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阿運丑
Review   內臺戲班早期在露天戲院演出三腳採茶、相褒小戲等,後來愛看的人多了,逐漸發展出《梁山伯與祝英臺》、《陳三五娘》等演規模較大的戲碼出現。內臺開始興盛的時代裡,戲班數量增多,人數和演出質量都有提升。它們彼此競爭,戲碼越演越多,越演越長,漸漸發展成每個戲班都演連齣的大戲。日治時期的內臺戲大約四、五天為一個檔期。「皇民化」和禁鼓樂時期,戲班和戲院都受到壓抑,有的改行,有的倒閉。而等到1945年臺灣光復後,這些戲班、戲院又再紛紛開業。內臺戲的演出繼續數年前的活躍,甚而於1956年左右達到頂峰。   內臺戲最火紅的時期,戲院的戲約以檔計,一檔十天,通常這檔戲一演完就要趕到下一個戲院準備下一檔的演出,戲班常常披星戴月地趕檔,沒睡醒就化妝,濃墨重彩地準備下一場戲。演員長年跟著戲班在各地戲院巡迴演出,有時候演到整年都沒機會回家。那時候內臺戲都在南苗國際戲院這樣的戲院上演,有導演策劃劇情和演出,向演員說戲。每齣戲的演員都很多,有時達幾十人。這樣下午演一場三小時,晚上演一場四小時,連續演十天,正好一檔戲。因為當時沒有電影電視可看,戲院很風行,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很愛看大戲。戲約多,戲迷也多,也捧紅了很多名角。當時的著名藝人有「阿玉旦」、梁阿才、曾新財、「阿生丑」、「阿運丑」、「修金仔」、「阿荷姆」、「阿對妹」、「阿浪旦」、「巫安丑」、「巫運丑」、「彭登美」、「大丁旦」、「細丁旦」、「阿完妹」、「阿緞旦」、「阿楚旦」、「牛車順」、「阿梅丑」、「阿文丑」等。   光復後內臺戲迅速發展的十多年間,內臺戲班漸漸從兼演採茶、平劇、外江等各種戲種而轉向主要演出客家採茶大戲,有實力的戲班也常在內臺戲之前加演四十分鐘左右的外省武戲,開場演起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同時野臺戲和扮仙戲則轉而成為亂彈和四平戲的天下。當時的採茶戲班有「新樂社」、「勝美園」、「玉美園」、「中明園」、「金龍」、「新興社」、「泰鵬」、「小月娥」、「新永光」、「金興社」、「義春園」、「金聲」、「華美園」、「永樂園」、「小美園」、「勝義」、「牛車順」、「新勝園」、「竹勝園」、「連進興」、「勝春園」、「明興社」、「嘉興社」、「紫星」、「南光」、「馮高山」、「義華」等。
Expertise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