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陳雙雄
Review   幼年時的牧童生涯中,同伴的山歌、茶園裡的對唱、日本童謠、臺灣民謠滋養了陳雙雄心中的音樂種子。在新竹高商求學間,習得管樂、打擊樂器及指揮,奠定了音樂的基礎。高三時因父親驟然過世,因而在課餘時參加輕音樂隊,穿梭婚喪喜慶場合中演奏,使得原本只是興趣的音樂成了承擔家計的良方。   新竹高商畢業之後,曾經到高雄擔任過會計工作,雖說是學以致用,但因人生地不熟,又無喜好音樂的同伴,並且深感會計工作與個人興趣格格不入,因而提前入伍。在軍中服務期間,考入「陸軍總部軍樂隊」以第一名畢業,後曾被調派到「陸軍合唱團」、「陸光歌劇隊」支援,兩年的服役期間,接受樂理、演奏技巧的嚴格訓練,並用餘暇時間鑽研作曲、編曲、合聲......等方面,自此陳雙雄老師確定自己從事音樂工作的志向。   自退伍到民國71年間,曾應聘於「陸軍第二軍團司令部龍吟藝工隊」、「警總白雪藝術工作大隊」擔任演出組長、音樂指導、編導等工作。軍中離職後,曾在臺北市與桃園的歌廳、西餐廳、夜總會彈唱,獨資經營東門傳播公司、合資經營金生傳播有現公司,公司主要業務是訓練歌星、培訓職業琴師、綜藝節目製作、歌星的經紀等工作。後因大環境經濟衰退,公司遂結束經營。後來適逢新竹縣政府在民國86年起舉辦客家新曲獎比賽,陳老師連續參賽三年,作品受肯定獲得各獎項,開始了他詞曲創作及歌謠教學的新人生。   陳雙雄認為「承載與發揚文化的源流和精神」是詞曲音樂創作的本質,文化透過歌曲的傳唱,代代相傳,因此一首好歌的價值在於能夠讓大眾朗朗上口。基於這樣的理念,陳老師的創作面向除流行歌曲外,還包含客家竹板歌、童謠和佛教歌曲。   對於客家文化的推展,陳老師認為應注重品質與著作權的釐清。過去有不少的出版,只著重於銷售業績,重量不重質,現在大眾的樂聽水準普遍提升了,音樂出版品的水準也應有所提升。另一方面,過去大家並不很注重著作權的權利歸屬問題,導致常有版權使用的官司與糾紛,全臺有那麼多的歌謠班及演出,運用各式的音樂材料,應該讓教師及學員對著作權有一個基礎的認識,讓創作人的心血結晶獲得尊重。
Expertise 專長 詞曲創作、編曲、唱片製作、歌謠教唱及編導。 出版 1999,《音樂叢書第四集》,龍閣傳播。 2000,《音樂叢書第六集》,龍閣傳播。 2001,《音樂叢書第七集》,龍閣傳播。 2003,《音樂叢書第九集》,龍閣傳播。 2004,《陳雙雄創作流行曲集》,吉聲影視音傳播。 2005,《音樂叢書第十集》,龍閣傳播。 2006,《音樂叢書第十二集》,龍閣傳播。 2006,《客家竹板歌專輯》,陳雙雄、徐桂盛,客家文經出版社。 2007,單曲發行〈出門經〉,客家文經出版社。 2008,單曲發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客家文經出版社。 2008,《客家創新童謠歌曲》專輯,陳雙雄,客家文經出版社。 2008,《客家創新童謠歌曲》專集一、二,陳雙雄,客家文經出版社。 2009,《客家創新歌曲》三、四、五、六集,陳雙雄,客家文經出版社。 以上包含歌本、CD、KCD、VCD、DVD。 2001,〈恭作褒忠義民爺歌曲〉,客家雜誌,10月號,70-71。 2010.5.3,〈談客家流行歌曲之創作〉,第一屆客家文化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 2010.6.13,陳雙雄客家創新歌曲暨論文發表會。
Awards 1973,獲軍中戲劇工作績優人員獎。 1997,新竹縣第一屆客家新曲獎首獎(「掌牛郎」詞曲),「摘茶細妹」、「撥風落大水」得佳作。 1998,新竹縣第二屆客家新曲獎第二名(「秋夜想爺娘」詞曲,第一名從缺) 。 1999,新竹縣第三屆客家新曲獎佳作(「茶山姻緣」詞曲)。 2001,全球客家文化節「客家金曲獎」入圍(「褒忠義民爺」詞曲)。 2001,全球客家文化節「客家金曲獎」最佳編曲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曲)。 2001,全球客家文化節「客家金曲獎」最佳作詞獎(「介亥 蕃薯」)。 2003,佛光山星雲大師弘法50年佛教歌曲徵曲,以客語版「念佛歌」在17參賽國家中獲首獎(星雲大師獎)、佛光緣獎(觀眾票選第一名)。 2003,獲板橋市客屬會頒發「客家師鐸獎」。 2004,以客語「好自在」四部合唱,於19參賽國家中,獲評審特別獎、佛光緣獎第二名。 2005,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貢獻獎。 2007,北港朝天宮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媽祖紀念歌」徵曲獲「錄用獎」第一名、「最具特色獎」觀眾票選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