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林彥香
Review   日治昭和時代中期,林彥香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小伙子,愛音樂的他常把省下的零用錢,拿來買音樂書籍,學看樂符、彈唱譜曲,各種樂器都學,光復初期三、四十年代,初具音樂底子的林彥香被從廣東汕頭來臺發展的親戚趙木群延攬,進入專以馬戲雜耍為主的「木群技術團」,安插他在拳頭師賣跌打損傷藥膏時,伴奏串連氣氛,沒多久又併入「南光歌舞團」,才獨立出一支樂隊,由他當領隊,跟團彈琴的走唱生涯就此展開。因緣際會下,林彥香回到南部加入「美聲樂團」,固定在高雄的陸軍服務社演出,先後又在「雪莉舞廳」、「金都大歌廳」等走唱十多年;越戰期間,美國海軍晚上習慣到酒吧尋歡作樂,待在「美軍俱樂部」長達九年時間,直到菲律賓爵士樂團進駐才離開。   屏東縣八音協會總幹事鍾聰明得知林彥香返鄉,邀他重出江湖,為客家文化打拚,兩人結伴深入客家庄,找尋迎送禮俗的民間八音班老師傅,錄音蒐集數十首曲牌,林彥香耗費近三年時間,寫出「福祿壽」、「寄生草」、「百家春」、「大魚對」等十二首有完整拍數小節的曲譜,留下永恆不朽的樂章,客家八音古樂得以永傳不輟。 如今林彥香年事已高,體力欠佳,退居幕後,專心研究歌譜,他希望八音可嘗試多種不同的曲風,使其更活潑豐富、更有生命力。
Expertise 中西樂樂器演奏
Awards 1993年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