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袁久琪
Review   袁久琪先生(1981年出生)為桃園縣客籍人,是傳統客家八音的「和成八音團」創團者袁明瑛的兒子。和成八音團以袁氏家族為主軸,以袁明瑛先生論起,與妻子李麗蘋共有三個兒子袁久貴、袁久閔、袁久琪,而袁久琪即為小兒子。由於袁明瑛在年輕時就加入地方上八音團的演奏工作,所以袁久琪從小就耳濡目染在客家八音團中的環境長大。憶起當時,袁明瑛是先讓袁氏三兄弟學習打花鼓,直到國小五年級才讓他接觸客家八音,並學習客家八音中的各種樂器: 嗩吶、胡琴、打擊等,在客家八音團中,除了尚未學習唱腔之外,其餘皆會,可說是十八般武藝兼具的客家八音演奏人。   袁久琪先生從國小五年級開始學習客家八音,在一路走來伴隨著課業上的壓力,常會有老師希望他不要再學習客家八音,怕他功課會退步、希望他專心唸書,幾乎在都沒有老師的支持聲浪下。袁先生依然不放棄客家八音、堅持學習下去,成為如今客家八音團中最年輕的演奏者,和兄弟們不但對各演奏樂器皆瞭若指掌,還可以互相替換,不但熟練所有樂器、樂曲的演出節奏,也擁有獨當一面、可掌控演奏的情境。當時他只是抱持著好玩的心態去玩樂器,剛開始接觸花鼓,國中和高中才開始吹嗩吶,直到念完中壢高商和當完兵後,才開始對客家八音有興趣,只要偶而到外地念書或是工作,在異鄉和異地聽到客家八音,就會思念起故鄉,他表示:或許這就是一種家鄉味。   袁久琪先生談起和成八音團,感嘆團裡資深演奏者皆已年老、甚至去世了,若是袁家三兄弟沒有參與演出,其實會大打折扣、表演品質也會降低,如今缺乏更多年輕的學子來傳承也是一大隱憂。他認為政府、桃園縣文化局、或是有關單位,可以多一些補助或幫忙,多多注重客家八音,可以協助民間團體完成計畫案的提出,或是協助輔導申請提案子、提活動、或是文化級的演出。對於客家文化的保存和期許,袁久琪先生很有責任心的表示:他要自己先存有一筆錢,可以養家活口後,再進一步的推廣客家八音。另外,曾在范揚坤老師的鼓勵下,他會繼續深造於傳統音樂,讓他本身有足夠的背景或學術地位、也可以擴充人脈關係,進一步將客家文化、傳統客家八音發揚光大,他認為客家文化是會流失但是不會不見的,就得看我們年輕一輩的客家子弟如何用心的去保存和興盛。
Expertise 嗩吶、胡琴、打擊等
Awards 和成八音團- 參加2006年桃園客家文化節'創意踩街暨開幕式活動順利 參加2007年平鎮藝術季創意踩街暨開幕式活動順利 2007年桃園客家文化節活動熱心參與 95年11月7號蒞臨本校進行客家文化藝術教學活動 協助推展傳統曲藝,拓展學生視野,增進民俗文化知能 於百家爭鳴,萬管齊唱--北管拼戲活動擔任本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