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value
Name 湯華英
Review   湯華英校長(1951)為苗栗縣頭屋鄉頭屋村客籍人,父親為漢文老師自幼即受之影響,立志從事教育。湯校長覺得聽古典音樂可以撫慰人心,從小就喜愛音樂。湯校長畢業於新竹師專音樂組,結業於國立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就讀新竹師專時並受教於楊兆禎教授受益匪淺。自竹師畢業後創作聲樂曲、合唱曲、管絃樂曲、器樂曲,室內樂、音樂劇等為數甚多,多次參加作曲比賽屢獲大獎,舉辦多次作品發表會,也受許多學校委託創作校歌,出版十餘本創作樂曲集,至今仍全力投入作曲工作 (相關創作資料可參考: 湯華英作曲年表(含得獎、出版、演出紀錄)等)。   湯校長歷任為桃園縣僑愛、西門國民小學音樂教師,指導節奏樂隊曾多次獲桃園縣第一名及臺灣區優、甲等佳績,擔任桃園縣國教輔導團音樂科輔導員12年,舉辦十餘次全縣性音樂科教材教法研習,參加教師計1200人次,成果輝煌;組織桃園愛樂合唱團及桃園教師口琴樂團,擔任團長兼指揮,多次參加音樂比賽均有傑出表現,曾獲第14屆鐸聲獎歌唱比賽第一名!並於85、86、87、88、89年暑假應邀赴馬來西亞、印尼、日本、泰國舉行音樂會,載譽歸國;表現傑出,曾獲81年特殊優良教師「師鐸獎」、83 年教育部「教學優良獎」,並當選1998竹師傑出校友;曾任大埔國小教導主任7年半、東門國小輔導主任1年半,光華國小校長二年,觀音鄉富林國小校長四年及觀音鄉教育會理事長;92年8月調任大溪鎮南興國小校長共七年;99年8月擔任桃園市東門國小校長。除此之外,湯校長醉心音樂,常於研習時擔任理論作曲,音樂史、音樂欣賞、器樂指導、合唱指導、音樂科教學等方面講師,與教師、同好分享心得。(參考資料桃園東門國小校長室之網頁)   湯校長譜出曲高卻和眾,足以感動人心的客家曲子,他認為最重大的使命就是創作音樂和教導人們如何欣賞音樂,他會以音樂呈現自己的新生命,也喜歡為特定的人作特別的歌,包括兒童歌曲就做了十幾首,母親節、教師節、學校校歌都有代表作。湯校長說: 每一首創作歌曲都是有人生故事、有特殊背景,其中「黑夜裡的眼睛」就是在形容很想念母親,依然感覺母親就在身旁,就如黑夜裡的眼睛般;「人間四月天」歌詞則為-我說你是人間,肖想點亮四月風、輕盈;「流浪者幻想曲」:娓娓道出流浪的心情看到老乞丐的流浪,還有很多歌曲可以隨著旋律而想像,像飛機已經飛出去了、向日本人立正站好、敬禮等。   湯校長多年來個人已經編寫超過200首歌曲,也都有在各地分別舉辦客家音樂會,其中以「浮生若夢」、「諦聽」二曲參加--人間音緣2005年星雲大師佛教歌曲表會徵曲活動,獲臺灣區代表權。著作中還有聲樂曲、合唱曲、管絃樂曲、器樂曲,室內樂、音樂劇等各類創作,多次參加作曲比賽皆屢獲大獎(相關得獎資料可參考: 湯華英作曲年表(含得獎、出版、演出紀錄)等)。湯校長秉持創作歌曲需要感動和故事存在,音樂要與感情結合,就能讓大家從中體會音樂的美妙和感動之處。他認為創作客家歌的條件: 要與國語結合、是客家人、會講客家話、了解客家文化,而創作音樂要懂得無中生有,不要去改人家的歌,要自己創作。除此之外,伴奏是很重要的,學客語的第一步就是要從歌曲開始,去感受精緻由伴奏組合的音樂。湯校長除了創作客語之外,也會創作閩語和國語弦樂,是多元的音樂創作者。
Expertise 湯華英校長作曲年表含得獎、出版、演出紀錄 (參考資料桃園東門國小) 2010 6 受教育處委託創作「桃園縣品格教育歌曲」 2009 9 行政院客委會補助出版「客語合唱曲集」一千本 8 「毛蟹」、「羊咩咩」、「油菜花」、「阿丑伯」、「細貓仔」五首客謠歌曲編為合唱曲 7 受范揚達校長之託創作「同德國小校歌」。 5 「故鄉的田園」獲教育部97年本土音樂教材徵選國小組合唱優選。 5 「錦瑟」獲教育部97年本土音樂教材徵選高中組混聲合唱 優選。 1 「細貓仔」獲行政院客委會客家童謠徵曲優選 1 受謝辛蓉理事長之託,創作「桃園縣家長會長協會會歌」 2008 11 創作「毛蟹」、「羊咩咩」、「油菜花」、「阿丑伯」、「細貓仔」五首客謠歌曲。 10 應方啟民校長之託創作「永順國小校歌」。 9 獲桃園縣政府教育處補助二刷「兒童歌曲第二集」,供桃園縣中小學教輔教材。 9 「參加臺北縣第二屆客語歌曲創作比賽,「轉去鄉下聊」 「薪傳客謠」第二名;「春天來作客」獲「薪傳客曲」佳作。 9 創作客語混聲合唱曲「山歌唱出田園樂」。 6 於苗栗縣建國國小「2008客家風情」音樂會,發表「小鎮戀歌」 6 於瑞埔國小「2008客家風情」音樂會,發表「小河流」混聲合唱。 2 創作無伴奏大提琴曲「葬花吟」,由蔡綸於4月6日於中壢藝術館首演。 2007 12 創作藝術歌曲「野生百合花」、「順著河流走」。 5 創作「河壩水」、「轉妹家」、「想娘親」參加臺北縣第二 屆客語歌曲創作比賽,「河壩水」獲「薪傳客曲」佳作。 5 受李道林校長委託委託創作「大勇國小」校歌。 2006 12 發表鋼琴三重奏「客家民謠主題幻想曲」、「暝想曲」,由蔡綸三重奏在桃園縣文化局演藝廳首演。 10 「思念白牡丹」、「罩頭紅」參加【再望春風】作曲比賽,經評審為初賽入選之18首作品,於10/29日臺北教育大學決賽中獲佳作。 8 以「冇汝介日子」參加「2006客家新曲」作曲比賽,獲第三名(第一名從缺)。 7 創作「蕙質女童軍大會會歌」,於今年度全國大會中演唱。 6 2日於桃園縣平鎮市復旦國小活動中心舉辦「湯華英校長 2006清唱劇【客家風情】巡迴演出客語創作樂曲發表會」 5 24日於桃園縣楊梅鎮永平工商活動中心舉辦「湯華英校長 2006清唱劇【客家風情】巡迴演出&客語創作樂曲發表會」 4 創作閩南語藝術歌謠「思念白牡丹」、「罩頭紅」、「野生 白牡丹」。 3 器樂合奏op.11「嘎啦賀隨想曲」整理完成,正式發行總譜及分譜。 2005 12 出版兒童歌曲第二集(op.20&op.33)一千本。 11 27日於桃園縣文化局演藝廳,12月7日於新竹教育大學音樂 館舉辦『兒童歌曲發表會』,發表op.20、op.33共47首歌 曲由桃園愛樂合唱團演出,呂麗娟、連監民、劉裔興、彭 世華、王麗臻五位聲樂家獨唱。 10 22日於中原國小舉辦『2005客家風情巡迴音樂會』最後一 場表演,演出清唱劇【客家風情】等歌曲,由桃園愛樂合 唱團演出,呂麗娟、連監民、劉裔興獨唱。 10 15日於大安森林公園舉行節約能源歌曲決賽中,由葉樹涵指 揮師大管樂團,張宇昕演唱「快樂過一生」,獲第三名。 9 28日於桃園縣政府14樓發表教師花之歌「向日 葵」。 8 26日於國父紀念館「人間音緣-2005年星雲大師佛教歌曲表會」全球決賽演唱「浮生若夢」,獲佳作,27日演唱「諦聽」,獲佛光緣獎第一名。 7 16日於楊梅國中活動中心發表長笛、單簧管及鋼琴之三重奏「客家民謠組曲」、「浮生若夢」,由音樂碩士葉庭芳、等三人演出。 7 以『浮生若夢』、『諦聽』二曲參加「人間音緣-2005年星雲大師佛教歌曲表會」徵曲活動,獲臺灣區代表權, 5 28日及6.10日分別於南興國小、林森國小舉辦『2005客家風情巡迴音樂會』中,演出清唱劇【客家風情】外,併發表客語混聲合唱『錦瑟』、『月下獨酌』,新編客語民歌合唱曲「天公落水」、「撐船調」及獨唱曲「伴山遙郎」、「大埔調」、「冇汝介日子」,由桃園愛樂合唱團演出,呂麗娟、連監民獨唱。 6 於中壢藝術館由文化國小管樂團音樂會中首演雙簧管、豎笛及鋼琴之三重奏「美濃民謠三重奏」。 4 9日與16日分別於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廳、桃園縣文化局演藝廳大提琴家蔡綸音樂會中由蔡綸首演「故鄉的田園」、「此情可待成追憶」二首大提琴獨奏曲,獲廣大迴響。 4 慶祝林森國小十周年晚會中,發表「林森國小校歌」,由連監民主唱。 4 30日文化國小拾週年校慶藝術季開幕典禮中,發表「文化國小校歌」。 2 兒童歌曲第一集發行第二刷,2000本。 2004 12 發行OP.36兒童歌曲第一集,1000本,由桃園愛樂合唱團出 版。 12 參加基隆市歌徵曲,獲佳作第一名。創作「小河流」 1 「水花」參加第六屆客家新曲作曲比賽獲佳作。 10 以「投投投」三重唱參加合唱中心舉辦之「第一屆臺灣重唱 歌曲作曲比賽」,獲第三名(第一、二名從缺)。 6 6日客家美聲音樂會中由山林向陽合唱團發表客語混聲合唱「錦瑟」、「春天來作客」、玉韻婦女合唱團發表「大埔調」,鄭惠文、鄭惠婷發表二重唱「伴山遙郎」。 4 於南興國小四十五周年校慶運動會典禮中,發表南興國小校 歌,由連監民演唱。 2003 12 7日於大溪鎮文化會館舉辦「浮生若夢—2003湯華英佛光聖歌及藝術歌曲發表會」。 12 14日於新竹師院音樂館舉辦「浮生若夢—2003湯華英佛光聖歌及藝術歌曲發表會」,校長曾憲政先生親臨觀賞。 12 7日於桃園縣文化局演藝廳,舉辦【浮生若夢—2003湯華英佛光聖歌及藝術歌曲發表會】。由女高音買雅淑獨唱「人間四月天」、「郵路」、「山歌唱出田園樂」、「錦瑟」、「伯兮」、「流浪詩人」等六首藝術歌曲,桃園愛樂合唱團及呂麗娟、劉裔興、連監民聯合演出以星雲大師歌詞所譜OP.41「佛光聖歌集」共十四首歌曲。 11 以無伴奏合唱「月下獨酌」參加高雄市交響樂團承辦之「客 家風歌曲徵選」比賽,獲高中組混聲合唱入選作品。 9 以「投投投」,「發夢介家鄉」二曲參加第五屆客家新曲徵曲比賽,分獲最佳作曲人第一名及第二名殊榮。 4 出版op.41以星雲大師歌詞所譜之「佛光聖歌集」。 3 受佛光山信眾之委託,於二個月內創作鐘、分享、浮生若夢 、惜別歌、點燈、人生是過客、自然之美、念佛六度婆羅蜜 、諦聽、晨禱、人我之間等十一首歌,並將浮生若夢、惜別 歌、點燈、念佛六度婆羅蜜、譜成混聲合唱曲,作品編號41 。 2002 12 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出版op.35「客語清唱劇客家風情」CD,分演唱及伴奏版,由呂麗娟、連監民、劉裔興獨唱,買雅淑伴奏,各一千張。 12 14日於中壢市天晟醫院國際會議廳舉辦「2003客家風情巡迴音樂會」,演出op.35清唱劇「客家風情」。 11 30日於觀音鄉富林國小活動中心舉辦「2003客家風情巡迴音 樂會」,演出op.35清唱劇「客家風情」。 11 創作op.40三幕音樂劇「我們這一班」,由富林國小出版,列為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叢書。 7 出版「藝術歌曲集」及以詩經、唐詩、宋辭為歌詞所譜之「古詩詞藝術歌曲集」。 6 獲「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出版op.35客語清唱劇【客家風情】樂譜一千本,典藏於國家圖書館,為客家音樂走入精緻藝術殿堂踏出一大步。 5 發表富林國小校歌。出版op.39管弦樂「嘎拉賀隨想曲」。 創作以復興鄉新興部落為主題之管弦樂「嘎拉賀隨想曲」,參加文建會主辦「福爾摩斯作曲比賽」。 2001 12 8日與16日在桃園文化局演藝廳及竹師院音樂館舉行「湯華英合唱及客家藝術歌曲發表會」,發表合唱曲「郵路、故鄉的田園、黑夜裡的眼睛、伊人、人間四月天、全國運動會歌、82年臺灣區運動會歌」 等七首合唱曲,及op.35清唱劇「客家風情」,首開國小校長舉辦個人全場作品發表會之先河,作曲家指揮桃園愛樂合唱團演出,恩師楊兆禎教授抱病親臨指導,對個人首場作品發表會鼓勵甚多。 10 受范揚達校長委託創作大業國小校歌。 9 創作op.37管樂合奏曲「勇士進行曲」,參加文藝獎徵曲活動。 5 20日於桃園縣政府音樂會發表「郵路」、「人間四月天」、「黑夜裡的眼睛」及編曲:「母親教我的歌」、「半個月亮爬上來」。 2 24日由桃園愛樂合唱團出版「湯華英合唱曲第一集」。 2000 12 25日於桃園縣音樂比賽發表新合唱曲「郵路」、「人間四月天」。 12 出版「客家新曲」200冊。 7 參加第四屆客家新曲徵曲比賽,以「夜盡長」獲藝術歌曲第三名(一、二名從缺);「蛤蟆同青蛙」獲兒童歌曲第三名(一、二名從缺)。 5 受張田聰校長委託創作慶祝八德國小一百周年校歌 3 臺灣區音樂比賽全區決賽中由桃園愛樂合唱團發表混聲合唱曲「山歌唱出田園樂」獲優等佳績。 1999 7 率團赴日演唱期間構思創作「希望」等兒童歌曲,一個月內完成2首歌曲,作品編號op.36。 1998 4 參加體委會主辦之全國運動會會歌徵曲,獲優選(第一名從缺),成為全國運動會歌,於升會旗時演奏。 1997 3 由桃園愛樂合唱團演唱男聲合唱曲「讚美歌」參加86年臺灣區音樂比賽決賽獲優等。 1996 12 參加省交第六屆徵曲比賽,「故鄉的田園」獲兒童歌曲組第三名(第一名從缺),「火車係麼個」獲兒童歌曲組佳作。 11 改編節奏樂曲「西班牙小夜曲」,由東門國小樂隊參加音樂比賽及年終音樂會中演出。 3 於臺北火車站禮堂「亞太國際口琴節」中,應邀發表三樂章口琴與鋼琴協奏曲,作品18號「流浪者幻想曲」。 1995 6 4日舉辦1995愛樂之夜,發表「故鄉的田園」及「黑夜裡的眼睛」。 1994 8 出版作品33號「歌曲十四首」,1996年6月二版。 7 創作十二首歌曲參加「第二屆詠讚臺灣」徵曲,以「黑夜裡的眼睛獲少年組優等,「小小蝸牛」獲兒童組優等,「不倒翁」獲幼童組佳作,「小星星」獲幼童組詞曲創作特別獎。 1993 10 以「陽光少年」獲第一屆詠讚臺灣徵曲少年組優等,並選為國中音樂教材。 9 發行臺灣區運會會歌錄音帶二仟套,由桃園愛樂合唱團演唱,作曲家親自指揮,縣長劉邦友發行。 1992 12 參加八二年臺灣區運動會會歌徵選,獲首獎,於大會中演唱 4 參加八德鄉鄉歌徵選獲第三名。 1986 4 參加臺灣區音樂比賽獲成人組樂曲創作第一名。 1985 12 參加桃園縣音樂比賽獲成人組樂曲創作第一名。 1984 11 參加桃園縣音樂比賽獲成人組樂曲創作第一名。 1983 2 於全縣及臺灣區音樂比賽中以完整編制之「感傷的練習曲」為自選曲獲節奏樂第一名。此曲往後演出數次均獲佳績。 1982 10 創作「平安過一生」、「快樂上學去」等二首交通安全歌曲,於西門國小主辦全縣性交通安全觀摩會時由學生演唱。 1981 9 創作思親曲、到姑家、數猴子、爸爸捕魚去、我是歌唱家、小姐別生氣等數首以童諺為歌詞的兒童歌曲,編為op.20。 1979 10 創作op.17三樂章「流浪者幻想曲」,由僑愛國小節奏樂隊於全縣音樂比賽中演出。 1977 8 創作op.3「聖母頌」及op.4「讚美歌」。 1976 7 創作op.11「感傷的練習曲」,僑愛國小數年來以此曲獲音樂比賽第一名,1982年並改編為大編制樂曲由西門國小學生演出,令人激賞。此曲並編入師專音樂課指訂教材,是作曲家最重要作品。 1972 11 創作op.2「流浪者夜歌」。 1970 7 創作以朱自清新詩為歌詞之藝術歌曲「悵惘」,列為作品第一號。
Awards (參考資料桃園東門國小校長室之網頁) 1984/11 參加桃園縣音樂比賽獲成人組樂曲創作第一名。 1985/12 參加桃園縣音樂比賽獲成人組樂曲創作第一名。 1986/4 參加臺灣區音樂比賽獲成人組樂曲創作第一名。 1992/4 參加八德鄉鄉歌徵選獲第三名。 1992/12 參加八二年臺灣區運動會會歌徵選,獲首獎,於大會中演唱 1993/10 以「陽光少年」獲第一屆詠讚臺灣徵曲少年組優等,並選為國中音樂教材。 1994/7 創作十二首歌曲參加「第二屆詠讚臺灣」徵曲,以「黑夜裡的眼睛」獲少年組優等,「小小蝸牛」獲兒童組優等,「不倒翁」獲幼童組佳作,「小星星」獲幼童組詞曲創作特別獎 1996/12 參加省交第六屆徵曲比賽,「故鄉的田園」獲兒童歌曲組第三名(第一名從缺),「火車係麼個」獲兒童歌曲組佳作。 1998/4 參加體委會主辦之全國運動會會歌徵曲,獲優選(第一名從缺),成為全國運動會歌,於歷年大會升會旗時演奏。 2000/7 參加第四屆客家新曲徵曲比賽,以「夜盡長」獲藝術歌曲第三名(一、二名缺);「蛤蟆同青蛙」獲兒童歌曲第三名(一、二名從缺)。 2003/9 參加第五屆客家新曲徵曲比賽以「投投投」,獲最佳作曲人第一名,「發夢介家鄉」獲最佳作曲第二名人。 2003/11 以無伴奏合唱「月下獨酌」參加高雄市交響樂團承辦之「客家風歌曲徵選」比賽,獲高中組混聲合唱入選作品。 2004/10 以「投投投」三重唱參加合唱中心舉辦之「第一屆臺灣重唱歌曲作曲比賽」,獲第三名(第一、二名從缺)。 2004/11 「水花」參加第六屆客家新曲作曲比賽獲佳作。 2004/12 參加基隆市歌徵曲,獲佳作第一名。 2005/8 26日於國父紀念館「人間音緣-2005年星雲大師佛教歌曲表會」全球決賽演唱「浮生若夢」,獲佳作,27日演唱「諦聽」,獲佛光緣獎第一名。 2005/10 15日於大安森林公園舉行節約能源歌曲決賽中,「快樂過一生」,獲第三名。 2006/10 「冇汝介日子」參加第八屆客家新曲作曲比賽獲第三名(第一名從缺)。 2006/10 以「罩頭紅」、「思念白牡丹」二曲參加「又望春風—尋找世紀鄧雨賢」作曲比賽均入選,「思念白牡丹」於總決賽獲佳作。 2007/6 「小人物」獲臺北縣第二屆客家歌曲創作比賽「薪傳客謠」第三名。 2007/6 「河壩水」獲臺北縣第二屆客家歌曲創作比賽「薪傳客曲」佳作。 2008/9 「春天來作客」獲臺北縣第三屆客家歌曲創作比賽「薪傳客曲」佳作。 2008/9 「轉去鄉下聊」獲臺北縣第三屆客家歌曲創作比賽「薪傳客謠」第二名。 2009/1 「細貓仔」獲行政院客委會客家童謠徵曲優選。 2009/5 「故鄉的田園」獲教育部97年本土音樂教材徵選國小組合唱優選。 2009/5 「錦瑟」獲教育部97年本土音樂教材徵選高中組混聲合唱優選