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吳榮順
Review   吳榮順先生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及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授,又是傳統音樂系系主任,曾任北藝大學務長。在教、事務繁多,幾近日理萬機的狀況下,他仍為客委會、政府和唱片公司主持了大量客家暨原住民音樂的發掘、保存、發展方面的計畫,並出版了大量民族音樂方面的著述、論文。他長期注重田野調查和民間音樂蒐集工作,並將這一重要工作的經驗方法傳承給學生。由他製作的原住民音樂唱片及客家音樂多次榮獲金鼎獎、入圍和榮 獲金曲獎。他在民族音樂研究領域的才華和貢獻令人欽佩。   吳榮順教授出生於花蓮玉里鎮的客家家庭,在客語環境中長大,繼承了客家人踏實謙和、刻苦耐勞的性格。日後他考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後又考入同校音樂所,並取得碩士學位。之後吳教授遠赴法國,進入巴黎第十大學攻讀民族音樂學,並獲得博士學位,成為第一位在巴黎第十大學獲得民族音樂學博士學位的臺灣音樂人。歸國後,他就到國立藝術大學音樂系、所任教。   吳教授受到許常惠教授的影響很大,非常重視田野調查和民間音樂蒐集。對於原住民的生活和音樂,他是個紀錄者和採集者,長年帶領學生,深入原住民山區,跑遍全臺灣,以留下寶島最珍貴的聲音。吳教授因而擁有大量原住民和客家民族音樂的有聲資料,他將這些資料保留下來,傳播給社會。他製作了很多張原住民音樂唱片,獲得很多音樂獎項,也為多項政府單位的文化推進計劃提供豐富的音樂資料,如文建會的「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置工作。此外他還為客委會研擬了「客家音樂發展」的五年計畫,使客委會在這方面的工作有了藍圖。吳教授有非常深厚的民族音樂基礎,長年接觸原住民生活和音樂的實踐促進了他在民族音樂方面的研究。多年來吳教授這方面的論述極多,在使臺灣社會認識原住民音樂的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客家八音是客家傳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藝術形式,然而隨著傳統生活漸漸為現代城市生活方式所取代,客家八音也日少耳聞,客家八音的研究和記錄工作越來越重要。臺灣北部客家八音的研究和有聲資料保存工作比南部領先許多。吳教授有鑑於此,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持了南部客家八音調查及研究計畫和南部客家八音紀實系列出版計劃,共計採集錄製出版了48CD的南部客家八音有聲作品,填補了南部客家八音研究和有聲資料匱乏的缺口。此外,客家戲劇不僅有其傳統的藝術形式,如何在傳統中發展出現代風格的戲劇形式,也是一大課題。2006、2007年,吳教授主持了客家歌舞劇福春嫁女的展演計畫,演出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造成巨大的迴響。   保存和研究傳統客家文化、發展和衍生新的客家藝術形式,是吳教授作為一名客家子弟多年來研究和實踐的目標。
Expertise 客家音樂、原住民音樂、福佬音樂、世界音樂(如複音音樂等方面)的研究。 音樂製作。
Awards 1992:(布農族之歌)/榮獲金鼎獎推薦優良唱片、中時晚報年度最佳製作人獎。 1993:(阿美族的複音音樂)/榮獲唱片出版金鼎獎。 1994:(泰雅族之歌)/榮獲唱片出版金鼎獎。 1995:(排灣族之歌)/榮獲唱片出版金鼎獎。 1997:(Bunun Tu Sintusaus布農音樂)/ 獲教育部86年度獎助原住民文化著作優等獎 1998:(美濃人美濃歌)/榮獲金曲獎最佳民族樂曲唱片及最佳唱片製作人獎。 1998:(高雄縣六大族群傳統音樂)/獲教育部87年度獎助原住民文化著作優等獎 1999:(平埔族音樂紀實系列)/獲金曲獎最佳民族樂曲唱片及入圍最佳唱片製作人獎。 1999:(平埔族音樂紀實系列)/獲教育部87年度獎助原住民文化著作優等獎 2003: (日月潭邵族非祭怡性歌謠)/ 獲教育部92年度獎助原住民文化著作佳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