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張慶光
Review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創立於十八世紀末,創立者是鄭榮興教授的第十七世祖陳招三先生;而以陳家最早從事八音活動的紀錄考證,第十四世祖鄭乾龍可為第一人。   八音大師張慶光先生1917年出生於苗栗縣苗栗鎮,他的父親陳房是陳家八音團創始人陳招三的侄子,而一代八音大師陳慶松是他的親哥哥。陳房的妻子本是張家的媳婦,先夫張清秀很早就去世了,陳房後被招贅入張家。後來夫妻兩生了幾個孩子,除了陳慶松之外,其餘孩子都姓張。   張慶光從小就跟著父親陳房的八音班邊演奏邊學習八音,從打擊樂器到拉絃樂器,慢慢學習,十六歲方始學習嗩吶。一般八音藝人直到民國六十年代後八音沒落才開始學習道場音樂,張慶光卻不同,他學的技藝十分駁雜,十九歲就開始研究黑頭道士的道場音樂了。二十歲還參加陳李石的客家採茶劇團,演後臺,也演前臺小丑,甚至於在三腳踩茶丑行小有名氣。二十四歲又換搭臺中竹山「登義園」歌仔劇團,演後場。當時臺灣剛剛光復,內臺戲很興盛,全臺戲院除去電影院尚有兩百多家,很多採茶戲班和歌仔戲班都應邀參加各地的巡迴演出,很多藝人紅極一時。張慶光演後臺,跟著戲班全臺到處跑,雖然不像前臺主角這麼紅,卻是戲班子重要的藝人,這樣一演就是幾十年。   新竹竹北的「田屋八音團」,請過很多師父傳授技藝,也曾舉團北上到龍潭黃家學藝。而張慶光也曾經應團長年木水的邀請,當過「田屋八音團」前身「毅樂軒」的北管師父。   1969年張慶光回到苗栗創設「源德壇」,從此專事黑頭道場的工作。陳家子弟常常組織小型的八音班,互相支援演出。張慶光或許出於延續張家香火的關係,並未正式加入過陳家八音團。
Expertise 擅於吹奏客家八音、道場音樂。 前場演員,飾演丑角。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