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鄧維順
Review   鄧維順先生,於國立藝專影劇科畢業,是位影視工作者 (導演),曾經擔任《原鄉人》、《飄零的落花》等電影的副導,近年來將重心轉向拍攝紀錄片,包括:《岩雕傳奇》、《追想安平》等。現任則為威迪影視有限公司負責人、擔任公視委製紀錄片<臺灣福佬客>導演,更是「火焰蟲客家說演團」的團長。   談起成立火焰蟲客家說演團的初衷,鄧維順先生表示:「他在民國 91 年間有感於客語流失的嚴重性,於是與多位舞臺專業演員構思如何重建客語生活環境,進而發揚客家文化,於是該年度特別培訓說唱藝術、話劇、舞蹈 …等專業之客家藝人。」而火焰蟲客家說演團基本團員,包括:徐明珠、古重禮、巫俊明、彭金通、范姜琳、 彭賢君、廖經華、廖郡玟、劉佳玟、黃 如、陳佾玄、陳家玟 等…;近期作品有:《起火做戲班》、《客家文化綜藝列車》、《過庄尋客系列巡迴等》……;火焰蟲客家說演團還在2003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舉辦的藝術節中,展開全國 22 場客家文化綜藝列車巡迴演出,以活潑的說唱藝術、兒童話劇演出形式,巡演時還獲得當地客家子弟的熱烈迴響。   根據採訪人員劉惠月於民國95年7月11日資料顯示,火燄蟲客家說演團將在「戲說客家」的活動中,表演類似現代流行的Rap的《棚頭》,以及融合客家文化的說唱藝術,說、學、逗、唱集於一身的《打嘴鼓》,期待讓民眾體驗客家說唱藝術之美。除此之外,團裡還在全國各地舉辦「起火;做戲班」師資培訓營 ,該課程結合了社區開放創作表演空間,在夜晚人潮聚集的地方演出 10 場客家風情節目,課程分四個部分: 1. 棚頭:採茶戲的序場,類似 RAP 唱跳方式的演出。 2. 客家童謠:藉簡單的韻律舞蹈及帶動唱方式,來學會童謠。 3. 打嘴鼓培養老師們的機智與反應,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集說、學、逗、唱技藝於一身。 4. 客家短劇讓老師們瞭解製作短劇內容及學習經驗與心得分享。 93 年舉辦客語生活鄉鎮客語復興號活動,於桃園及南臺灣各鄉鎮演出 38 場; 93 年遠赴紐、澳宣慰僑胞; 94 年遠赴巴西參與「瀛海客來嘉年華」臺灣慶賀團表演活動; 94 年「客家文化綜藝列車」結合客家電視,以「過庄尋客」在北臺灣做 21 場巡迴演出; 94 年推出八 點檔戲劇「鴨嬤打孔翹」,首次將客家諺語、俚語、師傅話、童謠、棚頭、歌唱等舞臺表演模式,以多樣的劇情搬上螢光幕。   火燄蟲(依客語詮釋即為螢火蟲),螢火蟲有著微小的光芒,卻有堅毅的精神在草叢中穿梭著,火燄蟲客家說演團為此取名,就是希冀可依螢火蟲的精神,將客家文化散播出去,在各地生根發芽,並傳承更遠更廣。團員們具說唱藝術、話劇表演等專業能力,也嘗試不同的演出形式和舞臺表演模式,搬上電視螢幕,在未來裡,讓我們拭目以待由鄧維順先生帶領的火燄蟲客家說演團,更精采的演出。
Expertise 《原鄉人》、《飄零的落花》等電影 拍攝紀錄片,包括:《岩雕傳奇》、《追想安平》、《臺灣福佬客-勤耕福田》 火焰蟲客家說演團,作品:《起火做戲班》、《客家文化綜藝列車》、《過庄尋客系列巡迴等》等 電視作品:尤老師的十二堂課、天天哈客、歡歡喜喜講客語、圓桌五士打嘴鼓、鴨嬤打孔翹、兩個銀角兒、榕的假期、95-99年製作生趣个ㄠ仔書-DVD客語教學帶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