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賴義發
Review 賴義發,民國24年出生,專攻胡琴與嗩吶,自幼出生於峨眉鄉石井村,家中務農,民國51年舉家遷至北埔。      因父親本身就有學習三腳採茶戲及北管,賴義發十餘歲時就利用農餘閒暇時,向父親學習嗩吶、二弦等樂器。賴義發17歲時,祖父聘請寶山鄉五華村余新明老師教授家族成員學習北管,並且組成了子弟班,打下了唱曲、鑼、鼓等基礎,接著又向北埔雷萬德學習。   後來子弟班解散,為了精益求精,便去寶山鄉溫阿木先生學習客家八音,首先學習二弦、嗩吶,一年後再學習胖胡與唱曲。退伍後,又向戴阿彩與戴佑學習客家八音,後來因戴阿彩的建議下再跟竹東的黃新雲學習,進一步進修八音中更艱深的曲目和表演技巧,因此功力也更上一層樓。而後來黃新雲也常帶賴義發演出,練習現場表演 ,到了民國60年代才讓其在外與其他班底一起演出,而有了獨當一面的機會。賴義發對於曾傳授予他音樂技藝的老師都有很高的敬意,他覺得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除了學習技藝外,老師人生的體會與領悟,更令人配服。   賴義發並沒有固定的八音班底,而是常與其他音樂社團合作,不過因常居北埔,而與永樂社常常配合演出,現已成為基本團員。民國70年代,賴義發也開始開班授徒,曾在頭份、峨眉、竹東授課過,目前與永樂社一些成員一起在北埔鄉大坪國小客家八音班授課,而且以傳統的宮字譜教學。   賴義發希望政府能正視傳統客家音樂的式微,能給一些在基層默默傳承的社團補助,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了經費才好辦事,從小學、國中及高中的傳統藝術教育能延續一貫化,才能真正保存客家音樂。
Expertise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