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鄭長庚
Review   鄭長庚先生是桃園大溪人,生於民國二十五年,家裡可算是演藝世家,從十一歲開始便跟著父親鄭來福的大溪子弟班一起學習武場技藝,一代傳一代,習藝的學生很多,師徒制度頗嚴,用口述的方式演出劇目,在戲班中的各色各樣事物都要學習,不只演戲,還包括具備處理各種繁雜事物的能力,鄭先生從小接受嚴謹的訓練,到了十三歲時便已經能夠上臺演出,學成出師之後便轉戰到桃園中壢的戲班,繼續傳承技藝,教人演戲,但多以自己演戲為主,其妻亦跟著一起唱戲。   鄭長庚先生多半擔當頭手鼓的腳色,偶爾會客串前場的二路小生一角,擅長武場以及其音樂部分的後場演奏,演奏的樂器類型以鑼鼓、敲擊樂器等武場音樂為主軸。民國五十九年,鄭先生重新整頓組「正新興歌劇團」,但其後將牌照賣給了賴阿富,民國七十七年,他受到友人對於自己的推動,憑著對於客家戲劇的熱愛之心,組成了「金龍歌劇團」,並隨處到閩南庄登臺演唱歌仔戲,到客家庄則是唱採茶戲,劇團的戲路實則以閩南庄涉及的地區較為多數,所以整體的演出形式是以歌仔戲為主要部份。   鄭長庚先生為客家戲劇的發展與未來感到相當的憂心,早期唱戲較一板一眼,以口述的方式導演整齣劇目,但僅在說戲的部分較專精而不夠細膩,內容多半華而不實又太過形式化;現在的客家戲劇環境太小也太過稀少,真正喜愛演戲或唱戲的演員們沒有地方可以發揮,為生活而繼續傳承下去的又不若以前老一輩的演出精而細緻,樣樣專業,功夫亦皆到位。老演員們對於戲班有許多革命情誼與情感,然現實的窘迫使得傳統產業也停滯不前,難以經營生計;讓現代的觀眾重拾對於傳統戲劇的喜愛、熱愛、新奇之心才是最大的難題,科技衝擊傳統產業的同時,應該逐本溯源,使得客家戲劇的精髓得以繼續薪火相傳,重拾盛景。
Expertise 武場與音樂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