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蘇萬松
Review   臺灣日治時代沒有流行歌曲搖滾樂,但是卻有「歌王」。他就是以客家說唱「勸世文」表演行走江湖兼賣膏藥的說唱表演藝人蘇萬松,也是臺灣第一個留下說唱有聲出版物的藝人。蘇萬松以一把小提琴行走江湖,四處賣唱,生活艱難可想而知,他卻依然不改詼諧風趣的本性,在歌中自我調侃道:「上坡不得半坡坐,手抱膝蓋唱山歌,人人說我風流子,命帶桃花又奈何。」   1899年蘇萬松生於苗栗縣西湖鄉三湖村三湖蘇屋,排行老六。蘇先生也算出身世家,父親為武秀才蘇發喜。十多歲的時候遷居大甲,開始四處下鄉為藥商作藥品宣傳。之後開始創作勸世文,自己用小提琴拉唱,很受民眾歡迎,他的創世文作品也廣為流傳。民間音樂題材總是體現著老百姓最質樸的道德風尚和社會教化,蘇萬松是如何選擇從事「勸世文」說唱的,已不得而知。然而從他的「勸世文」說唱作品,不僅可以體會到一股勸善去惡、滌污澄清的熱忱,而且具備了無師自通的歌詞編寫技巧和平易近人、朗朗上口的山歌風格。   蘇萬松的「勸世文」作品分為長短兩種類型。短篇勸世運用七言韻文,勸說世人遵守人倫規範,自覺自律,遠離惡行,已經犯過者要改過自新。並且動情說理地告誡人們盡忠盡孝,做好本分。代表作品有「報娘恩」、「阿片歌」、「青年行正勸改」等。長篇說唱會先說唱一段傳統戲曲裡面的故事,當聽眾被引人入勝的情節吸引,聽得津津有味之際,再將故事的重點歸引至忠孝氣節仁義等倫理理想,起到在潛移默化中教化社會的目的。長篇作品如「孝子堯大舜」、「救母菩薩」等。   蘇萬松唱腔獨特,於傳統的平板式唱腔中發展出自己的特殊變化體,哀怨動人,被稱為「蘇萬松調」,之後成為客家勸世文新的固定曲調,與老腔平板唱法並存。萬松調蘇萬松以其傳奇般的說唱功力,在日治時代的客家社群可謂家喻戶曉,被稱為「勸世奇人」。邱阿專、羅石金、胡泉雄、黃鳳珍皆能掌握萬松調的精隨,萬松調和大量作品由後人傳承下來,蘇萬松遂成為一代宗師。他的第子邱阿專、羅石金、賴碧霞,在說唱和民謠的領域都有優異的表現。   蘇萬松的作品最早在1930年由「日蓄公司」改良鷹標出版「報娘恩」、「青年行正勸改」,之後「日蓄公司」發展為「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又錄製了「孝子堯大舜」、「救母菩薩」、「阿片歌」、「奉勸青年去邪從正歌」等唱片。1957年「苗栗國際唱片行」重新整理並刻製其日治時期作品,名為「一代歌王蘇萬松傑作集」。 晚年的蘇萬松逐漸積富,投資於苗栗市開布莊,直至1961年逝世,享年62歲。
Expertise 說唱勸世文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