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羅運財
Review   羅運財,民國21年生,新竹縣關西人。家中以種茶、採茶為業。羅運財從小就個子嬌小,自覺勞力的工作會不如人,所以一直想在採茶之外的工作學一門手藝來增加收入。   他16、17歲時,官成從新竹芎林來到關西玉山里開班授課,當時開班授課都是4個月為一期。一期的學費是二百斤稻穀。當時哥哥羅清友挑了一、二百斤的穀做為束脩,拜官成為師學八音。羅運財和另外一個兄弟雖然也想學,但繳不起學費,所以只能偷偷旁聽。官成老師為人寬厚,也不計較,他兄弟二人也就大方的旁聽起來了。 雖然一開始是克難的學習,但一點都難不倒他,鑼、鼓、胡琴、嗩吶這些傳統樂器,他樣樣都會。後來也跟其他許多老師學過藝,賴碧霞也曾教他唱山歌。   羅運財後來在關西天主教會工作,做了二十多年,期間也開過相館。八音吹奏表演當然成了他長期的副業。直到他教會退休之後才開始興起教授八音的念頭。他退休後開始收學生,已累積了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在很多中小學或許多社區都曾開班授課, 羅運財先生與富光國中音樂老師林宜靜組成了客家傳統樂器社團。富光國中鑼鼓、八音班暨客家民謠合唱班成立迄今已數年,學生能上臺敲擊、演唱,並奠下對客家傳統藝術之基礎與興趣。   十幾歲的國中生,正是愛玩的時候,要讓這些孩子對傳統的客家八音感興趣,羅運財自有一套方法。羅運財解釋,一定要先找到跟小孩溝通的方法,像他一開始就是跟小朋友說古講笑話,讓小孩不會覺得他是個古板的老師,就可以慢慢跟學生們打成一片。他也很用心的將傳統八音的譜做成簡譜,讓小孩子容易學習。 為了溫飽,羅運財小學畢業就要做工賺錢,沒有機會繼續受教育。沒想到,自己在七十歲以後,可以站在課堂上為人師表,不但為客家音樂傳承盡了一份心力,也為自己找到莫大的成就感。
Expertise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