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黃桂志
Review   黃桂志的音樂之路自幼即開始,至今沒有間斷過。鋼琴啟蒙於母親林雪英,後曾受教於林樹興、盧俊政、劉淑美、宋允鵬。聲樂啟蒙於聲樂家楊兆禎,大學時受教於陳榮貴學習西洋歌劇發聲法。畢業後曾拜姜成濤先生學習大陸民歌唱腔。和聲對位受教於戴洪軒和馬水龍。指揮受教於徐頌仁、鄭思森。這一路的學習,於民國82年(1993年)開花結果,黃桂志以自己為名成立黃桂志客家合唱團開始創作與表演客家新音樂。民國90年(2001年)全新創作的輕歌劇「山歌一唱心花開」,於臺北市社教館公演,該節目並曾受邀於總統府前廣場演出。除專心創作客家新音樂外同時亦是「臺北歌劇場」的主要男高音,曾巡迴各地文化中心演出《稻草人與小偷》歌劇中主角阿華。亦曾擔任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之歌劇《西施》劇中大反派-伯嚭一角。   大學畢業後有十年的時間,黃桂志參與過「茶花女」、「棋王」、「熱碧亞」、「魔彈射手」…等歌劇演出,三十歲的時候決定回頭份定居,希望能將所學貢獻鄉里,開了幾場音樂會之後,赫然發現在臺北奪得滿堂彩的表演模式無法在家鄉複刻。氣餒之餘,他反覆思索父親的建議-認識自己。從「我是誰」這個問題開始出發,回溯家族史和個人的生命史,在這歷程中他獲得再出發的動力,同時成立「黃桂志客家合唱團」,以客家傳統為本,現代音樂結構為體,積極發展新一代的客家音樂。合唱團所演唱的客家歌曲,都經過團長黃桂志,及特約作曲家李泰祥精心創編。而新創編的客家歌舞劇,如「山歌一唱心花開」則結合了客家三腳採茶戲的反串反諷、西方輕歌劇的亮麗節奏、及美國百老匯的載歌載舞以一新耳目,顛覆一般人對客家音樂 L .K .K的刻板印象,希望成為一個指標,實在的引領年輕輩進入客家文化。   就黃桂志的觀察,發現西洋歌劇不受鄉親親睞的原因在於,表演所呈現的內容與鄉親們的生活無關,劇情再怎麼精彩,都感動不了他們,因為那無法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產生共鳴,就像異國料理若沒有經過廚師的巧思改良成臺式口味,是不易為顧客接受的。其後,他以頭份鎮人人皆知的「阿婉姐」為藍本,創作「鍾火盛與阿婉姐」的故事,用在地的語言講在地的人物故事,觀眾開始認同這樣的形式與內容,於是黃桂志確立了自己的音樂路線-以西洋歌劇的形式說在地的文化。   「能夠透過作品和觀眾互動產生共鳴,讓觀眾的歡笑和淚水中,暫時忘卻人生的苦痛,創作人的作品才有存在的價值」,這是黃桂志的創作動力,因此,他堅信學習西洋音樂的人有一個重大的責任,就是要把所學「轉化」,翻譯成自己同胞能理解的語彙,這就是音樂人要耕作的田地。他說:「觀眾如果看不懂你的作品,不是他沒水準,是你的作品沒有感動到他」。   文化要推展要傳承的不二法門,就是耳濡目染,自小就要給孩子習慣自己的文化,不要崇洋媚外。要吸引年輕人願意接觸客家文化,應該思索把客家的音樂表演型式創新,讓年輕人覺得有趣,在他們熟悉的西洋音樂中加入客家,這是需要學習和累積的,常有人說「你是客家人,那你就會唱山歌;那請問,會說國語就會唱京劇嗎介」,不是會看譜就能夠把歌唱好,更不是會講客家話,就能把文化傳承下去。表演的內容必須要優雅、歌詞和臺詞要以徐志摩新詩的水準來要求自己,歌詞的用法.寫法要改變,才不會被年輕人嫌棄,對不懂客家話的人來說,即使是看不懂漢字的外國人,也可以在熟悉的西洋音樂曲調中,感受所要表達的意境,而有感動,當作品達到中外皆能共賞時,當作品一演再演時,表示感動不斷的不同的觀眾心中發酵,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Expertise 〈逐夢!逐夢!人生幾何介為有築夢〉,新竹中學校友會會刊,2010.2.1。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