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張日妹
Review   張日妹女士為連月歌劇團成員之一,團主為林素月,因其演藝世家的家庭背景,從小在高雄縣時便跟著雲林麥寮拱華園團主的大哥以及多半演反派小生的二哥在旁學習歌仔戲的技巧、唱腔、身段,專攻小生一角,亦對花旦角色頗有研究,但還是以前者為本行,學成之後,在大哥的拱華園中至全臺灣各處的戲院中登臺演出內臺戲。民國五十五年,林女士遷移住所至桃園中壢,並待過當地的幾個戲班,繼續磨練演技、登臺演出,此時便漸漸有了獨立整班的想法;民國七十二年,客家籍的丈夫對於林女士的想法相當鼓勵,保持正向的態度,故在此推動之下成立了連月歌劇團,當時草建時期的營運不甚理想,接戲的數量只能與開銷持平,且沒有固定於團內演出的重點演員,多半於演出大型戲碼時向各界商借演員而得以正常出演,後期則轉為較趨穩定,團內成員與演員群也較固定,文場主要為陳火亮、邱日助兩人擔當,武場則由莊福龍、詹榮溪二人扮演,多數演員都為客家籍,故劇團改以走客家戲劇的演出形式為主,而與林女士幼時所學的歌仔戲班技巧略有不同。   林素月女士本人不諳客語,演出時多以歌仔戲調的演唱形式表演,並以閩南語的說白於戲劇中穿插輔助,可算是比較特殊的戲劇表演型態,融合閩、客兩種特色,在北部各客家庄演出戲碼,多在中壢地區,亦有在花蓮、高雄、金門等地,偶而也會表演康樂隊或牽亡,形式多樣。劇團演出的戲碼分日戲與夜戲,前者多演北管、四平、京劇等正戲,後者常以採茶調、歌仔調、流行歌或四平等形式演出。   現今由於環境變遷,演員又多已超過五十大關,紛紛轉往其他行業另闢成就,如張日妹女士等演員的資料至今多難以尋覓,加上連月劇團營運相對困難,不得不賣與在宜蘭頭城由劉阿對所領導的新永安劇團,與之合併共演,許多良好的演員也在現實的壓力下與戲劇界漸行漸遠。
Expertise 客家戲劇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