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詹招發
Review 在苗栗縣客家音樂界一向活耀的詹招發,在他活動力旺盛的背後,想不到他曾是一個癌末病友,也是一個目前仍在積極復健中的急性脫髓鞘性神經炎患者。   詹招發目前在苗栗市文聖里的社區發展協會的八音班教授社區里民客家八音的音樂,例如嗩吶、胡琴、鑼、鈸、鼓等傳統樂器。 因為歷經病魔的考驗,使得他對客家音樂的傳承更為積極,他在51歲時,到長庚醫院作檢查,醫生發現他得到「轉移性淋巴癌」第三期,那時為長庚醫院首例,而在詢問醫生後得知自己的存活機率並不高,但為了妻兒他還是堅強的面對病魔,除了遵照醫師的指示做化療和放射性療法, 在住院期間,他每天都運動一小時,並且爬著樓梯推著機器去跟其他癌症病友聊天,鼓勵彼此,不要灰心,他笑說「其他的病友都不相信他是個癌末第三期的患者」。「心情要放輕鬆」,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不過其實很難辦到,但無論如何他還是努力做到。詹招發總共歷經三次化療和七次放射性治療,直至現在,除了定期固定的追蹤檢查,長庚醫師已經宣布他身上沒有了癌細胞。   生命總是經過不斷的磨練而更加茁壯。他在54歲時,又突然間倒了下去,全身癱瘓,顏面神經受損,他說「到醫院的時候嘴巴和臉都歪了」,苗栗的醫生判定為腦溢血,家屬不死心將他送至家人較為信任的長庚醫院,長庚的醫師初期也判定為中風,可是做了很多檢查,包括電腦斷層掃描等,都找不出病因,後來由骨髓穿刺後才發現是「急性脫髓鞘性神經炎」,又稱為「基安─巴瑞症候群」。他在連續進行10天的血漿置換治療後,才逐漸恢復知覺,但還是癱在床上,連續住院兩個月後,才由家屬接回家照護。剛回家時,生活上必須要有人時時照料,談到這,他面露羞赧的說,他對這樣盡心盡力的老婆實在是「無言以對,但感激在心頭,都是老夫老妻了,愛不用特別講出來!」 在身體下半身癱瘓期間,他很積極的替自己做復健,自己做運動,練習當兵時所學的體操,杵著柺杖慢慢練習走路,每天早上傍晚散步一小時,而後慢慢康復。   詹招發他一生歷經大風大浪,小學畢業即進入社會,做過很多職業,也經歷過5年的跑船生涯,而後接觸客家音樂,向師父徐仁昌學習,一輩子進出手術房八次,他認為人就是要有健康的身體,不然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也是無用的,他對未來的抱持的信念是好好過日子,要趁現在還有口氣,安排好生活,現在他正在做的是盡力的付出自己所學,傳承客家傳統的文化藝術,希望可以讓下一代了解傳統音樂之美。
Expertise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