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田木貴
Review   成立於1989年的「田屋北管八音團」前身是北管社團「毅樂軒」,創立於日治時代,創立者是田阿九和數位田家宗親。田家位於竹北地區,該地居民以閩南族群為主,故此「毅樂軒」以北管技能的傳承為主。   田阿九之子田木水自小即得到父親的真傳,後來常常應邀參加新竹柳應科先生指導的竹北豆子埔「竹樂軒」的演出活動。「竹樂軒」在當時小有名氣,田木水也因此因緣際會,邀請柳應科先生到「毅樂軒」傳授北管技藝。此外田家還請來芎林張鏡秋大師和另外幾位客籍師父教授北管曲牌。故此田家的北管技能也有得到柳應科先生和張鏡秋先生的傳授。「毅樂軒」這個名字後來很少人知道了,對於竹北田家的北管團大家都稱為「竹北田屋」。光復後,「竹北田屋」的成員剩下五、六人。   田木水繼承了「竹北田屋」後,很想將其發揚光大,於是又吸收了數名宗親子弟入團,並且邀請有名的陳家客家八音師傅,陳房的兒子張慶光來教八音。當時人稱北部有三怪:楊梅賴維、龍潭黃新乾及新屋范姜文賢;田木水在廟會的演出中結識了其中之一──龍潭的黃新乾。出於對八音前輩的景仰和對更高境界技藝的追求,田木水身為團長「竹北田屋」率領宗親田阿爐、田金聲、田深淵、田木貴、吳錦梁等十多人北上龍潭來向黃家求教八音,也因此成為黃新乾、黃登祥父子八音傳承的一枝,「田屋北管八音團」至此方正式成立。   田木貴和田木水算是堂兄弟,從小接觸的都是些北管曲牌。後來跟著田木水一起學藝,融會學習了黃添貴和陳慶松兩大八音系統。之後長期跟隨「田屋北管八音團」,參加各類廟會慶典和民俗暨公演活動,於實踐和演出中將兩大系統的八音特色融會貫通,呈現出「田屋八音」自己的特色。
Expertise 「田屋北管八音團」代表作 《清晨早》、《大團園》、《新一巾姑》、《大八板》、《糶酒組曲》、《冷泡茶》、《風入松》、《擊三鎗》、《新普天樂》、《掛金牌》、《羅成寫書》、《柴進寫書》、《擺渡》、《劉高得寶》、《蟠桃會》、《張仙送子》
Awards 2004年至2006年,「田屋北管八音團」榮獲新竹縣傑出表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