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呂金燕
Review   呂金燕,民國40年生,桃園楊梅客家人,現在住在中興新村任職國有財產局,她的口音有著一股濃厚新竹海陸腔,呂金燕雖然是客家人但從小並不喜歡客家歌謠,對客家音樂並無好感。因為在她生活經驗中客家歌謠等同於是一群在廟口前拉著胡琴五音不全的老人家,有很長一段時間,她聽到有人唱客家歌謠時 她會不舒服的全身起雞皮疙瘩。及至二十年前有次出差的機會回到了楊梅老家,無意間聽到對面楊梅育樂中心樓上傳來了優美的歌聲,那剎那她彷彿成了在愛琴海上聽到siren song而受到誘惑的希臘水手,無法抗拒,下意識的走向育樂中心的樓上,推開門看見了謝其國老師正在演唱客家山歌,她靜下來坐下聆聽著,這是她第一次發現原來客家歌謠可以是這麼美妙,好聽。   幾年後這歌聲仍不時在她腦海縈繞,客家歌謠的種子也隱然在她心田裡悄悄發芽。有次她的同事李清松主秘送給了她一片姜雲玉老師的CD,她被這美聲的客家歌謠徹底征服,深埋在她骨子裡的客家意識也被徹底的喚醒了。86年來自大陸的閩西客家藝術團來南投表演,受到刺激之後呂金燕決心為客家文化做些實質的貢獻,在一次專程到臺北國家音樂廳的朝聖之旅中,她認識了仰慕已久的姜雲玉老師,她得到將老師的賞識和支持,開始推動南投客家文化協會的成立, 她與彭國華,陳羅水等先進為籌立協會不斷的奔走,呂老師回想起這段過程,笑笑得說:喔,才知道什麼叫篳路藍縷。   而她自己則是不斷的學習,各種客家的歌謠, 舉凡童謠,小調,老山歌,平板,九腔十八調,採茶戲她都鑽研,甚至也自己寫劇本。呂老師說:人生走了一圈才重新的認識客家傳統文化之美,這次不會再錯過了。   功夫既已練成,則不斷的表演,不斷的開班授課,在南投這個客家文化的沙漠,老師用其源源不絕的熱情默默地經營著一塊綠洲。她不為個人名利,只是踏踏實實一步一腳印的為客家文化播種,她說只要是教客家的東西她就會很開心。老師連法鼓山邀請的歲末關懷都沒忘記表演客家的戲呢。   呂老師感謝這一路來在客家文化經營上互相扶持的朋友,她提到了呂錦明及姜雲玉老師,在很長一段時間,他們不遠千里的來到南投親自授課,帶給她和南投客家鄉親很多很多的收穫。還有很多一路過來一起打拼互相支持的老師和夥伴們。   呂老師對客家文化的關注是長期而堅實的,她還參與很多客家文化的基層扎根工作,她也在學校和社區大學教母語教學,她有南投縣鄉土語言(客家語)教師即客語薪傳師的資格,也曾帶領學校同學參加全國客語朗讀比賽。也擔任過全國語文競賽(客家語組)評審、命題委員。   老師特別喜歡帶領學生用客語吟唱唐詩三百首,用這古老的語言,古老的腔調,吟唱著這古老的文學,散發的是一種很優美很古典,現代人很陌生卻會一聽就愛上的美。   除了歌謠,呂老師還是個客家美食的大廚和老師喔!但很可愛的是,本來的呂老師是個連打火茶都會哭的女孩呢。因為從小在家是個排行中間的女孩,其隱性的老二性格加上父母的寵愛,所以她完全不會做家事,及至嫁作人妻,她依然不會煮飯,電鍋內外鍋分不清楚,這樣的新婚生活讓先生哭笑不得,有天先生一如往常,從公家宿舍提飯回來,說我再也不好意思去打飯了,才讓她痛下決心決定學烹飪。如今她已是頂著2006年客家美食大賽(社團組)-冠軍頭銜的金牌美食老師了。   呂金燕說:人生只有一次,我必須充分的利用這得來不易的生命,盡情的揮灑熱情才不致於後悔。
Expertise 烹飪 客家歌謠 演講朗讀
Awards 2006年客家美食大賽(社團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