談風趣的連弟婆婆,一提到鍾老滿是情溢言表的疼愛和惋惜,除了兩姊弟的兒時趣事,也很感慨鍾老當兵時失去聽力的遺憾。回到鍾老典雅優靜的書房,聽著他說起兒時記趣、初戀往事,對文友鍾理和、大兒子延豪英年早逝的惋惜,對五姊、太太的感謝,還有這一路走來文學的啟蒙與創作過程…。這一切往事對八十歲的鍾老而言,猶如昨日般清晰,言談之間只見細膩而豐沛的表情變化,就像他的小說一般真情率性,使我們的紀錄更為感性豐富。在與鍾老相處的這三天裏,他帶著我們到他執教三十三年的龍潭國小、教員宿舍,還有出生地九座寮夥房、公廳…。緩慢移動的步伐,還有不時劇烈的咳嗽,鍾老的身體已邁入龍鍾,我們十分感激鍾老樂意配合的誠意,也使這趟拍攝過程收穫豐盛;鍾老還有一個讓我們絕倒的是他的幽默和風趣,在與家人、工作人員甚至路人的互動中,神來的吐舌、癟嘴、瞪大眼…引得旁人笑開懷,再再顯示鍾老赤子之心的一面。與鍾老揮別的同時,我們忘了他「文學大老」的身分,心中記憶的是那位親切可愛的「鍾老」。 總製作人:彭文正 製作人:陳板|林融駿 導演:林融駿 攝影:陳建良  2008 48:44:00
台灣長史物_第27集 徐仁修是台灣著名的生態攝影作家,從小學時就有拍電影的念頭,然而在一次他擔任農耕隊員的出國機會中,遇上一位外國老前輩的指點,才放棄拍電影的念頭,專心拍攝平面攝影。家在九芎林是徐仁修以自己童年生長的新竹芎林為背景,描寫自己童年的經驗與趣事的回憶式小說。所以,那不只是一本小說,還是對一個消逝時代的回憶。實地走過看看徐老師童年成長的地方,大都已改建,原來的風貌早已不存在。訪程中,一個小時候放學都會到此報到來看水車的米倉,看著未被改建的老屋、老舊機器時,徐老師總會眼睛一亮,彷彿回到了童年,但張開眼後回到現時現地,也不禁感慨今日的人事變遷,童年的時光不再。 總製作人:彭文正 製作人:陳板|林融駿 導演:林融駿 攝影:陳建良  2008 48:09:00
台灣長史物_第28集 鐘寶珠,個子嬌小,年近四十歲的女性,花蓮鳳林出生長大的他是個可以說出一口流利客家話的花蓮客家人。在台北求學工作了八年後,因為偶然間回到了花蓮,發現花蓮的美麗已經漸漸的被許多工業給污染破壞,於是他加入了花蓮的環保團體,開始了一個很不尋常的身分環保人士,在這段期間、鐘寶珠面臨花蓮有史以來最大的環境破壞開發案和平水泥專業區的興建動工。在對這個開發案的抗爭中,這和許多愛鄉護鄉土的人士一起傾全力抵制抗爭,最後雖然無奈的被地方首長以不當執行的公權力給壓制,但是她也因此對於這塊土地的感情,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為了讓環保人士的聲音更有力量,幾年前鐘寶珠在一群愛鄉人士的支持下參選縣議員,但是不幸高票落選,不過他在環保聯盟花蓮分會的工作並沒有中斷,反而促使她用更緩和更理性的方式,繼續為花蓮環境的把關努力。 總製作人:彭文正 製作人:陳板|林融駿 導演:林融駿 攝影:陳建良  2008 49:38:00
台灣長史物_第29集 一般的大眾對於行動藝術可能不太了解及認識,總是用不同的眼光去看這群藝術人,總搞不懂他們的創作有何意義可言。尤其在台灣做行動藝術的可是少之又少,只要創作人一有作品,不是引起話題就是受人非議,可接受的程度也是少數,由其客家的保守程度可能更難以接受!這次,藉著鏡頭,帶著大家用平凡的視角去看這位在國際藝術舞台綻放光芒的李銘盛,他如何從生活中去激發創作的靈感? 不同的表現方式,不同的空間,李老師希望大家都能用一種開放的心來接受行動藝術,台灣的藝術文化環境需要更好更有寬度一些,才能讓不同的創作都有機會站上舞台。 總製作人:彭文正 製作人:陳板|林融駿 導演:林融駿 攝影:陳建良  2008 48:59:00
台灣長史物_第30集 被稱作台灣現代陶藝之父的邱煥堂,是第一位將西方創作思想與理念引進台灣的人,也是台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進門水池中一件《禧門》陶藝作品的作者,在大學與研究所主修英國文學的邱煥堂,七十年代赴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進修語言時認識當時在夏威夷大學執教的陶藝教授,因而開始學習陶藝,回台後繼續作陶並向後進傳輸現代陶藝觀念,對台灣現代陶藝的發展極有影響,將人文學的背景帶進其陶藝創作理念作品當中多半有著『普天下』的宏觀表現,心境依然質樸而謙和,他說:「我要做的陶瓷是今天的東西,並且融入自己的傳統文化因素。我今年74歲,我還是認為自己的文化底蘊還沒有運用得足夠,現在才是開始」。 邱煥堂,不但是首位將西方當代陶藝創作觀念引進台灣的藝術家,並主張陶藝應突破素材及傳統觀念束縛,展現自由創作精神,並且把在夏威夷意外學到的「陶本質」、「陶藝觀念」、「隨性表現自己」的想法和作為帶回臺灣,陶藝啟蒙者何蘭教授,更希望他返台後持續陶藝創作。邱煥堂對台灣現代陶藝發展多元化,除了陶藝、英語教學,邱煥堂同時還具有畫家身分,他常在旅遊途中將所見所聞以法文記下、用畫筆畫下,他認為陶藝創作不該太過正規,應該多方面嘗試,不該侷限自己,喜歡在作品中反映社會環境現況,不按牌理出牌的作風是邱煥堂創作自由的表現。 監製:陳邦畛 製作人:吳彙玲 導演:吳彙玲 攝影:陳建良  2008 48:17:00
台灣長史物_第31集 苗栗的三義,是最有名的木雕藝術城,所以當人們提到三義,就會想到木雕。不過因為木雕這項工作需要體力,所以一般來說木雕師傅都是男性。本片訪問的是三義的女木雕師傅─曾淑珠。曾淑珠今年五十三歲了,他在十八歲時就結婚,開始過著相夫教子的傳統家庭生活,但在三十多歲的時候與丈夫的關係出現問題,為了解除強力壓抑的心情,她決定做雕刻。曾淑珠的前夫是一位佛像雕刻師,她長年幫忙他的先生,至使她也開始接觸雕刻。由於她的作品,與當地其他師傅的風格不太一樣,有些人說她的作品不入流,但有些人也為她作品的樸實所吸引。曾淑珠的作品主要以她兒時在鄉間看到的事情做為主題。她的人物和氣氛在雕刻刀下,被他非常生動的表現出來。讓她有機會參加多次的木雕藝術展覽,也受到媒體的重視。他刻的作品,用以前小時候溫暖的故事,來療養她長期,在他婚姻上的不如意,等於說是她治療生命的一個良藥。在曾淑珠身上可以看到,在傳統女性的軀殼裡藏了,一個非常強烈有自信,藝術家的靈魂,像這樣強烈的內外戰爭,本來就註定他會過的很辛苦。看過本片,可以理解到曾淑珠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人,她的敏感和社會之間的衝突很大,有非常大的壓力,這個壓力累積到最大的時候,在這麼傳統、保守的社會中,慢慢的她強烈、有個人意識的作品風格,就慢慢發展出來。結果他個人的自覺,就發覺起來了,這個發覺使她的作品,變得非常特殊。 總製作人:彭文正 製作人:陳板|林融駿 導演:林融駿 攝影:陳建良  2008 47:30:00
台灣長史物_第32集 本片介紹花蓮客籍詩人葉日松,來看他如何從一位農家子弟,變成花蓮這塊土地,寫詩作文的文學家。本片也介紹他與孫子家人的互動,也可以看到客家人因為時空環境因素搬到花蓮打拚的過程。他很喜歡把自己生活裡面,很細膩的心情,轉化變成文學性的語言。 葉日松的客家新詩,詞語有一點口語化,加上押韻很適合作歌詞。他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放在他的創作裡,甚至思考、說話,都像寫文章。本片也介紹了葉日松的故鄉東竹村,因為人口外流,導致繁榮的村莊沒落。從本片可以看到,他文學的源頭,完全就是他的家鄉。所以他跟客家的文化,跟他的文學結合,變成他的人生價值。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客家人,保持著一顆很堅持的心。 總製作人:彭文正 製作人:陳板|林融駿 導演:林融駿 攝影:陳建良  2008 47:40:00
台灣長史物_第33集 本片介紹葉裁和相機的淵源。成長於30年代的葉裁,小時候的家境和學歷都不好,所以國小沒畢業就離開家裏到外地流浪,開始以賣枝仔冰賺取生活費,卻在一次拾書不昧的機緣下,得到物主贈謝的相機,從此開始接觸了攝影,用相機一張張的拍攝了台灣這四十多年的變化。就在台灣人都還沒有注意到這個專拍台灣鄉土風情的攝影家時,美國著名的柯達公司就注意到了他的攝影才華。在一次的比賽中,葉裁的作品受到了肯定,而被邀請至美國擔任柯達公司的特約攝影師。在這十幾年的時間中,葉裁就憑著一股對攝影的熱情和特有的細膩風格,拍出許多讓老外刮目相看的攝影作品。葉裁生於彰化二林,是成長在閩南村裏的純正客家人,當年賣枝仔冰時,為了多賺一點錢,他追逐人群到過台灣許多地方販賣,也因此對新竹北埔的淳樸客家農村印象深刻。回台灣後他選擇在北埔大街附近定居,老舊的屋子在葉裁極簡的裝修下,就跟主人一樣樸實無華,我們將帶大家一探這個「家徒四壁」的工作室兼住家,看葉裁在家裏的生活起居是如何的簡單樸素。葉裁現在的工作,就是每天帶著相機、騎著腳踏車,在北埔街頭山裏到處跑,只要看到合適的景物他就會定點等待,等待最好的時機快門一按。許多北埔的瞬間,就這樣被他一張張的紀錄下來了。關於北埔過去和現在的模樣,我們將在本片跟著葉裁的鏡頭去看這片老北埔的故事。 總製作人:彭文正 製作人:陳板|林融駿 導演:林融駿 攝影:陳建良  2008 47:55:00
台灣長史物_第34集 本片介紹曾獲得金曲獎的客籍歌手林生祥。在金曲獎頒獎典禮上曾獲得兩項獎項的生祥與瓦窯坑3,而瓦窯坑就是林生祥所住的地方,也是工作室和錄音室。本片從林生祥居住的地方開始介紹,看他過去的十多年來,如何慢慢的變成音樂家,變成一個對客家文化,對台灣音樂很有影響的人。藉著林生祥的音樂,與身邊的人的相處,與他獨特的音樂理念,以及他所堅持的人生觀,我們不難體會到這個硬頸的大男孩寧可拒絕金曲獎的榮耀,也要向金曲獎單位抗議設立客語專輯獎項是將客語邊緣化的行為。從林生祥的歌詞中,不難發現句句都是親土親人的詞語,多元多變化且富含感情的曲調,也能讓聽不懂客語的人受到感動,這就是林生祥歌曲獨特的魅力。林生祥曾是交工樂隊的一員,高三就開始唱歌,終於在交工樂隊找到屬於自己的音樂風格,沒想到交工樂隊在得到金曲獎之後解散了,對他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片尾林生祥舉辦了一個金曲獎的慶功會,邀請了他各界的親朋好友來吃這場辦桌,最後在頭路這首歡樂的歌聲中圓滿結束。 總製作人:彭文正 製作人:陳板|林融駿 導演:林融駿 攝影:陳孝洋 2008 47:30:00
客家台北新家園 第1集 過番來台的客家人,因為渡台禁令,一開始只有福建客家人,後來廣東客家人才進入;從淡水登陸後,建立了淡水鄞山寺。有了落腳之處再繼續向淡水河上游開發,所以經過調查,其實台北新莊,其實才是許多客家人來台的第一故鄉。 導演:黎慶榮 編劇:黎慶榮 攝影:大宇攝影有限公司 2009 05:20
客家台北新家園 第2集 三芝客家鄉親在清朝年間進入開墾,講的是永定腔,但目前幾乎已經聽不到客家話了,永定客家話沒被傳下來,但以梯田為主的生活方式還是流傳了下來,諸如用水車為動力,輔助產業的發展。而從以前延續下來的正月掃墓習俗,則成為分辨客家人的主要象徵。 導演:黎慶榮 編劇:黎慶榮 攝影:大宇攝影有限公司 2009 05:20
客家台北新家園 第3集 台鐵樹林調車場有一半的員工是客家人,這些客家人在鐵路局的工作許多是代代相傳,跟隨父親的腳步考入台鐵工作。艱辛的維修的技術也是一步步的流傳,台鐵的客家人都是一家人。 導演:黎慶榮 編劇:黎慶榮 攝影:大宇攝影有限公司 2009 05:20
客家台北新家園 第4集 胡焯猷先生是福建永定的貢生,來台後成立了明志書院,並由地方人士共同分擔學田,提供經費辦學鼓勵讀書。胡焯猷也在五股捐地建造了西雲寺,主祀觀音,建築典雅充滿客家風味,是台灣四大佛院之一。胡焯猷先生帶領永定鄉人來台拓墾,對台北泰山、新莊地區的開發也有很大的貢獻。 導演:黎慶榮 編劇:黎慶榮 攝影:大宇攝影有限公司 2009 05:20
客家台北新家園 第5集 永和豆漿的名號遍佈全台,四海豆漿的創始人邱豐彩先生,在民國47於永和開設豆漿店,事業成功後也開始教育後代,因為是比較辛苦的行業,適合刻苦耐勞的客家人,不在乎招牌名號被廣泛使用,只希望豆漿店會廣為流傳,因為那是客家人招牌。 導演:黎慶榮 編劇:黎慶榮 攝影:大宇攝影有限公司 2009 05:20
客家台北新家園 第6集 新開發的庄頭就是新莊,新莊是台北的客家大本營,因為可以從淡水河直接到達。從新莊廣福宮就可以看出客家人在新莊的實力,廣福兩字的意思為閩客和平共處。廣福宮的主祀神是三山國王,而後殿陪祀三位國王的夫人,從神像與祭品仍看得出客家特色。目前新莊還有6至7萬的客家人在當地落腳。 導演:黎慶榮 編劇:黎慶榮 攝影:大宇攝影有限公司 2009 05:20
客家台北新家園 第7集 儘管鶯歌陶瓷因為鐵路而發達,做陶瓷的客家人也一樣刻苦勤勞。林東龍先生的作品與街上的不同,以實用來展現他的客家性格。合成集團的經理莊阿源先生,專做陶瓷衛浴設備,他發現越辛苦的環境,就越多客家人。 導演:黎慶榮 編劇:黎慶榮 攝影:大宇攝影有限公司 2009 05:20
客家台北新家園 第8集 台北淡水河是開墾的一條便道,鄞山寺是當時用來凝聚客家人的場合,以便對抗閩南人的勢力,祭拜原鄉請來的定光古佛,精美的廟宇造型跟建築,使鄞山寺成為當時汀州客家人暫時的居所,甚至更成為精神依託。 導演:黎慶榮 編劇:黎慶榮 攝影:大宇攝影有限公司 2009 05:20
客家台北新家園 第9集 板橋因為交通方便,吸引了不少中南部移民,因此有不少的客家住民來此。在板橋長大的黃武山先生,隨亦宛然掌中劇團學習布袋戲,之後便創立山宛然掌中劇團,以推廣客家布袋戲為職志。寄望能透過布袋戲將客家語言,服裝及文化價值觀,流傳下去。 導演:黎慶榮 編劇:黎慶榮 攝影:大宇攝影有限公司 2009 05:20
客家台北新家園 第10集 三峽五寮里有一半的居民是客家人,是三峽也是台北縣唯一的客家庄。早期五寮以樟腦及?油為生,如今則種植了許多農產品,其中又以竹筍最為出名。居民有計畫地種植竹林,更期盼二十年後竹林茁壯,成為後代的產業。五寮的客家藉由深耕竹筍,生根台北。 導演:黎慶榮 編劇:黎慶榮 攝影:大宇攝影有限公司 2009 05:20
客家人向前走 第1集 日本沖繩有一群客家人,日治時期接受了日本教育的一代,前往離台灣較近的日本沖繩發展觀光業、餐飲業。相傳古時有久米三十六姓的客家人民,在日本傳承客家文化,並且與沖繩本的的文化進行融合;琉球台灣婦女會,不分你我教導台灣的文化、語言、飲食、舞蹈,甚至在當地高中教導客家話。日本沖繩的客家人,在各自不同的領域打拼,但心卻是一直在為客家文化付出。 製作人:何國華 | 倪瑞 攝影:柯榮發 外景導演:倪瑞 2009 48:48:00
客家人向前走 第2集 香港新界圍村的客家人,圍村分為本地圍村跟客家圍村,本地圍村是同族群的人一起建造,客家圍村是由很多棟房子連結而成。參觀馬尾下村的建築,訪問馬尾下村的老婦人。去到上禾坑村的法定古蹟鏡蓉書屋。現在面臨語言變換的衝擊,以及文化的流失,如何保存當地的客家話及客家建築,是未來重要的課題。 製作人:何國華 | 倪瑞 攝影:蘇一鳴 外景導演:陳國欽 2009 48:27:00
客家人向前走 第3集 藉由黃壽美與楊朝明醫生夫婦倆,專為旅居客家人的到府看診服務,探訪東京客家人的生活,黃壽美小姐還成立了在日台灣客家婦女會,來參與各種客家事務。鍾肇政先生的訪問講到:日本對客家的關心越來越多了,不僅僅是文學作品的翻譯,還在日本拋磚引玉的推廣客家文化。東大社會人類學教授渡邊欣雄博士,在因緣際會下被台灣客家文化深深吸引,與在日客家人一起推動以客家為中心的研究,進而保存及發揚。 製作人:何國華 | 倪瑞 攝影:林淇章 外景導演:陳德威 2009 49:24:00
客家人向前走 第4集 印度塔壩,有清朝時期移民至此的客家人,從無到有的經營皮革皮鞋業;開餐廳,因為工作關係與當地居民文化融合,但種族關係讓混血兒稀少;印度的客家人利用當地人因為信仰而不願從事的行業,皮革業發展;但印度政府為了避免皮革業的汙染,強制將皮革廠斷水斷電,使得印度客家人所開的皮革廠紛紛關門大吉。甚至連餐廳都在印度當地被警察當作肥牛勒索,中國人有唐人街,客家人卻沒有,印度的環境和對客家人的待遇,都是必須改進的。 製作人:何國華 | 倪瑞 攝影:林淇章 外景導演:陳德威 2009 48:39:00
客家人向前走 第5集 台灣移民泰國的人潮分為三波:第一波為戰後留下的,第二波是具有專業技能的人受其應聘而來的,第三波則是近代的台商事業發展。泰國華僑的客家人,在泰國刻苦打拼,自力學習泰語及設廠經商之餘,還要小心因為文化語言不同而被當地人看輕欺騙的現實,其事業發展的血汗故事,語言傳承的艱困,都是泰國客家人的辛酸。 製作人:何國華 | 倪瑞 攝影:蘇一鳴 外景導演:陳國欽 2009 49:50:00
客家人向前走 第6集 充滿各式文化風情的馬六甲,有許多的客家人在努力生活著,靠打鐵、旅遊業、醒獅團等都是賴以生存的事業。舉凡依循古法建造的傳統土屋、馬六甲的老街,都有客家人生活的蹤跡。在多元的民族及信仰圍繞之下,客家族群在馬六甲的存在感必須突出,外貌長相是華人卻不會講華語的大有人在了,因此要更進一步追朔是否身為客家人則顯得更加困難。然而,社會不斷進步、開發著,但在馬六甲的客家香火亦會不停的延續下去。 製作人:何國華 | 倪瑞 攝影:柯榮發 2009 49:29:00
客家人向前走 第7集 在泰國老一輩的客家鄉親,組織了社團自力傳承客家山歌文化,一唱解百憂特別是鄉愁。用山歌之力同時將來自各地的客家華僑,聚集於泰國。客家文化的傳承,首重就是語言,有語言的傳承就有文化的傳承,用山歌傳承語言,傳承文化,在泰國客籍華僑之間,不遺餘力的進行著。 製作人:何國華 | 倪瑞 攝影:柯榮發 外景導演:倪瑞 2009 49:59:00
客家人向前走 第8集 馬來西亞檳城的客家人,開創事業有成,與當地員工的文化交流,來自不同地方的人集合在同一個公司,考驗的是頭家的領導能力;各企業家還集資於教育面,建立了海外第一間台灣學校:檳城台校,教育從小旅居在外的台商子女,因為接收到的環境資訊與台灣不同,如何教育下一代也成為檳城台商的問題之一。 製作人:何國華 | 倪瑞 攝影:林淇章 外景導演:陳德威 2009 53:03:00
客家人向前走 第9集 馬來西亞沙巴,當地的客家子弟從以前開始了留學台灣的求學旅程,學成歸國卻不被政府承認學歷,與政府周旋的過程給了年輕的沙巴子弟有更寬敞的大路。沙巴與台灣的連線,由這群留學生拉扯得更加緊實。 製作人:何國華 倪瑞 攝影:沈大昌 外景導演:陳國欽 2009 51:40:00
客家人向前走 第10集 遠赴印尼雅加達經商的客家人,對當地文化及語言甚至飲食文化的適應,已經踏上成功的路程。但1998年的暴動,讓一致被認為是有錢人的華人飽受摧殘,公司也面臨倒閉。而當地的宗教問題其實已經僵持已久,在不穩定的環境下,在雅加達的客家人不成功不歸國的誓言,實行起來卻是步步維艱。 製作人:何國華 | 倪瑞 攝影:林淇章 外景導演:陳德威 2009 49:42:00
客家人向前走 第11集 官方語言為英文的新加坡,母語客語只能拿來當作平時溝通的工具。用母語將新加坡的客家人集合起來,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便是在這因緣際會之下成立,其下附屬的許多俱樂部,傳承著音樂及其他多樣化的文化。成立於1822年的應和會館,除了興辦學校醫院,維持至今也為客家事務盡了不少心力。 製作人:何國華 | 倪瑞 攝影:柯榮發 外景導演:倪瑞 2009 49:01:00
客家人向前走 第12集 新加坡的客家文化,有上百個合唱團演唱客家山歌,教導民眾如何感受客家山歌音調的美好。1857年成立的茶陽會館,利用發展了百年的規模,除了服務鄉民,也肩負起了保存客家文化的任務,學校教育文化,還出版客家歷史的書籍,最近還成立了客家研究所,讓會館更加的盡善盡美。 製作人:何國華 | 倪瑞 攝影:蘇一鳴 外景導演:陳國欽 2009 49:59:00
客家人向前走 第13集 用熱情,燃燒消失的語言!印尼客屬總會公會的創會長:吳能彬先生,在蘇哈托政權禁止華文的政策下,好不容易等到新政府解禁,但目前華語在印尼依然弱勢,學校裡合格的華文老師亦是少之又少。印尼的純樸小村落裡,保留下了華人融入的痕跡;老巴桑,最早的華人區保留了文德廟,雖然象形華文字必須用英語解釋,但是祭祖追憶的香火,鼎盛依舊。雖然華人文化在印尼有些失落,但還是有部分東西默默的保留了下來。 製作人:何國華 | 倪瑞 攝影:沈大昌 外景導演:陳德威 2009 48:11:00
客家人向前走 第14集 西馬是客家先民重要的開墾據點,清朝時派遣至馬來西亞的張弼士,在東南亞可說是無人不知,張弼士會館融合了兩地建築風情美不勝收。吉隆坡的陳氏書院,也是客家先民發展的一大建設,流傳至今現在的客家住民也全力的贊助教育事業;在馬六甲的馬街峇魯新村有客家人的社區,住在這的客家人,每戶都有自己的一番海外奮鬥史。 製作人:何國華 | 倪瑞 攝影:蘇一鳴 外景導演:陳國欽 2009 51:13:00
客家人向前走 第15集 目前有許多台灣單身漢前往印尼,尋找移民的客家美嬌娘,娶個道地的客家媳婦,而促成姻緣的外籍新娘仲介,也是樂見其成。嫁到台灣的印尼姑娘,在台灣的生活,思念家鄉的心酸,生下孩子傳宗接代,學到在印尼家鄉學不到的事情,客家人到哪裡都是同一條心,一句客家話就可以凝聚。 製作人:何國華 | 倪瑞 攝影:林淇章 外景導演:陳德威 2009 49:27:00
客家人向前走 第16集 台灣,在地圖上只有米粒一般大小的島嶼,卻包容了客家、閩南、漢人及南島語族,如何和平的相處下去,便來到漳州客家聯誼會取經。在多元的語言間取得協調,客家話在台灣也有腔調之分,如何完善保存語言以及客家精神,將是政府和民間一起面對的問題。 製作人:何國華 | 倪瑞 攝影:沈大昌 外景導演:倪瑞 2009 51:42:00
歡喜客家 第1集 介紹貝殼藝術家張綢妹小姐,從蒐集貝殼起步,開始了貝殼創作的旅程,不起眼的貝殼,經過張綢妹的巧手拼貼,無須著色,即變成了一件件最自然的藝術品。 2009 02:10
歡喜客家 第2集 介紹玻璃彩繪藝術家鍾琴小姐,受畫家丈夫朝夕相處的影響開始作畫,第一次在朋友送的瓶子上作畫以後,開啟了玻璃彩繪的生涯。鍾小姐善於將身邊體驗的事物入畫,抱持著硬頸精神,持續地創作。 2009 02:05
歡喜客家 第3集 介紹布雕藝術家周美純,賦予碎布新生命,更用碎布雕塑出母親最喜歡的日式風格人物。 2009 02:03
歡喜客家 第4集 介紹木雕藝術家曾淑珠小姐,嘗試用木雕表達兒時的回憶,以鄉村為背景的溫馨作品,樸實而美麗。 2009 02:03
歡喜客家 第5集 介紹裝置藝術家徐景亭,以自我執著的個性重新塑造兒時的記憶,賦予自家醫院傳統又創新的面貌。 2009 02:04
歡喜客家 第6集 介紹客家布袋戲操偶師黃武山,竹東九讚頭的小鐵皮屋,在不同場次的布袋戲表演中,結識的不少夥伴,小學開始學習的操偶術,加上對客家的熱誠投入至今,如果客家布袋戲能受到歡迎,就是他最大的心願了。 2009 02:05
歡喜客家 第7集 介紹客家布袋戲團:九讚頭的山狗大。劇團以創作客語發音的布袋戲為宗旨,其中山狗太與星星別出心裁地加上真人表演,搭配中西合璧的配樂,是一齣又叫好又叫座的戲碼。 2009 02:05
歡喜客家 第8集 苗栗縣陶藝協會跟窯場主人協調溝通後,開放窯場給民眾,做生活陶的集體創作,在行政院客委會的推動下,苗栗縣邀請大家一起來玩陶。 2009 02:05
歡喜客家 第9集 窯場的觀光休閒化,大甕酒缸是苗栗金龍窯引以為傲的產品,還有立體的龍雕陶藝,以前都不對外開放的製作工程,現在走向觀光休閒的經營方式,歡迎大家一起到苗栗觀賞即將失傳的技藝。 2009 02:04
歡喜客家 第10集 苗栗客庄的陶業,發揮手作的特色,更善用柴燒落灰的技術,使每一件作品都不相同,各自擁有自己的特色,使得手工陶藝走出苗栗陶自己的路。 2009 02:05
歡喜客家 第11集 從前客家的知識來自於耆老或地方文獻,零散而缺乏系統,客家學院的成立創造了新局。交通大學的全球客家研究中心第一期校舍:問禮堂,將學院及古蹟合併在一起,將成立兩個系一個中心。而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則以研究所為主軸,設立三個研究所,未來將有碩士班。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以苗栗為核心,推動客家文化的國際化與在地化。 2009 02:05
歡喜客家 第12集 客家學院的功能與願景,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除了歡迎客家子弟報考之外,更鼓勵年輕學子或學者參與客家研究。交通大學則希望學生同時擁有語文基礎和個別學科專長。聯合大學則以研究中心豐富的英文網站,配合當地資源,成立100個苗栗學習點,目標是將台灣打造成世界的客家中心。三個學院分工合作,開創客家研究前景。 2009 02:05
歡喜客家 第13集 2003傑出客籍美術家聯展,已故美術家作品系列,透過名畫家劉煥獻的解說,來一一呈現作品內含。蕭如松的作品,理性且偏冷色調。詹益秀嚴謹且用色本土。野獸派的蔡蔭棠,擅長用活潑的顏色詮釋自己的家鄉。王沼臺的作品可以深入到當地的時間地點挖掘精神所在。傅熼生純樸寫實的風格中沒有細緻的線條;藍運登屬印象派畫風,用大膽活潑的筆法詮釋人物跟景色;吳松妹畫暖色調的油畫表達鄉村。呂桂生屬於寫實教育風;吳開興製作細膩精緻的客家陶藝。 2009 02:30
歡喜客家 第14集 2003傑出客籍美術家聯展,西畫美術家作品系列,賴傳鑑作品以暖色調為主,光影表現突出。曾現澄以客家田園風光為創作主題。何肇衢風格為印象派後期,以家鄉淡水作素材。何文杞主要以水彩描繪客家屋舍。邱潤銀用寫實濃厚的色彩描繪人物。潘朝森用風景及人物來表現內心世界。張秋台專畫客家鄉村農夫耕田。謝孝德以現代組合式畫風聞名。 2009 02:26
歡喜客家 第15集 2003傑出客籍美術家聯展,西畫美術家作品系列,鍾桂英的作品柔美具詩情畫意。劉煥獻,印象派畫風,用中西合併的筆觸表達客家鄉村。馮騰慶是一種感覺朦朧模糊的創作。楊識宏目前旅居紐約,以東方抽象派筆觸詮釋植物的生命力。鄭香龍的作品以家鄉水彩風景畫為主。陳國展筆觸保守色彩豐富。蔡汝恭的作品有摩登的誇張感。 2009 02:04
歡喜客家 第16集 2003傑出客籍美術家聯展,國畫美術家作品系列。吳長鵬利用特殊的技巧表現四季變化。江明賢用透視技巧加上東方水墨來描繪古蹟。戴武光擅長創意構圖。邱定夫以成熟色彩畫出寬廣景色。陳坤一書法家,穩重之間帶有個性的揮毫。詹前裕,用膠彩作畫,用不同的取材角度表現東西合璧的風格。宋瑞和有高超的水墨渲染技巧。張瑞蓉,用作品尋找幻想的內心世界。曾肅良有獨特的視點,畫風可東可西。 2009 02:04
歡喜客家 第17集 2003傑出客籍美術家聯展,雕塑美術家作品系列。陳景亮擅長有質感的寫實風格。何恆雄的作品脫離材料限制,呈現另一種風貌。李茂宗擅長釉彩與陶罐的組合及解構。朱邦雄的作品多為澎湃有力的大型雕碩。葉劉金雄,寫實的陶藝茶具代表。葉松森作品風格古典且栩栩如生。劉鎮洲的作品,線條精簡單純俐落。吳毓棠擅長釉藥的操弄。邱煥堂擁有幽默的陶藝生命。李榮光表現出一種點線面之間的震撼。劉邦漢,木材的製作壓縮黏合使用能力佳。 2009 02:04
歡喜客家 第18集 客家創新育成扶植計畫系列,台灣客家山歌團,山歌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鄉土天籟,傳統加上創新,令人驚嘆不已。 2009 02:05
歡喜客家 第19集 客家創新育成扶植計畫系列之歡喜扮戲團。由中年人士組成的表演團體,採訪客庄長輩真實的故事,也讓演員找到了自己。戲團以肢體動作;場景及道具等來彌補聽不懂客家話的觀眾,期望以戲劇將每一代的人連結在一起。 2009 02:05
歡喜客家 第20集 客家創新育成扶植計畫系列之屏東藍衫樂舞團。民國83成立之後,推動了南台灣的客家音樂歌舞。舞團以傳統為主,現代為輔,已在國內外表演兩百餘場,期待未來更多青年子弟的加入,繼續文化的傳承腳步。 2009 02:05
歡喜客家 第21集 客家創新育成扶植計畫系列之光環舞集。舞蹈的核心是動作,用最小的力量來做出最大的動作,嬰兒油舞蹈因應而生,吸引眾多目光。光環以此成就推出新作品:平板,將在全台各地演出。 2009 02:05
歡喜客家 第22集 客家影像人才培訓計畫中,台灣客家影像協會創辦客家社區影像人才培訓營。參與培訓的學員雖然沒有專業背景,但是在培訓過後,將會產生更多的社區影像紀錄的人才。 2009 02:05
歡喜客家 第23集 客家影像人才培訓計畫中的學員,學習了基本的田野調查跟最新的剪輯技術,想將影片中的感動,傳承為大家的感動,對客家的文化的熱誠,將由他們的影片流傳下去。 2009 02:04
歡喜客家 第24集 行政院客委會在高雄餐飲學校舉辦的客家美食人才培訓計畫,課程涵蓋文化跟美學,傳統美食跟創意料理,不同族群的學員都對客家文化有濃厚的興趣志向,有朝一日要將客家菜餚搬上國際舞台。 2009 02:04
歡喜客家 第25集 客家音樂文化創新與傳承,山歌國寶級大師徐木珍,自學成材的音樂,傳統又即興,因病雙眼失明,看不見世間的繁雜,用僅存的左耳紀錄聽到的全部音樂,用音樂傳達心靈的潔淨與純真。 2009 02:04
歡喜客家 第26集 客家音樂文化創新與傳承,客家山歌國寶級大師賴碧霞小姐,回想小時學唱山歌的勤奮及辛苦歷歷在目,現在也從事客家山歌創作的她,不忘將山歌的美傳承下去,在台北藝術大學開班授課,用傳統的方式傳授客家山歌。 2009 02:04
歡喜客家 第27集 客家音樂文化創新與傳承,客籍流行音樂人系列。客家搖滾團體硬頸暢流樂團。同樣走搖滾路線的劉劭希,在主流市場對客家的排擠至今,仍然堅持製作自己的客家音樂,讓客家新音樂精神繼續茁壯。 2009 02:04
歡喜客家 第28集 客家音樂文化創新與傳承,客籍流行音樂人系列。謝宇威,想將客家音樂的優美讓大家感受,發散出振興的力量與勇氣。顏志文,創作客家音樂之中找到了自我。 2009 02:04
歡喜客家 第29集 屏東客家音樂表演團體介紹。屏東大夥房藝術團,以退休人士為主要團員,創作之餘,也表演山歌八音北管。藍衫樂舞團的團員皆有一般職業,但因興趣組成團隊,藉由演出與同好交流,創作深入客家文化歌舞。 2009 02:05
歡喜客家 第30集 2003台灣客家藝術節,推出傳統山歌戲曲。客家新音樂、舞蹈、舞台劇,希望大家認識多面向的客家,是有史以來最盛大的客家活動,客家表演歌舞的能量,將在藝術節中爆發。 2009 02:15
歡喜客家第二季 第1集 2003客家藝術節中,客家藝術節邀請了首屈一指的中樂團'采風樂團',用接近人聲的笛子與古琴,詮釋幾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客家歌謠,為客家音樂添增精緻細膩的新風貌。 2009 02:31
歡喜客家第二季 第2集 2003客家藝術節中,客籍聲樂家邱玉蘭用聲樂來吟唱客家歌謠,特別是落水天這道曲子,在高雄市立交響樂團合奏下,為客家音樂增添一份古典音樂的風味,也同時像世界民謠那樣的被傳唱。 2009 02:05
歡喜客家第二季 第3集 2003客家藝術節中,如果兒童劇團要演出一場傳達客家文化的戲劇,劇團團長趙自強藉由這次的戲劇挑戰,進一步認識客家文化,也讓更多的客家小孩及非客籍人士了解客家文化 2009 02:04
歡喜客家第二季 第4集 2003客家藝術節中,火焰蟲客家說演團為了讓忘記母語的新一代客家人,可以用輕鬆有趣的方式學習母語,結合現代年輕朋友的文化給觀眾新的客家戲劇風貌。 2009 02:05
歡喜客家第二季 第5集 2003客家藝術節中,光環舞團的'回歸'使用高低不一的梯子,配上擁有較大創作空間的平板,來表現客家人的生活情境及不安的心情,但堅持平板曲調的音樂元素,保持了客家特質。 2009 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