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陳芝后
Review   陳芝后,1981年生,新竹人,幼時喜歡傳統戲曲表演,十歲進入復興劇校就讀京劇科,在校期間主修刀馬旦,陳芝后京劇師承多位老師,例如:李華齡老師、白明鶯老師、樓秀梅老師、郭繡華老師,其中樓秀梅老師啟發了陳芝后的表演慾望,廣泛的開展角色的表演,還推薦陳芝后赴中國表演,白明鶯老師更在陳芝后的青春時期耐心指導她許多事,在校期間被視為重點培養學生,並多次參與對外公演,陳芝后曾赴北京參賽藍島杯,並至上海劇校學習京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畢業後,進入文化大學就讀戲劇系演劇組主修小旦,目前在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藝術研究所就讀。   陳芝后為開拓演藝之路,文化大學京劇畢業後進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客家戲劇師承鄭榮興老師,常與臺灣當代京劇藝術家和國寶級客家戲前輩同臺競藝傳統戲曲,為當今臺灣新生代客家戲曲演員之翹楚,大宅門,春草闖堂、楊家心臼,優美的身段與迴蕩的唱腔都有精湛的演出,皆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傳統戲曲的表演,文戲注重唱唸口白,細膩的身段,武戲情節熱鬧,有精彩的武打動作。陳芝后文戲武戲皆擅長。文戲感人,武戲精彩。現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科兼任教師、客家戲曲學苑的「客家戲曲表演人才培訓」特約教師。   目前客家戲曲存在一個隱憂,就是缺乏編劇人員,所謂劇本,正是一劇之本,傳統戲曲中的演出劇本,不只是表演的基礎,更是提升傳統戲曲演出水準的關鍵,但是在戲劇的相關教育中,完全沒有劇本創作的課程,使現今創作人才的缺失和流失情況更嚴重,出現斷層,而目前演出的劇本,主要仍來自演出團體本身創作經驗的傳承,陳芝后認為訓練新的本土客家戲編劇人才,實為當務之急,培養後起之秀,使得客家戲曲演出可以更貼近臺灣的人民的生活經驗,引起更多的共鳴,藉以創造更多的觀眾。陳芝后希望政府能夠積極扶植客家劇團,進而成立國家客曲劇團,讓客家劇團的演藝人員有明確的前途與未來,並由國家協助劇團擴展戲路,增加演出的機會,或至全臺灣巡迴演出,甚而到中國大陸交流演出、赴國外演出宣慰僑胞。 在日新月異的娛樂刺激下,客家戲也應重新尋求新的定位,藉由更多元的表演模式,融入新興娛樂媒體,一方面保留客家文化在歷經時代變遷的歷史價值,也讓傳統戲曲藝術永續發揚。
Expertise 刀馬旦、花旦
Awards 北京藍島杯-表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