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呂文慈
Review   1962年3月5日,呂文慈老師出生於臺北市,從6歲開始學習鋼琴,16歲更加以學習長笛,在幼年良好的音樂基礎之下,從幸安國小、金華女中、到中正高中,一路考上東吳大學音樂系,並主修長笛。大二時,因為喜好創作、喜歡音樂,於是將主修由長笛改為作曲。   大學畢業之後,呂文慈老師於光仁小學音樂班任教,時常參與亞洲作曲家聯盟與現代音樂協會的活動,且於國內外發表作品。呂文慈老師於1989年赴美求學,進耶魯大學音樂研究所,學習理論與管弦樂法。在美國多元發展及自由的學術風氣中,呂文慈老師開始跟著感覺及情緒寫作,甚至嘗試以音樂寫日記,也開始在作品中加入有臺灣印象、景觀、自然等情感的概念。   1991年自美返回臺灣後,呂文慈老師即任教於文化大學西樂系,呂文慈老師熱衷於教學,並希望借由教學,帶給學生更多感受音樂的技巧與情感,在教學中,老師認為多元的音樂環境帶給學生許多接觸音樂的機會,所以學生對於嚴肅音樂並沒有那麼熱愛,在音樂的喜歡與學習上會有衝突,學習與生活比較沒有連結,老師會鼓勵學生多接觸,「先了解音樂再說喜好」是老師對音樂的態度,也是老師希望學生養成的態度,當你深入了解之後才能說喜好程度或討論藝術價值;教學相長,學生創意的小作品,也時常帶給老師不同的驚喜與創作靈感。在教學之餘,老師也致力於創作,藉著對藝術作品的想像與感動、對生活的感受及作品設計的技巧,老師所創作的作品經常於國內外演出。老師音樂創作重視結構,靈感來源常常都依附在藝術作品上,或生活上的心得感想,當需要特別具象的設計某些作品時,結構也是老師在設計音樂曲目時很重視的地方。從19歲創作起,近30年的時間,在創作上所面對的問題在於功能性和藝術性,考慮創作與觀眾間的互動與接受度,當作品越細越複雜化,鋪排及設計橋段越多往往會更需要時間慢慢去撰寫下來。   近幾年,呂文慈老師希望能在音樂中尋找更多生活化與實用性的可能性,因為自己是客家人,老師這幾年也開始研究傳統客家音樂的延續性和結構,如語言與唱腔的結合、音韻如何轉移到樂器上作結合,客家歌曲的特色在於生活化,歌詞的結構、文字與生活連結很多,所以老師在創作上曾經很受挫,認為客家歌曲藝術性不夠,幾經思考及努力,老師決定順應著客家的文化、意象、音樂的親民性創作與研究,老師認為客家語言如何紀錄、保存與發展,也許可以經過音樂的普遍及創作,讓下一代更能讓客家語言朗朗上口。
Expertise 二、發表曲目: 曲 名 創作年代 編 制 為長笛、單簧管、中提琴、鋼琴室內樂 1985 室內樂 1986 五首鋼琴小品 1986 鋼琴 十六歲的花季 1986 三臺電子合成器( DX-7 )及絃樂四重奏 日月 1987 長笛獨奏曲 午後的和聲 1987 交響詩 卜算子 1987 絃樂四重奏 世間女子 1990 女高音、長笛、打擊、馬林巴琴 USA Today 1991 室內樂 緣起緣滅 1991 中音長笛 石頭與絳珠草 1991 鋼琴與擊樂 今天 1992 室內樂 HOL 1992 倍低音管與古箏 北臺灣風情畫 1995 雙鋼琴 下元賦室內樂曲 1995 室內樂 「昇」系列 -- 殿前歡、落梅風二首室內樂曲 1996 室內樂 遊戲 1999 即興音樂 奔 2000 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 美麗的島鄉 2000 雙鋼琴 葵花地 ---- 大提琴篇 2000 大提琴與女高音 葵花地 ---- 聲樂篇 2002 女高音、長笛、大提琴與鋼琴 芒鞋 2002 管絃樂團 風的顏色 2003 長笛團 南臺灣素描 2004 雙鋼琴 樹倒猢猻散 2004 擊樂六重奏 鋼琴上的貓 2006 豎笛與管樂團 葵花地 ----- 古箏篇 2006 古箏、敲擊與鋼琴
Awards 文建會創作徵選獎:《午後的和聲》、《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