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古美華
Review   成長於中壢市的古美華,自小聽父親古永清(註)吹嗩吶與同好共奏八音,年少時對山歌的演唱也很有好感,一直到民國80年33歲時小孩就讀國中後,參加謝其國於瑞埔國小(楊梅鎮埔心火車站前)指導的歌謠班,學習唱山歌。其後參加山歌比賽屢獲佳績,經謝老師鼓勵轉樂師方向進修,轉而學習漢樂的鑼鼓。她回憶學藝過程,因為鑼鼓發出的聲響很大,不方便在家中練習,就只能抓緊課堂時間練習,其於時間就勤背鼓譜,一心跟著老師的進度學習。習藝過程中,古美華也曾遭遇瓶頸,像是難度高的鼓譜老背不好或是眼高手低,都曾令她萌生退意,學習的衝動與熱度一度因此退燒,但謝其國老師要她慢慢來不要急,這句話一路支持她。也感謝先生的支持,讓她無後顧之憂的追尋興趣。   民國88年左右開始客家歌謠的教學工作,古美華的教學經驗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桃園縣八德班,八德居民母語為閩南語者多,參加客家歌謠班有多位30-40歲的閩南學員,沒有客家話的基礎,學客家歌時特別認真,逐字逐字仔細的注音。如遇學生提問卻一時答不出時,會當面告訴學員課後將請教謝其國老師後再回覆,古美華不知時如實告之,大家互相切磋,也是讓學生知道一山還有一山高,學習是不分高低的。   鼓是山歌樂團裡的頭手(首席),掌握演奏旋律的快慢速度,鼓不像胡琴需要調音,但掌鼓者必須要有準確與穩定的節奏感。打鼓的技巧在於巧勁,有技巧的藉由鼓棒把力量傳導到鼓面而發出聲響,並不是使力的猛敲打,演奏時必須了解每一首曲的內容,所要表達的精神,也就是說,熟習樂曲的形式之外,還要掌握演奏的技巧。伴奏時則是要隨時注意歌唱者的神情,引領這個樂團與其歌聲搭配,才是稱職的伴奏樂師。   古美華說學唱山歌或是樂器和一般的學習一樣,越早固然好,但是「有興趣」是她認為最為重要的學習動機,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在遇到瓶頸困難時回想初衷,比較能夠帶領自己繼續邁向更高的學習層次。 (註)古永清(1935-2003)擅長製做及吹奏嗩吶,常與余玉瑞、鍾木錦、蘇瑞珠、曾兆堂……等人搭配應聘八音演奏;徐木珍、鄭榮興……等人曾向其訂製鎖吶。
Expertise 客家歌教唱、漢樂鼓、弦樂師及指導老師。 專輯 參與《山歌大家唱》、傳承之歌、對唱專輯、傳統山歌標準伴唱音樂帶之錄音。
Awards 個人認為具代表性的比賽成績: 1994,臺灣區山歌比賽超級組冠軍。(龍潭) 1993,臺灣區客家歌謠比賽平板及小調冠軍。 1992,臺灣區客家歌謠比賽山歌仔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