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曾榮妹
Review   曾榮妹女士 (1948) 為新竹縣關西客籍人,現任為揚聲八音團指導老師。曾女士應丈夫的表哥邀請在二十一年前就學習唱客家民謠了,幾個月後就從此培養出對客家音樂的喜好和興趣,唱客家山歌兩年後就有人邀請去學習客家八音,曾女士表示起初學習客家八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剛開始還是聽不太懂,但是有天份的她對客家八音上手,並且還上臺表演呢! 不愧在20年前曾榮妹女士加入客語歌謠班時,就被范揚城老師發覺了美聲,她嗓亮的歌聲與八音北管可說是絕配。   曾榮妹女士現任為揚聲八音團指導老師,臺北市新竹縣同鄉會的揚聲八音團,在北臺灣頗富盛名,創立時間超過19年餘,是一個專業的傳統音樂表演團體。創辦人即為范揚城老師,就是在范老師深愛胡琴和嗩吶所演奏出客家古樂之美,於是「以樂會友」,廣招學員,成員大都住在臺北地區。揚聲八音團又稱為客韻八音團,分場合使用團體的名稱,「揚聲八音團」:通常屬於一般性和客委會相關活動; 「客韻八音團」: 街頭藝人 (客家鄉韻萬里揚,韻音悠揚天下知)。無論是以揚聲八音團或是客韻八音團出場,皆參加過許多婚喪喜慶的活動,例如: 大會開幕、五股鄉嘉年華會、迎神廟會、應邀花蓮巡迴演唱客家電視隨行錄影數天,足跡踏入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和鳳林鎮,深獲好評。   曾榮妹女士對於揚聲八音團可說是別出心裁,通常傳統的客家八音團都是在角落表演並且圍著圓桌,曾有次表演她就顛覆了客家八音團的排場方式,不要圓桌、不要在角落、上臺演唱還會加上肢體動作(即為有身段的演出)、她還提議製作制服和旗幟,感覺就與其他客家八音團體不一樣,是要求上臺的品質的,評審還曾經說過:這是有國際水準的表演團體,揚聲八音團排場就是與其他團體不同,走多元化路線,並於99年10/14會在花博演出、11/10和11/26也皆有大型的表演,可說是客家八音的第一團。除了對於團體的用心外,曾女士對本身的要求也是求品質的,她會將工尺譜轉成簡譜廣泛教導學生,她也從不背歌詞,如:「哪吒下山」要唱一個小時也都不用背歌詞。   曾女士提到客家八音包括:匏、土、革、木、石、金、絲、竹 八種材質所製作的樂器乃八音,以及鑼、鼓、响盞、梆子、胡琴、嗩吶、洋琴、笛等八種樂器,學客家八音耳朵要聽、嘴要動、敲敲打打、還得默念口訣,學會客家八音是不會老年癡呆的,而慕名客家八音而學習的人很多,都還從中壢到臺北、龍潭去學。曾女士免收未滿20歲以下的人學習八音的學費,鼓勵年經人學習,而對於客家文化的推廣方面,她則認為有關單位要補助適當的經費以外,還要幫忙宣傳,就像年紀越小學習能力越強,所以可以在學校推廣,例如: 五點下課留下來學習,或是利用假日練習,以不要礙於唸書時間即可。她還認為客家八音的學習要有天份,不是立即就上手,也不比山歌民謠和流行歌容易,但是還是期望可以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來學習,並可將客家八音加以傳承,才不至於造成延續上有斷層問題產生。
Expertise 客家八音演奏
Awards 客委會,18般才藝比賽 (特等) 唱山歌,苗栗客家歌對唱 (第二名) 大臺北地區老山歌中組 (優等) 北管龍虎榜,漢聲震天下 (優等) 公共電視果果、恰恰,才藝比賽連得3次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