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張有財
Review   張有財,出生於苗栗大湖,小時候即在家幫忙耕田,由於家處偏遠深山,資源缺乏,為求更好的出路,決心習藝,十六歲隨其兄張阿來學做戲 ,進入四平戲班「勝春園」學戲。後因賣藥團至苗栗卓蘭,向一位老伯母學習「九腔十八調」,那時正是客家戲萌芽發展之際,十九歲那年,他開始自己組團演戲賣藥,並進入客家班 ,由於當時賣的是成藥,須向政府領有藥牌的執照才可公開販賣,當時的賣藥團為吸引人潮還會以「三腳採茶戲」穿插串場,其中最耳熟能詳的,即是張三郎賣茶為主的系列故事,主要為「二旦一丑」三個腳色的扮演,內容多為男女機智相褒、逗罵的劇情對白。而張有財自組賣藥團,為尋求演員,也前去邀出身戲曲世家的戴淑枝小姐,張有財因此結識戴淑枝小姐而產生情愫,張有財擅演丑角;太太則扮演花旦、小生,二人結為連理,夫唱婦隨。後來因為賣藥團受到外國藥品開放而影響人們的購買意願,於是張有財在二十七歲時重新進入客家戲班,主要扮演的腳色為丑角,客家戲發展之初,丑角代表了一般市井大眾─或為賣茶郎,或為船伕,因為反映了觀眾的日常生活,戲情的動向與發展往往繞著丑角決定,故丑角在客家戲中不但是主角也是戲中的靈魂人物。而張有財深具表演天賦,專精於丑角角色,尤其是揣摩三花的神韻與身段入木三分,逗趣的演出常常是令觀眾捧腹大笑,其優異的演出,無人能及。   早期的客家大戲為內臺戲,在全臺戲院巡迴演出。以前的電影院如苗栗的國際戲院、上林戲院…都是戲園,看戲要買戲票,一公演就是十天半個月。當時許多客家戲團紛紛成立,張先生亦曾由哥哥手中接續家族事業,經營後龍「德泰劇團」,然而自從電視開播、電影逐漸蓬勃,許多劇院紛紛改以撥放電影之後,客家戲團只好轉而向外臺戲發展(俗稱野臺戲),接受各地寺廟邀請表演收冬戲,「德泰劇團」也因為大環境的改變,於民國七十九年轉讓給中壢的李家繼續經營。   同年,省教育廳開始舉辦客家戲比賽,張有財代表竹北的「新永光劇團」於八十一年起,連續三年分別以「忠義節」、「永樂遊河南」、「蛤蟆記」獲得最佳丑角獎,評審團以「唱作俱佳,身段活潑」給予好評。之後張有財曾連續榮獲六屆客家戲劇比賽最佳丑角獎,其身段唱腔口白均相當特殊,極富有個人特色,至今已有五十多年舞臺表演經驗,是客家戲曲界不可多得的表演人才。2005年,張有財先生接受鄭榮興博士的邀請,參加苗栗「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現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客家戲曲表演人才培訓」教師。「榮興採茶劇團」每年在國家戲劇院的公演,均造成轟動,並經受邀至海外,如美國、大陸等地表演,積極參與國內外藝文活動與文化交流,除了不斷改良創新客家戲,也培育年輕優秀人才,期望藉由客家戲表演中所呈現的小型社會,以生活化的方式推動客家母語,同時保留客家傳統文化。 註1: 採茶戲中的丑角稱為「阿丑」,也稱「三花」。
Expertise 丑角
Awards 連續榮獲六屆客家戲劇比賽最佳丑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